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84.50KB ,
资源ID:64580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458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9课 人生 教案 鲁教版九上 (2).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9课 人生 教案 鲁教版九上 (2).doc

1、人 生教学依据人生 ,是勃兰兑斯的一篇散 文。勃兰兑斯(18421927) ,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1871 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1890 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重要著作还有 1888 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这篇散文以“高塔” “地洞” “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高塔”等四种情景纯属虚拟,是为说理而设置的,也就是说课文寓深刻的

2、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夹叙夹议,而不是空发议论,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如果把人一生成长、奋斗的进程比做攀登一座高塔,而通往这座 塔顶的一级级台阶,就是人生的阶梯。一个人从母体中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攀登,识字读书、学习某种技能、从事某种职业,也是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在攀登头几级阶梯时,他不需要多少智慧,并且有父母的扶助,因此他攀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以后的攀登,就要靠智能与体力了,并且越往上,攀登的难度越大。当他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失去父母的扶助,甚至失去一切帮助,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而每攀登一级阶梯,都是对他的体力、智能、意志的考验。每登上一级阶梯,攀

3、登者的眼界就会更广阔。然而,世人在攀登人生的阶梯时,步调和速度并不一致。有的人在登上最初的几级阶梯之后,便变得步履维艰。有的人在登上某一级阶梯之后,尽管仍有余力攀登,却过早地止步不前。有些人则是生命不息,攀登不止,他们以过人的智慧与精力忍受寂寞,排除每一个前进中的障碍,达到了“自身的最高存在境界” 。总之,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以及几种人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奋斗、劳作的情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不妨把作者的“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劳动的场面和情景,但作者只是举例性地作了简单的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一些特点和优秀品质。这属于以小见大的写

4、法,也就是通过个别展现一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a.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b.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c.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延伸拓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d.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过程与方法:a.反复阅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b.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在思辨的过程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c.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在本文中只写

5、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以用更多的画面场景和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因而可以鼓励学生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的人或更 多的场面,这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标题是“人生” ,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学生学习本文是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文意及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等。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读中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自己对课文内容

6、和表达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反思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鼓励有“独特的见解” ,进行“个性化表达”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教 学过程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鼓励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进行对话,有效地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重视教与学的互动性,实行师生同读、同讲、同评、同议、同写,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教学相长。导入激趣。联系生活,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表达的兴趣。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合作探究。四边互动

7、,深入探究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张扬学生的鲜明个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师生活动导入激趣师:你知道你的一生会有多少次庆典活动吗?生 1:有出生庆典、周岁、十岁、三十六岁、花甲。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 2:还有满月、婚庆、古稀。师:是的,人每走一段时间,总有一次庆典,直到你离开人世,你的后人还要为你举办一次隆重的告别典礼。师:有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生 3:为亲朋好友相聚。生 4:庆祝这个人走完了某一阶段。师:很好,谁能说说这完整的人生像什么呢?(生小声议论)整体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人生 ,看看勃兰兑斯是怎

8、样看待人的一生的。板书:人生 勃兰兑斯 丹麦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生 迅速浏览课文)师:我们读了一遍课文,已经在头脑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朗读全文,一个人一个自然段,请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思考:勃兰兑斯是怎样理解人生的?此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生轮流朗读)师:谁能说说勃兰兑斯在本文的一开头把人生比做什么?生 1:他把人生比做高塔。师:为什么这样比喻?生 2: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是一步一步攀登高塔一样 。师:不错,语言很简练。可是,勃兰兑斯却用了好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用了几段呢?(学生浏览课文, 然后回答)生 3:勃兰兑斯一共用了四个自然段。师:刚才那

9、位同学只用了一句话就把这个事情说得比较明白了,勃兰兑斯为何要用四个自然段呢?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生 4:四个自然段尽管都在写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但各有侧重。师:好!说说看。生 4(继续说):第一自然段是说人类攀登高塔的总的情况“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 ,“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生 5:第二自然段谈的是人类在攀登时的心理活动,先易后难,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新鲜而且留恋,到最后 则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了。生 6:第三自然段好像是在谈攀登时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 人类对生命的珍惜。师:“情感体验”一语用得好!接着说。生 6:第四段带有总结的意

10、思在里面。 “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这是不是说,人的一生尽管千差万别,但人的精神世界却有一致性呢?师:你说得很好,理解也不错,那么你同意勃兰兑斯的比喻吗?生 6(继续说):同意,他将人生比喻成攀登高塔,且先易后难,就像我们一样,小学六年级都很轻松,现在到了初三,压力越来越大,好像生活得很艰难似的。 (学生笑)师:哦!(老师也微笑着说)你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呢!生 7:我不同意勃兰兑斯对老年人的看法:“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 , “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 。我觉得老年人生活积累丰富了,能更容易区别事物,看清事物的本质,老年人也更加珍惜生命。师:说得很好。其实,

11、我也不同意勃兰兑斯的这种说法。这只是作者一家的观点,他强调的是老年人的弱点、缺点,而对老年人的心理意识、 洞察力却忽略了,其实多数老年人更留恋生命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不盲从作者的观点,大胆质疑,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生 8:我认为他把人生比做高塔,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看法。师:你说说看。生 8:好像是哪位名人说过,只有不畏劳苦,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师: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在这一点上,勃兰兑斯与马克思有很相似的看法。合作探究师:勃兰兑斯不仅仅是把人生比做高塔,他还将人生比作什么呢?生 1:他还将人生比作“地洞” 。师:他是怎样把人生比作“地洞”的呢?生 1:他将人生比作地洞,

12、洞越深,人生越精彩,反之,人生就没有多大意义。师:很好。请你将比喻成地洞的文字读一遍。(生读 5、6 两段)师:这种比喻你同意吗?生 1:他先将人生比做高塔,现在又成了地洞,我有点不明白。尤其是第 6 段的最后一句“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这是什么意思呀?师:哦,这可能首先要知道阿基米德是什么人,谁知道?生 2:他是个科学家吧!生 3:数学家。师:是的,他是科学家:不仅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他的关于浮力原理的发现很有名,被称作阿基米德定律。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也是他说的。他生活在古罗马时代,相传罗马人攻陷他所居住的城堡时

13、,他正在沙地上画几何图形,罗马人残忍地杀了他,在杀害他之前,他提出的惟一请求是“不要弄乱了我画的圆圈”!生 4:是说他为了科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吧!我有点明白了,勃兰克斯是指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越钻研就越深入。生 5:我想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深入挖掘,不断开拓,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虚度自己的一生。师:是的!有的人为了劳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这样,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 有意义。谁能说说勃兰兑斯还将人生比作什么呢?生 6:他还把人生比“广阔的领域” 。他对那些无休止的征战的人们好像持肯定的态度。师:是吗,你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并说说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态度。生 6:(读后回答

14、)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 ”生 7:“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这一句也可以看出他的这个态度。师: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生 8:征战,搞侵略,还爱争斗,老师好像不赞同吧!(生笑)师:是的,这与我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一种单一的规范化教育,同学们现在处于一个多元的社会,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老师也不会强求你。生 9:其实第 7 自然段与第 5、6 自然段是相对的,前面说深度,这里说广度。生 10:他还将人生观比作工场。生 11:工场中的劳动的人们,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生 12:作者写他们劳作的情景,着重

15、写了他们工作的琐碎、微小,他们的专心、细致、勤奋,以及取得成就的道路的漫长。生 13:我觉得这些人的工作性质和他们的性格好像都是对立的。一方面他们的工作琐碎、微小,另一方面他们必将经过漫长的道路才能成为大师;一方面他们的工场不大,另一方面却生活在一个广大的“空间” 。此环节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为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师:是啊,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老了” ,另一方面他们以辛勤的劳动和丰硕的成果延缓了沙漏计的转动,让时间放慢了脚步。生 14:老师,文章的最后一句“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这句话我还不太明白。 “一只可爱的手”

16、指的是什么?沙漏计为什么 会延缓转动?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为他解答一下吗?生 15: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 ,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 。而沙漏计之所以延缓转动,是因为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 。生 16:我觉得“一只可爱的手” ,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 “沙漏计延缓转动”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师:你俩说得都有道理,都是正确的。与前几类人相比,作者对这一类的描写显然更为充分、细致。拓展延伸师 :勃兰兑斯将人生所

17、作的后面三个比喻:地洞、广阔领域、工场,分别照应的有三种人,谁说说看是哪三种人?生 1:地洞里挖掘的人,就是像阿基米德一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指的是政治家、军事家;工场劳动的人,就是普通的劳动者。师:说得很好。勃兰兑斯的三种人是不是将人类全部概括进去了呢?生 2:我觉得还没有。比如说像我们,全世界的学生也是人类的一员,而这三种人中却没有我们啊。(生大笑)师:同学们不会是笑这位同学说错了吧,其实他说的是对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模仿勃兰兑斯的语句来一段,给他补上去?请注意,勃兰兑斯每个比喻的开头都有提示语:“这里有一座高塔” “这里还有一个地洞” “还有一个广阔领域” “还有这样一种工场” 。

18、(学生开始仿写)师:请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仿写,有多少就说多少。生 3:这里还有一条小溪师:你为什么要把人生比作小溪呢?生 4:小溪不停地流淌,就像人的一生,从狭窄的山谷,流经宽阔的大江,直到汇入浩瀚的大海,一路饱经风雨,历尽沧桑。始终坚定:生命不息,奔流不止!师:你说得真好!(鼓掌)生 5:这里还有一棵小树师:你把人生比作小树?生 6:小树生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阳光,贪婪地吮吸雨露,拼命地摄取养分,希望快快地长成参天大树,给大地送去绿阴,或者给高楼撑起大梁师:太精彩了!(全班鼓掌)师:真不错!今天,我们读了勃兰兑斯的人生 ,使我们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不

19、一样的,关于人生的思考,还有许多经典的名篇,哪个同学还知道哪些名人对人生做过经典的论述?生 7:我记不得是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好像是一个叫劳伦斯的说过一句,在世界的开端和末日之间出现了人,大意好像是这样的。师:劳伦斯是英国的作家吧,他的作品我不很熟悉,希望你能利用课前推荐的时间给我们推荐,行吗?老师不避讳自己知识上的缺陷,诚心诚意地拜学生为师,让学生有成就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生 8:行!(很得意的)生 9: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师:很好,今天由于时间的关

20、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一个人,他就是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他写的论人生很有名气,有可能的话,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这本书。我们国家也有不少的优秀作家对人生也有很精彩的思考,比如冰心、鲁迅等,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相关文章,并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注意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然后我们来一起交流,看谁写得最好。对人生的思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讲 ,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效果较好,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开头用生活现象导入,取得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的良好效果。结尾的练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做到了读写结合。(

21、铃声响起,师生道别)教学反思2001 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显然,新课标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是以发展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功能为宗旨的,就其深层而言,它不仅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更是一种“个体式”阅读教学。它提倡轻教重导的教学原则,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品味、求真、索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鼓励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主体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主体作用发挥上的正、负向性,它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一味迁就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作为阅读主体存在,同时还兼有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信息的提供者、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和阅读过程参与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地运用问答、陈述、撰写等方式对阅读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因此,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但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作壁上观。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版权所有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