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6KB ,
资源ID:70905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0905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感训练.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感训练.doc

1、1语感训练,想说爱你不容易福州市融侨小学 洪晓榕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必 须提倡“ 厚积” 而“ 薄发”。 “厚积”就是要“ 以人为本,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在细嚼慢咽中直观了其形象感,体悟了其情味感、品出了其意蕴感;“ 薄发”就是语言文字的倾吐与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从而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理想境界。关键词:多读 慢品 乐说 常写 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感受能力、领悟能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说:“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

2、字。 ”那么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俗话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 ”语文学习的“积” 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与吸收,其途径是听和记,主要依赖于读;语文学习的“ 发” 就是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成是说与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 发”的理想境界。只有“ 厚积”才能“薄发” 。因此,我通 过不断地 实践和反思,努力探索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归纳以下几点:一、多读,激发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始终处于读书的享受之中。在语文课上朗读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

3、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古人云:“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强调了朗读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因此在 课堂中我们应该始终将朗读放在第一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做到以读为本。初读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语言;精读时,让学生仔细品味,领悟课文语言;熟读时,让学生能将优美的语言装进脑里,充实自己的语言储备。总之,课堂中一定要保证读的时间,读的方法,读的质量,将朗读与感悟、积累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例如:我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就将诵读贯穿始终。初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字中发现了几幅画面。然后是品读,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乡下人家的一道道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哪呢?如:品

4、读“雨后春笋 ”这幅美丽画面 时,我是这样引导:师:同学们,这句话中哪个词最有意思呢?生:我找到的是“探” ,这个词很有意思。师:说说看。生:这是个拟人句,“ 探”写出了竹笋的好奇。师:请你们做一做“探”的动作,体会体会 “探” 时的心情。(学生兴致盎然)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几场春雨过 后成群地探出 头来。”师:你们探出头来看到了什么?生 1:看到了觅食的鸡。生 2:看到了耸着尾巴的雄鸡。生 3:看到了农民在辛勤地劳动。3师:这个“探 ”字,作者用得是多么精彩呀!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最后配乐赏读,随着音乐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二、慢品,体悟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了解一个

5、字,一个 词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 细细 品味。 ”可见,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在精选语感点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对比、换字、前后勾连等方法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这样 学生才能明辨用字的准确性,做到“ 语语悟其神”,使阅读教学成为“ 学生、作品、 编者和教师 之间的平等对话。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方式,感悟故事的神奇。一品:投影出示“轻而清的 东西” 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你们等下学着老师把下半句读出来。二品:这句话同学们越读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6、?(“ 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真棒。发现上下半句的字数是相等的,还发现了很多反义词” )老师读上排的 词语,你们读下排的词语, 让我们有滋有味的再来读这几句话。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缓缓与慢慢)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呢?那么能不能将句子中速度很慢的词语全部用“慢慢” 呢?(不能)三品: 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表示“慢 ”的词语,并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得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这些发现、感受都是学生从文字的揣摩、品味中体验到的。总之,教 师应 引导学生通过品词品句,4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

7、确、鲜明、简练、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色彩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从中 获得感知而增强语感。三、乐说,提升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设计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说中积累语言,并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于是,在我班上不定期地开展演讲比赛、 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促 进学生的语言形成。让学生在说中、在表演中,更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获得语感,并将此提升。例如:我在教秋天的雨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积累文本语言,我在引领学生感悟文本,欣赏美后这样设计的:课文中的语言如诗如画,让

8、我们模仿这些诗一样的语言也来做一首小诗赞美秋天吧。 “秋天的雨把( )给了( ),( )像( )”进行说话训练,引领学生有机地学习了语文形式,学会表情达意,提升了语感。除此之外,复述也是提升语感的一种方法。复述不同于朗读,朗读侧重于体会、感悟,学生不需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加工处理。复述则不同,它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课文内容。与背诵相比,这是一种更高形态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复述的形式很多,最原始的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别人听。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我让学生加上丰富的想像,用上书上的词语复述课文,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课外收集的资料。因此个个说得精彩绝伦,摇头晃脑,多像一个小小说

9、书先生。5四、常写,运用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 实践中方能练就。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不断的“写”的练习中,语言实践行为才能随心所欲。看图写话可以看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机会。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自己推荐和教师监控下选择两篇小文,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 价,全班展示交流等形式进行反思与评判。如评价游动物园这篇作文时,有的说:“我喜欢第一篇,写 话不重复”;有的说:“我喜欢第二篇,用上了好词好句,阳光明媚”;有的 说:“我喜欢第一篇,句子写得很完整,还加上自己的想像”;有的 说:“ 我喜欢第一篇,不仅写了猴子在干什么,还写了看完猴子后的感受” 。交流的 结果是

10、学生一致认为写话时,要写完整的句子,用上好词好句,不重复,加上想像文章更生动。之后再让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的过程使“ 写”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可以设计各种小练笔让学生将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出来。例如燕子中有一段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我是 这样引领学生进行练笔的。 悟法。这段话在语言上有明 显的特点:其一:“ 一身”、“对”“ 一个” 、“凑成” ;其二:(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燕子 ( )的尾巴;迁移。这种写法可以用来写什么?(鸽子、小鸡、天鹅、 “我 ”)

11、。经过 引导,学生很快就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 一顶红红 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 头,一身光彩 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羽6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写完后还要求学生当课文一样重新阅读,再次用自己的语感审视自己的语言,在不断的揣摩、比较中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语感。语感是捉摸不定的,但它却可以通过长期的历练,内化而形成的,真的可以说:语感的训练,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而他们又是各不相同。因此要始终着眼于学生,善于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多读、慢品、 乐说、常写,那么学生的 语感能力形成就一定会水到渠成,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语感培养的实施策略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4、魅力语文- 语文教学探索导师评点:洪老师的这篇论文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小处着眼,抓住几个突破口,从听、说、 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充分认识到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也不是经验的叫相杂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运用过程。因此整篇文章让人感觉到是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感悟、总结。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料,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自己的见解。引经据典真实,文体 书写规范,语言简练, 逻辑性 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