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193 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四、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苹果1、把这 4 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 2 个苹果
2、平均分给 2 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3、把 1 个苹果平均分给 2 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 1/2(1) 、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 、指导学生读写(3) 、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4) 、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2、认识 1/4(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 1/4 应该怎样分,这个 1/4 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2)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3)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
3、的四份之一。(4)小结:像 1/2、1/4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三)认识其他分数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1) 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2、完成教科书第 93 页“做一做”第 1 题。(四)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1、出示第一组图 1/2 和 1/4。(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3)演示 1/2 和 1/4 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 和 1/3 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4、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成第 93 页“做一做”等 2 题。(五)作业完成第 9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13 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几 分 之 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4 页95 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四、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5、 针对性过程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一)教学例 4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它的 1/4,2 份是它的 2/4,3 份是它的 3/4,4 份是它的 4/4。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二)教学例 51、让学生把 1 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 10 份;2、把 1 条彩纸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
6、:1/10把 1 条彩纸平均分成 10 分,2 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3 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3、小结:像 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6、完成教科书第 94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三)教学例 61、出示例 6 第一组图 2/5 和 3/5;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 2/5 和 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3)演示 2/5 和 3/5 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出示例 6 第二组图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
7、 6/6 和 5/5 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成教科书第 95 页“做一做”第 2 题。(四)作业:教科书第 97 页第 4、5、6 题。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9 页100 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具、学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四、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
8、、课前练习(一)1)3/4 里有( )个 1/4 2)2/5 里有( )个 1/53)4/8 里有( )个 1/8 4)5/9 里有( )个 1/9(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分数的加法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3)教师用教具演示 2/8+1/8 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2、教学分数的减法1)用教具演示从 5/6 里减去 2/6 的过程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4)提问
9、:5/6 表示几个 1/6?2/6 表示几个 1/6?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3、教学例 31)出示 1 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5)让学生计算6)全班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5、练习教科书第 100 页的 1、2 题三、作业教科书第 101 页的 1、2 题课后反思第八单元 可能性第一课时 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教材 104105 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
10、能” “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活动引入新课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一)教学例题 1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号盆、号盆 。(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 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1、从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11、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依次板书:一定 可能 不可能)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号盆,谁来?(学生摸出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2、从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 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3、活动小结(二)教学例题 2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 2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
12、下。独立完成3、汇报、讲评4、练习108 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 “可能” 、 “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说)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四、巩固练习P108 2、3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可能性(二)教学内容:教材 P106107教学目的: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
1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引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二、实践探索新知1、教学例 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观察、猜测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四红一蓝)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2)实践验证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从小组汇报
14、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 20 次。活动汇报、小结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 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2、教学例 4(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
15、什么?3、P106“做一做”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P109 4第 4 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 1 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 2 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P109 5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可能性(三)教学内容:教材 P107109教学目的: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
16、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引入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 他 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5(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 (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 20 次。记录次数黄红活动汇报、小结(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总数量有 10 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3)开袋子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
17、间的关系。2、练习P107“做一做”3、小结三、巩固练习P109 6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3实践、记录、统计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P109 7学生讨论完成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可能性(四)教学内容:教材 P110111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巩固本单元知识。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
18、性过程练习二十四第 8 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进行方法同第 6 题。第 9 题,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 10 题,猜一猜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3揭示结果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第 11 题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第 12 题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 掷一掷一、利用的数学知识 1
19、组合(两个骰子上的数字之和)2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个骰子上可能的结果是 1至 6 六个数,组成的和可能是 2 至 12 的所有数,不可能是 1 或 13 等数。 )3可能性大小(组成的和是 2 至 12 中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动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活动步骤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 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 5个,学生选 6 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
20、探索的欲望。(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三)理论验证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课后反思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简单的组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者 112 页例 1 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
21、地思考问题的意识。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
22、穿法呢?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 4 种、有说 5 种、也有说 6 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 1 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 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 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 小组汇报 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 、无序的。用学具卡
23、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 、用连线的方法算出。(3) 、用图式的方法算出。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 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 112 页。 (三) 拓展应用 数字 2、3、4、5、6、7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 (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 6 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简单的排列(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例题 2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
24、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 3 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 1、2 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 3,问:“用数字 1、2、3 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 3 个,小熊说 6 个,小狗说 7 个,到底能写
25、出几个呢?小朋友们回答能写 6 个。请问:“用数字 1、2、3 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 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 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 1、2、3 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 小组汇报 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 1 在百位上的有 1
26、23、132;再写出 2 在百位上的有 213、231;再写出 3 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5 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 113页例 2 ,小组讨论完成。 (三) 拓展应用 1、数字 2、3、4、5 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教学内容:教科书 114 页例 3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 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 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
27、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一、1、创设情境。2、激趣导入。导语: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 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3、引导参与。4、共同探究。师:2002
28、 年世界杯足球 C 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二、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3、学生汇报。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5、一小组演示。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7、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8、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9、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10、师生共同。11、小结。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
29、出场数。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12、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13、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14、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15、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1)进行礼仪教育。(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3)请 1-2 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三、拓展练习。提问:如果是 5 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讨论、汇报。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本单元练习课(4)
30、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1 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 1 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 3 题。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4、学生汇报。(1)图示表示法(两种) 。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
31、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 ,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5 “做一做”(1)练习二十五第 7 题。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2)练习二十五第 9 题。用两种图
32、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 。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 掷一掷 (五)活动内容:课本 118 页和 119 页。活动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活动过程:通用性过程 针对性过程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一) 示范游戏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 (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
33、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 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 个,学生选 6 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2 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三)理论验证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四) 、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