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09.50KB ,
资源ID:714751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147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法考试知识点总结(小).doc)为本站会员(hskm526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法考试知识点总结(小).doc

1、1教育法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次课第一题: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重点看看,概念和四个方面的要求,第 11-12 页)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失误,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主体合法 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 救济有道(此四点知道即可)第二题:教育法(概念,第 18 页)广义的教育法:指所有有关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性规范、法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法:指教育法律,既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第三题:我国教育法的渊源(点,知道即可第 28-30)概念:教育法得渊源指教育法的形式

2、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与国际公约和条约第四题: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答题要点:定义,构成,知道 5 各方面即可,第 31-32,或答书上 10 点也行)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邮寄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构成(类):教育根本法、教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教育活动(行为)法、教育行政法第五题: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重点看看,第 35-36)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

3、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六题: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重点看看,第 36)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第二次课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 39)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4、;其最终美德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一题: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点,尤其注意理解每一原则的含义,重点看看第 40-43)一、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二、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三、 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四、 教育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五、 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六、 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七、 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第二题:教育制度(蛮重要,第 44-47)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书

5、制度。学业证书的种类: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 (重视获得证书的条件)结业证书: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对于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是有一些课程不及格,没有达到毕业水平的,可以获取结业证书。对于虽然具有正式学籍,但是未完成整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而中途退学者,只能获得肄业证书。学位:学士、硕士、博士学历: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 11 类。第三题:教育投入制度(第 53)我国在教育投入上实行的是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教育投入责任的体制。“两个提高” “三个增长”具体指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

6、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第四题: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解。 (掌握,需看,重点)概念: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个方面必须同时满足)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必须明确) 、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第五题:教师:概念,内容提要中第 62 页教师法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育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7、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第六题:教师法的立法宗旨(重视第 64)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第七题: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重点,与高等教育法中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力与义务,可对照看,以后者为重点内容看,当然可以看前面的第 67-71)教师的权利(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

8、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点)教师右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教师富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邪念岗位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教师权力与义务的特点(第 72)首先,教师的权

9、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室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第三次课第一题:教师资格要素(与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要素合并看,以后者为主,第 73)国籍要素、道德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第二题:教师资格的限制和丧失(第 75 页)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受到法律限制禁止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10、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被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教师资格。 (教育法中的数字一定要看,考点)第三题:特级教师仅仅是称号不是职务。 (第 76) 小学教师: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中学:中学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中等专业学校文化课、理论课教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生产实习课教师: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等学校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第五题:教师聘任制度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 (第 77)招、续、解、辞第六题:承担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返还财产、

11、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训诫、具结悔过。 (第 87)第四次课第一题: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 92)包括三个方面: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第二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第 93)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

12、则。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第四题: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两句话,第 98)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称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两句话,第 99)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第 100)第六题: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第 105)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

13、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第八题: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第 109-111)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权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权高等学校的教学自主权高等学校的科研与服务自主权高等学校的海外交流自主权高等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的财产管理自主权第九题:1989 年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 112)第十题: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制度(第 117 与前对照)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包括以下方面:必须是中国的公民;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重点)具有相

14、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定合格。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可以申请取得高等学校教师的资格。第十一题: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第 118-11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聘任的原则: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高等学校与受聘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自愿的协议。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订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包括聘任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形式要件的规定等。聘任合同的类型:定期聘任合同、无定期聘任合同、阶段性合同第十

15、二题: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成分的条件、处分的程序、怎么做,新增加的内容,分值比重大(第 123-124) )第 53 条规定: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第 54 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

16、严重的;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第 55 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第 56 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第 57 条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第 58 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 59 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第 60 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

17、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第 61 条规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第 32 条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第 33 条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第 34 条规定:学满一学年

18、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第十三题:高等教育法第 60 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第十四题: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第 134-135)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高等学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行为的法律责任。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十五题:高等学校学生违反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作弊行为(135 页 9 个方面的内容) 的法律责任(看书第 135-137)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

19、成绩。考生有第六条和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视情节轻重,可同时给予停考一至三年,或者延迟毕业时间一至三年的处理,停考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这里是指国家考试) (第 137 页)第五次课第一题:职业教育的概念(第 138)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第二题: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 139)为了实施科教兴国

20、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第四题: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第 142-143,三个方面的原则)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教育分流的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1)各级各类学校、有关机构应当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2)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3)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4)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面、各类教育体系有各自的培养目标,

21、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第六题:职业培训(第 146)职业培训是以就业、专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驾驶学校不属于职业培训的范畴;跆拳道培训班也不属职业培训。第七题: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四个)(第 148-149)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2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第八题: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点。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22、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 159-160)知道即可强制性全面性权力性公共性第九题:义务教育法的概念与特征(第 163)义务教育法是国家为了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特点:概括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第十题: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 165)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的新

23、的义务教育法所作的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老师补充,知道即可)投入机制教育资源的分配学校安全法律责任2006 年 1 月 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 。 (不需要掌握)第六次课第一题:民办教育的概念(第 205)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第二题: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 20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第三题:民办教育的性质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四题:

24、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四条,要掌握)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第五题: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举办者的合理收益问题民办学校在扣除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须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第六题:教育侵权行为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特征(记住即可,内容不要展开)违法前提的特殊性违法主体的多样性违法性质的双重性救济方式的综合性第七题: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2 点)一是指为权

25、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力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着呢工厂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此点更重要)第八题: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3 点) (如果你不清楚它们的具体含义,请看书)事后救济的原则(权利没有受到侵害是不能启动这一原则的。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一般指行政机关,司法机

26、关可以启动救济,而你仅能是请求救济)正当程序原则(现代法治的基本内容之一,无程序则无正义原则)第九题: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是由以下各项制度构成(5 种,只要知道即可,估计此类考但选的可能性较大)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第十题:教育申诉制度概念: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股或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 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主体(申诉人):教师和学生被申诉对象: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特点:(1) 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

27、诉制度两部分组成。(2) 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3) 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4) 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第十一题:申诉书的内容包括(内容不要)申诉主体的姓名、职业、住址等必须被申诉主体申诉要求申诉理由附项第十二题:教师申诉的管辖(知道即可)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第十三题:行政复议的概念(要看,估计此类考名次解释的可能性大)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

28、关(即复议机关)对原体行政系概念为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内容不要)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迟到的正义就是不义)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行政复议的管辖(知道即可)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制定管辖行政复议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几个重要环节。第十四题:行政诉讼概念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制度。特征:诉讼前提的特殊性。诉讼被告的恒定性诉讼主体的多元性程序启动的被动性审理对象的限定性

29、举证责任的倒置性(由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保护弱势群体)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不适调解原则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教育法教程总结一一一 导论1 依法治教与教育的法治化?答:依法治教的目的时要实现教育的法治化。教育法制化时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个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

30、确授予。内容合法,管理活动内容、教育教学内容都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程序合法,教育主体的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行为,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教育法制化必然要求进行教育法制建设: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司法(违法必究,惩治不法的教育侵权行为,救济受害者,维护和保障各种教育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教育法制监督(加强监督才能保证依法治教有效进行)一一一 教育法基本理论1 教育法的定义: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31、依据教育立法程序指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题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所有有关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性规范、法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具有国家意志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国家强制性狭义:仅指教育法律,即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2 教育法的本质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我国教育法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教育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育法具有社会性 教育法的内容规根结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决定的。3 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原则?(重点、简答)答 依法治教的原则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2、推进人的现代化原则 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 公民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 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掌的原则 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4 法的渊源:法的来源或源泉,广义法的渊源包括:历史渊源、法的理论渊源、法的形式渊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 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 有关教育的法律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 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 我国最高人们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或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也是我国教育法的

33、重要渊源。5 教育法律体系: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从教育法内部的横向关系的角度来看,教育法的结构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教育根本法、教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教育行政法、教育行为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 6 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P35答:道德与法律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

34、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教育法于政策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一一一 教育基本法1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颁行对我国教育的重大意义: 教育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法为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 教育法为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坚持思想道德教

35、育原则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教育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 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 P40 看 ) 3 教育制度: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一国教育活动的各种机构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学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职业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分初等、中等、高等)

36、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各种入学考试、水平考试、文凭考试、资格证书考试)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有一些课程不及格,没有达到毕业水平的。肄业证书:虽有正式学籍,满一年退学的)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 【理工农医历法,军文经哲教】 ) 国家实行扫除文盲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县级以上人们政府授予所属教育部门,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认可的社会组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估量,以保证基本办学质量的一

37、项制度)4 教育投入体制:我国教育投入上实行的是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教育投入的责任的体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教育法规定教育投入的“两个提高” “三个增长”5 法律责任: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构成的要件: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一一一 教师法1 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职

38、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要目的 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 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2 教师法的特征: 教师法是教育主体法 教师法是职业法 教师法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3 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5 权利与义务的特点: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渡,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6 教师资格包括:教师资格

39、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资格四要素:国籍要素(中国公民) 、思想品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7 教师资格的限制:因具有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对教师资格取得加以限制。剥夺政治权利、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教师资格的丧失:已取得教师资格,因规定事由的出现而引起教师资格的取消。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被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 5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者 3 年内不得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8 教师职务:小学: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中学: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

40、教9 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聘任关系平等、聘任关系表现为合同形式、双向选择和择优机制10 教师聘任制度包括:招聘、续聘、解聘、辞聘11 承担违法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训诫、具结悔过。12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一一一 高等教育法1 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等教育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的一切高等教育活动。2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3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

41、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原则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原则 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活动 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 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原则4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 高等

42、学校设立的条件(P106) 有组织结构和章程 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7 高等学校的权利:(P109)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及相关其他权利(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学自主权、科研与服务自主权、海外交流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财产管理自主权)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和监督)1989 年至今主要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8 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P115) 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 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 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9 取得高等学校

43、教师职务的条件: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承担相应职务规定的课程的教学任务10 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 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教师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 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订立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11 聘任合同的类型:定期聘任合同、无定期聘任合同、阶段性合同12 纪律处分的种类: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查看、开除学籍开除学籍的条件: 违宪,反四、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 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 违法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 代考,替他人参加考

44、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违法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屡次违法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该的。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处分决定书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期限13 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行政处分或解聘) 、高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

45、解聘、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撤销高校教师资格) 、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行政处分,民事刑事责任)一一一 第六章 职业教育法1 职业教育: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2 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 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宪法、劳动法、教育法4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

46、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小学、初中、高中后分流,以初中后分流为重点)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5 职业培训:以就业、专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其他职业性培训6 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 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47、的原则一一一 义务教育法1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 性质是国民教育。四个基本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公共性。2 义务教育法:国家为了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众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特点:概括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3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4 义务教育法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学校安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共财政体制一一一

48、 第八章 民办教育法1 民办教育: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2 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3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4 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5 民办教育的合理收益:民办学校在扣除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

49、取得合理回报。回报有一定的限度(扣除办学成本、有一定的限度、依法纳税、学校终止时的财务清算和回报挂钩、严格区分贷款办学与出资办学)一一一 第九章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1 教育侵权行为 :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法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四个特征:违法前提的特殊性、违法主体的多样性、违法性质的双重性、救济方式的综合性2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基本含义有二: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商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