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阳高中 2020 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 72 分)一选择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7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读“我国 6 省区天然草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 ,回答下列各题。1. 比较 6 个省区,可知( )A. 内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积最广阔 B. 西藏和黑龙江的理论载畜量较大C. 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的是黑龙江 D. 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理论载畜量高2. 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动态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PS C. GPRS D. GIS【答案】1. C 2. A【解析
2、】【1 题详解】由图可知天然草地面积广阔的是西藏和内蒙古,A 错;理论载畜量较大的是四川和内蒙古,黑龙江最低,B 错;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用公式:理论载畜量/天然草面积,黑龙江最大,C 正确;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是西藏,但理论载畜量不是最高的,D 错。故选 D。【2 题详解】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动态监测也就是对面状地理事物进行动态监测,最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用 RS,省时,省力,A 对;GPS 用于定位和导航;GIS 对数据进行分析。故选 A。【点睛】1、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用公式:理论载畜量/天然草面积,用此公式可以求取各省区的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2、3S 技术及应用
3、领域:(1)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 、速度和时间,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等领域。(2)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密不可分,是地图的延伸,可以解决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等几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查询功能。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广泛。如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抗震防灾、城市环境管理、流行病的防治等。(3)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侧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即“遥远的感知” 。
4、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3. 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农业带分别是( )A. 乳畜带、玉米带、亚热带作物带B. 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C. 小麦区、混合农业带、玉米带D. 畜牧及灌溉农业带、小麦区、玉米带4. 农业带形成的条件是( )高温多雨的气候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附近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A. B. C. D. 【答案】3. B 4. C【解析】【3 题详解】根据美国的农业分区可知,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农业带分别是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乳畜
5、带,据此选 B。【4 题详解】根据美国的农业分区可知,为乳畜带,该农业带形成的条件是牧草供应和市场远近,该地的位置偏北,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冷湿的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适宜发展畜牧业;附近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对乳肉产品的需求量大。故此该地乳畜业发达。据此分析选 C。【点睛】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5. 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 积温的大小 B. 年降水量的大小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 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6. 关于图示四大区域的
6、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B.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C. 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D. 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7. 甘肃省划分四大区域的目的是A.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B. 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C.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D. 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答案】5. C 6. C 7. D【解析】【分析】考点定位: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的特征。【5 题详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来划分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半湿润、湿润区,反之是半干旱、干旱区。故只有 C 正确。【6 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
7、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但四大区域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是单一的指标,不是综合指标划分的,故 C 错。【7 题详解】甘肃省划分的四大干湿地区,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故 D 正确。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A 错;自然区域的界限是模糊的,故 B 错,与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无关,故 C 错。【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划分和区域的特征。干湿状况的划分是根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划分的。一般行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自然区的边界是过渡性的。干湿地区的自然区的划分,边界是过渡
8、性的。读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 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 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 B. 结冰期短,发电季节时间长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9. 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C. 海浪侵蚀相对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D. 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答案】8. A 9. C【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流域的开发。 (1)河流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从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变化小等方面分析。 (2)水库可以调蓄河流径流
9、量,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使得下游的土壤的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浪侵蚀增强。【8 题详解】根据图形信息,青尼罗河比白尼罗河落差大,由此可得答案。由于白尼罗河来源赤道地区,因此汛期长,有维多利亚源调蓄,因此较稳定,但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量季节变化小。根据图示信息,其落差较小,不利于河流梯级开发。因此 BCD 错。【9 题详解】根据题意“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 ,说明水库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蓄作用,流入海洋的总体水量不变,但发生洪涝的机会就少,泛滥沉积的泥沙就少,因此下游的土壤的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浪侵蚀增强,因此选 C。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淡水中生长,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生吃茭白
10、,口感生脆,肉质很嫩,有一股新鲜水果才有的清甜味。下图为我国某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A. 休闲食品 B. 金融产业 C. 软件开发 D. 服装制造11. 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A.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B. 增加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C. 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D. 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答案】10. A 11. A【解析】【10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是在茭白种植基础上的将茭白直接面向市场,同时对于废弃物实现了再利用,为
11、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茭白进行深加工,发展休闲食品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A 对。服装制造、软件开发、金融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科技人才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与该产业链的延长无关。据此选 A。【11 题详解】图示产业链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水体污染,A 对。读图可知,该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但是原来排放的废弃物不属于工业废弃物,并未造成土壤污染,B 错。该产业链并未增加该地植被覆盖,C 错。该产业链也与药材枯竭无关,D 错。据此选 A。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国乙国丙国B. 乙国丙国甲国C. 丙
12、国甲国乙国D. 丙国乙国甲国13. 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 )A. 甲国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最大B. 乙国技术水平最高,主要生产环节是研发、设计C. 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D. 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技术落后【答案】12. D 13. C【解析】【12 题详解】读图,第一阶段丙国是出口产品,乙国、甲国进口产品,生产地在丙国。第二阶段乙国出口,甲国、丙国进口,生产地在乙国。同理第三阶段生产地在甲国。所以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丙国乙国甲国,选 D 正确。【13 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丙国该电子产品生产最早,主要生产环节是研发、设计,丙国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最
13、高,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最大,AB 错。第一阶段丙国是产品技术的开发国家,占有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C 对。该产品是电子产品,产业转移是向着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便宜的地区转移,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因为劳动力及地租成本上升等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技术落后,D 错。故选 C。【点睛】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
14、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度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下图为全国部分城 1 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A. 我国 1
15、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 我国 1 月南北最大温差为 41.4C. 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D. 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15. 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面积B. 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C. 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D. 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答案】14. D 15. C【解析】【14 题详解】读图可知,成都比贵阳纬度高,但是温度也比贵阳高,说明我国一月气温并不是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A 错。读图,我国一月南部最高温为三亚 22.0,北部最低温为哈尔滨-19.4,二者温差 41.4,但此温差仅为部分城市的计算
16、结果,并不是我国南北最大温差,我国北部最冷地大致在黑龙江漠河附近,最大温差应大于 41.4,故 B 错。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0等温线,读图可知,西安和郑州一月平均气温最接近 0,因此最靠近秦岭-淮河-线,C 对。三亚气温最高,但纬度最低,无法判断受海洋影响是否最明显,D 错。据此分析选 C。【15 题详解】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海拔低,1 月均温为1,冬季温度较高,可推知该地区秋季温度更高,能够达到小麦适宜发芽的温度要求。冬小麦一般秋季播种,该地区温度能够达到要求,且冬季温度较高可以使小麦顺利过冬,故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适宜种植冬小麦,D 项正确。水稻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为 20-33,小麦为 12-
17、18,冬季我国温度较低,适宜小麦生长的地方多于水稻,A 错。玉米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为 18-26,云贵高原冬季温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温度适宜玉米发芽,可知该地区适合种植玉米,B 错。小麦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为 12-18,三亚冬季均温已达 22.0,夏季温度更高,不适宜种植小麦,C 错。据此分析本题选 D。【点睛】读懂图示信息是解答的关键。读图可知,水稻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为 20-33,小麦为 12-18,玉米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为 18-26,北方暖温带地区多种植冬小麦。南方多种植水稻,玉米的种植也较广泛。图示为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图中产业链分别
18、代表( )A. 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 B. 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研发、设计C. 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 D. 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17. 途径中最可能承接环节的地区是( )A. 长三角地区 B. 湖南湘江新区 C. 台湾地区 D. 新加坡【答案】16. A 17. B【解析】试题分析:【16 题详解】从图示各环节流程分析,附加值最高,应为研发,然后为设计,那么应为原料采购,再进行加工制造附加值最低,故选 A。【17 题详解】读图可知,途径 I 中最可能承接环节为加工制造环节,应当为劳动力密集地区,选项中只有湖南湘江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水平
19、低,故选 B。【考点定位】产业链图的分析判断 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鄂尔多斯高原赴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 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 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 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 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 ,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A. 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B.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C. 固沙植被
20、令风沙减速后沉积 D. 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19. 据材料可知A. 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蓠强 B. 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C. 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D. 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20. 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 避开天然降水 B. 减弱气温变化C. 防止风沙掩埋 D. 控制光照强度【答案】18. C 19. B 20.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图文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的改善,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8 题详解】由材料中“原本平坦的荒漠”排除 A 项;由“绿色斑斑的小沙堆”排除 B 项; 由“荒漠变得
21、波澜起伏、充满生机”可推知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排除 D 项;由材料可推知“绿色斑斑的小沙堆”是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的结果。答案选 C。【19 题详解】据图可知,低水条件下,羊柴的竞争系数较低,由材料“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可知,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较强。答案选 B。【20 题详解】人为设置了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来观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油蒿和羊柴的竞争强度,故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避开天然降水对实验的干扰。答案选 A。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
22、下列各题。 21. 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 土壤酸化 B. 土壤沙化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减少22.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及时深耕土壤 B. 适量掺沙改造 C. 增施速效肥料 D. 采用滴灌技术23.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 D. 华北平原【答案】21. A 22. A 23. D【解析】【21 题详解】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 0-20cm 土壤的 PH 值减小到小于 7,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
23、现为土壤酸化,据此分析选 A。【22 题详解】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 PH 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据此分析选 A。【23 题详解】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刚耕作 1 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排除 A、B 项,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地表多为有机质含量低的的荒漠土,排除 C 项,只有华北平原符合要求,据此分析选 D。下表为“我国某纬度附近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城市 甲 乙 丙年日照时
24、数(小时)3005.3 1239.2 1970.67 月平均气温() 14.9 25.8 28.71 月平均气温() -2.3 5.6 3.6年平均降水量(mm)453.9 976 1400.724. 表中甲、乙、丙城市最有可能是( )A. 西宁、太原、济南 B. 昆明、贵阳、福州C. 拉萨、成都、杭州 D. 乌鲁木齐、包头、北京25. 甲所在省区农牧业的主要特色是( )A. 坝子农业、山地牧业 B. 灌溉农业、草原牧业C. 绿洲农业、山地牧业 D. 河谷农业、高寒牧业【答案】24. C 25. D【解析】【24 题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日照时数,甲地年日照时数 3000 多小时,夏季气温低,最可
25、能是日光城拉萨,拉萨位于 30N 附近,所以某纬度可能是 30N,这些城市应位于长江流域地区,乌鲁木齐、北京、福州、西宁、济南均距离 30N 过远,与表中数据相差太大,故 A、B、D 错,本题应选 C。【25 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甲为拉萨,位于西藏自治区,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称河谷农业。因海拔高,气温低,这里形成高寒气候区,所以牧业是高寒牧业,选 D 正确。【点睛】拉萨太阳辐射强,被称为“日光城” ,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称河谷农业,由于高原特有的高寒气候,这里的牧业是高寒牧业。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
26、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图甲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A. 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 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 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 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27. 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 阳坡 缓坡 B. 阳坡 陡坡 C. 阴坡 陡坡 D. 阴坡 缓坡【答案】26. C 27. D【解析】【26 题详解】根据图甲中曲线,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少,A 错。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下降,B 错。地表径流速度快,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C 对
27、。下渗少,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增加明显,D 错。【27 题详解】根据图甲、图乙的曲线,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阴坡、缓坡,D 对。阳坡含水量比阴坡小,陡坡含水量比缓坡小,水分条件较差,A、B、C 错。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 大气湿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29. 农民用花基、菜
28、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30.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28. D 29. D 30. A【解析】试题分析:【28 题详解】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湿地面积缩小,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减少,大气湿度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增加建筑物,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答案 A、B、C 错误,故答案选 D。【29 题详解】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
29、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选 D。【30 题详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墉农业与当地今后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故答案选 A。【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考查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和农业地域类型。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 5 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 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 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
30、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一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据此并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31. 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 )A. 兰州与西安 B. 呼和浩特与银川 C. 济南与太原 D. 天津与石家庄32. 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 地处内陆高原,光照充足 B. 深居内陆距海远,大陆性强C. 山地地形,气温相对较低 D. 植被覆盖度低,温差变化小33. 乙区域在七月的候温应 ( )A. 低于 10 B. 12
31、左右 C. 接近 15 D. 16-22【答案】31. D 32. B 33. A【解析】【31 题详解】根据图示:图中兰州入春日期为 5 月 1 日到 5 月 15 日之间,西安入春日期为 5 月 15 日到 4月 1 日之间,A 错;呼和浩特入春日期为 4 月 15 日到 5 月 1 日之间,银川入春日期为 4 月 1日到 4 月 15 日之间,B 错;济南的入春日期为 3 月 15 日到 4 月 1 日之间,太原的入春日期为 4 月 1 日到 4 月 15 日之间,C 错;天津与石家庄的入春日期都是 4 月 1 日到 4 月 15 日之间。据此分析本题选 D。【32 题详解】根据图示甲为
32、塔里木盆地,入春日期为 3 月 15 日以前。塔里木盆地距海远,晴天多,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北部受天山山脉阻挡,所以气温较高,入春日期较早。该地风力大,多风沙,空气质量差,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据此分析选 B。【33 题详解】根据图示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属于全年皆冬区,候温高于 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 10为冬季,所以该地七月的候温应低于 10。主要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据此分析本题选 A。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4.
33、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 月 B. 36 月 C. 79 月 D. 11 月次年 1 月35. 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客土下滑 B. 利于客土和本地土壤的融合C. 提高草种的发芽率 D. 利于地表水下渗36. 该绿化方法宜选择的植物类型是( )耐旱植物 耐盐碱植物 耐贫瘠植物 高大乔木A. B. C. D. 【答案】34. B 35. A 36. C【解析】本题通过边缘绿化方法考查我国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34 题详解
34、】我国北方地区是温带,春季绿色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开花,因此实施绿化的最佳施工期是春季,B 正确。故选 B。【35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绿化方法是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如果坡面光滑,客土易下滑,A 正确。故选 A。【36 题详解】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工程坡面土层较溥且贫瘠,因此应选择耐旱、耐贫瘠的植物,C 正确。故选 C。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题共 2 道小题,第 37 题 12 分,第 38 题 16 分,共 28 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 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 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
35、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 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茶树生长环境最宜漫射光,忌阳光直射。材料二 碧螺春创制于明朝,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具有茶香果味,品质优异。虽然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采茶工价逐年上升等因素,产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2016 年 1 月份,洞庭山遭遇百年一遇的严寒,但总的来说对“洞庭碧螺春”的影响却不大。材料三 洞庭碧螺春产区位置示意图。(1)分析碧螺春品质优良的原因。(2)试分析 2016 年 1 月份洞庭山遭遇的严寒,对“洞庭碧螺春”影响不大的主
36、要原因。(3)试分析“洞庭碧螺春”产量难以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答案】 (1)受太湖水域影响,洞庭碧螺春产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气温不高, (幼嫩芽叶柔嫩) ;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多云雾)且受果树阻挡部分阳光,多漫射光;茶树和果树相间种植,茶吸果香,品质优良;碧螺春产区四周为太湖水域,空气洁净,环境质量高;(山地排水条件好) (2)深受太湖影响,空气及土壤湿度较大,降温较缓;茶果相间,果树成为茶园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冷空气对茶树的影响;茶农采取了其他相应防寒措施 (3)茶叶产区面积有限;春茶采茶时间短;采茶工价高;采茶工人不足等【解析】【详解】 (1)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 1530,在 3
37、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幼嫩芽叶会灼伤。受太湖水域影响,洞庭碧螺春产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气温不高,幼嫩芽叶柔嫩。茶树生长环境最宜漫射光,忌阳光直射。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多云雾,果树阻挡部分阳光,多漫射光。茶树和果树相间种植,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品质优良。碧螺春产区四周为太湖水域,空气洁净,环境质量高。茶树适宜酸性土壤,忌渍涝,该地是丘陵山地地形,排水条件好,酸性土壤,土质疏松肥沃。所以茶叶品质优良。(2)从自然因素看,该地深受太湖影响,空气及土壤湿度较大,降温较缓。茶果相间,果树成为茶园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冷空气对茶树的影响。从人为因素看,当地茶农采取了积极的防寒措施
38、,用稻草、作物秸秆、帆布、地膜等覆盖花园。根据夜间风向,在茶园上风向燃烧树枝,树叶,杂草、农作物秸秆等熏烟,减少地面辐射。在冷空气来之前全园浇灌一次透水,减少降温幅度。所以这次严寒对“洞庭碧螺春”的影响却不大。(3) “洞庭碧螺春”产量难以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茶叶种植在丘陵山地区,产区面积有限。碧螺春属于春茶,采茶时间短。一般春季采摘,59 时采,915 时拣剔,15 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采制工艺要求高。采茶工价高,采茶工人不足等。【点睛】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从温度、光照、土壤、地形、水质等方面,分析碧螺春品质优良。产量难以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产区面积有限,采制工艺
39、要求高。采茶工价高,采茶工人不足等。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答案】 (1)当地光照强,冬暖夏热,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降水丰富,阴雨天气多,挡风、避雨;空气湿度大,建桥
40、木料易变形、腐烂,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漂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解析】【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廊屋的作用。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而且由于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因此,桥梁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同时由于该地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建设廊
41、屋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2)本题主要考查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甲处山洪的强度来分析,分析中侧重主从该地的降水、河道和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梁能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峭,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林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读图分析可知,采伐区主要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因此木材的运输主要靠水路运输,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流速快,便于运输;秋季该地降水少,气候干燥,降水少,利于木料晾干。【点睛】桥梁加廊屋的作用可从当地的气候及桥梁建筑材料入手分析,侧重方便行人及桥梁本身的养护。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甲处山洪的强度来分析,分析中侧重主从该地的降水、河道和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夏伐秋晾”的安排主要考虑气候条件对伐木运输及晾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