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3 ,大小:2.65MB ,
资源ID:648520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4852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为本站会员(buyk185)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Correction of Linear Control Systems),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方法 6-4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简介,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设计控制系统的目的是用它来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在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可变部分)不能满足指标要求时,就要在系统中引入附加装置(校正装置)。,校正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参数可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1 概述,校正的方法,时域指标,校正需已知对系统提出的全部性能指标,还有系统不可变部分的特性与参数。,根轨迹法

2、校正,频域指标,频率法校正,两种性能指标可互换,2 系统带宽的选择,为使系统能准确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系统有较大带宽;但为抑制噪声,又不希望带宽过大。故要综合考虑。,设系统输入端既有输入信号r(t),又有噪声信号n(t).,且使 1 n处于(0 b) 之外,若输入信号的带宽为 0 M , 噪声信号的频带为 1 n,则有,3 校正方式,按校正装置在系统中连接方式,有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三种。,校正方案不唯一;校正参数的选择不唯一。,(1)串联校正,校正装置Gc(s)串接于系统前向通道之中,(2)反馈校正,校正装置Gc(s)接在系统的局部反馈回路之中,(3) 复合校正方式,在反馈控制回路中,

3、 加入前馈(顺馈)校正通路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分为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形式(a)和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形式(b).,(a),(b),串联和反馈校正常用,串联校正分无源和有源两类,4 基本控制规律,确定校正装置具体形式时,首先应了解校正装置的控制规律,然后选择相应的元件。,(1) 比例(P)控制规律,开环增益,稳态误差,但稳定性,很少单独使用,(2) 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同时起比例与微分作用,系统增加一个负实数零点,并有助于动态性能改善。,(3) 积分(I)控制规律,产生90相角滞后和原点处开环极点 系统型别, 稳态性能, 稳定性不利 不宜单独采用,(4) 比例-积分(PI)控制规律,相

4、当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开环极点(原点处)和一个开环负实数零点,原点处极点:系统型别稳态性能; 增加的零点:缓和极点对稳定性及动态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5)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时,可使系统增加两个负实数零点和一个原点处的开环极点,与PI控制器相比, 除同样具有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优点外; 多一个负实数零点,对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有更大优越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PID控制器。,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1 无源超前网络,超前网络传递函数,式中,因a1, 故负实零点总是位于其负实极点之右。 改变a和T的值,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可负实轴上任意移动。,分度系数,时间常数,零极点分布

5、,采用该网络校正,开环增益下降a倍,要放大器增益补偿,网络对频率在1/aT至1/T之间的输入信号有明显的微分作用,该频率内输出信号相角比输入信号相角超前,故称超前网络。,最大超前角频率m处, 具有最大超前角 m, 且m恰处于频率1/aT和1/T的几何中心。,由,最大超前角,对,设,则,有,故,带入,仅与a有关 为保持较高信噪比a20,m处的对数幅值,2 无源滞后网络,滞后网络传递函数,分度系数,时间常数,比较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 超前a1, 滞后b1,最大滞后角m发生在最大滞后角频率m处,且是1/T与1/bT的几何中心。,滞后校正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特性(衰减值20lgb), 但应避免m发

6、生在已校正系统开环截止频率 附近, 以免增加相角滞后量,影响系统性能。 因此通常使网络的交接频率1/bT远小于 , 一般取,此时, 滞后网络在 处产生的相角滞后为,3 无源滞后-超前网络,设Ta=R1C1, Tb=R2C2. 在TaTb且 1时,滞后-超前网络传递函数为,前半部分呈积分性质,相角滞后;后半部分成微分性质,相角超前。,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均起始于零分贝线。只要确定Ta、Tb和 三个独立变量,校正网络即可确定。,6-3 串联校正方法,1 串联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将网络的交接频率1/aT和1/T选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的两旁,使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增大,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7、,改善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串联超前校正的步骤,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 确定开环增益K;, 利用已确定的K,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根据截止频率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 ;,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 即 , 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且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时,可求出a,可确定T, 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由已知a值求得m值,再由已知的 算出待校正系统在 时的相角裕度,若 不满足要求, 应重选 使其值增大,重复以上步骤,则a和T已求出,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可确定,然后,例6-3 设某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 时, 位置输出稳态误差

8、 , 开环截止频率 (rad/s) , 相角 裕度 ,幅值裕度 . 设计串联无源超前网络.,解:首先确定开环增益,则待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最小相位系统,只需画出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 由图(或计算)可得待校正系统的故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相角裕度和截止频率低于要求(45,4.4rad/s), 串联超前校正,可取K=10,选 ,查图或计算得,故,为补偿超前网络产生的增益衰减,放大器的增益需提高4倍。,已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其对数幅频特性如图,已校正系统,待校正系统,由a=4,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已校正系统的幅值裕度为+dB,故ess、c、和Kg等性能指标均已满足,校正完毕。,串联超前校正

9、的特点:,(1) 主要对待校正系统的中频段进行校正,可增大系统相角裕度( :17.9 49.7 ),改善系统稳定性和平稳性。,(2) 可使校正后开环系统截止频率增大(c:3.1 4.4rad/s), 从而闭环带宽也增大, 使响应速度加快。,2 串联滞后校正,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已校正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以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网络的最大迟后角应避免发生在系统截止频率附近。,(3) 难以改进待校正系统低频段特性, 提高稳态性能作用小.,应用场合,系统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性能要求较高,未校正系统已有满意的动态性能,仅稳态性能不满足要求,串联滞后校正的步骤,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

10、,确定开环增益K;, 计算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 ,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Kg(dB);, 选择不同 , 求出不同的值, 在Bode图上绘制 曲线;, 根据相角裕度 要求,选择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滞后网络在新的截止频率 处会产生一定相角迟后,是指标要求值,可初估为-6 ,确定前,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在,曲线上可查出相应的, 确定滞后网络参数b和T,故可求出b,可算出T,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可确定,若T值过大难以实现可取,初估值为-6 -14 , 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例6-4 设控制系统如图。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30(s-1),相角裕度不低于40 ,幅值裕度不小于10d

11、B, 截止频率不小于2.3(rad/s), 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解:首先确定开环增益K,故待校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画出待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可得,对于,有,将,曲线绘制在图中,和初估,要求,曲线上查得,指标要求,故,较大,响应速度较快, 且T值小易实现,取,在Bode图查出,将校正网络的 和已校正系统的 绘于对数幅频图中,最后校验相角和幅值裕度,和b=0.09,满足指标,计算出已校正系统对数相角为-180时g为6.8(rad/s),已校正系统Kg为10.5dB 10dB,满足指标,至此,Kv, 和Kg, c均已满足要求,校正完毕。,串联滞后校正与超前校正比较:, 超前校正是利用超

12、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而滞后校正则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 为满足严格的稳态性能要求,无源较正时,超前校正要求一定的附加增益,而迟后校正一般不需要附加增益;, 同一系统, 采用超前校正的系统带宽大于滞后校正的带宽。从响应速度看,带宽越大越好;但带宽大则系统易受噪声影响。故系统输入端噪声电平较高,不宜用超前校正。,3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兼有滞后和超前校正优点,已校正系统响应速度较快,相对稳定性高,稳态性能改善,抑制高频噪声性能较好。,应用场合: 当待校正系统不稳定,且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响应速度、相角裕度和稳态精度较高时, 采用此校正法为宜.,基本原理:利用滞后-超前网络的超前部分来增

13、大系统的相角裕度, 同时利用滞后部分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6-4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简介,1 反馈校正的原理,设反馈校正系统如图,其开环传递函数,(1) 若在对系统动态性能起主要影响的频率范围内有,反馈校正后系统的特性与被反馈校正装置包围环节无关,(2) 若,校正前后特性一致,基本原理:用反馈校正装置包围对动态性能有重大妨碍的环节,形成局部反馈回路,其开环幅值远大于1时,内回路的特性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与被包围部分无关。适当选择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可使已校正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2 反馈校正的特点,(1) 减小系统的时间常数,设,时间常数T1大,影响系统响应速度,其中,采用反馈校正装置Gc

14、(s)=Kh包围G2(s),内回路传递函数,时间常数下降,利于加快响应,(2) 降低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相对增量为K1/K1,变化后增量,相对增量,反馈校正后传递系数的相对增量比校正前小(1+K1Kh)倍,无反馈校正时,反馈校正后,(3) 削弱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系统由线性状态进入非线性状态时,相当于系统的参数(如增益)发生变化。因反馈校正可减弱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 故反馈校正也可削弱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3 复合校正概念,把复合控制的思想用于系统设计,就是复合校正。,系统存在强扰动或稳态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很高,其他校正方法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1) 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Gn(s

15、)为顺馈(前馈)装置传递函数,扰动信号可测,复合校正通过开环顺馈通路,使扰动N(s)经过Gn(s)对输出C(s)产生补偿,抵消扰动对输出影响。,扰动作用下的输出为,C(s)=0,时,系统不受扰动的影响,对扰动的误差全补偿条件,仅近似实现,(2)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Gr(s)为顺馈(前馈)补偿装置传递函数,R(s)通过Gr(s)产生的补偿作用来抵消待校正系统输入信号R(s)产生的误差,系统输出,系统误差,当,恒有E(s)=0,对输入信号的误差全补偿条件,仅在对性能起主要影响的频段近似全补偿, 以使Gr(s)易于实现,本章小结,(1) 控制系统的校正从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上看,可分为串联校正

16、,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为了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常需对系统进行校正。本章介绍了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串联校正根据其提供的相角可分为超前, 滞后和滞后-超前校正. 当系统相对稳定性或动态性能满足不了要求时, 可考虑采用串联超前校正; 而当系统有较为满意的动态性能, 但稳态性能和抑制噪声能力有待提高时, 常采用串联滞后校正.,(3) 反馈校正能等效地改变被包围环节的动态结构和参数, 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能完全取代被包围环节, 即除了能收到与串联校正类似的校正效果外, 还能消除系统中某些不可变部分对整个系统控制性能的不利影响。,(4) 复合校正多用于高精度控制系统,分为按扰动补偿和按输入补偿两种方式。,本章作业,1 课后习题 6-2,6-6(1),2 简述各种串联校正装置的原理和作用。(须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并画出其Bode图),3 简述反馈校正的原理和特点。,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