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邳州民俗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民国元年始称邳县,1992 年 10 月撤县设邳州市。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苏鲁两省交界,隶属徐州市,全市总面积 2088 平方公里, 总人口 163 万。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全民创业”工程,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上开辟了新途径,迈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步伐。邳州悠久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清代及其以前,邳州共有 42 人 79 部著作载于二十四史急四库全书 。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文化获得较快发展。以农民画、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用独特的材料和手法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992 年邳
2、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8 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邳州跑竹马和邳州纸塑狮子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方戏曲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已有 200 多年演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伴奏乐器柳叶琴定名并开始走上舞台,其腔调缠绵,优美动听,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颇受欢迎。邳州方言属于北方官话,语音系统与普通话比较接近,调值有所不同。邳州市民间春节有舞狮拜年、跑旱船、踩高跷传统节目。腊月初八“腊八粥“ 、二月二龙抬头“爆米花“、清明“戴柳“ 、“插柳“ 、女儿出嫁要流下几滴眼泪,谓之“金豆豆“ ,以报你母养育之恩等民俗,
3、端午节、春节、中秋节是民间的最为盛大的三大节日。 生活习俗饮食主食煎饼是传统主食,间或食面条、馍馍。富有人家以小麦煎饼为主,一般人家吃杂粮煎饼。贫穷人家遇荒年,吃粮菜拌豆面窝窝,喝糊粥,俗“喝薄饭” 。1975 年以垭,农村大多吃小麦煎饼,农忙一日三餐,农闲一日二餐。做煎饼先将粮食磨成糊,再用鏊子煎熟。农忙天天做,冬季做一次可食数日。菜肴平进以豆制品和时鲜蔬菜为主,冬季以萝卜豆、黑咸菜为主,节日调剂荤菜。来客讲究几碟几碗,少则四碟二碗,多则八碟八碗。做萝卜豆,将黄豆煮熟、密封发酵后拌和,开春晒成干萝卜豆。做黑咸菜,先将雪里葓、大头菜盐渍一冬天,开春取出晾干,放大锅里文火煮二、三日,装入瓷罐备食
4、。食鱼无鱼不成宴席,县而姓宴请宾客,最后一道菜为鱼,取其“富足有余”之意。鱼上桌后,鱼头要朝向客人或年龄最长、辈份最高者。食用进,要由鱼头朝向者点破,同席者才能食用。家宴上食鱼头是长辈的特权,小辈们非经长辈特许决不可食用;出门做客,决不能吃鱼头,否则,就意味对东道主不恭敬。与船家同席食鱼,忌说把鱼翻过来。婚宴中,鱼头要朝向护送新娘的客人,鱼眼上贴红纸封,意即厨师向新娘娘家讨谢礼。护送新娘的客人要向厨师送钱、香烟、粮果,揭去红纸封、点破,示意陪客者食用。中秋节和春节两大传统节日,已定婚或新娘女婿要给岳父母送红鲤鱼,以免灾避难,闯过人生大关。县有“七十三、八十四,阎五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新中国成立
5、前后,县百姓不捕食甲鱼和黑鱼,认为甲鱼为灵性之物,黑鱼有孝悌之心。有些人不食所有无鳞鱼。饮酒家宴或宴请宾客,饮前举杯向地上洒些酒或用筷子蘸酒在桌子点 3 下,以敬祖宗天地。朋友聚饮,每人先饮 3 杯或 6杯,然后推举一人为酒司食。酒司令先饮两杯令酒再行令,或两人同饮两杯或 3 杯或 4 人同饮 4 杯,或划拳、猜宝、行酒令以活跃席中气氛多饮酒。席中有老师或上非,学生或晚非要敬酒,敬酒者执壶斟酒双手举至被敬者手中。婚宴上,菜上齐后,伴娘陪新郎新娘上桌敬酒,每人饮 4 杯取“事事如意”之意。鱼上桌后,鱼头朝向者要饮两杯鱼头酒或者邀对座(鱼尾朝向者)同饮。斟酒由青年晚辈承担,斟酒时双手执壶,斟毕酒壶
6、放置自己面前,壶嘴始终朝向自己。 服饰旧时多为家制土布衣衫。夏冬上衣,男为对襟短褂、短袄,女为大襟短褂、短袄。富有人家男为丝绸长衫、长袍,有的外罩马褂,女人穿旗袍,成人单、棉裤皆为大腰。男戴青色 6 块瓦硬壳帽或毡帽,女罩青纱(或棉)巾,称“包头” ,幼童戴“亮帽” 、 “狗头帽”、 “虎头帽” ,上缀饰品。成人穿做布鞋、棉鞋或棉线编鞋(俗称“遇鞋” ) ,雨雪天穿茼麻编鞋,冬天穿羊毛或芦花编鞋。3040 年代,龙头细布、士林布、斜纹布、毕叽呢逐步代替土布。5070 年代,服装形式变化较大:男着中山装,女着列宁服,内衣多为卫生衫、毛线衫;男戴干部帽、苏式列宁帽,亦有工人帽,女罩方巾;力士鞋、球
7、鞋、胶鞋、皮鞋、凉鞋逐渐代替家做鞋。80 年代,男女衣着日趋华丽,化纤、毛呢、羽绒服流行,城乡居民普遍穿着西装、花裙、茄克衫、牛仔裤、健美裤和各式童装鞋帽等,商品衣物取代家制衣物。仪容清代男性蓄发梳辫,少女扎红头绳,妇女挽发髻(俗称馒头) ,青年妈女喜佩手镯。幼女扎耳眼、佩耳环,七、八岁开始缠足。20 年代,男人剪辫留短发或剃光头,女学生留短发,放天足。50 年代后,男人多理西发、平头,农村男性老年多剃光头,妇女剪短发,少女梳双辫。80 年代,男青年留长发,妇女多烫发。本文来源于邳州信息港http:/居室民国期间,砖木结构房屋较少,泥草结构房居多。贫穷人家建篱笆栅屋,殷实人家居四合院,多则羊后
8、两进院,少数财主建双跨院。主屋设书条、八仙桌,两边有椅,卧室有耙光床或架子床、站柜、三连抽屉桌等家具。60 年代,砖木结构平房增多。80 年代,建有砖混结构楼房,家具有新式大衣橱、五斗橱、菜橱、写字台、沙发、高低床、席梦思、电视机、洗衣机等。饮酒习俗家宴或者宴请宾客的时候,饮酒前举杯向地上或者用筷子蘸酒在桌上点三下,以示敬祖宗天地。朋友聚会先饮酒 3 杯或者 6 杯,然后各找对象。席上有老师或者长辈,晚辈要敬酒或者端酒,敬酒酒杯要略低,端酒要把就送至长辈手中,而且重者要给递送筷子。婚宴上,菜齐后,伴娘要陪新郎新娘到亲朋餐桌上敬酒。鱼上桌后,鱼头要长者或者主位。鱼头和鱼尾朝向的要同喝,所谓:头三
9、尾四。斟酒任务一般为年轻者或者晚辈承担,斟酒时候要双手执壶,斟酒完毕要把酒壶放置自己面前,并且壶嘴朝向自己。重阳节忌 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的说法。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邳州人礼仪风俗之:打春就是立春,打春后就意味长大一岁,长辈给小孩子缝制小布公鸡在帽子上。一般立春过后农忙开始了。邳州人礼仪风俗之:祭祀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冬至、除夕等节日。百姓上坟祭祖,烧纸。路途遥远者在路口焚化纸铂,遥祭祖宗。邳州人礼仪风俗之:刷拢70 年代以来,农村建造新房,亲朋好友送烟酒表示祝贺,称:刷拢。邳州人礼仪风俗之:
10、送祝弥(吃喜面)妇女生育第一胎婴儿,丈夫于婴儿出生的第 6 天带红鸡蛋到岳父家报喜。12 天为小满月,一般由妻子娘家人带馈赠的米面等,送给婴儿。满月接回婴儿外祖母家。邳州民俗 1 送轿古人婚嫁,用花轿迎娶新娘,邳州人也不例外。当发嫁的鞭炮响起,新娘坐进花轿被抬往婆家,娘家一些至亲挚友会随轿相送,邳州人称之为“送轿” 。在送轿的人群中,姑娘居多,而且和新娘年龄相仿,但都待字闺中,未曾出嫁。已婚妇女,特别孕妇,是忌讳送轿的。在邳州还有一种人是绝不允许送轿的,她们是新娘的姑姑,所谓“姑不送,姨不迎” ,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邳州人实在,重感情。一人出嫁,往往跟了很多送轿的。以前交通不发达,轿子在前边走
11、,送轿人就挤在一辆或几辆牛车或马车上,颠颠簸簸地跟。遇上阴雨天,道路泥泞,车子行不了,送轿的姑娘则一人骑一头小毛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新娘的婆家赶。在送轿的人群当中,人们往往还会看到两位骑高头大马的男性,一位年长,一位年轻。年长的是新娘的长辈,可能是舅、伯或叔。年轻的是新娘的同辈,但年龄比新娘略长,是胞兄或表兄。这两位送轿人,在邳州方言中,成为“大客” (音:da kei ) 。大客的目的不仅是送轿,而且是作为新娘娘家的代表,前去新娘婆家互相致敬,其实是督促将喜事办的隆重体面的。送轿人来到新郎家,稍事休息,便被作为贵宾安排入席。一般情况下,送轿的姑娘单独开席,一桌或两桌。酒菜是上好的酒菜,服务
12、是一流的服务。当新人来敬酒时,一些喜开玩笑的姑娘,会故意为难新郎,任凭新郎怎么敬,姑娘就是不接酒,或接了也不喝。遇到这种情况,新郎面对新娘娘家来的人,是万万不能动怒的。少不得几句大姐长、大姐短甜甜地叫,再加上众人的规劝,在欢声笑语中,姑娘将酒一饮而尽了。在另一间屋子里,同时开了“大客席“。新郎家经济即使再拮据,这时候也要尽最大努力,置办最丰盛的宴席。虽然有些奢侈浪费,但新郎家对新娘娘家人的那份热诚与尊重,却是无可厚非的。招待送轿的“大客” ,新郎家要着专门的人来陪。找什么人?“陪客人”与“大客”要辈分相当;要经多识广;要德高望重;要非常健谈。 “大客”中的长辈,此时多表现大度、谦逊、有长者风范
13、。晚辈多表现知书达礼、文质彬彬。在吃宴时或吃宴后, “大客”要封红包,行“谢厨礼” 。表示对厨子,其实是对新娘婆家盛情款待,和精心操办喜事表示诚挚的感谢。吃罢宴席,送轿人在新娘、新郎及其家人的陪送下出庄回家。送轿的姑娘临走时,还会得到新郎家赠送的一份小礼物。以前是内装糖果的一个果盒,现在是一个手绢,或小红尼龙包,里面除了一些糖果不能少外,大多还会有两盒香烟。东西虽然不多,但代表新郎一家人,对送轿人的那份感激,却是真诚的。邳州民俗 2 红鸡蛋 邳州人崇尚红色。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原本普普通通的鸡蛋,一旦着上红妆,便立马鲜活、美丽,格外讨人喜欢起来。 孩提时代吃红鸡蛋,可以算是最高兴的事情之一了。
14、每次接过红红的、热热的鸡蛋,我总不舍得立刻吃掉,少不得要在手里把玩一番,还要在小伙伴面前谝喽(pian lou 炫耀之意)几回,这才小心翼翼地将蛋壳剥掉,然后慢慢地、虔诚地将鸡蛋吃掉。 鸡蛋虽然被吃掉了,但已经被蛋壳染成红色的小手指,却不舍得用水洗去。因为手指上的红色,在孩子的心中,那是幸福的标志。 很早就知道,之所以有红鸡蛋吃,那是因为有人生了小孩(我们叫“拾了小把把”) ,所以很自然地将生孩子与吃红鸡蛋联系在一起。一旦听说有人生了孩子,我便会欢呼雀跃起来,仿佛鲜红滚烫的鸡蛋,很快便会有人给送到手上。 如今,我早已过了对红鸡蛋激动兴奋的年龄。酷爱研究乡土民风民俗的我,对红鸡蛋又格外关注起来。
15、原来红鸡蛋在家乡人的传统生活中,占着那么重要的位置哦! 家乡人生了孩子后的第三天,孩子的父亲要去岳父家报喜。报喜时有一样东西不能忘了带,那就是红鸡蛋。红鸡蛋的数量很有讲究的,都要带个“九”字,取“喜乐长久”之意 通常在生了男孩的第 12 天,生了女孩的第 9 天之后,孩子姥娘(lang ning 外婆之意)家的亲朋挚友要来送粥米(这一民俗,单独成文介绍) 。送粥米送来最多的东西是鸡蛋,回去时孩子家回赠的礼品最多的,还是鸡蛋,不过它们都被染成红色的红鸡蛋了。 孩提时代我爱吃的,大多就是这种送粥米回赠的红鸡蛋,或吃喜面时孩子家散的红鸡蛋。 其实,邳州人不光生孩子用红鸡蛋。 红鸡蛋还有很多用途。如闺
16、女出嫁,红鸡蛋为“填箱”之物。新人入洞房,要给新娘“铰脸”,有的地方叫“开脸” 或“ 滚脸”,也要用红鸡蛋。 铰脸时还要唱铰脸歌 ,唱词通常是: 红鸡蛋,满脸转。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或者是: 拿下坠, 取下环,再当闺女难上难。红鸡蛋,铰脸线,今晚就把相公见。非常有意思。 现在生活富裕了,鸡蛋好似失去了往日的诱惑力。其实鸡蛋一旦被染成了红色,它同样光彩依旧。只不过像我一样,家乡人感兴趣的不是“吃”字,而是“品”字了。 在我们心中,一枚枚红鸡蛋,恰似一盏盏明艳的红灯笼,照亮了家乡返璞归真、古色古香的民风民俗。 邳州民俗 3 羊尾巴有些邳州人在自家男孩的脑后,蓄有一缕头发长时间不剪,名唤“羊尾巴
17、” 。羊代表富足,尾巴便于把握。蓄了羊尾巴,家人可以把孩子的幸福留住,谁也别想轻易夺走。一条“羊尾巴” ,寄托了人们多少甜蜜美丽的心愿啊!正因为这样,邳州人对留“羊尾巴”特别重视。第一次留“羊尾巴” ,邳州人要请有着丰富经验的剃头师傅,特意上门剪发。同时要放鞭炮,大摆宴席,款待亲朋,热闹得就像娶媳妇、嫁闺女的喜事一样。一旦留了“羊尾巴” ,要待到孩子 12 岁时,才可以剪掉,平时绝对不可以乱剪。据说有位老汉领孙子来理发,剃头师傅一时不慎,将孩子的“羊尾巴”剪掉。以致最后赔礼道歉,孩子爷爷依然不依不饶,整日哭闹寻衅滋事,使得剃头师傅不能正常做生意,不得不逃往外地才算了解。虽说这位不善罢甘休的老汉
18、做事过分,但也反应了有些人对“羊尾巴”的重视程度,绝非一般。孩子长到 12 岁,家人要举行隆重的剪“羊尾巴”的仪式。届时,孩子的叔、姑、伯,尤其孩子的姥娘、姥爷、舅和姨都要封礼以示祝贺,庆贺孩子平安长成健康少年。这时,一只尾巴上缠了红线的羊(真羊,非假羊) ,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见到真正的羊尾巴,全家自然欢声笑语不断,亲情爱意融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有了保障,邳州留“羊尾巴”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但是我相信,邳州儿童每人依然有一条“羊尾巴”在悄悄留着,不过不是留在脑后,而是留在父母的心里。那“羊尾巴” ,是邳州人对孩子亘古不变的无限关爱和美好祝愿!舞狮每年春节,农村人都会用各种具有浓郁地方
19、特色的方式,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有踩高跷的;有跑旱船的;有唱地方戏的;也有舞狮子的。舞狮,是一种表演难度很大的民间艺术,操作者不仅要有强壮持久的体力,同时更要有精湛的技艺。要想把“狮子”舞得“活” ;舞得逼真;舞得生动,狮子的跌、打、滚、爬、翻、躲、跳、走等动作,必须反复模拟练习。没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毅力,仅仅来几下花拳绣腿,桀骜不驯的“狮子”是很难驾驭的。有时,艺人们不仅要表演“武狮”的凶猛矫捷,更要表演“文狮”的温顺可爱。 “文狮”的诸多诙谐幽默动作,如舔毛、抖身、打滚、挠痒等,不仅使高度疲劳的舞狮艺人得到短暂的休息,从而使更加精彩的表演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同时更能让观众心理得到放松
20、,而且能够感受到幽默艺术的无穷魅力。我有一远房大伯,年纪已经六十开外,但身板却相当硬朗结实。对此,他总以自豪的口吻,说这主要受益于青年时期的舞狮生活。并且,他总爱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地叙述那本已远逝,但又一直令他难以忘怀的舞狮生涯。于是,自幼对民间艺术就怀有浓厚兴趣的我,总喜欢依偎在他身边,做他忠实的听众。渐渐地,我不仅熟悉了很多关于舞狮子的知识,同时也深深懂得了舞狮艺人的酸甜苦辣。舞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由单人操作,难度不大,曰“少狮” 。另一种双人操作,难度特别大,曰“太狮” 。两人操作“太狮”时,一人为狮头,起带的作用。另一人为狮身,起“随” (即配合)的作用。无论表演狮头,还是表演狮身
21、,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体力。尤其表演狮身之人,屈背弓腰,且眼睛被狮头遮挡,无法目视前方,完全是“盲舞”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清楚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我追随震天响的锣鼓,挤进人群观看艺人舞狮。当舞狮艺人刚从住处出来,便被热情的观众包围簇拥。 “狮子”便一路撒欢,用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动作回报观众。当来到一户人家的庭院前,艺人们便舞狮向户主拜年。不用任何人指点,憨厚朴实的户主便会挑出一挂鞭炮,点燃了,顿时喜烟弥漫。同时主人还会拿出几包糖果,或几盒香烟,作为礼物送给舞狮艺人。礼物虽然不多,但艺人们很知足,很感动。他们把狮子舞得更卖力了,而且从一家舞到另一家,从一村舞到另一村,直到日落西山,才拖着疲惫的
22、身子回家。舞狮艺人的汗水,不知流了多少,身上粘粘的尘土不知有多少,但他们是快乐的。从他们表演时的那份投入,我知道;从我小时候喝彩时喊破喉咙,鼓掌时拍红小手,我知道;从大伯回忆当年情景时,那份陶醉,那份痴迷,我知道。炸丸子每年过春节,父母除了做豆腐,生豆芽,购置一些年货,总要炸一些丸子。父母炸的丸子,个小,面少,黄橙橙,油光光的,咬起来风脆,咽下去唇齿留香,吃了还想吃。为了炸丸子,父亲在很早以前,便注意收集木材。或刨树根;或折树枝;或劈旧木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木材,晒干了,堆起来,高得像小山一样。木材备齐了,父亲便将高道锅的余灰扒得干干净净。又找块砖头蘸上水,将八印大铁锅磨得锃亮照人影。之后还
23、不忘把风箱里陈旧的鸡毛全换成新的,这样拉起来,风大,省力。这时,母亲也闲不着。她捡自家里才收不久的个大、皮薄、穿心红的萝卜打水洗净了,再将它们一一锼成丝。之后放在面板上,用打磨锋利无比的石刀剁成丁,最后倒进桶中。这样炸丸子最主要的材料萝卜丁便准备好了。有时丸子炸得多,萝卜丁要好几大桶呢!炸丸子的日期,一般选在年三十。每次炸丸子前,父亲总要向锅屋里贴着的灶神磕头,虔诚地祷告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全家平安,来年还能吃上热丸子。之后才将晶莹黄灿的豆油倒进锅中,点起火,拉起风箱,炸起丸子来。父母炸丸子,一般不让我们嘴狂、做事像半挂车的小孩子靠近,怕言差语错惊扰了灶神,而贻误来年一年的收成。
24、所以他们一再催促我们出去玩,等丸子炸好后,再回来吃。但锅屋内不断飘出氤氲的香气,岂是我们小孩子能抗拒得了的?我们平时玩心再大,这时也没有跑出去的,不是在门口磨蹭,就是趴在窗户上贪婪地往里面瞅。其实那玻璃通常都被油烟熏得乌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们不问,照瞅不误。父母知道我们这些小馋猫的心思,所以等炸出一定数量的丸子,便喊我们进屋吃。不过有个条件,是不允许说话。我们便风驰电掣涌进屋,捏起热丸子便狼吞虎咽,但是真得不敢出声。几个热丸子吃下,肚里有了底,便赖着不走,而看父母炸起丸子来了。只见母亲从桶内捧起适量的萝卜丁,放进一个盆内。然后往萝卜丁上撒一些精粉、葱花、姜丝、细盐、五香大料面之类的东西,搅拌
25、匀了。接着一次次捏起呈糊糊状的丸子雏形,放进滚烫的油锅中,油锅便一次次升起一团团热气。待到锅内几乎没有可升腾的热气了,父亲便用一把漏勺,将黄灿灿的热丸子盛起来,放进旁边的一个筛子内。看到父母炸丸子,这么专业,这么娴熟,我佩服极了。只是光阴荏苒 。我们再吃不到当年那么香酥可口的丸子,而是到集市上买一些来吃。这些丸子当然逊色得没法比,它没有浓浓的亲情在里面,味道自然淡了许多许多!新年挂门签家乡人过春节,家家户户挂门签。门签,俗称“挂门签子”或“门吊子” , “挂”在门框上吊下来,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犹如一面面可爱的小旗子,猎猎飘在家乡人的门前。那时大概还穿着开裆裤吧,大年三十,父亲让我帮着贴对联,
26、贴门神,挂门签。对联和门画,我不感兴趣,偏偏对花花绿绿的“挂门签子”情有独钟。总觉得她们实在是美啊!美得就像奶奶所讲故事中的仙女姐姐,微风吹过,纷纷下凡,随风飘动的长裙,像白云;似彩虹。少年时,我寻求美丽的眼光,不再仅仅局限在家中,而更多地转向了外面的世界。家家户户的挂门签,色彩斑斓,图文并茂,是集书法、绘画、剪纸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品,可观、可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转眼已过而立,年龄疯长,对挂门签的痴爱也与日俱增。欣赏完了今年的,又盼望欣赏下一年的,总想把每一年出现的新品种欣赏个够。每年欣赏门签有两个最佳时间,一是赶年集时,一是大年初一家家贴上挂门签之后。大过年的傻站在人家门口憨看,有点不太适合,所以我更喜欢赶年集欣赏挂门签。每当这时,满集摆在都是挂门签,随你看,任你买,我当然要买很多的。买到家的,随风俗一些被贴在门上,一些被我夹在书中,留待以后慢慢欣赏。但集上所摆的门签实在太多了,看看这个美,瞅瞅那个也不赖。可全买下又不现实,最后我只能忍痛割爱将它们比了又比,选了又选,把我认为最美的买下,怀揣着回家。家乡人贴挂门签有讲究,有口诀为证:“大红二绿黄当央,老蓝站在门西旁” 。家乡人贴挂门签也有忌讳,就是家里亲人去世,三年之内不能贴 。怀念和父亲一起贴挂门签的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