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6 ,大小:172KB ,
资源ID:679437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7943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政能力测试之常识题.doc)为本站会员(kpmy5893)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政能力测试之常识题.doc

1、行政能力测试之常识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先有楼房后有图纸唯物主义2、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宇宙是可知的(可知论),宇宙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力图从具体事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五行说,水火气是本原。 )古希腊的莫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水是一切的根基(古希腊泰勒斯)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矛盾的局限性(形而上)。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

2、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唯物主义不彻底性)霍布斯认为,世界是机器,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用力学 规律解释一切(形而上,机械)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核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认识是反映与认识是能动的反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的具体形态:桌子,凳子)。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1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情感,意志)作为世界的本原(阿 Q),客观事物和物质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万事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不是风动,不是树动,仁者心动”2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

3、物质,脱离任何人的精神看成世界的本原,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理在事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问题以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D)A 万物皆便于我B 吾心即宇宙C 理在事先D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二、世界的存在状态1、世界万物是发展的,属于辩证法;2、世界万物是静止的,属于形而上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和本质特征1、条件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2、显著特点:(1)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2)阶级性(阶级是无处

4、不在)3、本质特征:实践的、科学的和革命的学说。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1、物质的含义(不考)2、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3)运动形式的多样性3、时间和空间(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载体)(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物质的统一性就是运动六、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意识的起源:(1)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形成人);(2)是社会的产物(人要通过社会实践产生意识)。2、意识的本质:(

5、1)是人脑的机能(动物没有意识,条件反射不是意识)(2)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3、意识的结构和作用:(1)意识的结构(不考)(2)意识的能动作用(反作用)。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问题(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永恒发展,不依赖于某一个人,依赖于整个客观世界,没有毛泽东,还有李泽东 )问题: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D)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观点B 内因和外因结合的观点C 两点 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三、唯物辩证法是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体系1、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两面性和

6、统一性);质量互变规律(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否定之否定规律(曲折性和前进性)。2、五对范畴原因结果(因果联系: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偶然性(确定,不确定);可能性现实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内容形式;本质现象。问题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是(ABD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对 立统一)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互变) C 天不变,道亦不变D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矛盾:家庭,社会等) 问题1、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

7、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 B)A 事物矛盾之间的联系;B 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C 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D 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2、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体现的哲学原理( A)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 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1、质与量的对立统一2、度是事物质与量的统一(是量变到质变的所要达到的界限),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和幅度。3、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中有质变, 质变中有量变)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与否定2、否定之否定3、事物的发展经历两次否定:肯定的否定

8、和对否定的否定(肯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 之否定。四、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和结果(内因外因,好结果坏结果)2、必然性和偶然性3、可能性和现实性4、内容和形式5、现象和本质认识论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三、认识的过程与方法1、认识的辩证过程(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第一过程(第一次飞跃):客观事物的反映(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认识第二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认识的提升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归纳和演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2)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3)抽象和具体(概括和具体)

9、;(4)历史和逻辑(思维方式)四、认识的真理性(判断是否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是否符合实际)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探 寻规律)问题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 信息的产生过程;B 信息的传播过程;C 信息的刺激 过程;D 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2、“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C 认识 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的辩证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1、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观成为科学2、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二

10、、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1、生产力(生产能力)和生产关系(分配关系)(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日本物资少决定人工生产,德国技术高决定人少机械化生产)(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城市的经济政策,对农作物劳作产生影响)(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2、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和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例决策制度等)(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3、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形态的划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改革 三、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1、阶级2、国家的起源、实质、

11、 职能、 国体和政体(国家是阶级发展的产物)3、社会革命 四、社会意识 (人对社会问题的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又称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社会观念的总和。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五、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英雄造时势是主观唯心,时势造英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六、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有价值)七、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社会进步,人才会全面发展)问题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关系是(C )A 血缘关系;B 利益关系;C 生产关系;D 协作关系2、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B )A 伦理学;B 艺术;C 形式

12、逻辑;D 管理科学AB 是属于社会观念,CD 是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 科学含义:1 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方法。2 毛泽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原则和经验总结(邓小平理论:建设)3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条件、社会条件、物质基础、理论条件、 实践基础2、萌芽时期3、形成时期4、成熟时期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最早提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完整提出:1948 年毛泽东晋绥干部

13、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a 三座大山压迫,革命彻底性 b 比较集中,便于组织 c 和农民密切联系,便于形成组织。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大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国家建设的支持力量,小资本)。三大法宝:1939共产党人发刊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非社会主义社会)。5、新民主主义革

14、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2)基本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 设。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和特征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建国到社改完成叫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消灭剥削制度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3、社会主义改造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党的十五大正式确定为党的

15、指导思想;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突破性理论)信资信社的标准不是制度,而是三个“有利于标准”。3、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判断是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判断是否体现)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路线(1)初级阶段的提出:十一届六中全会(2)初级阶段的含义(3)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层面的矛盾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4)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个

16、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的专政,共产党的领导,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核心:党的领导)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1)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1984 年,邓小平提出“共产主义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第一要素)1992,南方谈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标准92 年提出判断资,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

17、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四大指出是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3)发展战略战略目标: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战略步骤(三步走)97 年十五大1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2 到建党 100 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 项制度更加完善。3 到世纪中叶建国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 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略重点:农业(首位),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问题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涵着(A

18、 )A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最重要力量B 中国 必须发展高科技(绝对的不选)C 科技 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一部分,非关 键 )D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无关)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内涵是:1)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区别社会性质的范畴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5)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经济形态(2)社

19、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1992 年(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从全国角度出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鼓励创业)经济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资本等,如股票等)并存国家最重要:税收4、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2)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5、国有企业改革(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a、产权清晰。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资本结构不再是 单

20、一的全民所有制,即有国有资产,也有私人资产、外国资本、及其他法人 资 本。国有企业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 顺产权关系。企业受托对企业所经营管理的实物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b、权责 明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 业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 业如经营不善,出 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付有限责任。 c、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 资金、生产资料、技术都将进入市场,形成

21、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调控市场,以保持经济的总量基础平衡,引 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 还要完善经济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d、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形成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6、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核心,基本纲领)社会救助(最低纲领,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社会福利(最高纲领)美国小孩教育物资都是保障的(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依托)社会优抚(军人,特殊纲领)到一定年限即可享受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补充纲领)社会保障的功能:1 社

22、会稳定功能,2 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3 劳动力再生产功能,4 经济调节功能保障人的可持续(以人为核心)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改革的目标(2)对外开放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1)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重大缺陷

23、(2)我国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4)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十五大)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有新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社会主义文化的基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城市守信为重点,增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五、一国两制和我国的外交政策1、一国两制(1)

24、提出(2)含义(3)意义2、外交政策(1)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代表一、三个代表思想1、形成(1)提出(2)理论基础(3)历史根据2、主要内容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二、科学发展观1、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和五个坚持的原则,明确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梳理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2、基本内涵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重要目的:促进全面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协调发展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3、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和谐

25、社会的核心内涵。4、荣辱观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 (根本大法)指导所有其他法规内容宪法的基本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规定方向)2、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指导其他法规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不同于普通法律 (修改程序)修改: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宪法是不包括本数的)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宪法是不包括本数的)的多数通过。 公布的机关不同。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实践中,四部 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

26、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普通法:民法,刑法等)由国家主席公布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原则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强调监督)。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宪法正确性)。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的产物。自 宪法产生至今,世界上的宪法根据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反映的阶级本质,可划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历史类型,不同历史类型的宪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英国最早产生宪法:不成文宪

27、法(没有固化的法律条目)美国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 年制定并于 1789 年批准生效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1791 年人权宣言年 前 苏联宪法 我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新中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有 1954、1975、1978和 1982 年的四部现行宪法。宪法修改内容1988(年宪法的第一次修改):私营经济合法化(改革开放的结果)和土地使用权依据法律转让(以前是国有的)1993:国家任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论入宪)国营企业改国有企业人民代

28、表大会任期为五年1999 修改案: 邓小平理论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国家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反革命2004 三个代表入宪土地征用和征收:根据公共利益 法律规定才能土地征收和征用 并给予补偿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类似西方基本权利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不可能包括全国范围内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选举制度1、选举普遍性2、平等性3、直接和间接选举4、等额和差额选举4、秘密投票5、民主选举的保障 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政党制度的核心(一党专政,多党合作)(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决策权)(2)各民主党派是参

29、政党。 (参政议政)(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党派合作的 基本方针。(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并存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1956 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随后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了 这一方针。198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构(其余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和人权的关系 基本权利内容: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

30、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般了解(岁有选举权,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是没有选举权的,可委托)。(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罢工,通信放在人身权部分)游行示威虽然是有条件的自由的,单需要申请报批,申请地点时间范围之内注:政治权利可以分为两类权利,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后是六大政治自由,即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一般设干扰项时,将宪法第 41 条摆上,把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 检举、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列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其实宪法第 41 条单独 列为监督权,不属政治权利。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 任何公民,不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

31、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必须有逮捕令),不受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 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监督权利。问题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权利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

32、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领导阶级,工农联盟, 统一战线是重要保障力量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大优点)正确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制度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宪法指导下的特别地域(宪法适用于这些地域)特别行政区特别之处: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和司法权;当地永久居民组成政权机关因此,现在大陆精英层可以移民香港,在文化上同化香港澳门。三大优点:有利于国家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民族发展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 (了解)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联邦是由两个

33、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 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特别行政区特别之处: 一、一国两制 二、高度自治:立法 权、行政管理权和司法权 三、当地永久居民组成政权机关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一)民主集中制(二)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三)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四)责任制原则;(五)精简和效率原则问题我国宪法第 3

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这项原则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B.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C.在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和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D.各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实行集体负责制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职能(一)修改和制定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

35、,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 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每届人大的正常任期是 5 年, 特殊情况下可以延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能:(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民事刑事国家机构和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普通法)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优化),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四)解释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1、立法权(解释宪法)2、监督权(国务院、军委、 两院);3、

36、撤销权;4、任免权;5、重大事务决定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 辖 市进入紧急状态”。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 员。 (无政协委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人大与其常务委员会任期均为五年; 乡、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 (乡镇只有人大,无人大常委会)问题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A国务 院副 总理 B中央 军委副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37、基本法),任免国家总理、副 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 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 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 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三、国务院国务院:行政立法权、行政管理权、行政 监督权和法律案提交权 (核心:行政,行政法的制定实施修改)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 长、各委 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背下来)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 员会。 (记忆)四、司法机关 法

38、院: 上下 级法院:监督关系(非隶属,非管辖,上级监督下级是司法监督,下级监督上级是公平公正的监督) 检察院: 上下级检察院:领导关系 (即隶属关系)五、其他国家机构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机关(随便了解)行政法 (出题较多)行政法概念 (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法的基本特征:意志性,执行性、法律性、强制性。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主体、职权、程序和后果) 基本原则行政法规定的就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几项具体原则:()越权无效原则。越 权无效原则指行政主体在职权范围之外实施的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越权行为包括无权行政和越权行政。()公正程序原则。公正程序原则公正程

39、序原则的含义是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必须符合法定行政程序,公正无偏私。它体现在:回避制度(有私交或私仇);辩论制度;救济制度。2、行政合理性原则(目的法定、动机正当和内容客观适度合乎情理,不能超越)3、行政应急性原则(应急性环节上才形成行为)行政法主体 一、行政主体(必须满足点):1、组织;2、行政职权;3、自己的名 义;4、独立承担责任。 行政法的被告都是行政主体(组织)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主体(受委托的行政主体)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 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

40、公告。行政处罚可以委托事业单位。二、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对象)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拘束力,公定力(法定,强制,不通 过法律无法撤 销行政行为,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撤销)和执行力行政行为的分类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具有主动性,可将行政行为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具有特定对象,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具有特定形式,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非具体).抽象行政行为, 又称为行政立法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种类:(1)行政法规;(2)行政

41、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 行政许可(许可范畴);行政确认;行政征用;行政征收;行政征购;行政强制;行政奖励;行政合同; 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不服结果,提出复议)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1.对权属的确认,如对土地所有权、使用 权的确认;对房屋所有权的确认等。2.对法律关系的确认,如婚姻登记就是对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确认。3.对法律事实的确认,如出租车出城登记就是对出租车驾驶出城这一法律事实的确认。企业登记属于确认主体资格的行政许可,而房屋产权登记是确认民事权利的非行政许可,很难作为判断标准。行政许可的设定 (行政管辖是不是有权限,到底能不能管辖,

42、能不能成为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设定是有法可依的)法律、行政法规 国务院的决定(必要时)地方性法规、省 级政府规章(1 年):不能设定全国统一的资格和资质,不能搞地方保护;部委规章不能设定比如工商局不能管养鸡,能管卖鸡的过程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 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 资质的行政许可; 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 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法条第十三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

43、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上班不上班,睡觉,吃 饭)(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比如管辖委员会,自立机构等等)(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行政许可的期限:当场受理,当场决定(块以下的罚单当场交)不能的,一般 20 天,关联审批 45 天 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督一律不能收费,法律,行政法规除外。 行政决定应当公开, 公众有权查阅。法条第二十五条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期限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

44、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二十六条,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 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法条第四十三条 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

45、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 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法条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第四十八条 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简单了解):(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

46、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 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1、人身罚(拘留)非刑事机关作出2、财产罚(罚款、没收)3、行为罚(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4、申诫罚(警告) 法条: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

47、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行政处罚设定:第九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 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十二条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 行为 、种 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 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