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静脉内瘘术后健康教育作者:陈春燕单位:湖北武汉,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手术后医 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动静脉内瘘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必由之路,也是血透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临床观察发现,内瘘术后的健康教育,对内瘘成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1 。因此,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术后健康宣教的必要性。1 病例资料例 1,患者,中年妇女,动静脉内瘘术后 4 天自动出院,护士多次强调患者内瘘的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相关锻炼方法及自我检查内瘘通畅的方法,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一份,出院 6 天后,自我检查发现内瘘血管杂音消失,急
2、来我院,患者诉晚上睡觉一直侧卧于造瘘侧手臂,因为习惯于此卧位,后经溶栓治疗后内瘘通畅,听诊血管杂音明显。例 2,患者,老年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拆线后,护士反复多次督促患者进行内瘘锻炼(捏橡皮健身球) ,但患者惧怕切口疼痛,而未能很好锻炼,4 周后,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血透治疗,但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而需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临时通路进行血透,增加了治疗费用,反而加重了痛苦。这样类似的病例临床上还大有存在,特别是中小型的医院,没有专职的宣教护士,更容易发生。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解除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长期斗争的信心。详细告知患者内瘘的重要性及方法
3、。2.1.2 术前准备 保护好准备造瘘侧手臂的血管,切勿在此手臂做动静脉穿刺,并保护好皮肤清洁,以防术后感染。2.2 手术后护理2.2.1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可触摸内瘘静脉端血管有无震颤并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同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内瘘侧手臂肢端血供情况,吻合口处有无血肿、渗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2.2.2 术后早期护理 术后抬高内瘘侧肢至水平以上30,卧位,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肢体肿胀,敷料包扎不宜过紧。为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室温保持在 20 25 为宜。尽量穿宽袖口内衣,造瘘侧手臂不能负重、受压,并严禁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输液、抽血,以免内瘘闭塞或出血。2.
4、2.3 促使内瘘成熟的护理 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尽快使静脉动脉化,术后 12 周,如伤口愈合良好,可用术侧手捏橡皮健身球,每次 10 min,或在动静脉吻合口上方轻轻按压,间断放开,也可于拆线后在吻合口以上近心端行湿热敷,每次2030 min,促进内瘘扩张,血液流畅。2.3 卫生宣教 嘱患者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并教会患者定时检测内瘘通畅的方法。近来我科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逐渐增多,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费用,加快内瘘成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以往的护理宣教工作进行改革,重视了患者的健康教育,形成了指导-合作-共同参与的模式。首先选出一名专职护士
5、为宣传员,定期为患者进行小讲课,出板报,发送宣教手册,让老患者为新患者现身说法,进行健康教育。既为新患者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通过我们护理宣教模式的改变,大大减少了内瘘的闭塞及感染。总之,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建立高质量的内瘘与自我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工作者应重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 ,尤其是对食物的种类和量的选择不再盲目,教育后科学饮食方式的比例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P0.01) 。经过教育患者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其他方面的治疗,患者血糖明显下降(P0.001) 。通过教育2 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多食用粗粮、水果、蔬菜等可使血糖明显下降。总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明显的提高,饮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食物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使血糖明显下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