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48.50KB ,
资源ID:706019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060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卷·2018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2018.05).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卷·2018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2018.05).doc

1、湖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考模拟卷(二)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 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 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消停过。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大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 创

2、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1965 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 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3、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 ,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 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 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值得欣慰的是, “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 兰亭集序

4、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 年 6 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 366 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 355 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 361 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 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

5、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 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 ,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B.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C.南京东晋高崧墓志等的出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提供

6、了重要佐证,证明了郭沫若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D.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把“览”字写成“揽” ,是他为了避讳曾祖父王览而为之,这也佐证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有宋代学者和清代的李文田,既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铺垫,也印证了关于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消停过的观点。B.高二适的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一是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二是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是方法论的错误;三是从美学的观点分析。C.文章最后一段以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为依据,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品的观点,论据确

7、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D.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本文先破后立,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论证雄辩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清代的李文田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并且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因此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说法是可信的。B.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的作品,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他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C.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字体,且已与现代意

8、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很有价值。D.高崧墓志的发现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六朝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秋 天李广田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 的路,然而这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我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像是走向

9、“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 ”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 ”死不足怕,更不足恶,可怕而可

10、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那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生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

11、呢?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 “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 “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地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12、” 。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一九三 0 年十二月(选自李广田文集 ,有删节)4.下

13、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偏爱了秋,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将秋描写成一位故友,并借此找到一种不“停在途中”的前行的力量。B.行文用“一只黄叶”重现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天黄叶联系着过去与将来,以及它带给人的紧迫感。C.文中对比写两种人,希望小的人“有福” ,希望大的人无福,明知路永长,还是要走在道上,因而是不幸的。D.文章将一代青年的苦闷融进有关“黄叶”的描写和思考,进而引发对秋的赞美,文章基调是积极向上的。5.文章以“秋天”为题,开篇为什么写到春天、夏天和冬天?(5 分)答: 6.作者为什么说秋天“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请简要分析。 (

14、6 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但是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对干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大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

15、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 “学科交叉融合” 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新工科” 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来源:360 、百度“新工科”)材料二:“新工科”自 2 月在复旦大学达成“复旦共识“ 以来,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工作状态,教育部在天津大学举行工科优势高校新工

16、科建设研讨会,公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 。新工科建放行动路线提出新工科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工科建设要致力于以下行动;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以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以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以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以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 到“

17、 并跑领跑” 。(精编自 2017 年 4 月 10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在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冲,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 五个新”,分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提升学科专业与产业更强的匹配度;在人才培养上,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的对接度,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新工科” 要着跟于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时代特征,培养学生最核心的能力学习而且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更广泛的专业交叉和融合中学习,要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

18、能力、实践能力。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技术促进“中国制造 2025”的转型升级新经济,未来新工科生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力、沟通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摘编自 2017 年 6 月 3 日“浙江在线”)7.下列对“新工科”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人才的短缺,为“新工科”的诞生提供了机会,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工科” 。B.“新工科”是新经济对人才新的定位与需求的产物,也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C.“新工科”对高校有崭新的要求,比如

19、:在人才培养上,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的对接度,实现以产促教、以研促教的育人模式。D.“新工科”着眼于时代特征,研究内容力求在工程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分类发展体系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传统的工程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B.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新工科”人才有新目标和新需求,比如: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C.“新工科”培养学生最核心

20、的能力,那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更广泛的专业交叉和融合中学习,具备多种素养和能力。D.面对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事实,未来新工科生必然具有更多的创造力、沟通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等。9.综合材料内容,说说在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未来新工科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和能力?请归纳并结合实际就其中一点进行深入探究。 (6 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吴及,字几道,通州静海人。年十七,以进士起家,为候官尉。闽俗多自毒死以诬仇家官司莫能辨及悉为谳正前后

21、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移其法于一路。辟大理寺检法官,徒审刑院详议,累迁太常博士。是时,仁宗春秋既高,无子,及因推言阉寺以及继嗣事。书奏,帝异其言,欲用为谏官,而及以父忧去。嘉佑三年,始擢秘阁校理,逾月。改右正言。管勾登闻检院。又上书论政事,谓:“仓席空虚,内外匮乏,其弊在于官多兵冗。请汰冗兵,省冗官,然后除民之疾苦。 ”因条上十余事,多施用之。明年,日食三朝,及言:“日食者,阴侵阳之戒。在人事,则臣陵君,妻乘夫,四夷侵中国。今大臣无姑息之政非所谓臣陵君失在陛下渊默临朝使阴都来尽屏也。后妃无权横之家,非所谓妻乘夫,失在左右亲幸,骄纵亡节也,疆场无虞,非所谓四夷侵中国,失在将帅非其人,为敌所轻也。 ”

22、因古孙沔在并州,苛暴不法,燕饮无度。沔繇此坐废。久之,迁右司谏,管勾国子监。在职数年,以劲正称,遇事无小大辄言。谏官陈升之建请裁节班行补授。下两制。台谏官集议。主铁冶者,旧得补班行。至是,议罢之。既定稿。及与御史沈起辄增注兴国军磁湖铁冶如旧制。主磁湖冶者,大姓程叔良也。翰林学士胡宿等即劾及与起职在台谏,而为程氏经营占锢恩例,请诏问状,皆引伏。及出为工部员外郎、知庐州,进户部、知桂州。卒。及当官有守,初为检法官,三司请重铸铁钱法至死,下有司议。及争不可,主者恚曰:“立天下法,当由一检法邪?”及日:“义理为先,安有高下 ?“卒不为诎。(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23、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闽俗多自毒死/以诬仇家官司莫能辨/及悉为谳正/前后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移其法于一路B.闽俗多自毒死/以诬仇家官司莫能辨及/悉为谳正/前后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移其法于一路C.闽俗多自毒死以诬仇家/官司莫能辨及/悉为谳正/前后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移其法于一路D.闽俗多自毒死以诬仇家/官司莫能辨/及悉为谳正/前后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移其法于一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B.路、军,都是宋代行政区划名, “军”相当于今天的省, “路”从属于“军”

24、 。C.四夷,是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包括东夷、南蛮、北秋和西戎等。D.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有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二是国家最高学府。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吴及上书言事,切中时弊。他上书指出国库空虚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上书十多件事,多被采纳。B.要及思虑甚广,进谏有法。他借日食谈国事,告诚君王并希望引起君王对人事方面问题的重视。C 吴及为人正直,孙沔在并州,残暴不守法度,饮酒娱乐无节制。吴及揭发,孙沔由此获罪被罢官。D.吴及为官亦有失,在集议定稿中,能与沈起增加了有利于程叔良经营的内容,被弹动,遭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25、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是时,仁宗春秋既高,无子,及因推言阉寺以及继嗣事。译文: (2)主者恚曰:“立天下法,当由一检法邪?”及日:“义理为先,安有高下?“卒不为诎。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金陵怀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霸祖孤身取二江 ,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 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麦秀:即麦秀歌 ,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26、 分) ( ) ( )A.首联以开创基业的历代君主与其子孙不同情况的对比,指出了建都金陵诸国兴亡盛衰相继的历史现象。B.颔联承上议论,表达的意思与欧阳修伶官传序冲所说的“状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相同之处。C.“东府”是东晋时荒淫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颈联虚写,表达对荒淫逸乐以致亡国的无限感慨。D.尾联用典,意思是作者对千百年来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只得借酒浇态,表现了作者无尽的愤懑与悲慨。E.本诗体现了作者的学识,也包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想象,还可见思想者的睿智和政治家匡时忧国的怀抱。15.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 ,即其诗是冷峻严厉的,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6 分)答:

27、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周敦颐爱莲说冲描写莲花不受污染、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中写朱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让我们不忘先烈之志、汇聚奋斗之力,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风雨无阻向前进,勠力同心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卢柯说:“希望现在的年轻科研人员能致力于创新,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国的古将建造

28、成就斐然,在古代建筑史上地位非凡,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在古代建筑中是属屈指可数的。幼时上学的一次雪夜留宿,他铭记于心,睚眦必报;后来,因为救助他的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他和妻子便担起了赡养重负。重金天来大牌球星确实能让中超得到更多的关注,但在烧钱的同时能否重视梯队建设?中国足球在这方面吃的亏已毋庸赘述。有的乡镇曾经建有敬老院,但入住率并不高, “落中归根”的传统思想致使很多距高较远的贫围老人不愿意离开邻居故里。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 2 芳华等电

29、影的票房都过了 10 亿。B.古代中国官方往往习惯向民众宣扬讼师之恶,对民间助讼之人进行整体污名化,从而避免更多的诉讼案件被催生出来,以绘就所谓“无讼”的大同图景。C.作家残雪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 ,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到则将这种创造达到登峰造极。D.“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 1980 年人民日报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宽后,中国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秦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已写好放您桌面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B.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在这次助学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为学校品学兼优的

30、贫困生捐助了三百元。C.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D.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对李老师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李老师笑着说:“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传统的美学研究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认为 。接受美学却是 研究艺术品,认为作品的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艺术品而已,他和艺术家一样,也是 。21.小周、小吴、小郑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

31、: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小周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小吴小。请写出他们三人的身份,并写出推理过程。(1)小周是 ;小吴是 ;小郑是 。(3 分)(2)推理过程(2 分):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一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一北宋苏轼定风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战国孟子孟子 尽心上忘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

32、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当面对琐碎生活、繁重压力或心情郁闷时,品读古诗文,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呢?请以上面材料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环少于 800 字。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考模拟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CA.原文为“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 ,选项中少了“几乎” ,表达不准确。B.“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不正确。郭沫若是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推断的,这是一条新的考证线索。D.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选文中未提及,属“无中生有” 。2.D(本

33、文只是一篇介绍“兰亭集序真伪之谜”的文章,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也不是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只是客观介绍而已,也谈不上具有“论证雄辩有力”的效果。 )3.B(A.原因不充分,推理不正确。C.“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表达不准确,应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 ;“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字体”也不准确,原文是说“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 。D.只有高崧墓志不能证明后面的观点,还应包括“在南京周边发现的三十块左右墓碑,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东晋墓碑”等一些考古发现。 )4.C(说“希望大的人无福”

34、 ,无依据。据原文,作者提出希望大的人“是有福的吗”的设问,通过知晓“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 ,始终“走在道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等的辨析,可知经历了不幸,最终才是“快乐”的,也间接回答了希望大的人其实是真有福的。 )5.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1 分)将秋与春夏冬进行对比,先后写出对春天太过“疯狂” 、夏天应是“死路” 、天较少显示了生命的不同感受;(2 分)凸显对秋的偏爱,揭示秋在“酝酿着生命”的同时,更显示着“沉着的力” 。 (2 分)6.此说富有哲思。在作者看来,黄叶代表秋来早,又见自己头发脱落,使人油然而生时光无情、人生被鞭赶的危机感。 (3 分)秋天联

35、系着过去与将来,人走在道上希望就在,秋天又到来,让人觉得像是被它沉着的力量鞭策着朝希望前行。 (3 分)7.C(理解不准确,尤其“实现以产促教、以研促教的育人模式”表述错,应是“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 )8.D(“必然具有”的表述,与材料三“可能会需要”意思不相符。 )9.素养和能力:未来新工科生需要具备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不仅在技术上优秀

36、,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未来新工科生需要具备最核心的能力学习而且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需要在更广泛的专业交又和融合中学习,要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未来新工科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创造力、沟通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等。 (答出一点给 2 分,共 4 分)深入探究:考生可以结合实际来深入探究未来新工科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结合实际事例给 1 分,言之有理 1 分,共 2 分)10.D11.B(“路”相当于今天的省, “军”从属于“路” 。)12.D(“在集议定稿中”错,是在集议定稿之后;且“增加了有利于程叔良经营的内容”表述不当,文

37、中“经营”一词是指吴及与沈起为程叔良“筹划、谋划”的意思。 )13.(1)这时,宋仁宗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子嗣,吴及趁着论说宦官问题的机会,谈及帝位继承人的事情。 (“是时” “春秋” “庵寺” “继嗣事”各 1 分,语意通顺 1 分)(2)主事的官员怨愤地说:“立天下法,应当任由一个检法官来决定吗?”吴及说:“原则和道理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哪有什么职位高下的分别呢?”最终没有向主事的官员屈服。 (“悲” “当由邪” “义理” “诎”各 1 分,语意通顺 1 分)14.CD(答对一项给 3 分,两项给 5 分) (C.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D.尾联意思是既然对千百年来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那就

38、暂时搁置,且付心事于酒杯,以免徒然伤感。 )15.冷静剖析,揭示了历朝衰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继承者贪图安逸享乐。因骄奢淫逸而覆亡的朝代都是咎由自取,作者认为不必为之惋惜悲伤。作者站在历史高度,洞察朝代盛衰的必然性,客观揭示了诸多政权兴亡的规律,给当朝者及后人以警示,引人深思。 (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处亦可得分)16.(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17.B(勠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不韪,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屈指可数:形

39、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这里应该用“首屈一指” 。眦睚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无庸赘述:用不着多说。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8.B(A.“据显示” ,句式杂糅。C.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境界” , “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与“达到”重复。D.“词”是“现象”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9.D(A.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敬辞。B.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敬辞,用于对方。C.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0.作品的完成就是创作的终结从接

40、受者的立场出发创作的主体/创作的主动者(每句 2 分,共 6 分)21.(1)(小周)知识分子, (小吴)工人, (小郑)农民。 (3 分)(2)根据,可知农民既不是小周,也不是小吴,所以,小郑是农民。代入可知“农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 ,再根据可知,小吴不是知识分子,所以,小吴是工人。所以,小周是知识分子。 (2 分,推理过程符合逻辑即可)22.略附:参考译文吴及,字几道,通州静海人。十七岁时,凭遗士的身份踏入仕途,担任(福州)候官县尉。闽地民间多有服毒自杀却诬陷仇人的情况,官府不能明察,吴及全部重新审判、纠正,前后使五十三人活命,提点刑狱官将他的做法推广到整个两浙西南路。 (吴及)后来被征

41、召为大理寺检法宫,又调任审刑院详议,多次升迁至太常博士。这时,宋仁宗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子嗣,吴及趁着论说宦官问题的机会,谈及帝位继承人的事情。奏章呈上,皇帝认为他的话与众不同,想要任用他做谏官,吴及却因为父亲去世而离职。嘉佑三年,(吴及)起初被提拔为秘阁校理,过了一个月,又改任右正言。任管勾登闻检院一职。 (吴及)又上书议论政事,说:“ 国家粮库空虚,内外用度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弊病在于官僚机构庞大,军队人数太多。请求朝廷裁汰军队中多余的人员,精简无固定职事的散官,这样才能消除百姓的疾苦。 ”于是分条上书谈到十多件事情,大多被采纳和实施。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了日食,吴及说:“日食天象的出现,

42、是对阴侵犯阳的告诫啊。在人事上,指的是臣子欺侮君主,妻子欺凌丈夫,四方各族侵扰中原。现在,大臣没有苟且求安的为政表现,就不是所说的臣子欺侮君主,过失在于陛下临朝处理政事时总是沉默不言,使阴险邪恶没有完全被摒弃。后妃中没有依恃权势专横跋扈的人,不是所说的妻子欺凌丈夫,过失在于身边亲近宠爱的人,骄傲放纵而没有节制。边境上没有令人忧虑的事情,不是所说的四方各族侵扰中原,过失在于将帅的人选不当,被敌人轻视。 ”于是又议论孙沔在并州,苛刻残暴不守法度,饮酒娱乐毫无节制的情况。孙沔由此获罪被罢官。过了很长时间, (吴及)升任右司谏、管勾国子监。在职多年,因刚劲正直而著称,遇到事情无论大小总会直言进谏。谏官

43、陈升之建议请求削减朝官补授的人员,下到两制、台谏官员共同评议。承办铁冶的人,过去是能够补授朝官的。到这时,大臣们商议废止这一规定。在集议定稿之后,吴及与御史沈起随即又增加了兴国军磁湖铁冶仍按旧制执行的内容。承办磁湖铁冶的人,是出身于当地世家大族的程叔良。翰林学士胡宿等立即弹劾吴及与沈起职责在于台谏,却替程氏谋求专享圣上为彰显恩德而颁行的特权,请求皇帝下诏查明情况,吴及和沈起全都认罪。吴及被外放为工部员外郎、庐州知州,后又升任户部、桂州知州。(嘉佑七年) 去世了。吴及当官有操守,当初做检法官时,三司请求加重铸铁钱法到死刑的地步,下达给有关官员商议,吴及争论认为不可以,主事的官员怨愤地说:“立天下法,应当任由一个检法官来决定吗?”吴及说:“原则和道理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哪有什么职位高下的分别呢 ?”最终没有向主事的官员屈服。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