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存训练”给大学生带来什么这场形式特殊而新奇的“生存训练” ,在进行过程中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活动所在地一些新闻嗅觉灵敏的媒体还派出记者随同“体验式” 采访。当然,在吸引“ 眼球”的同时,“ 生存训练” 也引发社会舆论的争议以及随之而来的深入思考:“生存训练” 给大学生带来什么?这样一种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如何保障参加者基本的安全,有没有设置一条“安全底线 ”?这是许多人首先关心的问题。也有人发问,作为“生存训练” 成立的前提条件, 15 天只用 50 元钱这条规则怎么保证,会不会出现个别学生私自带钱、食品等情况?作为活动设计和组织方,浙江师范大学认为,外界对此项活动发生误读,甚至批评有“
2、炒作” 之嫌,大多源自对具体实施情况的不了解。校团委书记吕迎春说,“生存训练” 连续进行 5 年,其间遇到过各种复杂情形,但始终保证没有出意外事件,靠的是周密的组织、细致的准备。学校给参加者提供了一系列基本保障:团委拿出一部分社会实践经费,为参加“生存训练” 的队员支付单程旅费、 人身保险费用;由学校为队员落实稳定的住处,一般住在当地高校,每天住宿费仅十几元;几位带队老师全程陪同,及时指导和帮助,要求队员每晚 9 点前回到住处,开例会交流当天的经验与体会;事先发给队员当地地图,每人自备手机,便于及时联络。毕竟活动是为了锻炼培养学生,在“近乎极限” 的状态下激发潜能,而决不是把参加者推向绝境。带
3、队老师林德张介绍,为了应对紧急突发情况,每个队员可以带 200 元的备用金,用信封盖章后封存;但是一旦启用了这笔备用金,“生存训练 ”也宣告失败。一般要求队员 2 到 3 人自由组合,除了彼此照应,也利于互相督促,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经历过“生存训练”的大二女生袁丽表示,她两次报名、通过层层选拔才如愿入选这项活动,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不会怕吃苦,更不会私自带钱物。此外,人们注意到,活动期间学生们大多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劳动,确实在短短 15 天里往往也只能找到这样“立竿见影” 的短工;而这些体验似乎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专业前景相距甚远。“生存训练”能否实现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预期效果?“我自己
4、的孩子在上海读大学,我非常希望他也能参加一回生存训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黄华童副书记认为,大学生走上社会后从事某项工作,看似比较窄的专门领域,实际上对思想、素质、能力乃至人格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需要全面的储备,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吴惠青教授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一路顺利地过来,一直生活在纯化的“教育世界” ,与“生活世界”缺少接触,这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生存训练”更多地让学生们触摸到生活艰辛的一面,虽然只短短十余天,还是给他们留下宝贵的体验。厦门大学刘国深博士和“生存训练” 队员曾有近距离接触,他觉得,原有教育内容与社会现
5、实有较大脱节,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出现“适应不良症 ”,而且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碰到问题畏缩不前、束手无策者有之,与人相处自私自利者有之,理想信念缺乏、意志脆弱者有之;“生存训练” 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练机会。从一些看似较低层次的工作中,学生们也获益良多。曾在餐馆打工的大三学生李荔波深有感触,在餐馆干了几天才发现,点菜、上菜,乃至进包厢敲门的细节,都有讲究、都有学问,从这里,他学会了考虑问题需要的严谨和周到。“生存训练” 不仅仅是用 50 块钱生存 15 天,更促使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今后,“生存训练 ”会不会继续开展?浙江师范大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黄华童
6、副书记说:“从 5 年的实践看,很好地实现了 培养一批人、带动一批人的目标;而且学生反应热烈,每年都有 1000 人左右报名参加,他们都希望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他表示,学校在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将继续每年暑期的“生存训练” 实践课程。同时,有教育专家提醒,不宜将这种“生存训练” 的效果抬得过高。它只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他实践活动互相补充和推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奋奋指出,“生存训练”能给参与者增添一段终身难忘、长久受益的经历,但不应以简单的维度来评价它的效果,寄希望于它产生一些“立竿见影” 的直接效应,比如帮助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等,毕竟教育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大学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