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歌词四首 母亲( 节选) 洛 夫 母亲卑微如青 苔 庄严如 晨曦 柔如江 南的水声 坚如千 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 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 莽大地 您的伟 大 凝结了我的血 肉 您的伟 大 塑造了我的灵 魂 您的一 生 是一次爱的航 行 您用优 美的年轮 编成一 册散发油墨清香的 日历 年年 我都在您的深情里 度过 在您的 肩膀和膝头嬉戏 您是一 棵大树 春天 倚着您幻想 夏天 倚着您繁荣 秋天 倚着您成熟 冬天 倚着您沉思 您那高 大宽广的树冠 使四野 永不荒野 母亲 您给了我生命 您是抚 育我成长的土地 在悲伤 时 您是慰 藉 在沮丧 时 您是希望 在软弱 时 您是力量 在您小 小海
2、湾中躲避风雨 您为我 开阔了视野 您是我 永远的挚友 生命 的动力 您怀着 爱怜 谨慎地俯身 守护 您尽情 裸露明亮的胸襟 您旺盛 的精力笑容坚 强 您沸腾 的血液奔流不息 1 作者简介 胡 宏伟 ,当代 词作家 、诗 人。1953 年出 生于 辽宁省 沈阳市 。沈 阳军区 前进 歌舞团副团长 , 大校军衔 , 国家一 级编剧。 他的主要 作品 有歌曲 长江之歌 光荣 啊,中国共青团 等。 叶佳修 , 台湾校园民谣最 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 是 20 世纪 80 年代 台湾 “ 民歌运动” 中的领 军人物 , 被称为 “ 乡村田园歌谣始祖 ” 。 他 是当代 乐坛最纯朴、 最真诚 、 最善良、
3、最乐观 、 最洒脱的诗人 。 他没 有把对 世界的不公正、 不合理的不 满化为牢 骚 , 而是始终对人 生充满 着一种 仁民爱物的胸怀。 唯有叶佳 修这种 “ 淡泊明志、 宁静致 远 ”的 胸怀 , 才能 创作出那些优 美如诗、 风光如画 的音乐。 代表作有 乡 间 小路 外婆的澎 湖湾 踏着夕 阳归 去 思念总在分手 后等。 晓光, 原名陈 晓光 ,1948 年生 , 河 北景 县人 。当代 词作家 。代 表作有 在希望的田野上 那就是我 把心 交给祖国 等 。 有些作 品被选 入高等音乐院校专 业教材及中小学音 乐课本 , 并被译成英 、 日 、 法 、朝等 国文字 介绍 到国外 。 其中
4、, 那 就是我 和 在希 望的田野 上 被选 入联 合国教 科文组 织亚 太地区 音乐教 材 , 并被选 入 “20 世 纪华人 音乐经典 ” 。 那就 是我作于 1982 年。 李海鹰 , 男, 词曲作家,1954 年生 ,广东中 山人。1982 年底到 1997 年 3 月, 他在广东音 乐曲艺团当创作员 , 弯弯的月亮 就是在 这期间 写出来的。从 1997 年 4 月起 , 他担任 了广东电视台的音 乐总 监 , 当选中国电影音乐学 会副会长、 中国音 乐著作权协会理事 、 国际 艺术节 组织联合会理事。 2 写作背景 长江 之歌 1983 年 ,中 央电 视台 用整 整半年 时间连
5、续播 出了专 题片 话说 长江 , 这部 专 题片可以说 是 1983 年中国电视 的沸点。 刚开播几 期便 产 生 万 人 瞩 目 的 播 出 效 果 , 人 们 不 仅 陶 醉 于 长 江 两 岸 旖 旎 风 光 的 再 现、 主持人绘声 绘色的解 说 , 给人留下印象 最 深的还有那首主 题歌片 头曲 长江 之歌 。 当时的 片头曲以音乐为主, 只 配了几声 “啦啦啦 ” 的人声 , 但旋律亲切上口 、 颇有气势 , 不久就 成了人们耳熟能详 的旋 律 。 后来, 很多人给中央电 视台提出建议 , 希望能填入歌词成为 一首 歌 。 于是摄制组 于 1983 年 12 月 25 日向全国发
6、 出 “征集 话说长 江 主题音 乐歌词的启示 ” 。 胡宏伟在 1984 年 新年前夕写在贺年卡 上的 长江 之歌 成为其中最出 色的一首 。 这首歌词 被填入原曲 , 并在 话 说长江 音乐会上由歌唱 家演唱之后 , 便立即传遍大江南北 , 成为一 首家喻 户晓的经典歌曲。 我们 拥 有一个名字叫中 国 这是一 曲民族的赞歌 。 简短的歌词 、 铿锵的旋 律 , 倾注了词曲作 者满腔 热忱的祖国之爱 , 表达了海外游子心 系祖国的赤子之情 。 那就 是我 那就 是我由晓光作词 ,谷建芬作曲 , 作于 1982 年。这首歌 抒发了 一种游子思乡之情 。按其最能牵动游 子情思的典型细节 来看
7、, 更是抒 发了海外赤子思恋 祖祖辈辈生息繁衍 之地的深情 , 歌中所 轻唤 的妈妈 , 也可以说是祖国 母亲的形象。 弯弯 的月亮 这 首刘欢 演唱 的 弯 弯的月 亮 , 曾 经风 靡大半 个中国 , 歌 曲的 优美曲 调和丰富的内涵表 达了人们的思乡之 情、 依恋之情, 触动了人 们内心 深处的情感, 被音乐 界公认为是中国当 代通俗歌曲的一首 代表 作品。 1 注音 (1) 磅礴 p n _b 荡 涤 d 霑 zhn 哺 育 b 挽 起 wn 泱 泱 yn 惆怅 ch u_ch n (2) 阿 阿姨 阿附熬 熬豆腐o 熬煎o把 一把b 缸子把 儿b 2 写对字形 (1) 依恋 (li
8、n ) 山峦 (lu n ) 栾(lu n )树(2) 泱泱(yn yn )大国 遭殃 (yn ) 插 秧(yn ) 怏怏(y n yn )不乐3 解释词义 (1) 依恋: 留恋;舍不得离 开。 (2) 荡涤: 洗涤。 (3) 尘埃: 尘土。 (4) 磅礴:( 气势) 盛大。 (5) 灌溉: 把水输送到田地 里。 (6) 泱泱: 形容气魄宏 大。 (7) 丰采: 美好的仪表举止 。 4 近义词辨析 (1) 气概 气魄 气派 辨析 “ 气概 ” 着 重 指 对 待 严 肃 重 大 问 题 时 所 表 现 的 神 气 和 气 度 , 一般用于人, 有时也用 于建筑物 , 褒义词 ; “气魄 ” 着
9、重指 气量 , 敢作敢 为的魄力 , 也指非 凡的气势 , 一般用 作褒义词。 “气派 ”着重 指作风 、风度 ,也指显示 出威风的气势 ,中 性词。 深圳 将以建设生态文明 为突破口 , 把深圳建 设成为具有中国风 格、中 国特色、中国 气派 的现代化国际化城 市。 当晚 演奏的主打曲目是 舒伯特的C 大 调第九 交响曲 ,乐曲表现了 高昂的浪漫主义激 情、 青春的活力 , 呈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气宇轩 昂 ,充满了男性的 活力。 当 前 佛 山 正 处 于 推 动 科 学 发 展 的 新 起 点 , 要 以 敢 为 人 先 的 气 魄 ,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 以新一轮的思想大 解放
10、 , 来推动新一 轮的大 发展。 (2) 荡涤 荡除 辨析 “ 荡涤 ” ,洗涤,书 面语 , 多用于抽象 事物; “ 荡除”, 清除。 广东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 擂响了继续解放思 想的战鼓 , 思想的再 解放 , 引起了社 会各界强 烈的共鸣 , 荡涤 着 人们心中不合时宜 的旧思 想、旧 观念。 原本 书香飘袅的校园 而 今也弥散着前所未 有的铜臭气息 , 我们 因此更 需要的是 荡除 教育 积弊 ,尽快完善社 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体系。 一、基 础训练 1 下面加点字的音、形 ,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 风 彩 (ci) 哺 (b) 育 荡涤 (d ) B 磅礴 (b ) 黄 霑 (zh
11、n) 泱 (yn) 泱 C 彷 (p n) 徨 淌 (tn) 泪 惆 (ch u) 怅 D 依 念 (li n) 思 恋 (li n) 悠 (yu) 悠 解析:A 项 , 彩 采;C 项, 淌 tn ;D 项,念 恋。 2 选词填空。 (1) 一把黄 土 塑( 造/ 捏/ 塑) 成千万个你我 ,/ 静 脉是长城 , 动脉是黄 河。 (2) “ 遥 远 的 夜 空/ 有 一 个 弯 弯 的 月 亮/ 弯 弯 的 月 亮 下 面/ 是 那 弯 弯 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 船/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 那 童 年 的 阿娇 ” 这 几 句 歌 词 , 运 用 了 顶真( 比喻/顶真/ 夸张
12、) 的 修 辞 手 法 , 将一 幅故乡 的美丽图画一点一 点地展现在读者和 听者面前。 (3) 故乡的 月亮/ 你那弯弯的 忧伤/ 穿 透( 过/ 越/ 透) 了我的胸 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B) A 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 建工作总结会上 , 如数家珍 般介绍了 当地连 年发生的较大地震 灾害的情况。 B 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 京大学所作的关于 人与自然相互关系 的演讲 ,观点鲜明,切中 时弊,真可谓 不刊 之论 啊! C 无 论东方还是西方 , 婚丧 嫁娶 , 对普通人家 来说都 不是小事 , 对皇家 而言 , 就更 不同凡 响 了。 D 滚滚长江水 , 滔
13、滔黄河 浪 , 翻卷起中国历 史上多少为争夺权 力而相 互杀戮、 茹毛饮血 的残酷故事。 解析:A 项, 如数家珍: 像数自 己家的珍宝 一样 , 形容对列举 的 事物或 叙述的故事十分熟 悉。 褒义词。 在这里属褒贬失当 。B 项, 不刊之论: 比喻 不能改动或 不可磨灭的言论。 符合语 境。C 项 , 不同凡 响: 比喻事物( 多指文艺作 品) 不 平凡。 这里属 用错 对象。D 项, 茹毛 饮血 :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 , 连毛带血地生吃 禽兽。 这里用于 “ 残酷故 事 ” 不 合适。属望文生义 。 4 下列各句中 , 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D) A 浙江省教育厅 、 财政厅 把完善和建立
14、扶困 助学制度作为践行 “ 三个 代表 ” 重要思想、 为教育办实事的重 要举措。 B 刚 发 行 的 这 一 期 青 年 文 学 , 以 大 约 一 半 的 篇 幅 ,对年轻 人关注 的话题进行了重点 采访和报道。 C 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 明了侵华日军遗弃 毒气弹对中 国公民 伤害, 日方对此负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 D 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 将电信行业崩溃的 原因归结为高层领 导人经 验不足 ,这是自欺 欺人的托词。 解析 :A 项 , 语序不当 , 应为 “ 建立与完善 ”;B 项, 主宾搭 配 不当;C 项,成分残缺 , 应在 “ 伤害 ” 前加 “造成了 ” 。 5 下列句子的排列衔
15、接最 恰当的一项是(D) 由于 作品或者观赏者由 一个空间逐步转入 另一空间 , 同时也具 有时间 的持续性 , 所以又 有时间、空间的综 合的持续。 只有 重复而无变化 ,作品 就必然单调枯燥 。 在艺 术创作中,往往有 一个重复和变化的 问题。 只有 变化而无重复,就 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 在有 “ 持续性 ” 的作品 中,这一问题特别 重要。 所谓 “ 持续性 ” , 有些是 时间的持续; 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 。 A B C D 解析: 句 总起 , 领起下 文 , 是对 的 具体说明; 紧承 上 文 “ 重 复和变化 ” 并引出 “持续 性 ” , 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 是对 持续性
16、 的具体阐释。 二、课 内阅读 阅读下 面的歌词 ,完成 6 8 题。 长江之 歌 胡宏伟 你从雪山 走来 , 春 潮 是你的风采; 你 向 东海奔去 , 惊 涛 是你的气概。 你 用 甘甜的乳汁 , 哺 育 各族儿女; 你 用 健美的臂膀 , 挽 起 高山大海 , 我 们 赞美长江 , 你 是 无穷的源泉; 我 们 依恋长江 , 你 有 母亲的情怀。 你 从 远古走来 , 巨 浪 荡涤着尘埃; 你 向 未来奔去 , 涛 声 回荡在天外 , 你 用 纯洁的清流 , 灌 溉 花的国土; 你 用 磅礴的力量 , 推 动 新的时代。 我 们 赞美长江 , 你 是 无穷的源泉; 我 们 依恋长江 ,
17、你 有 母亲的情怀。 6 第 1 段和第 2 段, 从 写作角度来说 , 前者由 “ 雪山 ” 写到“东 海 ”, 偏于 空间, 后者由 “远古 ” 写到 “未来 ”, 偏于时间 。 从内 容 上看 , 前一章是后一章的 铺垫,后一章是前 一章 升华 。从写法 上讲 , 整首歌 词虚实结合 , 不过两个章节有所侧重 , 前一章偏于实 , 后一章 偏于 虚 。 7 结合歌词 ,分析其比喻 化、拟人化的语言 特点。 答案 : “走来 ”“ 奔去”“ 挽起”“ 推动 ” , 动作性强 , 简洁有力地表 现了长江的力量美。 “风采 ”“ 气概 ”“乳汁 ”“纯洁 ” , 真 切地表 现了长江母亲般的
18、情怀 , 化虚为实 ; “健美”“ 尘埃 ” , 暗喻 历史 , 国土如花, 源泉无 穷 ,简洁而又意蕴 深远 。 8 “ 我们赞美 长江 ,/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 你有母 亲的情 怀 ”在文中重复出 现 ,其表达效果如 何? 答案: 采用重章复唱的形 式加强了对长江感 情的抒发 , 也增加 了 语言回 环往复之美。 三、课 外阅读 ( 一) 阅读下面的 诗歌 ,完成 9 11 题。 乡 色 酒 舒 兰 三十年 前 你从柳 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 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 后 我从椰 树林望你 你是一 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 满 9 请具体分析 诗歌中是如 何应用对比手法的 。
19、 答案: 前节, 是 30 年前 , “ 你”是家乡柳树梢 头一轮又圆又满的 月 , “ 我” 正 年少 , 在 故乡 , 在父母 亲人 的身旁 , 你圆 圆满 满 ,我合 家团圆 , 所以, 是 “你 ” 望“我 ”。 后节 , 是 30 年后 , “你 ” 依旧是 那轮又 圆又满的月 , 但“ 我” 变老了, 离乡背井, 漂 泊在外 , 你仍 是 圆圆满 满 , 我却是乡愁满 怀 , 所以也变成了 “ 我”从岛上椰树 林里望 “ 你” , 月依旧, 人情变 ,前后两节的鲜明 对比中 ,岁月沧桑 之悲 , 思乡之 苦,愁情之深,一 一尽现。 10 诗歌第二节 为什么把 月比为 “ 一杯乡色
20、酒 ”? 答案: 第二节移情于月 , 把月 比喻为一杯乡色酒 , 取其 “乡” 意 , 用其 “ 满 ”状 ,以酒之满 杯引出乡愁之满怀 。 11 回顾古今诗词中用 “ 月”寄托思念与乡 愁的句子 , 说说此 诗 对 “月 ” 这个传统意象的 开掘和创新。 答案 : 作者抓住中 秋月 “ 圆”的特点、 “满” 的内涵 , 将又圆又 满的月 比喻为一杯满满的 乡色酒 , 取其 “乡 ”意。 用其 “ 满 ” 状, 来 言乡愁 之满怀 。 比之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 故乡 ” 更凄而不惨 ; 比之 “ 月是 故乡明 ”更含蓄而 不俗。 ( 二) 阅读下面一 首宋诗 ,完成 12 13 题。
21、秋 波 媚 陆 游 七月十 六日晚 ,登高兴亭 , 望长安 南山。 秋到边 城角声哀 , 烽火照 高台。 悲歌击筑 , 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 。 多情谁 似南山月 , 特地暮 云开。灞桥 烟柳, 曲江 池馆 , 应待人 来。 注: 高 兴 亭 : 在 南 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 , 当 时 陆 游 在 南 郑) 西北, 正对南 山。 灞桥 :在长 安东 。汉人 送客至 此桥 ,折柳赠 别。 曲江:池名 ,池边 有亭台楼阁,是长 安著名的风景区。 12 开篇两句描 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答案: 开篇两句渲染了秋 日里边地紧张的战 争气氛 , 哀怨的号 角 声与烽 火的光焰交织在一 起 , 有
22、声有色地描绘 出一幅边地悲壮雄 浑的 画面。 13 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 手法是什么?请结 合具体内容加以赏 析。 答 案: 以大胆的 想象 ,拟人 化的手 法 , 描写 长 安之景。 “ 多 情谁 似南山 月, 特地暮云开 ” , 暮 云不知何时已经 散去, 露出皎洁的 明月, 多 情的月 亮把诗 人遥 远中的 长安照 得如 同白昼; “ 灞桥烟柳 ,曲江池 馆 ” 都在多情地等待着宋 军收复失地、 胜利归来的情景 , 表达了 诗人 对抗金 战争的前景充满信 心的乐观态度,抒 发了胜利在望的感 情。 四、语 言运用 14 (2014 云南昭通一模) 依照 下面的示例 , 根 据语境 , 仍以
23、 “年” 为话题 , 另写两句话 , 要 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 小时候 , 年是一碗香气四 溢的猪肉 , 是一件 崭新漂亮的衣裳 , 是 一挂噼 啪震响的鞭炮; 长大后,_ ,_ ,_;年 老了 ,_ ,_ ,_ 。 解析: 解答时 一是要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 , 二是要 结合 “ 长大 ”和 “ 年老” 的特点。 答案: 示例:( 长大后 ,) 年是一张份量沉重的 车票 是一杯味道 醇厚的 美酒 是一份孝老 爱幼的责任( 年老了,) 年是一缕悠远绵 长的 回忆 是一种翘首以盼的 渴望 是一场儿孙 绕膝的欢聚 15 下面是艾青 的诗歌 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 里的一节 , 请以 第三人 称 ,
24、 并以“ 中国的 农夫 ”为开头把这 节诗重组为一句话 , 不得 改变原 意。 那丛林 间出现的 赶着马 车的 你中国 的农夫 戴着皮 帽 冒着大 雪 你要到 哪儿去呢? 中国的 农夫 答:中 国的农夫_ _ _ 答案 :( 示例) 戴着皮帽 , 冒着大雪 , 赶着马车 , 从林间出现 , 要 到哪儿 去呢? 我的母 亲 丰子恺 中 国文化 馆要我 写一 篇我 的母亲 ,并 寄我母 亲的照 片一 张。 照片我 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 一向挂 在我的书 桌的对面。 已有放 大的挂 在堂上 , 这一张 小的不妨送 人。 但是 我 的母亲 一文从 何处说起呢 ? 看看我 母亲的肖像 , 想起了母亲的
25、坐姿。 母亲生前 没有摄取坐 像的照 片 , 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 在我脑海中的底片 上 , 不过没有晒出 。 现在 就用笔 墨代替显 形 液和定 影液 ,把我的母亲 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 亲坐在我家老屋的 西北角里的八仙椅 子上, 眼睛里发出严 肃的光 辉,口角上表现出 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 西北角里的八仙椅 子, 是母亲的老位 子。 从我小时候直 到 她逝世 前数月, 母亲空下 来总是坐在这把椅 子上, 这是很不舒 服的一 个座位 : 我家的老屋是一 所三开间的楼厅 , 右边是我的堂兄家 , 左边 一间是 我的堂叔家, 中央是没有板 壁隔开, 只拿在 左右的两排 八仙椅 子当作 三份人家
26、的界限 。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 , 背后凌空 。 若 是沙 发椅 子 ,三 面有柔软的厚壁, 凌空无妨碍。但我 家的八仙椅子是木 造的, 坐板和 靠背成九十度角, 靠 背只是 疏疏的几 根木条, 其高只及 人的肩 膀 。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 , 很不安稳 。 母亲又防 椅子的脚摆在泥土 上要 霉烂 , 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 垫在椅子脚下 , 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 高, 母亲坐 上去两脚须得挂空 , 很不便利 。 所谓西 北角, 就是左边最 里面的一只 椅子, 这椅子的里 面就是通往退堂的 门。 退堂里就是灶 间。 母 亲坐在 椅子上向里面顾 , 可以看见灶头 。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 , 烟灰 和油气
27、 都吹在母亲身上, 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 三四尺阔的一条天 井便 是墙门 。 墙外面便是我们 的染坊店。 母亲坐 在椅子里向外面望 , 可以 看见杂 沓往来的顾客 , 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 声, 很不清静 。 但 我的母 亲一生 坐在我家老屋西北 角里的这 样不安稳 , 不便利 , 不卫生 , 不清 静的一 只八仙椅子上 , 眼睛发出严 肃的光辉 , 口角 上表现出慈 爱的笑 容。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 样不舒服的椅子里 呢?因为这位子在 我家 中最为 重要。 母亲坐在这 位子里可以顾到灶 上 , 又可以顾到店 里。 母 亲为要 兼顾内外 , 便顾不 到座位的安稳不安 稳 , 便利不便利 , 卫
28、生不 卫生 , 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 时 , 父亲中了举人 , 同 年祖母逝世 , 父亲 丁艰在家 , 郁郁 不乐 , 以诗酒自娱 ,不管 家事 ,丁艰终而科 举废 ,父亲就从此 隐遁。 这期间 家事店事 , 内外都 归母亲一 个兼理 。 我从书堂出来 , 照例走向 坐在西 北角里的椅子上的 母亲的身边, 向她讨点东西 吃。 母亲口 角上 表 现出慈 爱的笑 容, 伸手除 下挂在 椅子 头顶的 “饿杀 猫篮 ” , 拿起饼 饵给我 吃;同时眼睛里发 出严肃的光辉,给 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 的时候 , 父亲遗下 了母亲和我们姐弟 六人 , 薄田数亩和 染 坊店一 间而逝世。 我家内 外一切责
29、任部分归 母亲负担。 此后她 坐在那 椅子上 的时间愈加多了。 工人们常 来坐在里 面的凳子上 , 同母亲谈家 事 ; 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 的椅子上 , 同母亲 谈店事; 父亲的朋 友和亲 戚邻人 常来坐在对面的椅 子上 , 同母亲交涉 或应酬。 我从学堂 里放假回家 , 又照例走向西北角 椅子边, 同母亲讨 个铜板。 有时 这四 班人同 时来到, 使母亲招架不住, 于 是她用眼睛的严肃 的光辉来命令, 警戒 , 或交涉; 同 时又用了口角 上的慈爱的笑容来 劝勉, 抚爱, 或应酬。 当 时的我 看惯了这种光景, 以为母亲 是天生成 坐在这只椅子上的, 而且 天生成 有四班人向她缠绕 不清的。
30、 我十七 岁离开母亲, 到远方求学 。 临行的时候 , 母亲眼睛里发出 严肃的 光辉, 诫我待人接 物求学立身的大道; 口角 上表现出慈 爱的笑 容, 关照 我起居饮食一切的 细事。 她给我准备学 费, 她给我置备行李 , 她给我 制一罐猪油炒米粉 ,放在我的网篮里 ;她给我做一个小 线板, 上面插 两只引线放在我的 箱子里,然后送我 出门。放假归 来的 时候, 我一进 店门, 就望见母亲坐 在西北角里的八仙 椅子上。 她欢迎我归 家, 口角上 表现出慈爱的笑容 , 她探问我的学业 , 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 辉。 晚上她 亲自上灶, 烧些我 所爱吃的蔬菜给我 吃, 灯下她详询我 的学校 生活,
31、加以勉励,教训, 或责备。 我廿二 岁毕业后 , 赴远方服 务 , 不克依居母亲膝 下 , 唯假期归省 。 每次归 家 , 依然看见母亲 坐在西北角里的椅 子上 , 眼睛里发出 严肃的 光辉 , 口角上表现出慈爱 的笑容。 她像贤主 一般招待我 , 又像良师一 样教训 我。 我三十 岁时 , 弃职归家 , 读书 著述奉母 , 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 北 角里的 八仙椅子 上 , 眼睛里发出严 肃的光辉 , 口角 上表现出慈 爱的笑 容。只 是她的头发已由灰 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 我三十 三岁时 , 母亲逝世 。 我家老屋西角里 的八仙椅子上 , 从此不再有 我母亲坐着了。 然而每逢看 见这只椅 子
32、的时候 , 脑际一 定浮出 母 亲 的 坐 像 眼 睛 里 发 出 了 严 肃 的 光 辉 , 口 角 上 表 现 出 慈 爱 的 笑 容 。 她是我的母亲 , 同时又 是我的父亲。 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 之职 而训诲 我抚养我 , 我从呱呱 坠地的时候直到三 十三岁 , 不 , 直到现 在。 陶渊明 诗云: “ 昔闻长者 言 , 掩耳每不喜。 ” 我 也犯这个毛病; 我 曾 经全 部 接受了母亲的慈爱 , 但不会 全部接受 她的训诲。 所以现 在我每 次在想 象中瞻望母亲的坐 像, 对于她口 角上的 慈爱的笑容觉得十 分感 谢 , 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 的光辉, 觉得十分 恐惧。 这光辉每次 给我以 深刻的 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