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50KB ,
资源ID:707674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0767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oc)为本站会员(gnk28905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oc

1、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黄健单位:解放军第 62 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 普洱【摘要】目的:探讨 3 种影像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彩超、CT、MRI 检查的影像资料与临床证实的 156 例子宫肌瘤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影像检查方法作比较。结果 (1)12 例小至 5mm 的子宫肌瘤 B 超及 CT 均未发现,只有 MRI 才发现并作出诊断,其余病例 B 超、CT、及 MRI 诊断均符合临床。(2)15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只有 MRI 提示:粘膜下肌瘤 86 例(占55.1%其中多发 14 例),壁内肌瘤 42 例(占 26.9%,其中多发 34例)

2、,浆膜下肌瘤 28 例(占 18%其中多发 12 例),彩超及 CT 均未能作定位诊断。结论 (1)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2)CT 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3) MRI 能检出小至 5mm 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 【关键词】 子宫肌瘤;影像表现;检查方法评价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绝经前约20%60%妇女有子宫肌瘤。病理上,肿瘤由蜗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并有不等量的胶原、间质纤维组织,中心可

3、发生退行性变。肌瘤常多发,也可单发;依其部位分为粘膜下、壁内和浆膜下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肌瘤的部位和大小密切相关,主要为月经过多和盆腔肿块,也可造成不孕或出现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准确定位还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1 。我们对 2006 年 12 月至 2008 年 1月以来经临床证实的 156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作系统分析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6 例均来自我院门诊体检及住院患者,68 例已婚已育,44 例已婚未育,44 例未婚。年龄 2851 岁,平均年龄 38.4 岁。32 例无明显症状,为妇科

4、体检,68 例为痛经,15 例经量增多伴贫血,38 例仅为经量增多,2 例习惯性流产,1 例为盆腔包块且有明显压迫症状。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适度充盈膀胱,取卧位作透声窗,在耻骨联合上方做纵向、横向、斜向和多种角度观察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 扫描时均将所有的肠腔充满对比剂(纯净水) ,24 例放置阴道栓明确阴道和宫颈的位置。MRI 检查均在 CT 检查的基础上并仔细询问患者有无金属节育环,如患者带有金属节育环均将节育环取下后才行 MRI 检查,如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节育环,则未取环而直接检查,肠道和阴道无特殊准备,但嘱病人留中等量尿液让膀胱适度充盈以增加膀胱和

5、子宫之间的自然对比。2 子宫肌瘤的影像表现2.1 超声表现2.1.1 子宫大小与形态 肌瘤小而少者,子宫大小形态可无明显变化;瘤体大而多时,子宫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形态失常。2.1.2 子宫肌层回声 肌层回声不均,厚薄不一,表面、壁间或宫腔内显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实质低回声结节,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多均质;较大者内可见斑片状更低或无回声,若有钙化时,可显示为强回声的斑点。部分较大肌瘤及后方可见栅栏样、清淡不一的声影。2.1.3 子宫内膜变化 当肌瘤位于一侧壁间时,强回声内膜线局部呈弧形受压,位于粘膜下的肌瘤,内膜线多推向四周。2.1.4 特殊部位肌瘤回声 肌瘤位于宫颈部时,局部增大,

6、相应部位显示实质低回声结节,宫颈唇部被肌瘤取代。阔韧带肌瘤系子宫延伸入阔韧带内,瘤体位于子宫左右侧壁,大部分位于子宫以外。浆膜下带蒂样肌瘤,则完全位于子宫外,易误认为卵巢肿瘤。2.1.5 CDFI 表现 肌瘤的周围多能显示血流信号,呈环状和半环状。瘤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呈星状、条状或网状。瘤周及内部可显示动脉和静脉频谱,大多为静脉。动脉流速略低于肌层,RI 0.60.1。2.2 CT 表现 在 CT 上可发现子宫增大、分叶状改变、局灶性密度减低和宫腔偏位,不具有特征性表现。子宫肌瘤一般密度均匀,界限清楚,周围脂肪层存在,呈现良性肿瘤的特点,但由于子宫肌瘤常可发生变性、出血和钙化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因

7、此和正常肌层相比,肌瘤可呈等密度、低密度或高密度,后一种情况少见。子宫肌瘤坏死或变性后的 CT 表现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2.3 MRI 表现 在 T1WI 上,子宫肌瘤的信号强度同正常肌层相似,而在 T2WI 上典型肌瘤呈明显低信号,如伴坏死、液化或出血等改变,可表现 T2WI 高信号。钙化在 T1WI 和 T2WI 均为低信号,脂肪变性则为高信号。由于 MRI 组织分辨力高,在T2WI 上可显示子宫肌层与内膜之间的结合带,表现为低信号,因此当发生子宫肌瘤时,尤其是黏膜下及壁间肌瘤 T2WI 可见结合带局灶性中断或完全消失,这类病人常有月经过多的临床表现;如为浆膜下肌瘤结合带则完全正常,临床

8、上常无月经过多表现。在 T2WI 上常可见瘤周高信号环,代表了瘤周扩张的静脉、淋巴管及水肿性改变,高信号环的发生率约 36%。MRI 上瘤周常可见大的血管断面,在 T1WI 和 T2WI 中表现为信号缺失区。2.4 造影剂增强表现 CT 增强时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一样显著增强,若无轮廓改变,小的等密度肌瘤可以漏诊。继发玻璃样变或液化、坏死时,增强后不规则低密度区更为清楚。通常 MRI 诊断子宫肌瘤无须对比增强,但对在 T2WI 上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的退变型肌瘤的鉴别,动态增强 MRI 能提供有用的信息。MRI 动态增强时细胞型肌瘤早期有显著的明显均匀性强化,甚至大于子宫肌层的信号,而退变型肌瘤

9、仅有轻度或不规则强化。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细胞型肌瘤体积显著减少,而退变型肌瘤则反应很小2 。3 结果与讨论3.1 结果 所有 15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 B 超和 CT 对 12 例小于 5mm 的子宫肌瘤均未能发现。只有 MRI 作出定位:粘膜下肌瘤86 例(占 55.1%)其中多发 14 例(占 8.9%),壁内肌瘤 42 例(占26.9%)其中多发 34 例(占 21.8%),浆膜下肌瘤 28 例(占 18%)其中多发 12 例(占 8%),彩超及 CT 均未能作定位诊断。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

10、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MRI 能检出小至 5mm 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3.2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 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子宫增大。然而,在腺肌病时:超声检查显示肌壁不对称增厚,病变回声不均且边界不清;MRI 检查的 T2WI 上,病变也呈低信号,致联合带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增厚,但边缘模糊,而不同于边界清楚的肌瘤1 。(2)子宫肌瘤与子宫畸形 双子宫及残角子宫有时易误为肌瘤。需反复仔细认真多切面、多方位检查,寻找子宫内膜结构,观

11、察局部回声,若显示其内膜和回声无变化,就能加以区别3 。(3)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增殖症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增大。声像特点:子宫内膜线消失,内膜明显增厚呈梭形强回声,边缘毛糙不光整,宫腔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点状、斑片状强回声,可随月经周期变化4 。(4) 子宫肌瘤与卵巢实质性肿瘤 后者整体均匀的实质性肿瘤并不常见,可是囊性或囊实性,发病较少的纤维瘤尽管呈实性,但较肌瘤回声更低和后方的声衰颇具特征性。其它罕见的卵巢实性肿瘤缺少子宫肌瘤内及后方的栅栏样回声,也是两者鉴别的依据2 。【参考文献】 冯敢生主编.医学影像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254.2 彭述文,于清玲子宫肌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实用医技杂志,2006,1(2):203.3 孙清娟主编.影像学诊断流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64 张道萍,徐叶云子宫肌瘤 76 例超声诊断体会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3):53.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