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陶瓷鉴定术语 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毛边器物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棕眼瓷物釉面气泡在窑中融裂爆破后,未曾弥和而形成的小孔。 釉瓷胎面上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普出现的漏胎现象。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片纹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的相互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软道瓷器釉面久经摩擦而出
2、现的细微丝纹。 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失亮器物釉面或彩绘的表现,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命釉面局部损伤。 剥釉由于釉面受酸、碱、盐的侵蚀,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面脱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器物。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由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鸡爪纹。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
3、附于器表。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亲如旧,低温铅釉和五彩、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 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嘴镶补。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且釉边不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紫口铁足 南宋修内司官窑特征之一。此其一脱胎含铁量较高而呈黑灰色,烧时因器口釉下流,釉层簿胎色微露而呈紫色。此名最早见于明曹昭格古要论 ,明清两代野史杂记中谈宋官窑者多据此加以引伸。 金丝铁线 宋哥窑瓷器釉饰特征之一。以釉面开片
4、,其纹如冰裂为其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出窑时用草木灰涂抹器表,是草灰侵入裂纹内,纹片即呈黑色;以后在黑纹片之内又续开细小裂纹,日久又呈褐黄色,两种纹片一黄一黑,因有金丝铁线之称。此语仅见于南窑笔记一书。 堆脂 明人对宋窑瓷器釉质描绘用语。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簽 ,有 “汝窑余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记载; 清秘藏 、 博物要览二书所记均来源于此。后人对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 堆脂“形容之。 泪痕 宋定窑瓷器釉面的特征之一。因外部釉厚下垂,象落泪厚留下的痕迹,故名。最早见于曹昭格古要论 ,文中有“外有泪痕者是真 “句,以此作为鉴别真假定窑的唯一标准。 清秘藏
5、、 博物要览等多引用之。 蚯蚓走泥纹 北宋后期禹县均窑所烧宫廷瓷器釉面特征之一。因施釉后晾坯干燥不当,釉层产生裂痕,烧制过程中釉使裂痕弥合,但有形如蚯蚓走泥(蠕动)后遗留的痕迹,故名。禹县古瓷窑遗址虽已发现近百处,然蚯蚓走泥纹只在均台遗址大量发现。 蟹爪纹 瓷器釉面的纹片如蟹爪,故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 “官窑“ 条记载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冰裂纹 亦称 “开片“ 。釉面裂纹形同冰裂,故名。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过早出窑使瓷器骤然遇到冷空气也能产生冰裂。宋代哥窑瓷器以冰裂纹为主要特征。宋代以后景德镇窑历代都有仿烧哥窑瓷器。 芒口 对瓷器口部无釉者的称谓。北宋苏轼志林曾有 “真玉须定州磁
6、芒所不能伤者乃是“的说法;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的记载;则此芒字似有锋芒的含义。证以吴越备史所载:吴越贡宋定瓷有镶金银口者,不镶金银口的仍占多数,使用时锋利的口缘会划破口唇,因此不堪使用,只能专用汝窑瓷器。 花口五出 亦称 “五出口“。指瓷器的口部为五花瓣者。系仿照花卉形式制作。唐人诗中咏赞花卉,有“花口五出“句,此名盖来源于此。碗口为四瓣或六瓣时,则称“ 四出口 “或“六出口“ ,六瓣以上的则统称“葵瓣口“或“ 莲花口“。窑裂 专指瓷器烧成出窑前胎体带有裂痕者。其原因:一属配料不当;一是烧制过程中所形成。后者因瓷坯装匣钵入窑时,坯体中还残留有一
7、定水分,烧窑时必须先用溜火 (小火)延长低温时间以蒸发水分,然后逐渐转入高温紧火。否则坯体中水分会由于急剧化成蒸汽引起膨胀而破裂。 窑粘 专指瓷器在窑内粘在一起者。历代瓷窑遗址里都有这类互相粘结的次品或废品,有的是一叠器物粘在一起,有的是瓷器与匣钵粘结。窑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是配料不当及装坯满窑不慎、匣钵堆垛倾斜引起。 夹扁 专指瓷器在窑内变形者。产生原因有三:一是配料不当,粘性瓷土过多,硬性瓷土过少,烧成过程中出现瘫软变形;二是烧窑时窑温上升过快或温度不均衡;三是倒窑而造成。夹扁瓷器是废品,在古窑遗址里多有发现。 冲口 指瓷器的口部有裂纹者。瓷器胎体较薄的,经磕碰,口部最宜损伤,轻者出现
8、冲口,裂痕一般不长,不影响使用;重者则口缘伤缺,既有损美观,又影响使用。 璺 指瓷器因磕碰胎体有伤痕而又里外一致者。璺是无意磕碰造成的,有璺的瓷器轻者敲击时音响不变,重者音哑并有杂音,也称重璺。伤很多在腹部或近底部,有的为条状,有的为鸡爪状,也即所谓鸡爪状。旧胎补彩 指瓷器彩绘纹饰由于长年使用或出土而是彩色磨伤或脱落者,再照原样补上彩色的瓷器,在旧胎上恢复其原来面貌。明嘉靖、万历( 1522-1619)时墓葬出土的红地金彩和绿地金彩碗,红绿金彩多脱落,补彩者甚多。 旧胎新彩 专指在宋代或明代白釉瓷器上彩绘者。盛行于晚清民国时期。常见的有仿宋红绿彩花卉纹盘碗,仿明嘉靖矾红彩或红绿彩碗,有的在盘底
9、用红彩书“御膳房“ 三字楷书款,也有书“上用“两字的。 接口 指瓷器口部损伤经过重新换接这。也是这项技术对于瓷瓶口部损伤过多者,采取截断方法把口截掉,在截取同时期同类型的瓶口粘结在一起。接口瓷器以清康熙五彩大瓶为常见,接口方法巧妙,粘结处涂以彩色,不易看出接痕。 换底 指瓷器底部经过调换者。也指这项技术。传世品中有晚清时期仿康熙五彩大瓶,先把瓶底自圈足以内全部去掉,另将代真康熙宽的瓶底以尺寸磨好后嵌入仿器圈足内。这种技艺要求很高,镶嵌须完整不缺和严丝合缝。倘若只注意款识,忽略对全器的观察,会误把晚清瓷器定为康熙。 磨口 指瓷器口部磕碰伤损经砂轮的修磨者,也指这项技术。磨口瓷器传世很多,修磨后伤
10、痕不显,不妨碍使用。晚清、民国时期有专门从事修补瓷器的行业。 磨底 指瓷器底部经过修磨者,也指这项技术。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伤而磨,目的在于弥补缺陷;一是为了模仿而有意磨底。明清两代仿宣德、成化( 1426-1487)的瓷器成风,这类仿造的瓷器流传较多,有的把仿得逼真的瓷器在磨去原来的款识,以假乱真。 仿品 指模仿前代的陶瓷器。有两种情况:一是旧仿旧,如明代正德仿宣德,万历仿永乐或清康熙仿成化等,虽是仿品,仍属文物,有一定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一是新仿旧,如清末、民国初年模仿的历代名窑瓷器,这类仿品少有价值可言。洗口 器物口部的一种样式。因其形如洗,故名。凡口缘内收的,称 “敛口“,外撇的,呈“撇
11、口“ 或“敞口“;口缘向上的称“直口 “;凡盘碗一类器皿,口向外折的,称 “折沿“或“ 板沿“。 圈底 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我国早期陶器底部多属这类形式,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普遍出现,红陶盆、钵、罐等器皿较多。圜底沿袭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 圈足 陶瓷器足部的一种形式。指器物底部承以一个圆形圈以托起器身者。唐代瓶、壶、盘、碗等器已有圈足,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类器皿几全有圈足,很少例外。 玉壁底 指唐代碗类中一种底形有如玉壁者。这种碗形多为浅式,碗身作四十五度斜出,碗底中心凹入一个小圆圈,南北各地瓷窑多烧制。是唐代中晚期比较盛行的一种碗式。有的在外口凸起一周边饰,北方白瓷窑比较多见
12、。 双底足 也称 “双圈足“ 。清康熙前期景德镇流行的器物底足特有样式。多见于青花活五彩大盘,小盘也有双底足者,底部有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 “或“球琳珍玩“款识者,辛亥为康熙十年( 1671) ,也有甲子、乙丑年者,则是康熙十一、十二年的产物。 款识 指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底部所书的朝代款。如 “大明宣德年制“、“ 大明成化年制“、“大清康熙年制“ 和“ 大清乾隆年制“一般称六字款;写“永乐年制“和“ 雍正年制“的则称四字款。官窑的朝代款有篆书和楷书两种,称楷书款和隶属款,在款周一般都画双圆圈或双方圈。民窑瓷器的朝代款,其字体则以行书为较多。 干支款 指瓷器上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干支纪年款。
13、我国使用干支纪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瓷器上刻划或书写干支纪年的以明清时期较多。传世品有明嘉靖辛酉( 1561) ,清顺治戊子(1648)等纪年款瓷器。 家堂款 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自家堂号。始于明嘉靖( 1522-1566)时,以青花瓷器盘碗较多,所见有东书堂、滋树堂、博物堂、玄荫堂等堂号。清康熙(1662-1722)时比较盛行,青花、五彩等都有,如中和堂、慎德堂、世锦堂、兆庆堂、谦牧堂、世恩堂、拙存堂、常丰轩等;家堂款瓷器沿袭到清末。 私家款 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名字或别名。清代前期比较流行,如康熙 (1662-1722)时的若深珍藏、奇石宝鼎之珍、永庆之珍,雍正(1723-1735 )时
14、的安吉居珍玩、坦素清玩,乾隆时的旧畹山房、古香书屋、文甫雅玩等。 王府款 指明代王府定瓷器时底部书写的款识。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子孙相袭为王者多,因之传世与出土青花瓷器中,书写王府款者不少,如德府造用、长府造用、赵府造用、晋府造用、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潘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典膳所等。这些王府定烧瓷器的时间多在万历 (1573-1619)时期。有写甲戌春孟赵府造用者则是崇祯七年(1634)定烧的清代有道光丁未定府行有恒堂制造款者,多为粉彩瓷器。宜兴紫砂中亦有咸丰年定府行有恒堂定烧的茶壶,传世品较少 。 篆书款 指明清两代瓷器款识用篆书体者。明永乐 (1403-1424)时青花压手杯和白釉、红
15、釉盘碗的款识都用四字篆书体,宣德(1426-1435) 以后多为楷书款;清雍正 (1723-1735)时颜色釉瓷器从篆书款为多,多印四字篆款,青花多书六字款。 楷书款 指明清两代景德镇瓷器款识用楷书体者。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以楷书款为主,篆书款只占很少部分。由于分工很细,款识都由专人书写,因此书写的字体大体相似。 堆料款 指清代康熙至乾隆 (1662-1795)时珐琅彩瓷器的款识。因字铭用珐琅彩书写后都凸起,以形成堆垛,故名。堆料款有蓝彩和胭脂彩两种,是珐琅彩瓷器款识的主要款式;有青花者,仅用于紫地珐琅彩碗,不属堆料款范围。 吉语款 指瓷器底部所书写的吉祥语。始于明代,多见于民窑青花盘碗或罐的底部
16、,流行于嘉靖到明末。常见的有富贵佳器、长春佳器、玉堂佳器、永享佳器、天福佳器、天禄佳器、富贵长春、德化长春、永保长春、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有些吉语清初仍沿用。 铜口 瓷器口缘或足部有包镶金属的,包金的称 “金口“,包银的称“银口“ ,包铜的称“铜口“。包金属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显示尊贵或豪富,在瓷器上包镶金银,五代末至宋初吴越钱氏进贡或陪葬瓷器中较多,宋定窑及青白瓷也有类似出土物;一是为了弥补口部无釉或伤残而包镶铜口,也多见于定窑及青白瓷。 金口 见 “铜口 “, 银口 见 “铜口“。 五百圾 亦称 “五百件“ 。景德镇窑瓷器大小的计量术语。数目字与瓷器大小成正比,即数字小瓷器也小,数字大瓷器
17、也大,五百件属大器,高度为二尺以上大瓶;晚清时烧制的地瓶,高度达五六尺,计量数字达到一千件假出土将仿古的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新如旧;低温铅釉和无彩、粉彩、三彩等器物尤易氧化或腐蚀。有的还涂以红、黄土疤,但一触即掉。火石红胎体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经火烤制后自然泛出。现今景德镇复制的元、明青花瓷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会出现火石现象。轧口、截口器口和颈部已损坏,为其美观,将其损伤部分截去,口部则露胎无(俗称“剃头” )重皮口部因受重伤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没有剥离,往往一触就脱落。冷璺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
18、胎体已透或未透。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字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原刻的字口,釉面有坡度并且光滑。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粘沙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沙粒(一般多见于器足) 。后挂彩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瓷,以混充旧彩器。窑缝 瓷器器身缺陷之一,又称窑裂。是陶瓷器于出窑前胎体和釉面同时开裂,多出现在器物的腹部或底部,或因受火不均,或因胎泥陈腐、淘洗不精,或因胎体在衔接时含的水分过多。吃烟 又称串烟,陶瓷器的一种缺陷。是指成品局部或全部呈现灰黑、褐色。产生原因或是坯、釉中含碳酸盐矿物过多,烧成操作不当,致使碳素沉积于坯、釉中,在釉料熔化前,没有被氧化排除掉,坯体入窑时,水分过多,泥浆中加入的碱量过多。重皮 瓷器口部缺陷之一,器物口部因受重创而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实际上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