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评阅读材料二优美门风:家训文本与精神传承“门风优美”的中古世家东晋名相谢安经常召集族中子弟谈天论地,内容多与文学有关。这看上去似乎只是文士雅集,实则不然。有一次,谢安问子侄们诗经中哪一句最好,侄子谢玄认为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不是谢安心目中的理想答案。在谢安看来,“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的意境深远,才应是从政者追求的“雅” 。短短的一番对谈,看似讨论古书,实为以此教育子弟不应以个人情感为先,而应以天下大计为怀。中古时期的世家常有谢安式的教育方式,世代相承的道德教化成为他们的文化底色,因而被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赞为“门风优美” 。他们并非对家族后代进行刻板说教,而是在谈
2、论学术文艺时蕴道德礼义于其中。除去这种“言传” ,更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行为礼仪的培养,以及自身对行为规范的遵守来进行“身教” 。重视践行的“身教”与注重学习领悟的“言传”相结合,让家风这一文化基因得以顺利完成代际传承。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体认有关。 周易的序卦篇中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在先秦时代的古人看来,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维护家内之礼,才能拥有正常的社会秩序。 礼记大学篇中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古人不
3、但强调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固,也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就是基于这种社会责任。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家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几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司马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他们入座,便不敢坐下;司马防不向儿子们提问,他们也不能随便说话。司马氏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秩序井然。这看上去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在汉末乱世时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坚守。虽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成了当时社会与政坛上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在司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导的礼仪,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不随时而变,靠治家者的自觉,维护他所认同的价值。作为社
4、会的细胞,在整个社会处于恶劣条件下时,家庭承担起了守护价值观的责任;当社会能够良性发展时,家庭也为道德礼义的实践提供了第一个场所,孩童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就在家风的熏陶下,对应遵守的秩序进行体认、模仿与自觉维护, “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表现。“家规家训”的文本传承家风既然如此重要,家训文本也就应运而生。从汉代到明清,以孔子家语 颜氏家训和朱子治家格言为代表的家训作品一直都在流传,为子孙留下文本形式的训诫也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教育继承人如何做好皇帝而编写了帝范 。就连战败后一病不起的刘备都在遗诏中特别关心了刘禅的教育问题,不但嘱咐他要看什么书,还训导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5、小而不为” 。这类书籍能够完整体现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思路,不像言传身教那样零散而无体系,同时由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本,故而能够历经岁月而不致出现减损。然而多数家训文本以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讲授为主,较之生动活泼的言传身教,未免显得有些格式化、教条化。不过,也有保留了文化趣味的作品,那就是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后期至隋朝, 颜氏家训也成书于隋。颜之推本人几经丧乱,其2自称“三为亡国之人” 。他写作颜氏家训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子孙礼仪、道德与学术、文化,保持其门风、传承其家学,故而书中不仅涉及立身处世之道,而且还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学、经学、史学与音韵训诂之学等多有介绍,可称一部家教
6、的百科全书。颜氏后人也没有辜负这位煞费苦心创作家训的先祖,他们各以其突出的品德与才学闻名于世,著名者就有唐代的学者颜师古、书法家颜勤礼与颜真卿,其中尤以道德操守与个人才学都令后人景仰的颜真卿为最。颜之推自己是当时知名的文人学者,他在写作家训时尽量避免仅仅以教条训诫子孙,而是通过举例来说明道理。比如在风操篇中,他对取名拟字的原则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就没有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以古人为例,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西汉时代的文人司马相如因为钦佩战国时代的赵国名臣蔺相如,故而为自己取名“相如” ;三国时代的大臣顾雍因为崇拜当时的著名学者蔡邕,也为自己取名为“雍” ,这些都是表达了对贤人的崇敬,所谓“
7、见贤思齐” ,所以才为自己起了一样的名字。同时,他对一些人囫囵吞枣,将前人的姓和名都编入自己的名字之中表示鄙视,认为这完全是附庸风雅,有违取名的本来原则比如东汉的许暹字“颜回” ,梁朝的庾晏婴。取名拟字,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期望,或是取名者的一种道德向往与追求,在讲求典雅的文化家族,这是一种体现品位的行为。颜之推以前人为自己取名的得失,向子孙传达了其中的原则与禁忌,而没有简单以“取名拟字应遵循哪些原则” “起名字时应避免的几个误区”之类的条目来说明,循循善诱,使自己的本意明白地表达出来,又不致过于严肃刻板,其试图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后人体悟优美之门风,可谓用心良苦。在勉学篇中,讲到学习重
8、要性的时候,颜之推还以距他较近的历史为例,讲了梁朝的贵游子弟们只追求舒适奢靡的个人生活而忽视学习,在太平年景无限风光,到了改朝换代之后,他们就因为并无真才实学而被冷落,反而不如那些凭借个人才学受到任用的平民子弟。正因为笔法生动、内容广博、寓理于情,令颜氏家训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著名的启蒙教育家王三聘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可谓实至名归。像颜氏家训这样的家教作品,在古代家训类书籍中并不多见。更多的家训讲授的是一般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伦理, 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典型的代表,其表述形式及书中体现的原则与弟子规一类启蒙读物大致相同,讲授的多是实用性原则,这也是古代家训类作品的基本特色。家庭作为
9、树立社会秩序的一个单元,更多情况下只是训练基本的行为准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具有作为“家学”的文化修养,而社会同时又需要家庭对其成员进行教育,因而大多数的家训也就只能停留在只讲教条、只教行为规范层次上了。 “家训”的大量产生与文化水平的相对平庸,造就了大量家训作品的基本面貌。传统价值的现代转化成功的教育,需要关注人的心灵成长。无论古今,学校教育多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心灵的关注不够,古人家训恰恰能从一个侧面弥补此空白。当然,古人家训虽有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行为规范的作用,但对其功能无限拔高,就未免自欺欺人了。家训中所展示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都是符合其时代的,时代不同,就不能全盘搬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10、。另外,因为当今相当一部分人对古代文化不甚了解,如何运用古代的家训进行现代教育也就成了一个难题,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将传统的教育理念、行为规范和现代社会进行结合。将传统价值转化为现代教育资源,既需要熟悉古代经典,也需要了解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且不说大多数家长都不具备这样的水平,就是对专业研究古代家训者来说,也并非易事。在此现状之下,与其盲目让孩子学习古代家训,不如借鉴近代成功经验。著名翻译家、文学研究家傅雷的教育实践,正是融合了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典范。3傅雷夫妇写给孩子们的傅雷家书 ,既包含了传统的情怀,又体现了现代价值观。在与孩子们交流时,傅雷夫妇将亲人、朋友、人生指路人的角色集于一身,
11、不摆架子,不扮演全知全能的裁断者,敢于在信中对孩子承认过错。平等的态度,温情而不失理性的交流方式,正符合现代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们对“家训”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背诵”的层面,更要切实践行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 。树立良好家风,也需要整个社会对正确价值观进行清醒而恒久的追求。今日之社会价值,正是明日家训之准则;今日之家风优劣,正是昨日社会之体现。唯有社会秩序正常,社会价值观合理,才能影响每一个家庭,保持家风之优美。从另一个层面讲,家训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与当时的社会交流方式密切相关。当时公共性的交流与互动非常有限,价值观的传递往往依靠家庭教育;
12、现代社会以公共教育为主,社会交流的渠道远胜于前,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互相影响、互相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道德养成模式。我们对此应该充分重视,强调同辈教育,使其成为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重要模式,而不应抱残守缺,只强调家训的重要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以及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等多个场合中,曾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表达其对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态度,一方面,各国要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各国文明又要互学互借,共同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切不可自我封闭,更不要唯我独尊。“独学而无友,
13、则孤陋而寡闻”语出礼记学记 ,是“相观而善之谓摩”的反面,其意为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教育才能成功,反之,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孤陋寡闻,导致教育的失败。从表面上看, “独学而无友”与“孤陋寡闻”都是学生的事,但从学记将“相观而善之谓摩”作为“教之所由兴”的重要原则,而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作为“教之所由废”的重要方面,表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实际上也是教师的职责。强调朋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也是中国传统儒学教育理论的一大特点。与道家“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同,儒家思想强调入世进取,以人际关系为人伦基础与社会准则。而在教育中,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14、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切切偲偲” ,充分肯定朋友之间相互学习的作用。周易兑卦云:“君子以朋友讲习。 ”朋友互相讲所不明之理,习所不熟之理,可使双方互相受益。从现代教育论来说,也开始强调非智力因素的意义,教学过程不仅指教师与学生的授受关系,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朋友之间的互学互助亦是增长知识、修养德行的重要因素。理解“独学而无友” ,还必须注意择友的原则。朋友有善和不善之分,此处“友”显然有别于下文的“燕朋” , “燕朋”即孔子所谓的“损友”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朱熹解释道:“友直则闻其过,
15、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 ”近朱者赤,多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博闻识广的人相处,则有益处,反之则有害。 弟子规中也有“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之语。因此,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接近益友,之所以出现“孤陋而寡闻”以及“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的现象,正是不教之所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还可引申为文化传承的意义。儒学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儒者之间的互相学习,也4体现在对其他文化思想的借鉴与学习上。汉代董仲舒的经学就吸收了先秦阴阳家的大量理论,宋明理学更是援佛、道入儒的产物,把佛道禁欲主义和儒家的
16、伦理纲常结合起来。任何一种学术思想,一旦故步自封,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将僵化直至消亡。当今世界高度开放,全球一体化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面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卑,失去民族自信力,又不能过度自傲,存门户之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从小小的“圆 珠” 看供给侧 改革1 月 4 日,
17、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 ,目前仍需要进口。 ”“圆珠”虽小,却以小见大揭示出一个事实。目前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了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关键制造设备仍然要从瑞士、德国、日本等进口,每年用于采购这些设备的费用至少 2 亿美元,每生产一支笔,只能赚到 1 毛钱人民币,利润空间极低。改革开放 30 多年,我国在数控机床、医疗设备、汽车发动机及电喷系统等领域依旧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种窘况发人深思。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经济学当中就发展出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理论,
18、即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制造等阶段,为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在若干可选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系统中,我们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常常就是多目标的,既要考虑生产系统的产量最大,又要使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等,因此,任何一个产品生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时刻处在生产成本、价格和利润的自我调节中。我国仍然无法自主生产“圆珠”的原因在于,市场没有给每一个模具研发者留下等待时间。从成本计、从资本回报率计,大多数企业宁可采购那些已经成熟的、有合理稳定的价格体系的设备,也不愿冒机会成本的高风险自行研发。相对的,航天、高铁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危的项目,在一定意义上是
19、“单一目标决策”的产物,需要国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在资源和财富的存量当中调整结构、进行分配。在这方面,美国汽车产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史,给予人们很多经验教训。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美国汽车产业进入大批量生产的鼎盛时期,发展出被理论界称为“整零”关系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配套关系。 “整零”关系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目标决策” ,它有效节约交易成本、稳定双方供需关系、回避市场风险,但同时也降低了整车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延长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随着美国汽车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纵向一体化的“整零”关系越来越不适应新发展需求,经过艰苦的产业升级改革,到 80 年代,一种
20、新型的网络型组织结构,也就是“多目标决策方法”逐渐取代了纵向一体化的约束关系,在自由选择模式下,零部件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到 90 年代,最终造就了世界级零部件生产集团。汽车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单个零部件的生产到关键零部件总成,再到整车装配。这样的流程存在于现代化企业生产和技术革新的各个领域。一定意义上说,圆珠笔的圆珠,就像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我国制造业长期在纵向一体化的约束关系中处于下游,还没有形成可以进行多目标决策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孤立地谈技术改革,恐怕不能得到满意的答5案。我国 30 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一场从单一目标决策即行政指令式的
21、计划经济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即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深刻转变。如何在调整经济存量的基础上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存在于那小小的“圆珠”中,也应该存在于经济改革所面对的种种困难与矛盾之中。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回归经济学的本原理论,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思维方式,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当有助益。从“限塑”到“弃塑” ,还有多远“限塑令”已经施行 7 年,却陷入了沦为“卖塑令”的尴尬。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的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
22、千万元。有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 4 亿吨,中国消费在 6000 万吨以上。七年“限塑” ,消费者依旧“我行我塑” ,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尴尬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反思。 “限塑令”形同虚设,在很多地方难以真正落实,于是有些地方干脆将“限塑”升级为“禁塑” 。从“限塑”到“禁塑” ,刚性的约束固然减少了白色污染,但“禁塑”能否全面普及,会不会激起民意反弹,着实不好定论。每每谈及“限塑”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够总要被拎出来晾晒一番。环保是一种日常行为,一个人的环保意识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生活习惯。与“菜篮子” “布袋子”相比,购物使用塑料袋当然要便捷很多,因为便捷,
23、自然而然会生成习惯。而要改变一种久而久之的习惯,仅靠“成本”意识是独木难支的。何况,几毛钱的成本,很难在消费者心中积淀真正的成本意识。培育消费者的环保观念,靠呼吁远远不够。举个简单的例子,垃圾分类我们呼吁了很久,很多设施比较齐全的小区垃圾箱也都设置了分类,小区居民基本做到了垃圾分类。但是,当垃圾车运走垃圾进行处理时又全部“一股脑”处理。小区居民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 ,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反而被稀释瓦解了。同理, “限塑”旨在环保,但如果管理层面在垃圾处理方面不能有效实现“环保” ,高价卖的仍然是不环保的塑料袋,公众的环保意识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实质性提升。当然,环保观念的提升不能有
24、“比坏”心理,公众不能因为管理部门做得不够而故意放纵自己的污染行为。管理部门在“限塑”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让消费者主动“弃塑”?试想一下,如果在垃圾处理方面实现精细化运作,商家能主动提供“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那么消费者主动“弃塑”的意愿是否会强烈一些?相比之下, “限塑”以来,本来希望通过“付费”来增加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成本以降低使用率,但实际上消费者反而以付费的形式强化了使用塑料袋的“合理性” ,花钱只是为了减少使用塑料袋时的道德负疚。“限塑”与“禁烟”的尴尬一样老生常谈,几乎在某些特殊时间节点上,二者都会被“再聚焦” ,并延续无奈。但每次聚焦,我们似乎都没有深刻意识到, “限塑”要真正落
25、实,必须触角前置。有鉴于此,与其动辄呈现“尴尬” ,倒不如切实反思我们为“限塑”到底做过哪些准备?仅仅靠几毛钱的“成本调控” ,又如何制止“我行我塑”的困境?从被动“限塑”到主动“弃塑” ,中间相隔的那几条街远远不是几毛钱就可以“填补”的。(中青报暖闻专刊)对那些不能理解的大善大 爱保持敬意如果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会干什么?你可能会想到一万种花钱的方式,满足自己平常想都不敢想的欲望。如果中大奖的是个穷人,我们的想象空间可能就更加有限了。最有想象6力的人可能都想不到海南电网电工李克恩的选择,买彩票中了 20 万元,家境贫穷的他首先想到村里那些比他更穷的人,把其中一部分以发红包的方式发给了困难户。你肯
26、定不能理解,说实话,当我在采访中听到这个故事时,也不是太能理解。不仅此事,这个被称为“电力济公” 、感动南网的人身上很多事迹我起初都不能理解。比如:15 年来,因为工作,他几乎没有离开所在的镇,没有出过一趟远门,担心离开后突然线路跳闸没人抢修(这么不可或缺吗?) 。一天巡线直到天黑才回到所里,等用电高峰期后才回家,很少能够照顾到家里,家里有一位 82 岁的父亲,家务、农活儿都是由妻子操劳(不顾家真的很好吗?) 。作为一个评论员,出于对“宣传拔高”的警惕,我一再追问和核实以确认其真实性。了解的信息越多,越能理解。比如,贫穷的他之所以中奖后分钱给别人,是因为他知道更穷的苦,也觉得不是自己劳动赚来的
27、钱自己花着很不安。他之所以没有离开过所在的镇、不敢出远门,是因为养殖户太依赖电了,一旦停电虾池缺氧后果不堪设想。可能还有很多人用自己的经验和逻辑无法理解这种善我们能做的,就是对这种不能理解的大善保持一分敬意。我们自己做不到这种善,可以做一个在旁边给他们鼓掌的人,这也是一种善,这种敬意是维护社会道德生态的一个部分。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会处在不同的道德认知水平,总有一些善超出我们庸常的经验逻辑,总有一些善我们不能理解,对那些行善者保持敬意,就是我们的责任。舆论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用世俗、世侩、粗痞的眼光去消解崇高,用自己的庸常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去嘲讽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大善。当看到一种大善和大爱自
28、己无法理解时,不是保持敬意,不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是质疑动机,想通过质疑、消解和颠覆将那种爱和善拉低到自己的层次。很多事情自己做不到,不是敬佩那些能做到的人,而是质疑别人的动机,恶搞别人的高尚,嘲讽别人的付出,用自己的庸常去度量和矮化那些不平常,在“谁也不比谁更高尚”的媚俗暴力下解构这个时代的英雄们。我厌恶典型宣传时的拔高和造假,但我也深深地明白,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那些真实的大善大爱不是因为别人假,而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我们这些“做不到”的人的责任,就是给那些能做到的人点赞鼓掌。这就是道德生态,这种生态中,并不苛求每个人至善至爱至美,让每个人去做道德圣人的社会是可怕的。但总有一些人比社会
29、平均的道德水平要高一些,甚至高很多,高到用我们的常情不能理解,我们在这种道德生态中的责任就是为超越我们的人鼓掌,这才会形成一个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的生态。否则,当质疑、消解、颠覆、恶搞之风包围善良时,只会不断拉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这种道德生态的层次:人要积极行善,当行动上做不到的,心要向善;当自己做不到时,要对那些行善的人保持敬意,为行善鼓掌也是一种善;最低的层次,你不去致敬和鼓掌,起码不要去贬低、嘲讽和抹黑。这个社会多数人可能都是庸常的,庸常没什么不好,但庸常者不能用庸常的逻辑去度量一切,不能把自己的庸常当成常识。有些人习惯把自己不理解的都当成假的,把自己未知的都当作不存在
30、,自己做不到的都当成虚伪。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对那些不能理解的事物保持一种敬畏吧。读懂了这些,也许就能对那位中了大奖却把钱发给别人的“电力济公”充满敬意了。2016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儿童文学不是让儿童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始终处于极度的焦虑中。这种焦虑主要来自我们在世界文学格局中被他者所认可的位置一个很低的位置,甚至没有位置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的。这种焦虑也许现在可以暂时得到缓解。日前,曹文轩获得 2016 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7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这个儿童文学界的至高荣誉,还是一个“终身成就奖” ,一生只能获得一次。有人说曹文轩的小说是“少年”
31、小说,他也自认“绝对以少年喜欢我的小说为傲” ,可同时他又强调, “若成年人喜欢这些作品,我也沾沾自喜” 。曹文轩始终持一观点:儿童文学是文学, “儿童文学”四个字,儿童是定语,中心语是文学,文学的规律是一致的。曹文轩劝告作家和家长总之是那些大人们,不可作茧自缚,不可低估少年读者的欣赏能力。 “从前的少年,在还没有人为他们专门写小说时,他们也是能够看红楼梦的,也是能够读古典诗词的,也是能够欣赏许多世界名著的。 ”很多人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快乐的一种文学,但曹文轩自始至终就不赞成这种看法。他说:“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儿童文
32、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 ”也巧,本届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对曹文轩的评价是:“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张爱玲有一部电影剧本太太万岁 ,里面的那位太太最喜欢看苦戏越苦越好。曹文轩也写过一篇小说兰花 ,讲述了一个真事。在他老家,有些人家办丧事,会请一些特别擅长哭的人来帮着哭。小说中的这位妇女就特别擅长此道,堪称“千古绝哭” 。 “她让所有的、心中存在大大小小悲哀的村妇们,都勾起心酸之事,随着她的悲恸哭声,沉浸于温暖的、自怜的悲哀之
33、情里;然后,她们会一下子轻松起来,开始更美好的生活。 ”不过,对于从事写作的青少年,曹文轩表达了另一种态度。 “现在很多青少年的写作也跟我一样充满了伤感,这是要警惕的。 ”曹文轩说, “今天孩子的写作秋意太重,一看到落叶纷纷,心情就冰凉得不想活了。其实这个悲凉并不是他真正的感受,而是知识告诉他的。所以我提出阳光写作的概念:孩子的写作应该按照自然的方式,春天就过春天,夏天就过夏天,秋天就过秋天,冬天就过冬天。 ”沈从文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 ,曹文轩也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 ,而且“至今仍然是乡下人” 。在他的作品中,乡村的故事也占了绝大多数:草房子讲述了他和父亲的故事形神憔悴的父亲忧心
34、忡忡地背着病入膏肓的“我” ,行走在城市与乡村;而他自认所有作品中最沉重的青铜葵花 ,也封存了他与妹妹的童年生活。曹文轩写过一篇关于沈从文的文章, 降格的艺术 。他认为,沈从文是一位懂得艺术真谛的作家,因为他把生活中那些过于强烈的情感、幅度过大的动作省略掉,或者将它们控制在到达顶点前的一步。“我的作品也缺少激烈的动作、激荡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耀眼的色彩,这种状况甚至使人怀疑孩子们是否能够喜欢我的作品。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我写的那些书总是卖得动的。 ”这一句,似乎能透露出曹文轩少年般的“狡黠” 。打动 90 后的不是风口的猪,是坐得住的工匠最近,一部很主流的与故宫文物有关的纪
35、录片,在一个以非主流著称的、聚集 90 后的弹幕视频网站上成为 “网红” 。 (注:我在故宫修文物 )名字也显得非主流的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站,聚集的大多是 90 后。他们热爱二次元,喜欢犯花痴,观影的同时热衷发弹幕,戏谑和解构各种东西,审美同他们的长辈差异极大。同以往讲述故宫文物的宏大叙事不同,这部纪录片镜头对准的是那些在故宫修文物的人。没有激烈的故事,没有明星小鲜肉,而且画面极其朴素 这通常不符合 90 后的口味。当它和动漫、整蛊娱乐“同框”在热门排行里,评分还能超过偶像古装剧和浪漫韩剧的时8候,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在一轮惊喜、震撼和喧嚣热闹后,弹幕变得越来越少,有的年轻人因为看得入神,忘了发弹
36、幕。还有人干脆关掉弹幕,安安静静地看片子。片子里,给年轻人震撼一击的是匠人身上的“致命的气质” ,那是一种存在千年却又与当下久违的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这个世上终究有些事物,可以绕开代际之间的沟壑、填平审美之间的差异、抛开观点之间的偏见,在岁月里找到永恒的一席之地。故宫一道道院门关上,外面的喧嚣已然听不见,文物修复师的手上捧着的是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不过,又如片中解说词所说,他们对待文物,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轻描淡写。人们似乎难以找到高大和伟岸的词汇,去描述那些匠人身上那种 “致命的气质” 。他们不过是用常年沾漆的手去诠释专业,用小细锉在几毫米间的齿轮间穿梭来
37、体现耐心,用长年累月踏在缂丝织布机上的双脚来表达坚持。他们理解的工匠精神, 就是“坐得住、有耐心,不能凑合” 。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来的品质,在如今显得极其稀缺。在一个快速奔跑的时代, “坐得住”可能意味着错过新风口;“有耐心”却成了低效率;而“凑合”反而能占便宜。人们慌张焦虑,都希望迎接机遇的朝阳,生怕落入传统的余晖。人人渴望做风口上的猪,而不敢做沉潜在水里的鱼,担心被不断奔袭的浪潮拍在沙滩上。这个时代,有人应该去追求变革的日新月异,但仍有人需要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尽职尽责,去守住传统和根基。或者,抛开文物修复这个特殊的职业来说,社会始终需要无数个职业人的精益求精来铺垫基石。一次次飞跃之后,终究还
38、是要落在大地上。如果说匠人之所以是匠人,而不是机械重复的劳作者,更是因为匠人追求的不是工件和数量,而是价值和品格。一位名叫屈峰的青铜器修复师道出匠人的内涵:“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宫廷钟表修复师王津站在展览柜前,静静看着自己花一年时间修复好的钟陈列在众人眼前,觉得“有点心疼” 。他心疼的是,人们只能看到这只钟精美的外观,但不能像当年乾隆皇帝那样欣赏精美绝伦的演艺功能。王师傅的“心疼”引来 90 后洒满屏幕的“泪点” 。有了这点朴素的“心疼” ,才有了不凑合、不将就的匠人精神。为何一部聚焦生僻专业领域的纪录片能引起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它使用的衡量尺度不是物,而是人。同时,它也提示着,到现阶段,我们不仅需要数量的累积来评价成就,用单一的标准来审视发展,一切终究要回到人的价值。社会需要风口上的猪、浪潮之巅的弄潮儿,也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