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植物妈妈有办法基础过关一、小雨点落在哪?连一连。c l zh fn旅 芬 粗 炸二、读一读,写一写。zh sh bn f p mo r gu w wa三、照样子写词语跟我学:从两字词语变成四字叠字词语,并且四字词语格式是 AABB,因此仿写时,只需要按照 AABB格式书写,书写完成后读一读,完成此类题目。例:许多许许多多仔细( ) 高兴( ) 多少( )来往( ) 上下( ) 红火( )能力提升四、仿一仿,写一写。1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走到田野、山洼。只要 ,就 。2孩子们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如果 ,就 。五、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积累连一连。 樱桃 太阳一晒,豆荚
2、炸开,孩子们四处安家苍耳 风儿一吹,孩子乘着风纷纷出发豌豆 小鸟吃了,孩子随着小鸟的粪便到四处安家蒲公英 勾住人们的衣服,自己找家六、课内短文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2就得(di de)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1.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这句中“得”的意思是( ) 。A.需要 B.应该 C.舒服、满意3.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_。七、课外短文阅读。小鹰学飞一只小鹰(yng)跟着老鹰学飞行。小鹰飞到了大树
3、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chun)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老鹰向头顸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xun)呢!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高兴( ) 矮小( )2照样子用画线的词语写句子。我已经会飞啦!已经_3从全文来看,小鹰一共飞到过哪几个地方?_3一
4、、c 粗 l旅 zh炸 fn芬 二、知识 办法 皮毛 如果 娃娃 三、仔仔细细 高高兴兴 多多少少 来来往往 上上下下 红红火火 四、1.明天没有下雨 外出周边游玩。2.同学们 放学了 欢快地回家去 五、樱桃- 小鸟吃了,孩子随着小鸟的粪便到四处安家; 苍耳- 勾住人们的衣服,自己找家; 豌豆- 太阳一晒,豆荚炸开,孩子们四处安家; 蒲公英- 风儿一吹,孩子乘着风纷纷出发。 六、1.di 2.A 3. 借助风力 七、1.悲伤 高大 2. 我已经会画画啦! 3. 大树,大山,白云。1植物妈妈有办法同步习题一、写出下列生字的拼音。娃 识 己 已 如二、找一找。氵 洼 波 浪女 _ _ _宀 _ _
5、 _讠 _ _ _纟 _ _ _三、按所示词语仿写。A A B B A B C C A B A B许许多多 金光闪闪 很多很多_ _ _ _ _四、组词。好( ) 娃( ) 经( ) 如( ) 五、阅读理解。登山人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x) ,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
6、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回答下列问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1)知难而退:_ (2)适可而止:_ 2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_3.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4.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A.说明登山的困难。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C.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3参考答案一、w sh j y r 。二、 她 妈 好;安 守 宇;计 议 讨 ;红 组 级 。三、日日夜夜,开开心心;千里迢迢,生机勃勃;商量商量,研
7、究研究。四、好人,女娃,经过,如果。五、1.(1)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2)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2.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3.略。4.B。1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有一棵长在池塘边的植物会捕捉苍蝇。如果苍蝇闻到了植物花蜜所发出的香味,然后飞到植物的叶子上,那么这只苍蝇就被捕获了。苍蝇只要擦到植物边缘的细小茸毛,植物就会马上合上,把苍蝇包在里面。这棵植物名叫捕蝇草,它专门捕食昆虫。为了生存,大多数的植物从土壤、空气和阳光得到它们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但有些植物却通过捕食昆虫来到它们所需要的养分。当然,这些植物
8、并不像人一样享受食物。它们不能咀嚼,也不能吞咽,它们只是汲取昆虫身体中的精华,补充养分。捕蝇草并不是捕食昆虫的唯一的一种植物。瓶状植物长着小瓶一样的叶子,但是它捕获昆虫并不是靠合上叶子,包住昆虫。它的叶子很滑,昆虫只要爬上植物想吃花蜜,立刻就会滑到叶子的底部。大多数捕食昆虫的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狸藻生长在水中,它往往浮在水面或长在泥泞的池塘或沼泽的底部。狸藻捕获昆虫用的陷阱并不比你的手指尖大。这种陷阱有点像个小袋子,袋口有硬毛。只要昆虫一碰到袋口上的毛,袋子就会张开然后把昆虫捕获。还有一种叫茅膏菜的植物,它的叶子上长有细小的茎,茎上有很黏的液体。这些液体就是用来捕获猎物的。当太阳放射光芒的时
9、候,茅膏菜也会发光。昆虫很容易飞到黏糊糊的茎上,可是要离开却不那么容易了。昆虫越是挣扎,它就黏得越牢。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趣事多多,只要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的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21种子的旅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蒲公英张开降落伞,随着风儿飘不停。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那里生根。风滚草的果子,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呀漂,直到沉在水底发芽生根。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浪潮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长出新的椰林。有的种子成熟了,
10、蚂蚁会来搬运;有的种子靠鸟传播,鸟粪里常有幼苗诞生。有的种子长着钩、刺,能挂在人的衣服上旅行;有的种子根据湿度一张一缩,像动物一样向前缓缓爬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本领,一代又一代啊,繁衍它们的生命。1蒲公英和好娃娃蒲公英妈妈有许多许多孩子。他们长大了。蒲公英妈妈送给每个孩子一把降落伞,让他们到田野去安家。蒲公英妈妈来到风姑娘家,轻轻地敲门。“谁在敲门啊?”“是我,蒲公英妈妈。请你帮个忙,送我的孩子去安家。”“烦死啦!烦死啦!我还没睡醒呢!”一群小朋友看见蒲公英妈妈不高兴,就问:“蒲公英妈妈,您有什么心事啊?”“风姑娘不肯送我的孩子去安家,真是烦死啦!”“别难过,我们来帮你的忙。”小朋友一个
11、个鼓起小腮帮,嘟起小嘴巴,轻轻一吹,那降落伞就张开了,轻轻地飘上天空。蒲公英妈妈对小朋友说:“你们真是好娃娃!”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多种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靠水来传播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来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
12、法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1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的常识性文章。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了问题: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妈妈是靠微风吹拂传播种子、苍耳是靠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豌豆是靠阳光照射,种子从豆荚中蹦跳出来传播种子的,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自然、有趣。课文篇幅较长,根据诗的内容文中有相应的插图,形象的描绘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热
13、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植、蒲、降、刺”等 15 个生字,会写“法、如、知、更”等 10 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朗读中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学会欣赏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2.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 、 “铠甲”指的是什么;2.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
14、目标 教学重难点2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3.图片展示疑问。4.课文里的植物妈妈指的是谁?二、初读课文,认识
15、字词: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2.出示词语: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观察 知识 啪 炸开 蹦着跳着。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4.已(已经) (已知) 甲(甲鱼) (甲方)豆(红豆) (豆芽) 识(认识) (识字)纷(纷飞) (纷纷) 经(经手) (经过)如(如果) (比如) 好(好人) (美好)娃(女娃) (娃娃) 洼(水洼) (洼地)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35.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6.“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2.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16、?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3.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蒲” ;4.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引读第一节1.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2.自由读 24 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3.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3.理解“降落伞” 、理解“轻轻” 、 “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 。4.用“纷纷”造句:下雪了,雪花纷纷地
17、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5.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6.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学习第三节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2.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4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
18、四海为家。学习第四小节1.指名读;2. 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 比较:(1)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五、课堂小结:1.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
19、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2.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理解重点:学习第五节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2.“那里”指什么 (大自然“它”指什么知识) ;3.齐读课文,背诵课文。4.学习词语搭配。二、指导写字:1.出示:纷、法、好、如。你有什么发现?2.指导书写;3.学习记忆字形;(1)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5(2)重点分析生字。羊:象形字。老师出示图片,帮助分析字形。甲:田字出头(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 ,用换偏旁的方法识
20、字(娃、洼) ,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4)课堂交流。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4.练习写字;(1)指导观察。要把这 10 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设计意图: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
21、、拓展延伸: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 2.3.4 小节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3.先读一读下面几段小诗,再说一说你从这几段小诗中知道了什么?四、板书设计:长大 四海为家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风 纷纷出发苍 耳 铠甲 皮毛 田野、山洼豌 豆 太阳 蹦 跳 教学反思6略。3 植物 妈妈有办法引入新课孩子们 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牛、羊、马有脚可以走路,鸟有翅膀可以飞翔,既没有脚也没有翅膀的植物怎么行
22、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植物妈妈有办法 ,看看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高招?我会认植 如 为 旅 备zh r wi l bi fn c纷 刺d底炸 离 察 识 粗zh l ch sh c d得我 会 写法 (方法) 如 (如果) 脚 (双脚) 它 (它们) 娃 (娃娃) 她 (她们) 为wi(作为) wi(为了) 得d (得到) de (跑得快) 毛 (皮毛) 更 (更好) 知 (知道) 识 (认识) 我会写告别:离别; 分手。四海为家: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旅行: 远行;去 外地办事或游览 。纷纷:多而 杂乱;一 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课文讲解1.三位:蒲公
23、英、苍耳、豌豆。要求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 ,了解内容。思考: 1. 文 中介绍了几位聪明的植物 妈妈?2. 你 觉得哪位植物妈妈的方法最有趣?课文讲解1.孩子是指还没成熟的 种子。要求: 朗读第一小节。思考 : 1.“ 孩子 ” 指 什么 ?2.“ 妈妈 ” 又是 谁呢 ?3.“ 长大 ” 是什么意思?2.妈妈指成熟的 种子。3.“ 长大 ” 指 没成熟的种子变为成熟的种子的过程。课文讲解1.降落伞和风。要求: 朗读第二小节。思考 : 1.蒲公英 妈妈是怎样把孩子们送出去旅行的呢 ?2.孩子们长大 了 ,终于 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 它们 会飞到什么地方呢 ?2.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动,落在
24、了田野,山洼、平原,它们停在哪里就在那儿安家。不久,一株株新的蒲公英就长出来。课文讲解要求: 朗读第三小节。思考 : 1.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2.铠甲有什么作用呢?1.铠甲,古代 士兵打仗所穿的铠甲,能保护自己。2.铠甲可以保护苍耳娃娃 ,可以挂 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课文讲解要求: 朗读 第四小节 。思考 :豌豆 妈妈的方法是什么 ?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豌豆宝宝就可以到处旅游了。课文讲解要求: 朗读 第五小节 。思考 : 1.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呢?你怎么知道 ?2.课文告诉我们,要怎么样才可以得到知识呀?1.不是。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好多好多。2.多观察,要
25、细心。归纳总结植物 妈妈 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 蒲公英妈妈的方法叫风传播,苍耳妈妈的方法叫动物传播,豌豆妈妈的方法叫弹射传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柳树靠风、椰子靠水 课堂小练给 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到后面括号里。得 de di d 为 wi wi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 )告别妈妈,四海为( )家。2.为( )什么他经常得( )到老师的表扬呢?didwiwi课堂小练按 要求写词语。1.近义词。告别 ( ) 仔细 ( ) 如果 ( )2.反义词。粗心 ( ) 轻 ( ) 仔细 ( ) 离别 认真 假如细心 重 马虎课堂小练读一读 , 用画 线 的词语造句 。1
26、.孩子 如果 长大, 就 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_2.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 却 得不到它。_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能举行了。小军很热爱学习,却十分不愿意劳动。课后作业大自然 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得到 很多知识,把你收集 的有关资料介绍给 大家。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 12 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 10 个会写字。3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
27、内容编写其他植物传播种子办法的儿歌,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师生合作、同桌合作探究,交流反馈。2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 12 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 10 个会写字。2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三、教学策略2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2观
28、察事物苍耳,亲身实践,体验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3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4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重视在阅读中复现认读字。5通过自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接读、全班齐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感受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读一读。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字词学习1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条里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2出示课件:词语(1)认读字所在的词语:旅行、蒲公英、娃娃、纷纷、苍耳、知识
29、(2)需要借助图片了解的词语及相应图片:降落伞、山洼、带刺的铠甲(3)需要声音和动作了解的词语:啪地一声、炸开、观察、蹦着跳着(4)课后练习中 AABB 式词语小老师带读。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做动作了解词语,并拓展 AABB 式词语。3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课件: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3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学生读课件中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同音字“得”在课文中的不同读音。(三)新课讲授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
30、中说的“四海为家”。读一读。(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呢?快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出示图片:蒲公英及空中飘浮的种子。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像“降落伞”。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认识蒲公英。“蒲”是认读字,在这里复现。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吹过蒲公英的
31、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和降落伞,读词语“降落伞”。4【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大多数学生有过在路边吹蒲公英的经历。结合生活感受,对于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易理解。“降”是认读字,在此复现。(2)结合生活,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很多同学都轻轻吹过蒲公英,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带着感受,再读读这一节,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风可以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四散飘落。大自然的风儿就像我们的小嘴,轻轻一吹,看,
32、这个娃娃出发了,这个也出发了,还有这一个,这一个。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就表现了它们出发的样子,快读一读,找一找。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纷纷”。(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有趣、奇妙。多么有趣又奇妙的大自然,看着老师的提示,你能试着背一背这个小节吗?出示课件: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把它_。只要_,孩子们就_。3借助实物,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出示实物苍耳:请学生摸一摸,感受“带刺的铠甲”。苍耳妈妈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快接着往下读一读。这是课文里说的苍耳。你们都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5引导学生
33、感受带刺、硬硬的。它的身上有数不清的小刺,扎在手上有点疼。课文里又是怎么描绘苍耳的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个小节,找一找哪个词语写了苍耳的样子?同桌读课文,找到“带刺的铠甲”。【设计意图】有很多同学没有见过苍耳,通过触摸实物让他们感受课文中“带刺的铠甲”一词的准确使用。(2)生生互动,动手实践,知道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同学们,其实这带刺的铠甲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呢!再读一读这小节,看看谁还发现了它奇妙的作用。苍耳是怎么挂在动物皮毛上的呢?聪明的同学们,谁愿意试试,看苍耳能不能挂在你身上?学生尝试苍耳挂在有纤维的衣服上、头发上,感受神奇和有趣。难道因为有刺就可以挂在我们身上吗?细心的同学们,你再
34、仔细观察观察手里的苍耳,看看谁有新发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苍耳小刺的顶端带有倒钩。【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和再一次的细致观察,发现苍耳传播种子的奥秘,突破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愿望。就是这些小钩,会挂在我们的衣服上,也会挂在动物的皮毛中。刚才把苍耳放在自己头发上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出示书中插图:是啊,痒痒的不舒服。就像这只浑身挂满了苍耳的小兔。小兔轻轻地甩甩绒毛,苍耳的种子就来到了田野、山洼。(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这就是苍耳妈妈的办法,你觉得怎么样?6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小节吧。教师评价要抓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多么
35、聪明的苍耳妈妈,多么神奇的大自然。自己试试,看着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苍耳妈妈的做法吧。出示课件: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_。只要_,孩子们_、_。4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出示书中插图。豌豆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同桌两个同学读一读,结合着插图和课文内容,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晒过后,豌豆蹦着跳着离开。(2)豌豆荚经过太阳的暴晒,失去了水分,炸开后跳出了豌豆宝宝。想不想一起看看这神奇的景象?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极少有见过豌豆荚炸开的景象,因此通过视频突破难点。(3)多么奇妙的景象,快和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读出你们的感受。我
36、们一起合作背一背。课件: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_。啪地一声,_,7孩子们就_。(四)课堂小结、拓展1大自然还有很多有趣和神奇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引导学生依据课外知识去发现。2出示图片:柳树和柳絮、松树和松果。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3只要你用心发现和学习,就能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呢!就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4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吧。老师读课题,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最后一小节,全班一起读植物妈妈们的办法。(五)书写“会写字”1按结构分类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按偏旁分类指导:纷经、如好、娃洼。引导学生观察相同与不同。2重点指导“已”,区分学过的“己”。813
37、.植物妈妈有办法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语言生动的科普作品,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知识充满儿童情趣寓于诗歌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强调读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前准备1.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
38、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前准备1.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一、新课导入。(用时:5 分钟)1.出示植物图片,问:你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3.引导学生质疑,并对问题进行梳理。1.看图,说出植物的名字。2.学生齐读课题。3.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1.连线。 (
39、把植物和它生长的季节连起来)荷花 春天菊花 夏天迎春花 秋天腊梅花 冬天2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用时:20 分钟)1.鼓励学生自读课文。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3.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1)小老师游戏。(2)指名分节读诗歌。(3)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4.用组织学生观察生字,教师示范等方式教学生书写生字。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初步感知课文。1.带着疑问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小组间交流自读课文情况。3.老师带领同学读词。4.交流好的识字方法。5.分节读课文,进行评议。6.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生字,说出
40、怎样才能写好。7.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写生字。8.小组合作:课文一共几个小节,写了哪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好方法?2.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音节。植物(zh z)旅行(l n)观察(c ch) 粗心(c ch)3.数笔画,并组词。“脚”共有( )画,第八笔是( ) ,组词为( ) 。“知”共有( )画,第一笔是( ) ,组词为( ) 。“娃”共有( )画,第八笔是( ) ,组词为( ) 。三、朗读感悟,认知贯通。(用时:10 分钟)1.指名读第 1 小节,小组合作交流。(1)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2) “孩子” “长大”“四海为家” “旅行”指什么?2.指导读好疑问句。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 小
41、节。1.学生读第 1 小节。2.小组交流,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孩子” “长大” “四海为家” “旅行”指什么?3.全班交流。4.指名读好最后一个疑问句。5.有感情地朗读第 1 小节。4.多音字组词。5.说一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的是什么?_四、总结,拓展。(用时:5 分钟)1.回顾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1.交流自己在本节课学习所得。2.描红临写,抄写词语。3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本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觉得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从课文题目中,引领孩子感受大
42、自然的奇妙,一起去探究大自然的奥妙,带着疑问读课文,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文本中,如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索植物奥妙的兴趣。学习重点 体会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用时:5 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开火车朗读。2.齐读课文。3.问:课文里的植物妈妈用怎样的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旅行?1.认读生字,做到声音响亮,认读准确。2.齐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6.课文梳理。课文向我们介绍了
43、_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它们分别是_、_、_这些植物妈妈。二、创设情境,理解内容。(用时:20 分钟)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阅读第 24 小节,了解植物妈妈的好办法。2.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指导。(1)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降落伞”指蒲公英种子。(2)播放视频了解:蒲公英种子传播的过程,了解“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示“铠甲”的图1.小组合作,思考:植物妈妈用怎样的好办法让孩子旅行?2.班内交流。(1) “蒲公英妈妈”通过风把种子吹到四面八方。(2) “苍耳妈妈”通过用刺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到处旅行。(3) “豌豆妈妈”准备了豆荚,在阳光照耀下,豆荚炸开,豆娃娃就滚到各个地方。3
44、.有感情地朗读第 24 小7.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 ,把它( )给自己的( ) 。只要有( )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 。(2)苍耳妈妈准备了( ) ,只要挂住( ) ,苍耳娃娃就能去( ) 、 ( ) 。(3)豌豆妈妈准备了( ) ,在( )底下,只要( ) ,豌豆娃娃就( ) 。4片,理解“带刺的铠甲” 。(4)动漫演示:豆荚在阳光下裂开。(5)归纳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4 小节。节,读出对植物妈妈的赞美之情。(进行表演体验,边读边演,读出自己的感情)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用时:10 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大自然中的植
45、物还有“很多很多”办法传播种子。2.引导学生默读第 5 小节,说说小朋友怎样才能了解这些知识。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5 小节。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思考:怎样的小朋友才能了解这些知识?(仔细观察)3.有感情地朗读第 5 小节。8.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哪些好办法?请你说一说,和同学们一起分享。_四、总结全文,背诵积累。(用时:5 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各种方式读课文。3.指导学生背诵。4.布置作业,完成小练笔。1.回顾课文讲了什么?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背诵全文。4.完成小练笔。9.小练笔:选择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第 24
46、小节,写一节。_板书设计5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着力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把朗读形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的形式,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同时抓住“降落伞” “纷纷”等词去感悟,然后进行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验,使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片段合作讨论,表演体验(教学重点)师: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思考: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找到关键的词句,读一读,也可以画一画,演一演。(学生讨论交流,确定展示方式)生 1:我们
47、小组是准备用表演来展示。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生 2: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生 3:我是小花猫,喵喵喵。生 4: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小白兔” “小花猫” “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生 5: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 “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 “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师:演得真好!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着力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把朗读形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表演得十分投入,对文中所提到的科学知识有了深入地了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