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管理 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主 要 内 容,第一章 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四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五章 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 第七章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第八章 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 第九章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 第十章 人力资源外包,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本章提要】,本章重点阐述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的内在驱动关系,揭示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系统介绍了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型,研究探讨了企业内部
2、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承担及人力资源部门专业人员的素质,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课程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如下问题: 1.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是什么关系? 2.识别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标准是什么?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是什么? 3.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征? 4.什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 5.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形成和维持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从而支持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 6.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7.企业各层
3、各类人员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分担?人力资源部门主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8.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何种素质? 9.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哪几种理论? 10.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在21世纪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开篇案例】,科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科创公司是北京一家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方面的软件开发,其市场主要面向中国北方和沿海城市的企业客户。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五年来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但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企业在市场拓展、业务运营方面感
4、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必须进一步吸纳业界的优秀人才,努力培养内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并加强管理的规范化。但现状则是,虽然企业业绩斐然,为员工提供的待遇也很不错,但却始终无法强有力的吸引一流的人才。恰恰相反的是,人才流失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严重束缚了公司的发展。在面对这样的形势下,公司高层痛下决心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于是,公司在聘请的外部专家顾问的帮助下,建立起了包括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在内的一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了建立这一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司调动了多方面的力量,耗费了不少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当整
5、个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却发现,这一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问题。,【开篇案例】(续),科创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其所面对的软件市场,竞争要点在于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软件的质量,但公司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却没有充分考虑其市场特点和战略要求,结果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进行安排,无法与企业的战略和行业的特点相匹配,无法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其结果是,一线的管理者和员工对人力资源部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系统不屑一顾,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无法得以有效的推行,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没有得以解决。那么,科创公司的
6、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为什么没有获得成功?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哪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为什么服务呢?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失败的关键,在于其没能够有效地支撑企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帮助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力资源管理是否能够真正支撑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 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第三节 提高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与职责承担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一节 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与人力资源
7、,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一种集体学习,尤其是关于如何来协调多样化的生产技能以及把众多的技术流一体化的一种组织能力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和C.K.普拉哈拉德(1990) 核心能力是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特殊价值的一系列技能和技术的组合。例如Sony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微型设计,因此Sony率先为消费者创造出便携式的电子产品;而联邦快递公司的核心能力是物流管理,其为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准时送货。 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和C.K.普拉哈拉德(1994) 核心能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
8、互补性资产和规则 蒂斯、皮萨诺和舒恩(Teece、Pisano and Shuen,1990),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埃里克森和米克尔森(1998) 麦肯锡公司认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麦肯锡公司认为,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一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一线执行能力产生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
9、质量会因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改变 麦肯锡公司 国内管理学界的观点:企业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李悠诚,企业核心能力的四大特征,第一,价值性(Valuable):价值收益/成本,即企业获取并持续拥有这项因素的收益与成本之比必须大于1,否则企业得不偿失。收益成本之比越高,它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贡献也就越高。因此“价值”标准位列四个标准之首。 第二,独特性(Unique):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至少暂时不具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决定了企
10、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是解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难模仿性(Inimitable):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模仿,至少在短期内难以模仿。 第四,组织化(Organized):核心能力不是组织拥有的某一单一要素、资源或者技术,而是多种能力相互整合而形成的组织化的系统能力。,笔者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界定,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集合。笔者,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
11、资本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组织资本包括: 部分编码化或者全部编码化的组织共享知识、信息和数据; 制造流程与方法、分销模式与体系、研发模式体系; 组织愿景与核心价值观、组织运行机制、典型人物与案例、报酬与激励; 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商标、专利、品牌知名度、客户关系和客户忠诚程度。 人力资本包括: 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个性品质、态度、可靠性和组织忠诚感等; 内驱力,如分享信息的渴望,对团队的参与和对组织目标的关注; 学习力与创造性。,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核心能力,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提出:彼得德鲁克(Pet
12、er Drucker)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引入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他指出,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 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知识。伊万伯格 Lvan berg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与企业相关人,即总经理、雇员、合作伙伴和顾客等可提供潜在合作与服务及有利于企业预期经营活动的人力的总和。内贝尔埃利斯 Nabil Elias 人力资源是企业人力结构的生产和顾客商誉的价值。雷西斯列科Rensis Lakere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
13、们的综合,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郑绍廉(1995),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基于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的角度,台湾学者黄忠英(1997)提出了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具体包括: 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 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生物性; 其形成受时代条件的制约; 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 具有时效性; 有可再生性; 智力与知识性。 从人力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角度,人力资源具有如下的特征: 人力资源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组织过程的社会性。,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本的角度来进
14、行研究,人力资本相对于财务资本具有如下特征: 高价值创造,高风险投入的资本; 自我经营、自我扩张的资本; 经营复杂缓慢,收益难以计量的资本; 人性化的资本。,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提出,最早源于工业关系和社会学家怀特巴克(E. Wight Bakke)于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源功能。该书首次将人力资源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讨论。巴克主要从七个方面说明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超出了人事或工业关系经理的工作范围。具体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必须适应一定的标准,即“理解、保持、开发、雇佣或有效地利用以及使这些资源成为整个工作的一个整
15、体”;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任何组织活动的开始就要加以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目标是使企业所有员工有效地工作和取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并利用他们所有的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使工作达到更高的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包括和人事劳动相关的薪酬和福利,还包括企业中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和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息息相关,甚至包括CEO;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必须通过组织中负责监督他人的每一个成员来实现。直线管理在期望、控制和协调等其他活动方面承担着基本的人力资源职能; 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所关注的一定是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同时实现。,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主流观点,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的行为、态
16、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美)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是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美)舒勒等在管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要影响到公司和雇员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源)性质的所有管理决策和行为。迈克比尔 人力资源管理是将组织所有人力资源作最适当之确保(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维持(maintenance)和使用(utilization),为此所规
17、划、执行和统制之过程。黄英忠 对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赵曙明,人力资源如何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人力资源的独特性 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人力资源的组织化特征,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家与知识创新者); 从企业经营价值链看人力资源的价值性(下图)。,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人力资源价值性的其他表现,推动变革 反映消费者需求 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 达成最优质量 有助于流程完善 发展新的商业机会 直接影响效率和生产率 最小化产品成本、服务成本、送货成本,核心能力,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18、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稀缺,即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某一特性的人才供给数量绝对不足;另一种是人力资源的隐性稀缺,即由于人力资源某种特性往往呈非均质分布状态,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 人力资源的独特性(见下图):,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难以模仿性:认同企业的独特文化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匹配和融合的,员工独特的价值观、核心专长与技能,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一体化特征,使得竞争对手难以准确地加以识别,更难以进行简单的模仿。比如: 美国杜邦公司的竞争对手难以引进杜邦公司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体系,是因为“在这个制造炸药起家的公司里,安全意识早已通过企业的文化教育和制度体系深深铭刻在每位员工的心里了
19、”。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服务于顾客的核心专长与技能,与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整体战略、经营模式、组织体制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竞争对手无法简单地从空姐的培训入手来简单地塑造于之相类似的人力资源; 海尔总裁张瑞敏提出,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是一种珍贵的、稀有的、不完全可模仿的,并且可以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内部资源。,人力资源的组织化特征,只有组织化的,符合企业战略目标配置的人力资源才能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构筑、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二节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企业的 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一、“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 (美)Snell教授,模型的框架,核心能力的来源人与系统的有机整
20、合,核心能力来源企业中人与系统的有机整合,核心能力与人才的分层分类的关系,核心能力最终来源于组织中具有高价值性和唯一性的核心人才,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获取竞争优势的模型 劳伦斯.S.克雷曼,三、基于任职资格提升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彭剑锋等,四、基于GREP改进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文跃然等,基于GREP改进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示例,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企业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的实际证据一,1、惠悦公司通过对18个国家的75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上得分高的公司,其五年股东回报率显著高于其他公司(见图)。,同时,惠悦公司的研究还表明:五
21、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与企业的市值呈正相关:1、整体奖励回报系统;2、有校园氛围、灵活的工作场所;3、人员招聘与保留;4、充分的沟通;5、有重点的HR服务技术。(见下图) 人力资源管理上一个标准差的改进可以导致公司市值47的增长。,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企业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的实际证据一(续),人的因素:与组织核心竞争优势和成功关键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企业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的实际证据二,2、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atrick M.wright教授对美国公司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得出与组织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密切相关的前五位的职能:学习与开发、管理组织承诺的工作环境、吸引/甄选/维系人
22、才、管理继承人的储备、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企业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的实际证据二(续),Patrick M.wright教授还对理想的人力资源职能对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理想的人力资源职能和角色”对企业成功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意义,能够提高竞争优势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第三节 提高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 角色与职责承担,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变化,雷蒙德.A.诺伊等人的研究表明:在20世纪末的最后57年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所履行的行政职能,如保持人事记录、审核控制、提供服务等方面所花费的时间比重已越来越小,而人力资源产品开发和战略经营伙伴的职能正日益上
23、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笔者在对本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企业中扮演的四种主要角色。,案例:默克公司HR的职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分担,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人员招聘录用与配置,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人员招聘录用与配置,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绩效与报酬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员工关系和沟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培训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模型,密歇根商学院提出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模型,IPMA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模型,IPMA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四种角色,IPMA人力资源管理者的22种素质,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
24、的历史沿革,1、六阶段论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LFrench(1998)提出:早在1900年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已经形成,以后的发展主要是在观点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并且,French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 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 第三阶段:早期的工业心理学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运动时代 第五阶段:劳工运动 第六阶段: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2、五阶段论 :以KMRowland & GRFerris(1982)为代表的学者根据人力资源的功能,将其发展历史归纳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时代 第二阶段:科学管理时代 第三阶段:工业
25、心理时代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时代 第五阶段:工作生活质量时代 3、四阶段论 :以科罗多拉(丹佛)大学的Wayne F. Casicio(1995)为代表,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四阶段论,它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档案保管阶段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政府职责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后 第三阶段:组织职责阶段20世界70年代末和80年代 第四阶段:战略伙伴阶段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4、国内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赵曙明在对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人事管理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部分。 在人事管理阶段,又细分为: (1)科学管理理论
26、阶段; (2)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3)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以及对人事管理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如何来依据企业的战略要求,来设计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而使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获得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实现与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业务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流程、财务系统、研产销系统等要素所组成的整个经营管理系统的对接? 3、组织的变革与流程再造的加速使组织的工作内容与方式发生了变化(如远程工作,弹性工作制等新的工作方式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来适应工作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4、在知识经济时代,变革成
27、为企业和社会的常态,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推动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变革,以及如何来适应变革中的裁员、人才流动与文化的融合等由变所带来的社会命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5、组织的扁平化是企业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的一大变革趋势,组织的扁平化给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冲击是使员工承担更多的自我开发与自我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在这种条件下,如何通过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建立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与认同,从而有效的促进员工的自我开发与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的关键性的命题。 6、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使职位分析本身和传统的职位分析技术和方法都面临着挑战,许多
28、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已经提出了抛弃职位说明书的理论。那么对中国企业而言,职位分析是否还具有价值?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职位分析技术与方法的创新? 7、如何来根据企业的战略要求来进行职位评价,以及如何来开发新的职位评价技术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与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8、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投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之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与人有关的一些管理问题,同时又考虑到人力资源储备是否具备执行某种特殊战略的能力,即如何来根据企业不同的战略类型来提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得以落实? 9、如何根据企业的竞争要求来构建
29、分层分类的素质模型,即企业需要何种类型的员工技能、行为、态度、价值观、个性和内驱力来支持组织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制定方案来确保员工具备这些技能、行为、态度、价值观、个性和内驱力。 10、企业如何来根据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进行人员的招聘、甑选和录用;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处理空降部队与地面部队的矛盾在实际的运作与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1、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薪酬战略(比如市场领先的薪酬战略,即一种向员工支付比现有市场通行工资水平更高的工资政策)与人才招募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在人才招募与应用上获得价值与成本的均衡,从而具有
30、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2、现代企业应该采取如何进行人才的分层分类,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雇佣模式;如何来正确处理自由雇佣政策与员工忠诚及员工终身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13、如何根据组织的整体要求和职位的个性化要求,来设计企业的人员甑选系统,并进行人员甑选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以在一定成本的前提下确保人员甑选的效度和信度。 14、如何根据企业的职业生涯通道来设计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如何来依据组织的战略和工作的要求,来开展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并设计基于战略和工作的培训计划?如何来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从而为培训系统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客观的依据和指导?学习型组织与企业的培训开发
31、体系是什么样的关系,现代企业如何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5、如何根据企业的战略来设计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实现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之间的联动,从而依靠对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行为的改进和监控,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如何设计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推进系统,以及如何来安排各层各类人员在绩效管理系统中的责任;如何来实现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之间的有机衔接,从而依靠利益动力机制确保绩效管理系统的落实。 16、如何根据企业的战略或人力资源战略来设计企业的薪酬体系;如何根据对职位或者人员的分类来设计分层分类的薪酬体系(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采取不同的薪酬模式),并如何实现各
32、类薪酬体系之间的比较和对接;如何来进行工资结构的设计,以及实现工资结构与职位评价、薪酬调查技术与方法上的对接;如何正确处理职位、能力、业绩、资历和市场价值等因素在薪酬设计中的矛盾和关系;对企业的核心人才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如何正确处理短期、中期和长期收入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员工的福利体系,以充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1、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赢家通吃”的时代。 2、员工是客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就是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 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 5
33、、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新模式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6、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上升,管理责任下移 7、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信息化 8、人才流动速率加快,流动交易成本与流动风险增加,人才流向高风险、高回报的知识创新型企业 9、沟通、共识;信任、承诺;尊重、自主;服务、支持;创新、学习;合作、支援;授权、赋能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准则 10、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构建智力资本优势,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多重化,职业化。,【案例分析】,三星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提升其竞争力的?美国商业周刊不久前评出“2002年度全球信息技术(IT)百强
34、”,三星电子名列榜首。并且,三星公司的盈利状况也十分令人满意,2001年,三星的营业额为264亿美元,净利润约为24亿美元。此外,在亚太区的品牌影响力上,三星紧随索尼之后,排在前两位。尽管近些日子媒体频繁报道索尼否认把三星作为同一重量级选手看待,但由于三星迎合消费潮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时代的领导公司”,以及在影像、通讯、IT、半导体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其势头让人不敢低估。三星竞争力迅速提升的背后原因其实得益于管理上的一些独特之道,尤其是三星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坚持“人才第一”的观点,而三星的人力资源管理,则从人才的吸纳、培训,到激励,充分体现和实践了这种“人才第一”
35、的理念。这一点正是三星成功的关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发现三星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之处:1、不拘一格揽人才三星上上下下都流传着这样的观点,即“优秀人才一人就能够养活十万人”,“十个一级围棋选手联合起来也不能战胜一个围棋一段选手”。三星这种“人才第一”的理念非常深入人心,是三星一个重要的企业文化。一个新入公司的职员,他要接受非常系统的教育直至他成长为三星内部的专家或者是中层干部甚至是最高领导层。三星对每一个职员都有非常系统的教育计划。员工在担任相应的职务期间,三星的高层会把所有工作的管理权限大胆地下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这种非常大胆的权利下放是三星成功的重要要素。,【案例分析】(续)
36、,引进核心人力是三星电子李健熙会长的口头禅。九十年代初,聘请设计专家日本人福田为顾问的三星电子经营班子曾无视他的忠告。福田就这件事写了一份批评报告书。偶然的机会,李会长看见这份报告书后大为震怒。从此,三星电子为了让引进的人才能够在最好的环境下工作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所以给优秀人才以最高待遇,是因为三星认为技术能够左右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为了确保各种人才库,三星电子运营着多种会员俱乐部,从黑客、职业游戏人到新春文艺当选者,这些人都是三星人事部门感兴趣的对象。据悉,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创造力和构想达到被正规教育课程所驯服的“千篇一律的人”无法追赶的水平。2、能力主义的考核与分配系统三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
37、最大特色,是坚持以“能力主义”为导向。即按照员工的能力和工作业绩来分配员工的报酬、待遇、升迁发展和工作机会。比如:三星集团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年薪中基本工资所占比重只有25%,其余75%是按照股价上升率和效益性指标EVA(经济性附加值),对照目标的成果率等每年做出不同的决定。企业在研发和营销等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的领域也被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并对员工的薪酬产生影响。一般职员年薪中所占的基本工资比重也限制在60%左右,剩下的也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来进行发放。,【案例分析】(续),据了解,今年(2003年)年初三星电子半导体、无线事业部所属6名科长级技术人员从会社一次性地领取了1.5亿韩元现金。一
38、般来讲,这是只有股份、房地产或者是风险投资者才能够梦想得到的巨额现金回报。另外,据介绍,在三星电子,如果职员连续三次做出不佳业绩,就难以期待晋升。3、入社教育培养员工忠诚三星电子的人对三星充满了感情。而三星职员忠诚度高的重要原因,源自入社一个月后的入社教育。所有新入社员都要接受4周的入门教育。入门教育比新兵教育训练还严格,从上午5时50分开始到晚上9时为止,排满了日程。星期天除了宗教活动时间外,正常进行教育。第一周教育的重点是作为社会人的素质提高。从合适的衬衫长度、系领带的方法开始,教育喝酒的方法等最基本的职业礼节。培养整体配合的挑战者路线的课程也是必修课。每20名分成一个组进行攀岩游击训练等
39、,在防止出现落伍者并互相鼓励和声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团队意识和同志爱。第二周则进行有关三星式经营观教育。以自愿服务及挑战主题活动等为内容的第三周课程结束后,最后一周则进行总结及评价。为期四周的日程结束后新职员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脸上露出紧张感,脱胎换骨成为“三星人”。,【案例分析】(续),讨论题 1、三星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三星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在哪里? 3、三星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支持该公司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本章提要】,本章重点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对构成模型的两大基础、五大组成要素、四大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
40、其重心在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的思想。最后,文章对模型各要素之间的接口与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效率和效果。,课程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如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什么,怎样理解? 2.在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假设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哪些 3.如何理解人力资本价值?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各要素如何相互协调共同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功能? 5.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运行机制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整合和激活组织的人力资源、提升人力
41、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的? 6.怎样理解四大机制的重心在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的整合? 7.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两大基础和五大模块之间的内在接口和运行机理是怎样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如何相互衔接与配合从而为实现整个系统的整合提供基础的?,【开篇案例】,A公司的人力资源系统设计为什么会失败?A公司是位于大连的一家生产涂料的企业。随着该公司业务上的不断拓展,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 1、企业所面临着工资管理上的难题:随着公司的做大,人员迅速增加,许多新人,公司的高层领导已经不再认识,他们无法判断应该如何来对这些支付报酬; 2、企业面临着招人上的难题:随着企业的做大,迫切需要从劳动
42、力市场上招募大量的新员工,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人员的招聘和甑选?企业如何来保证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吸引力?这成为了企业在业务迅速扩张的条件下面临的严峻问题。 3、企业面临的绩效考核上的问题:以前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主管判断来对下属进行考核,但随着企业对规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员工对这种主观评价的考核方法也越来越不满,在这种状况下,考核中的走形式、送人情等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考核的本来意义正在被严重歪曲。,【开篇案例】(续),在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的情况下,该公司对先后进行了几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革,先是在去年重新调整了薪酬系统,后来发现薪酬如果没有考核的支持往往难以有效的发
43、挥作用,于是该公司又在今年的年初设计了一套新的考核体系。但当考核体系加以运行的时候,才发现考核体系没有与员工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对接,需要重新设计职位说明书来对企业的考核系统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于是在年中的时候,企业又准备开始进行职位分析项目。但随着这些改革的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旧的问题仍在,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改革基本上没有能够改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那么,为什么这些改革发挥不了作用呢?是改革的着力点不对,还是别的原因?其实,根据笔者的咨询经验,这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一个个简单的问题,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的系统性问题,解决系统性问题必须要采用用系统性的方法,否则很
44、难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突破口,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能重根本上解决问题,其结果就必然是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因此,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那就是一家企业如何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这些系统包括哪些模块,这些模块之间如何整合,如何来避免不同的制度之间相互扯皮和打架?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第二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业务运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企业的使命、愿景与战略,企
45、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两方面的依据。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即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依据,即企业的市场与客户。 所谓使命,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以及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所谓愿景,最早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专家彼得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所谓愿景,就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知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使命和愿景,NEC公司:NEC公司通过C&C,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为实现充分发挥人类本性的丰富社会贡献力量。 三星集团: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提供最优的产品与服务,贡献人类社会。 索尼公司:
46、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麦肯锡公司:帮助杰出的公司和政府更为成功。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 3M公司:创造性的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作出技术贡献。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的领先企业。,知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使命和愿景,联想集团的使命: 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 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 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
47、。 联想集团的愿景: 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企业的使命、愿景与战略,企业的战略则是将这样的使命和愿景进行落实的关键步骤。 公司层战略:主要描述一个公司的总体方向,主要包括一家公司如何来建立自己的业务组合、产品组合和总体增长战略,比如一家公司决定同时从事家电、IT和通讯终端设备等几个领域来保持企业的快速成长。 事业层战略:主要发生在某个具体的战略事业单位(比如事业部或者子公司),具体是指该战略事业单位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保持本战略事业单位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如何来支持公司层面的总体战略。比如:某家公司决定在其彩电事业领域采取低成本战略吸引低端消费者来获取自己的竞
48、争优势。 职能层战略:主要在某一职能领域中采用,比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研发战略、营销战略等,它们通过最大化公司的资源产出率来实现公司和事业部的目标和战略。,组织系统的研究,组织模式的选择:确定企业要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类型。 直线职能制 事业部制 集团公司制 项目制 矩阵制,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的比较,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的比较,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的比较,分权和授权体系的建立,职位系统研究,“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职位与组织的交换模型:(见下图)。 对这种“交换”过程的解析是人力资源管
49、理系统的建立的现实“土壤”; “交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交换过程中组织和任职者的反馈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有效性的根本动因; 如何最大限度的激活双方的这种“交换”活动,实现组织和任职者的共赢,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所有企业管理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位与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关系,职位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职位分析是一种应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职位分析以组织中的职位以及任职者为研究对象,它所收集、分析、形成的信息及数据是有效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纽带,从而为整个人力资源管
50、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性基础。 职位评价是一个为组织制定职位结构而系统的确定个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职位评价的意义在于解决了组织对职位关注的另一个方面职位价值的问题,即组织如何看待职位的问题,它为组织的“报酬系统”提供基础信息。,人性的基本假设(1),1、X理论与Y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戈雷格 根据X理论,管理者持有以下四种假设: 员工是天生厌恶工作,并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由于员工厌恶工作,必须对其进行管制、控制或惩罚,迫使其达成目标; 员工逃避责任,并且尽可能地寻求正式的指导; 大多数员工认为,安全感在工作的相关因素中最为重要,并且员工不具备进取心。 根据Y理论,管理者持有与X理论相反的四个假设: 员工会把工作看成同休息或娱乐一样自然的事情; 员工如果对工作作出承诺,他能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 一般的人都能学会接受甚至主动承担责任; 人们普遍具有创造性决策的能力,而不只是管理层的核心人物具有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