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6.50KB ,
资源ID:679054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7905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十大心理学定律.doc)为本站会员(fmgc7290)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十大心理学定律.doc

1、 十大心理学定律1 蝴蝶效应2 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价钱就会比死的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捞到的沙丁鱼一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着,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港。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3.晕轮效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

2、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4.第一映像效应让两个学生都做对三十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 A 做对的题都在前十五道题,让学生 B 做对的题都在后十五题,然后让一些老师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项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的人都认为学生 A 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叫做第一映像效应。5.近因效应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的对他人形成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多年不见的朋

3、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理由,大概只能谈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6 皮革马利翁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上收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7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少的愈少,多的愈多的现象。名字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个方面(如名誉、金钱、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

4、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8 仰巴脚效应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 ,意思是精明的人不经意间犯点小错误,反而使人觉得他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9 潘多拉效应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告诉她决不能打开。为什么不能打开,还要绝对,里面该不是稀世珍宝吧?潘多拉越想越好奇,越想揭开真相。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把盒子打开了。谁知盒子里装的全部是人类的罪恶,结果让它们跑到人间了。心里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

5、潘多拉效应。10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在 1971 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做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所有被试者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与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是否喜欢这项活动的指标。实验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非常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喜爱与努力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有更多人花更多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努力与兴趣程度在加强。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会成为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成为德西效应。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