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
2、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 41 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 ,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
3、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 载: “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写修禊之时,习家池风景无限。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则写禊饮者的神态和曲水流觞的场景。记载
4、比较详尽的一次习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习家池改扩建及灌溉工程完成,应官民要求,太守周凯亲自主持了这次庆祝落成暨修禊活动。是日,习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夹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宾、耆旧、士人、幕僚列坐池滨。曲水流觞,大家各赋诗一首。可惜这些诗今日未能目见。从周凯其他诗中我们约略可见, “盈盈水一泓,清浅鉴毛发” “胜事不可追,兰亭久消歇” “烹泉坐池上,默默问残碣” ,便勾勒出当时的情景。这次修禊,成为襄阳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盛事。孟浩然诗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襄阳,胜迹如林,修禊之事为何独情于习家池?习家池亦称高阳池,乃东汉初襄阳侯习郁所修建,为中国私家园林鼻祖。此
5、处藏气聚风,名士辈出,为文人骚客垂青偏爱。高僧曾在此“弥天” ,孟浩然有涧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汉水上;李商隐曾共山翁把酒时,皮日休十宿高阳忘却回;白居易赋诗借良驹,欧阳修醉翁亭记续新词。习家池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环境。他们的逸志闲情,往往在乐山爱水中,托酒而出。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习家池有“醉酒诗千篇”美誉也。习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1下列对修禊习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诗经及相关资料来看,修禊是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成后来带有节日性质的活动的。B到了两汉时期,修禊的形式发生了
6、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完全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C兰亭集会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动,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此作兰亭集序 ,字如蛟龙之舞,成为天下第一行书。D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举行的三次“红桥修禊 ”活动影响巨大甚至波及全国,由名士主持,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2下列对襄阳习家池的修禊情况的介绍不当的一项是( )A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很有可能源于东汉,也可以说是从习家池修建起来便渐渐开始有了修禊习俗。B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是文献记载比较具体的一次修禊活动。C唐代孟浩然的襄阳公宅饮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了习家池修禊习俗的文献,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
7、要意义。D襄阳习家池举办的修禊活动从东汉到清代均有相关记录,比如东汉应劭 风俗通义 祀典 “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就是记载习家池修禊仪式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禊活动产生后形式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直到明清都还是保留了洁身、饮酒作诗、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习俗。B到了宋代,修禊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喜好随意增减,原本作为节日余兴的活动成为主要内容,人们常常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游春踏青、赏览春光。C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和兰亭修禊一样也仅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会,此外没有其他的缘由。D襄阳习家池为历代文人骚客垂青偏爱是因为这里
8、风景优美,并且修禊习俗活动的举办为他们提供了抒发性情的平台。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
9、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 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
10、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有删改)注 扆(y) :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燕兵久顿大名 顿:驻扎B孝孺被执下
11、狱 执:执行C成祖颔之 颔:点头D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法:效法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B尝卧病 /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 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C尝卧病 /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 分)(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5 分)译文:_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
13、,即事不济,当死社稷。(5 分)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春 日 耕 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 迟。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 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 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8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5 分)答:_ _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答:_ _(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2014河北省唐山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共 6 分)(1)总角之宴,_。信誓旦旦,_。(
14、诗经)(2)鼎铛玉石,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3)箫鼓追随春社近,_。从今若许闲乘月,_。(陆游游山西村)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25 分)港口和大海芬兰托伊沃佩卡宁港口总是港口,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那里都发生悲剧,我们有时从报上看到港口的新闻,惨绝人寰的受伤事故、自杀和死亡,但这一切并非最糟糕的。那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尤其那些被港口活活吞没,终身被禁锢在樊笼里的则
15、更可怕。但这也许不能归咎于人,因为他们之中好人毕竟多于坏人。港口只是港口,肮脏,阴暗,不可思议然而港口也有吸引人的有趣东西。那儿有从南美来的游艇,有在希腊船上跳舞的孟加拉黑小子,有满嘴镶金牙的中国厨师,他们给人带来了冒险精神和异国风情,给陆地带来了浩瀚的海洋气息和友好的问候。缆索在风中呼叫,蒸气机噗噗喷出白气,卷扬机和吊车发出轰隆隆的吼鸣,火车和卡车穿梭来往不息。这就是港口,它给人带来面包,也夺走许多人的人性。五月初的一天,海伦卢斯号驶进了港口。从船舷走下一个名叫里斯托朗达拉的人,他准备同轮船和海洋永远告别了。他出生在这个城市,但已没有活着的亲人。他离开这儿已八年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海洋曾经“
16、燃烧”过他,然而尚未把他“烧透” 。他见过海上能见到的一切,经历了海上能经历的一切,但在他的心灵深处还有一点纯洁的地方还留有一个美好的记忆。当大海猛地松开大手,一个徙居异域的人心里自然会勾起许多奇异的联想,陷入回忆的漩涡。他感到一切犹如发生在昨天,漫长的八年和大海恍如黎明前的一场噩梦,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家乡留的那个记忆是真实的。不过生活是不允许人们忘却的,何况八年的海洋生活将惩罚,报复现在,里斯托朗达拉踏上了故乡城市的码头,心想今天自己终于回来了,可以见到埃伦啦!他很高兴,往事又从记忆中涌现出来。埃伦只是个一般姑娘,他们之间没有山盟海誓,彼此都没承担什么义务。但里斯托感到,仿佛有个人在等待他。
17、八年前的一天早晨,一艘挪威轮船把他带走了三小时以前,他拉着一位姑娘的手,这个姑娘就是埃伦。 “有一天你会回来吗?”姑娘问道。 “我就跑这一次, ”小伙子回答说就这样,他们谁也没有作出许诺,谁也没有承担什么义务。他现在不知埃伦在哪里,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他印象中的姑娘还是八年前的,但一切恍惚就在昨天,今天还能继续下去。里斯托遇上并认出老邻居罗登贝格老人,两人十分兴奋有两个女人,两个被港口吞噬了的女人,两个涂脂抹粉、红颜已衰的女人打他们前面走了过去。这种女人是社会为码头工人和水手寻欢作乐而制造的。里斯托没有注意,但老头注意到了:“方才走过去的就是埃伊诺拉家的那个埃伦。 ”里斯托转过身去,一眼就看见
18、了她,并认出了她。上帝!他看到的埃伦竟和他在各个港口遇见的女人一模一样。他蓦地感到自己还在大海上,他是属于大海的,埃伦只是个幻象。里斯托心中惟一的希望破灭了,他感到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这里的亲人都死了,一个美好的记忆,他心灵中唯一纯洁的、曾经促使他来到这里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他的行囊还在轮船上,现在已没有取下来的必要了。“港口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老头继续说, “简直没有办法!姑娘的父亲过世后,她开始到这儿来找点活干,她说她在等你。活儿挺累,而你的船始终不见影子,而许多别的船来了,许多别的人来了,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大海把里斯托又带走了,就像带走许多其他人一样,终有一天,大海将把他
19、扔在某个港口充斥着污泥浊水的港口,不再理睬他。(选自经典外国小小说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港口之所以肮脏,阴暗,不可思议,主要是因为这里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都发生受伤、自杀、死亡等悲剧,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B “大海把里斯托又带走了,就像带走许多其他人一样” ,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含蓄道出了里斯托这一形象的普遍的社会意义。C倒数第二段借罗登贝格之口叙述了埃伦的命运,既承上交代了埃伦堕落的原因,突出主题内涵,同时推动情节发展,强化悲剧感。D小说对里斯托的塑造主要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完成,细腻地写出了他由充满希望到幻灭而被无情抛弃与
20、吞噬的过程。E这篇小说文字简洁,寓意深刻,情节简单集中,结构自然紧凑,罗登贝格老人既是整个故事的见证人,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2)里斯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答:_ _(3)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6 分)答:_ _(4)小说重点写里斯托的悲剧命运,却用了不少笔墨描写港口,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_ 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2014甘肃省天水市第六次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25 分)罗本岛岁月在单一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始终把他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从被送进罗本岛监狱的第一天起,曼德拉就率领全体政治犯为他们
21、的权利而斗争。1966 年 7 月,当曼德拉等关在隔离监禁所的重要政治犯得知总集中营的犯人已开始绝食,以反对恶劣的生活条件时,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绝食。虽然监狱当局不断用美味可口的牛肉和新鲜青菜引诱政治犯,但曼德拉等人始终如一。曼德拉以他的高昂斗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前途的坚强信念赢得了所有难友的信任和爱戴。一名自由党党员埃迪丹尼尔斯曾与曼德拉同关在罗本岛。在丹尼尔斯生病时,曼德拉嘱咐其他的难友一起照顾他,而曼德拉自己也经常来看望他,还帮他倒大小便,清洗便桶。曼德拉先生是一位善良的人。他能同国王一起散步,也能同乞丐一起散步。曼德拉也是监狱内各种政治活动的组织者。曼德拉有针对性地找人谈,谈组织之
22、间的关系、难友们的抱怨、针对监狱当局的联合行动等。为了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辩才,曼德拉还组织辩论。在西苏鲁的建议下,曼德拉从 1974 年起开始写回忆录。 “不要把这看作是个人的事, ”被人们称为“非国大的历史学家”的西苏鲁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我们斗争的历史。 ”但是,在监狱里写东西谈何容易。曼德拉说干就干,每天吃完晚饭就睡觉,10点钟起来后一直工作到凌晨。在采石场工作后,他睡到晚饭时刻,然后吃完饭再睡。后来,他告诉狱方,睡得不舒服,不能到采石场工作。这样整个白天都可以用来睡觉。曼德拉的进度很快,在短短 4 个月时间里,他即完成了初稿。针对监狱当局的种种限制,他据理力争。有一次,他向监狱负责安全的头目奥堪普上校严正地提出,他有权与奥立弗坦博建立通讯联系,以交换彼此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看法。难怪与曼德拉一起坐了 12 年牢的马哈拉吉谈到:“他对前途的信心一直在增长。他从来没有给人这样的印象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可能活不到出狱了。无论在私下交谈,还是在公开场合,他都很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