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学会书写“豆、分”两个生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文中的长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盼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短语;3、初步了解文章中作者是按一定顺序描写粽子的样子的,学会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4、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二、教学重点: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学会书写 “豆、分”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文中的长句子;理解“盼着”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短语;三、教学难点
2、:初步了解文章中作者是按一定顺序描写粽子的样子的,学会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 10 课端午粽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所有的生字、词语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PPT 出示:端午节、粽子、糯米等词语)(二)解读课文,品词析句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词语都跑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老师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课文)学生汇报,预设:外婆在端午节给我们包粽子。外婆在端午节盼着我们回去。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正确,那么我们再来看(PPT
3、 上教师将“盼着”标红)同学们一起来念这个词语。 (学生朗读词语)谁知道什么叫“盼着”预设 1:学生自由说一说,预设:希望;预设 2:师:(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没关系老师在词典当中查到了大家看一看(PPT:盼望:急迫地希望;看姓)你觉得应该选几号?(号)师:你能读出姥姥这种期望吗?(指名再次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那姥姥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汇报答案。教师相机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大家看如果老师换个说法可以吗
4、?(PPT出示:粽子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糯米,中间有一颗枣。 )师:同学们咱们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学生分角色朗读) 。哪句好?为什么?预设 1:生:第一句好,因为第一句写出了粽子的颜色。或(使用了表示颜色的词语)师: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你能说一个与它类似的词语吗?预设:蓝蓝的天空,绿绿的小草,黄黄的香蕉。 。 。 。 。 。师:咱们再来看看,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填这个句子“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 ”学生填写“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更加强调了粽子的颜色。师生配合:师:粽子是用(学生: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学生: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学生:
5、一颗红红的枣。 )师:体会一下作者先写了粽子的()再写了它的() ,是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写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按一定顺序去描写。师:这么漂亮的粽子,要是煮熟了又是怎么样的呢? 自己读一读第2 自然段的后两句话。师:这么香的粽子,赶快剥开粽叶,咬一口尝一尝吧,什么味道?(又黏又甜)3、学习课文 3 自然段师: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 ) ,除了红枣粽,外婆还会包什么粽子呢?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的 3 自然段找一找问题的答案生: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可以采用出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师:课文中就有一个词语是说外婆会包很多种粽子,谁发现了(生:花样也多)师:外婆不仅包粽子的手艺高超,而且对别人
6、也非常热情。从哪句话看出来?师:同学们,那我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问题二: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介绍一些屈原的事迹,并介绍一下端午的习俗)(三)书写 “豆、分、 ”两个生字(1)学生观察占格:A.寻找压线笔;B.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学生临写,点评修改;师: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主说一说)(四)布置作业,总结提升1、继续朗读课文2、利用文中先外后里的顺序,和爸爸妈妈说一说“红豆粽”和“鲜肉粽”的样子,可以写一写;3、搜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五、板书设计:端午粽外 青青的箬竹叶纪念屈原白白的糯米里 红红的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