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铜 陵 市 第 一 中 学 高 二 1 月 月 考历 史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2、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希腊智者与禅宗六祖慧能两者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希腊智者认为: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上感觉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强调人的道德修养C强调人的主观感受D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2明清小说
3、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3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4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
4、善焉”。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C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5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6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渊源于(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传统道教7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
5、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8“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9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言论能反映其“中庸”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君子和而不同
6、,小人同而不和”D“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0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11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知,朱熹( )A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B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C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D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12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
7、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13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14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 15 世纪 20 年代的 5上升到 16 世纪
8、 20 年代的约 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151861 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B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D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161918 年 11 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
9、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B推动中国思想界向苏俄学习C颂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D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17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
10、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19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20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
11、统道德作为斗争矛头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21洋务运动期间一批中国幼童到美国留学,在遭遇异样眼光后,有些人就剪掉了辫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提议剪掉辫子。到了 20 世纪初,“辫子问题”与反清斗争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出最恰当的认识是( )A辫子问题受到西方文明和政治斗争的影响B有无辫子成为了表达政治立场的明显标志C近代中国习俗的发展呈现一个曲折的过程D剪辫体现近代中国习俗从落后向先进发展22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
12、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政府通过制定契约产生B政府行使权力受人民监督C利用法律解决腐败问题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23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 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22 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 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 16 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24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
13、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25材料一 至少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公元 510 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主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已出现。明代以后,随着中医“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
14、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据廖育群岐黄医道等材料二 1820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 1920 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
15、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 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 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马伯英中外医学
16、文化交流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
17、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十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材料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性,挖掘与培养人的潜在能力与创造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就是教育。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
18、代科学的先驱人物。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教育办学上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评卷人得分 三、论述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
19、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铜 陵 市 第 一 中 学 高 二 1 月 月 考历 史 答 案1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上感觉”、“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可知,希腊智者与禅宗六祖慧能都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内心感受,没有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人的道德修养和尊严,故 ABD 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强调的“忠义”正式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也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本题选
20、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这类小说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 选项错误,“ 忠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这类“忠义”人物的出现并不能代表宣扬宋明理学;D 选项错在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与民主思想对立的是专制思想。3C【解析】材料只是举一例,不能得出“普遍接受”的结论,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一位女诗人的观点,不是“主要的评价标准” ,故 B 项错误;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 C 项正确;女诗人主要是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不只是自身的权益,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名师点睛】明末
21、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重视。4A【解析】由材料“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可见当时的儒家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故选 A;克已复礼是要恢复奴隶社会统治秩序,排除 B;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是结束战乱,安居乐业,排除 C;D 与材料无关,排除。5D【解析】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
22、行起来,故选 D;ABC 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6B【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出的是“天人感应”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天人感应”的思想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故 B 项正确。 A 选项时期还没有发展出 “天人感应”学说;C 选项时间过晚;D 选项错误,道教没有这一观点。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齐桓公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僭越礼制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可知该思想家倡导“礼”,应属于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故本题应选 A 项。8A【解析】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是理”
23、的思想,认为事理无穷无尽,故应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故答案为 A 项。由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强调的是寻找“理”的方法,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王阳明反对朱熹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致良知”的内容,排除 D 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名师点睛】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的心学代表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心就是天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外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即“发明本心”,反对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
24、物,心外无理;人人都有良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认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在心,心即是理,故这一学派被称为心学。陆王心学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陆王心学属于理学,是对程朱理学的新发展,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9C【解析】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君子与周围其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项。A 项强调宽宏大量,宽恕待人;B 项反映的是礼乐思想;D 项反映的是 “推己及人”的“仁”的思想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25、项。1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强调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B符合题意;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A 不正确; C 是属于“伦理”方面的范畴;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 不正确。11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排除 A;汉儒和朱熹的解释都没有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故 B 错误;由材料中“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可知朱熹对诗经的解释更生活化,更符合事实,故 C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排除 D。12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此时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
26、”、“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 C 正确;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是实验验证,材料不能体现出实验科学的研究,“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伽利略,故 A 错误;“奔放情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时间是在 19 世纪上半叶,故 B 错误;启蒙运动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故 D 错误。【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
27、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13C【解析】根据材料“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可知,清朝的外交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接受国际惯例,从思想上开始平等对待其他国家,故 C 项正确。半殖民地社会是在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形成,故 A 项错误。天朝观念并没有完全被摒弃,用词太绝对,故 B 项错误。D 项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14B【解析】文艺复兴反对以神为中心,A 项排除;“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文艺复兴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B 项正确;文艺复兴反对宗教苦修,C 项排除;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D 项排除。故选 B。15B【解析】
28、由材料“制造枪弹、火轮” 和“ 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 ”,可见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目的是自强,故选 B。虽然材料时间信息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但材料没有体现剿灭太平天国的信息,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军事改革,排除 C;安庆内军械所属于军事企业,目的是谋国强,排除 D。16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918 年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可知这应为使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变为现实的俄国十月革命。故本题应选 B 项。A 是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指导思想,排除;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排除 C;D 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故选 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29、的特点17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推翻满清”就是夺取政权的问题,“并且要建设共和”是建设政权的问题,结合起来来看就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故 A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人民的愿望,排除 CD。点睛:尊重材料是解答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紧扣关键信息结合所学民权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18C【解析】题干中的“忠君爱国”指的是洋务运动运用西方先进
30、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抑君爱国”指的是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叛军爱国”指的是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走民主共和国的道路,故 C 项正确;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发起的改革运动,不符合材料 “叛君爱国”,故 A 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封建斗争,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不符合“忠君爱国”,故 BD 错误。【点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题意,本题中,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然后,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阅读材料;同时要特别注意关键性文字和材料的出处,
31、本题中的关键性文字是“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最后,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说明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所以答案选 A,B 项与材料含义正好相反,C 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D 项显然也与“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相背离。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20A【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的反封
32、建斗争,而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所以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故 A 正确;B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儒家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各有优劣,不能说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故 C 错误;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儒家思想并不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故 D 错误。2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辫子是社会习俗的体现,“有些人就剪掉了辫子”可知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康有为曾上书提议剪掉辫子”“辫子问题与反清斗争联系在一起”则是政治斗争的影响;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剪掉辫子或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或是政治立场的体现,排除。“辫子问题”只是近代社会习俗之一,无法推断近代
33、中国习俗的发展呈现一个曲折的过程,排除 C。剪辫不一定体现近代中国习俗从落后向先进发展,排除 D。22B【解析】据材料“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只是服从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认为主权在民,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应该受人民监督,故 B 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不是说明政府如何产生,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解决腐败问题,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个人意志与公权的关系,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学生容易错选 A 选项。其原因在于材料中有“订立契约”的字眼,教材知识也有社会契约论的知识点。因此审题时对于材料信息的把握
34、是需要多训练和领会的。23C【解析】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几乎全部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本科教育,并有留学经历,这说明民国时期的教育为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 C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育,不是爱国主义,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错误; “两弹一星”是国家支持、元勋们艰苦奋斗的结果,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A 项错在主要因素,B 项说法太绝对,D 项夸大了留学教育。24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但是这一目标基本上是照搬共产党宣言,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共二大
35、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把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说明了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性质相结合,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故 A 项正确。中共二大的纲领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而不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故 B 项错误。C 项 “直接推动”说法错误。 D 项“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5(1)特点: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病人是医疗的主体;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原因:君主专制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36、儒家思想的影响。(2)变化: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古代中国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 古代医疗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中医的 或质量都相当有限”可从古代中国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民间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家庭在医疗中的作用、医疗主体、学术传承方式等角度回答;原因从专制主义中央集
37、权制度的发展、小农经济、儒家文化对医疗制度的影响等角度回答。(2)根据材料二“在工作效率上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 在医疗行政方面大众化趋势”“中国出现中西医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可从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医疗行政机构对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西医并存医疗格局的出现等角度回答;影响可从冲击了传统医疗制度、促进了现代医疗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回答。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特点、原因、评价【名师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 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
38、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26(1)特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办学服务于专制集权体制,政治性强。(2)特点:教育内容上欧洲引进了人文主义的新思想;注重人文学科教育;教育目的上欧洲注重培养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办学力量上欧洲主要是民间办学;影响:开启了西方近代
39、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人才,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解析】(1)根据材料“汉武帝时, 在中央设立太学, 地方设立郡( 国)县学” 、“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 “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 ,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和“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可以归纳出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基本特点。 (2)第一小问,从培养目标、经费来源、教学内容、学位制度、学校管理等方面比较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与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的不同之处。第二小问, 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等角度概括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的历史影响。27【示例】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该论题必须观点正确、 明确;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叙述准确。材料叙述了中国不同阶段知识分子的追求,可从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知识分子对时代引领等角度拟定论题;“论证”需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知识分子的活动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