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梧州市 2019 届高中毕业班 2 月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1.牛顿、伽利略等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库仑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B. 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C. 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跟产生光电效
2、应的材料无关【答案】C【解析】【详解】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选项 A 错误;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选项 B 错误;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C 正确;根据可知,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以及产生光电效12mv2m=hW逸 出 功应的材料都有关,选项 D 错误;故选 C.2.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做减速运动,t=0 时刻,两物体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最后又停在同一位置,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A. t1 时刻甲和乙相距最远B. 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 甲、乙
3、的加速度可能相等D. 甲的加速度逐渐增大,乙的加速度大小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选项 A 错误;甲乙的位移相同,但是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甲的平均速度较小,选项 B 错误;v-t 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在某时刻甲的加速度可能等于乙的加速度,选项 C 正确;v-t 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像可知,甲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乙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选项 D 错误;故选 C.3.“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的运动可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 90 分钟。关于“天宫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一号”的
4、线速度可能大于 7.9km/sB. “天宫一号 ”的角速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的 16 倍C. “天宫一号 ”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高D. 当宇航员站立于“天宫一号”内不动时,他所受的合力为零【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得到周期、线速度、角速度的表达式,由此式知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肯定越大,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根据周期大大小,判断轨道高度天宫一号及里面的人和物都处于失重状态【详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则“天宫一号”的线速度一定小于7.9km/s,选项 A 错误;据上分析知“天宫一号”的周期约为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 1.52
5、4=116,由 =2/T 知“天宫一号”的角速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的 16 倍。故 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 ,由此可知,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肯定越GmMr2 m42T2r T=2 r3GM大,同步卫星的周期是 24h,远大于天宫一号的周期 90 分钟,故“天宫一号”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小。故 C 错误。天宫一号及里面的人和物都处于失重状态,受力不平衡,合力不为零,故 D 错误。故选 B.4.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放置的一个质量为 M 的斜面体( 斜面光滑 ),斜面体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物块与固定墙面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轴线始终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
6、面上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图中画出的关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f 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设斜面的倾角为 。物块在光滑的斜面上做简谐运动,对斜面的压力 N1 等于物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即 N1=mgcos。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如图。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f=N1sin=mgsincos ,因为 m, 不变,所以 f 不随时间变化。故选 A。5.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点场强小于 c 点场强B. a 点电势高于 c 点电势C. 若将一试探电荷+q 由 a 点移动到
7、 b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在 c 点静止释放一个不计重力的正电荷,粒子将沿直线 cb 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比较电场的强弱,通过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比较电势的高低根据电势差的正负,结合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详解】a 点的电场线比 c 点电场线密,可知 a 点的场强大于 c 点的场强,故 A 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 c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电势,故 B 错误;a、b 两点电势相等,将一试探电荷+q 由 a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 C 错误。若在 c 点静止释放一个不计重力的正电荷,因 cb 电场线是直线,且粒子只受
8、电场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粒子将沿直线 cb 运动,选项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以及知道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场力不做功6.理想变压器原线圈 a 匝数 n1=200 匝,副线圈 b 匝数 n2=100 匝,线圈 a 通过电阻 R1 接在u=44 sin314t(V)的交流电源上, “12V 6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 R2=16,电压表2V 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100HzB. 电阻 R1 的阻值为 16C. 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20 V2D. 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9、 Wb/s25【答案】BD【解析】【详解】由表达式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f= =50Hz,A 错误;灯泡正常发光,故副线圈中3142电流为 ;故电压表示数为:U 2=12+IR2=12+0.516=20V;根据匝数比可得变I=PU=612=0.5A压器初级电压为 40V,初级电流为 0.25A;因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为 ,则电阻 R14422V=44V两端的电压为:44V-40V=4V ;则 ,选项 B 正确,C 错误;故根据R1=UR1I1= 40.25=16Em=N 可知穿过钱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故 D 正确;故选 BD。t EmN=202100=25Wb/s【点睛】要根据理想变压器中
10、电流、电压与匝数比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问题的解答,注意电表的示数均为有效值7.水平推力 F1 和 F2 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等质量的 a、b 两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停下,两物体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线段 ABCD,下列关于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 F1 的冲量小于 F2 的冲量B. F1 的做的功大于 F2 做的功C.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相等【答案】AC【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AB 与 CD 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1、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C 正确;对整个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 1t1-ftOB=0,F 2t2-ftOD=0,由图看出,t OBt OD,则有 F1t1F 2t2,即 F1 的冲量小于 F2 的冲量,故 A 正确;摩擦力的功 Wf=fx,因 v-t 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无法比较 x1 和 x2 的大小,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不能比较,选项D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 , ,可知 F1 的做的功与 F2 做的功不能WF1Wf1=0 WF2Wf2=0比较,选项 B 错误;故选 AC.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 U 形光滑框架上接一个阻值为 R0 的电阻,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场强大
12、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半径为 L、质量为 m 的半圆形硬导体 AC 在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距离 d 后速度达到 v,半圆形硬导体 AC 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 AC 两端电压为 UAC=2BLvB. 此时电阻 R0 的热功率为 P=4B2L2v2R0(R0+r)2C. 此过程中导体 AC 的平均速度大于v2D. 此过程中通过电阻 R0 的电荷量为 q=2BLdR0+r【答案】BCD【解析】【详解】导体 AB 有效切割的长度等于半圆的直径 2L,半圆形导体 AB 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2Lv=2BLv,AB 相当于
13、电源,其两端的电压是外电压,由欧姆定律得: ,故 A 错误。此时电阻 R0 的热功率为 ,U=R0R0+rE=2BLvR0R0+r PR0=(2BLvR0+r)2R0=4B2L2v2R0(R0+r)2选项 B 正确;若导体棒做匀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等于 v/2,但是由于导体棒 AC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图像可知,此过程中的位移大于做匀加速过程的位移,则此过程中导体 AC 的平均速度大于 v/2 ,选项 C 正确;根据 可知此过程中通过电阻 R0q=R总的电荷量为 ,选项 D 正确;故选 BCD.q=2BLdR0+r【点睛】本题要理解并掌握感应电动势公式,公式 E=BLv 中,L 是
14、有效的切割长度,即为与速度垂直的方向导体的长度。也可画出等效电路,来区分外电压和内电压。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9.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物块 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步骤如下:按图组装好器材,使连接物块 A 的细线与水平桌面平行;缓慢向矿泉水瓶内加水,直至物块 A 恰好开始运动;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及水的总质量 m;用天平测出物块 A 的质量 M;(1)该小组根据以上过程测得的物块 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本小组采用注水法的好处是_ (当地重力加速
15、度为 g)(2)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 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答案】 (1). mg (2). 可使物块 A 所受拉力连续增加,使测量更加准确 (3). mM【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最大静摩擦力 f=mg,好处是可以连续不断地注入水,即连续不断的改变拉力。(2)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Mg=mg,解得: 。=mM10.某学习小组要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稀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圆柱形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多用电表粗测盐水的电阻:该小组首先选用“10” 欧姆挡,其阻值如图( 甲)中指
16、针 a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选填“1”或“100”)欧姆挡;改换选择开关后,若测得阻值如图(甲)中指针 b 所示,则 Rx 的阻值大约是_;(2)现采用伏安法测盐水柱 Rx 的电阻,有如下实验器材:A.电源 E(电动势约为 6V)B.电压表 V(量程 5V,R V 约为 5k)C.电流表 A1(量程 20mA,R A1 约为 1)D.电流表 A2(量程 6mA,R A2 约为 5)E.滑动变阻器 R1(040,额定电流为 1A)F.开关 S 一只,导线若干为了测定盐水柱 R,的阻值,该小组同学实验时电流表应该选择_(填 A1 或 A2).(3)为探究导电
17、溶液的电阻在体积 V 相同时,电阻值 R 与长度 L 的关系。该小组同学通过握住乳胶管两端把它均匀拉长改变长度,多次实验测得稀盐水柱长度 L 和电阻 R 的数据。为了定量研究电阻 R 与长度 L 的关系,该小组用纵坐标表示电阻 R,作出了如图(乙) 所示的图线,你认为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 选填 L、 、L 2 或 )。1L 1L2【答案】 (1). 100 (2). 900 (3). A2 (4). L2【解析】【详解】 (1)由图甲所示可知,用“10”欧姆挡时,欧姆表针偏角过小,故说明所选量程过小,为准确测量电阻,故应换用大档位,使指针偏角在中间位置,故应选用“100”档;换挡后要重新进
18、行欧姆调零,指针指在 b 位置,由图示表盘可知,电阻阻值为:9100=900;(2)由 ,所以电流表应选择 A2;I=ERx 6900A6.7mA(3)在实验过程中,盐水的体积 V 保持不变,因为 V=SL,所以盐水的横截面积 S=V/L;盐水的电阻 由此可知,电阻 R 与 L2 成正比,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 L2R=LS=L2V【点睛】本题考查了多用电表的读数,对多用电表进行读数前要明确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什么挡上,根据多用电表的档位及表盘确定其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数;选择电流表时应明确:应根据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来选择电流表量程1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长直平行金属板 a、b
19、相距为 d,a、b 间加有电压,b 板下方空间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贴近 a 板的左端以 v0 的初速度水平射入匀强电场,刚好从狭缝 P 处穿过 b 板进入匀强磁场,最后粒子打到 b 板的 Q 处( 图中未画出)被吸收.已知 P到 b 板左端的距离为 2 d,求:3(1)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P、Q 之间的距离;(3)粒子从进入板间到打到 b 板 Q 处的时间.【答案】(1) ,30 (2) (3)233v0 23mv03qB 23dv0+mv03qB【解析】【详解】 (1)粒子在两板间做类平
20、抛运动,水平方向:2 d=v0t,3竖直方向:d= vyt,12解得:v y= v0,33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p= ,v02+vy2 233v0tanvyv0解得:=30;(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v2R解得: ,RmvBq=23mv03qB则: ;xPQ R=23mv03qB(3)在电场中的时间: ,t123dv0磁场中的周期: T2mqB,t216T m3qB则 tt 1+t223dv0+m3qB【点睛】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掌握粒子在磁场中
21、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以及类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此题关键是搞清粒子的运动特点: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即可解答。12.如图所示,半径 R=0.4m 的部分光滑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B 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面上距 B 点 s=5m 处的 A 点放一质量 m=3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5。小物块在与水平面夹角 =37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向 B 点运动,运动到 B 点时撤去 F,小物块沿圆轨道上滑,且能到圆轨道最高点 C。圆弧的圆心为 O,P为圆弧上的一点,且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 。(g 取 10m/s
22、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在 B 点的最小速度 vB 大小;(2)在(1)情况下小物块在 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为使小物块能沿水平面运动并通过圆轨道 C 点,则拉力 F 的大小范围.【答案】(1) (2)36N (3)vB=25m/s21011NF50N【解析】【详解】 (1)小物块恰能到圆环最高点时,物块与轨道间无弹力。设最高点物块速度为vC:有:mg=m v2CR得:v C=2m/s物块从 B 到 C 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其机械能守恒,则得: 2mgR=12mv2C12mv2B解得:v B=2 m/s5(2)物块从 P 到 C 由动能定理:
23、,mgR(1sin)=12mv2C12mv2P解得 vP=655m/s在 P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FN=mv2PR解得 FN=3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物块在 P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FN=FN=36N(3)当小物块刚好能通过 C 点时,从 A 到 B 过程: f=(mgFsin)Fscos+fs=12mv2B解得 F=21011N当物块在 AB 段即将飞离地面时,Fsin=mg解得 F=50N,综上,拉力的取值范围是:21011NF50N(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分别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各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
24、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 当一定量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B. 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C.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增大D.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出该气体分于间的平均距离E. 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使得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导致的【答案】ACD【解析】【详解】当一定量气体吸热时,若气体对外做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其内能减小,选
25、项 A正确;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 B 错误;根据PV/T=C 可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增大,选项 C 正确;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密度可得摩尔体积,再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得一个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的体积,把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的体积看做是立方体,从而可估算出该气体分于间的平均距离,选项 D 正确;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时体积减小,压强变大,从而感觉越费力;与分子间的斥力无关,选项 E 错误;故选 ACD.14.如图所示,一个开口向上的圆筒气缸直立于地
26、面上,距缸底 2L 处固定一个中心开孔的隔板 a,在小孔处装有一个能向下开启的单向阀门 b,只有当上部压强大于下部压强时,阀门才开启。c 为一质量与摩擦均不计的活塞,开始时隔板 a 以下封闭气体压强为 1.2p0(p0 为大气压强)隔板以上由活塞 c 封闭的气体压强为 p0,活塞 c 与隔板距离为 L。现对活塞 c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缓慢增大的力 F,设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已知 F 增大到 F0 时,可产生向下的压强为 0.2p0,活塞与隔板厚度均可不计,求:当力缓慢增大到 F0 时,活塞 c 到隔板 a 的距离是多少?当力缓慢增大到 4F0 时,缸内各部分气体压强是多少?【答案】(1) (2)5
27、6L 1.7p0【解析】【详解】 (1)对上面气体,施加压力 F0 时,活塞 b 开启时,P 0L=1.2P0L1,解得 L1=5L/6(2)当力为 4Fo 时,若活塞 c 还未到活塞 a 处,P 2=1.8P0,由 P1(L1+2L)=1.8P0L2,得 L2=17L/92 L,假设不成立,即全部气体都在隔板 a 之下,则:P 1(L1+2L)=P2L解得 P=1.7P015.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 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经过 0.1s,质点 Q 回到原位置B. 经过 0.1s 时,质点 Q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负方
28、向C. 经过 0.15s,这列波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3mD. 经过 0.25s 时,质点 Q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 P 的加速度E. 经过 0.35s 时,质点 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答案】BCE【解析】【详解】根据甲乙两图可知,该波的波长和周期分别为 =4m,T=0.2s,所以波速;乙图中 t=0 时刻 P 正向下振动,在甲图中,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波向右传播;v=T=20m/s甲图中,此时 P 正向下运动,周期 T=0.2s,t=0.1s=0.5T ,质点 Q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负向,回到原位置,选项 A 错误, B 正确;则经过 0.1s,波传播的距离:x
29、=vt=200.15m=3m ,选项 C 正确;经 t=0.25s=1 T 时,P 点到达波谷,加速度达到最大值,Q 点到达平衡位置上方,14但是未到波峰,所以质点 Q 的加速度小于质点 P 的加速度,选项 D 错误;经过t=0.35s=1 T 时, P 到达波峰,Q 到达平衡位置下方,但是未到达波谷,则质点 Q 距平衡位34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离平衡位置的距离,选项 E 正确;故选 BCE.16.如图所示,ABC 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为 =30,AB 边长为 L。P 为垂直于直线 BCD 的足够大的光屏,且 C 到 D 的距离为 L,现一宽度等于 AB 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 AB 面,在屏 P 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 L 光带,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求:23光照射到屏上的最低点到 D 的距离;光在介质中折射率.【答案】(1) (2)33L n= 3【解析】【详解】 (1)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仍是平行光束,光照到屏上的最低点为 Q,由几何关系可知: EF= L13AF=Ltan=33Ltan=EFAF=33=300QD=CDtan=33L(2)由几何关系可知图中的:i=30 0,r=i+ =600则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 n=sinrsini=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