1、第一单元课文导读科学:知识与责任 ( by 陈莹 2006,9)科学是什么?乔治奥威在这篇什么是科学?的评论当中,再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画,即人们在“甲,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等;乙,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这两者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是如何错误的、抑或是故意的混淆起来的过程。首先,人们,甚至就像是作者提到的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约斯图尔特库克先生一样,在很多情况下并未给科学下一个很明确的定义,然而,同样就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只是随便提到那指的是某些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精确科学” ,人们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在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也即不愿意承认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只
2、是在实验室中积累起来的一套知识体系;“科学是发生在实验室里的事。这个字眼叫人想起图表、试管、天平、本生灯、显微镜” ;同样,正是由于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科学家便成了“生物学家、天文学家、也许还有心理学家或数学家”们的代名词,以至于“没有人会想起把这个称呼用在政治家、诗人、报人乃至于哲学家身上” ;其次,当然,如果上述的含混仅仅限于名义上的、或者名份上的话,则作者的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其重要的意义,关键在于,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不仅仅是给科学正名,给“政治家、诗人、报人乃至于哲学家”争名份,更重要的是,作者进一步指出, “这种意义上的含混,部分是出于故意,其中包含着极大的危险” 。这种危险不仅仅体现
3、在所谓的“科学万能” 、 “科学家万能”论上,也即“加强科学教育的呼吁暗示了一种信念,即如果得到了科学的训练,人们对于所有学科的认识会比没有经过这种训练时要求要来的明智。据称一个科学家的政治观点,对社会问题、道德、哲学、甚至对艺术的看法,都要比一个科盲来的高明” ;同时,这种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把科学家仅仅归结为自然科学家的“含混” ,其最大的危险抑或是悲哀,尽管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述的极为隐含晦涩,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如下的表述中嗅出真谛来:“仅有在一门或几门精确科学中的训练,即使再加上出众的才华,也不能保证产生人道的或怀疑的观点” , “科学教育如果简单归结为更多的物理、更多的化学、更多的生
4、物,而忽略了文学、历史,就不会不但有益反有大害” ,即如何培养和训练科学家的良心和责任,如何保证科学为人类的福利服务而不是相反,就像抵制德意志法西斯时期的科学民族主义一样;再次,作为本文的主旨,作为作者在文中极力“鼓吹”的部分,我们认为,作者在讨论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家,以及表明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应当是指灌输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它应当是指学会一种方法可以用在遇到的任何问题上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大量的事实”之后,作者依然表现出了一种谨慎的担忧,尽管“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上,我终于看到了一群清醒的人” ,但“人们的态度就像钟摆在来回晃动,不过依我看这两种态度不见得有什么高低之
5、分” , “科学意味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这个观念在实践中受到了激烈的抵制” 。最后,应当说,作为一个享有盛名的评论作家,作者是高明而清醒的,在一个崇尚科学、迷信科学、人们普遍对科学抱着一种偏见和误解的风气里,作者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问题的严重性。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科学和教育的过程中,似乎还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一直提倡要加强素质教育,但谁也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始终是各种中小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尽管大学教育也一直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但又能有多少这样的学校真正能做到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在今天
6、这样的市场经济的思潮当中,学生的兴趣、甚至学校开的专业渐渐以市场为导向,我们总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件、上网聊天,我们总是喜欢所谓的流行时尚、所谓的快餐文化,历史和文学之于我们总是显得过于腐朽和做作,我们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没有能做到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别是在培养一个有良知的、有鉴别力的“科学家”的素质。还是让我们在来谨记作者在文章末尾处的一段话:“我在一份报纸美国的杂志上看到,英美的不少物理学家,因为清楚地知道原子弹的用途,从一开始就拒绝进行研究尽管他们的名字没有刊出,我可以有把握地猜测,他们所有人都具有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历史、文学或者艺术,简而言之,他们的兴趣并不是纯粹科学的”
7、!文章结构安排:本文结构严密,推理性强。作者在各段落的安排上巧妙地运用了主题句和一些过渡词语。在论证方法上作者运用了如下定义、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法,从而带着读者一步步地明确其写作意图。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aras.)以论坛报 上刊载的约斯图尔特库克先生的一封信为引子导出“什么是科学”这一话题,并指出因为对科学的定义不明确从而导致科学教育被目前去此舍彼的趋向弄含混了。第二部分(paras.)通过举例和正反论证的方法作者论证了人们对于科学定义的含混所带来的极大的危险。作者在文中指出“仅有在一门或几门精确科学中的训练,即使再加上出众的才华,也不能保证产生人道的或怀疑的观点” , “科学教育如果简单归结为更多的物理、更多的化学、更多的生物,而忽略了文学、历史,就不会不但有益反有大害” 。第三部分(paras.)作者明确指出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教育的定义,同时指出不仅大众需要科学教育,科学家们自己也可以从一些教育中受益,即科学家们不仅应该懂得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历史、文学或者艺术。 文章词汇量较大,句子结构较长且复杂,这对初读者理解全文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由于文后附有难词和难句的讲解,学习者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可以查阅和借鉴,理解文章就相对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