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40.72MB ,
资源ID:644300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4430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8《人之初》课件+教案+练习+素材(打包19套) 新人教版.zip)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8《人之初》课件+教案+练习+素材(打包19套) 新人教版.zip

1、1三字经炎黄帝,老祖先。五千年,已久远。黄河宽,生命源。华夏族,子孙传。大熊猫,国之宝,花鸟虫,不可少。多植树,重环保。山川绿,蓝天高。1三字经节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悌”通“弟”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译文】在

2、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1孟母三迁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1感(n)师恩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t)。燃(rn)红烛,化春泥,呕(u)心血,育桃李。授(shu)知识

3、,传(chun)道义。1正年少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bi),懂(dn)礼貌(mo)。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及改正。1人之初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国学经典,因其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他们不懂意思,但是他们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让孩子们体会国学经典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初、性”等 13 个生字,会写 “之、相”等 7 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激发

4、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一、故事导入,激趣入境: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播放视频。2.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2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国学经典三字经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里的内容。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5.认读生字“之” 、 “初” 。二、诵读韵文,识字学词:1.朗读第一小节,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5、不认识的字的读音。(2)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2.认读第一小节生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人人过关。3.诵读课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学生试读。(3)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律。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节,指导背诵。2.同学们,这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在质疑中,体会原文含义。师不过分讲解含义,只稍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好韵文。四、课堂拓展,总结全文:

6、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2.学习视频三字经之人之初 。3.总结:“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 ,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略。 教学反思31人之初教学目标: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 、 “善”和“恶” 。3.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教学重点: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

7、 、 “善”和“恶” 。教学难点: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有趣的诗歌,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一起认真地听听吧!教师播放三字经视频,组织学生认真听 2 遍。2.师:你听清小朋友们读的是什么了吗?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读一读吧。播放带三字经音频文件,在教师的指引下,跟着声音朗读。3.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的第一句,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就是人之初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8、遇到有困难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2.教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误指出来,集体订正后齐读三遍。3.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诗句的停顿。 (提示学生每三个字一停)24.通过小组竞赛,齐读等方式,反复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先学习要求会认的 13 个字,借助课本上的拼音和刚才的音频识字,同桌互相读。2.开火车读。每人一个生字,读对了,全班同学跟读三遍,读错了大家一起订正完之后齐读 5 遍。3.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你能给他们都找个伙伴组组词吗?“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组词:之间 百兽之王

9、。“初”: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一把刀,造字本义: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开启人类文明。有刚开始的意思。组词:初始 初夏。“性”:后鼻音,左右结构,从“忄”里萌“生”出来的就叫做“性” 。组词:性格 天性。“善”:翘舌音,像羊一样说话。羊是中国的吉祥物,祥字右边就是羊。此外,美、义都与羊有关。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此外,羊温顺。所以,羊是一种温顺、善良的象征。用儿歌识记:小羊坐在地上,张口说“善良” 。组词:善良 友善。“习”:会意字,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儿歌识记:“羽”丢半边就是“习” 。组

10、词:学习 练习。“教”:左右结构组词:教师 教育。“迁”:半包围结构,指移动,搬换,转变的意思。用加一加的方式识记:“千”字加上“辶” 。组词:迁移 搬迁。“贵”:“贝”部,表示与钱财有关,表示物品的价格高。组词:贵重 昂贵。“专”:翘舌音,组词:专门 专心。“幼”:“幺”表示小,力气小,表示年少,组词:幼儿 幼小。“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组词:宝玉 玉石。“器”:儿歌识记:一只犬,四张口。组词:器皿 器物。“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义气 正义。4.每个生字齐读 3 遍。5.如果老师把这些字的拼音都去掉,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试一试吧。3去掉拼音,让学生齐回答,或找学生回答。四

11、、师生互动,感知韵文1.师:同学们学生字的办法真多,相信大家以后再见到这些生字一定能准确快速地认出他们来,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古诗文也是分段的,前两句是一段,后两句是一段,每段两句话,每句话又分为四小句,每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好听!2.大家知不知道这篇诗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

12、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3.师:结合着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生 1: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生 2: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不好好学习,我们就无法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那么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五、识记生字练

13、习书写1.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2.各个击破读写结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边学边写,强调字形,注意笔顺,并巡视检查。“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写法指导:这个字笔画少,点写得稍大,捺要写平。组词:之间 百兽之王。造句:老虎是百兽之王。“相”:字谜:木、目相加不等于林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发出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互相 相差。造句:同学们之间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4“近”:儿歌:走之(辶)提着半“斤”米,两地之间短距离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很近 亲近 造句: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关系也

14、很亲近。“远”:跟“近”相对,加一加:辶+元=远、辶+斤=近。写法指导:“辶”的捺宜舒展;“元”第二横稍长。远和近是一对反义词,远表示两者之间距离长,近表示两者之间距离短。组词:远处 遥远。造句:远处有一颗大树。“习”:减一减:“羽”的一半就是“习”写法指导:第一笔是横折钩;里面的“ ”偏左。组词:学习 习惯。造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写法指导: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稍短,末横最长,点悬空。字谜:主动一点就好了。组词:宝玉 玉盘。造句:圆圆的月亮好像一个玉盘。“义”:字谜:差(乂)点(丶)错了。写法指导:字形长,撇捺交叉后向两边伸展。组词:正义 见义勇为。造

15、句:他因为见义勇为受到了表扬。3.通过齐读、分组读等方式,对学习的生字和所组的词进行反复朗读,加强识记效果。六、多样练习巩固所学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效果吧。1.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羽-( )=( )辶+( )=( )木+( )=( )主动一点变成( )差(乂)点(丶)错了就是( )2.组词。之( ) 相( ) 近( )远( ) 习( )玉( ) 义( )3.填空。人之初, ( ) 。性相近, ( ) 。苟不教, ( ) 。教之道, ( )子不学, ( ) 。幼不学, ( ) 。玉不琢, ( ) 。人不学, ( )5七、课外拓展知识积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

16、首好听的诗文只是三字经中的一小段, 三字经中还有很多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多媒体播放三字经的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课下拓展学习背诵。18 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17、他一共有 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 , “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

18、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

19、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

20、交朋友,听父母的话。1人之初知识归类听写词语之前 相同 远近 学习 玉石 义气形近字相林 近远 习羽 玉王 义人多音字教:jio(教 书) jio(教 师)反义词远近 幼老词语拓展之(之间)(之前)(总之)相(相同)(互相)(相伴)近(亲近)(近处)(远近)习(学习)(习作)(习惯)远(远近)(远方)(远处)玉(玉石)(玉米)(宝玉)义(义工)(义气)(意义)18 人之初(第一课时)1.会认 9 个生字, 会写“之、相、近、习、远”等 5 个生字。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积极传诵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兴趣。:1.会认本课 9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

21、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课件,生字卡片。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课件讲解这个故事)学生听故事,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2.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 。4.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课题。5.认读生字“之” 、 “初”6.学生自学生字“之” 、 “初” 。二、朗读韵文,学习生字1.朗读原文第一小节,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学生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把原文中的难读字圈出来。(2)学习生字,给

22、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识记生字。(4)指读,随时正音。(5)指名读,检查学习情况。 (游戏:让气球飞起来)2(6)出示字卡,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 (游戏:开火车)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听录音。 (播放三字经的朗读)(2)出示课文内容,标出节奏。师强调: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3)学生试读。(4)指名读,师生共评。 (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律)三、背诵韵文,尝试理解。1.师生齐读第一小节。2.指导背诵。3.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在汇报、

23、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师不要过分讲解原句的含义,只给同学们稍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好韵文)5.尝试背诵第一小节(组内互背,轮流背,相互指正评价)6.指名背,全班齐背。7.交流汇报。四、范写指导,自主练习。1.认读生字卡:之、相、近、习、远2.说说每个字的结构,观察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3.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之”的书写, “远” “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 “习” “相”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旁指导书写。4.学生描红、写字。同桌交流评价。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五、课堂练习,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同桌互相背诵第一小节。8 人之初3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器义(

24、田字格书写)之相近习远1人之初同步练习(第一课时)一、我会写汉字。之 相 近 习 远二、给生字补充音节。性 x_ 善 _n 教 ji_ 迁 qi_贵 _ 专 _n 近 j_ 远 yu_三、加偏旁,组成新字。斤( ) 元( ) 目( )四、我会一字组三词。性:教:近:习:五、把韵文补充完整。初,本善。性,远。苟不教,性乃迁。教道,贵以。2答案与点拨一、我会写汉字。 (略)二、给生字补充音节。xngshn jio qin guzhun jn yun三、加偏旁,组成新字。斤(辶 )近 元(辶 )远 目( 木 )相四、我会一字组三词。性:性格 性别 个性 教: 教师 教室 教学 近:相近 近处 附近

25、习: 习惯 学习 温习五、把韵文补充完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18 人之初 (第二课时)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第二小节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2.会认“幼、玉”等 4 个生字,会写“玉、义”2 个生字。:学习本课的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课件,生字卡片。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用“性、初、习、教、近、远”组词。3.全班齐背第一小节4.指名背、分组背、全班齐背第一小节。二、背诵韵文,理解内容。1.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对前一小节内容进行了复习。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圈出

26、生字,读通顺、读流利。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练习读,把经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5.认读生字“幼” “玉” “器” “义” 。6.用“幼” “玉” “器” “义”组词。7.再读经文,指导读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8.组内比赛背,互背,指名背,全班齐背。9.思考:通过读这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老师大致讲解其意思即可,不必深入交流。 )(1)教师引导抓关键词,理解意思。2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

27、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2)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10.边读边品,再读课文。三、拓展学习,指导书写。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出示图片: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团结同学)2.总结:同学们, “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 ,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

28、少年” 。3.指导书写生字“玉” “义”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5.作品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1.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2.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38 人之初(田字格书写)玉义1人之初同步练习(第二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yun fng y sh

29、xing tng jn kn xu x二、我会给多音字选出正确的音节。(1)老师在干干净净的教()室里教()我们读书写字。(2)走在前面的那个少()年有多少()岁,我不知道。(3)因为()他助人为()乐,所以被评为() “优秀少先队员” 。三、我会填空。(1) “习”字是()结构,第一笔是()(2) “学”字是()结构,第四笔是()(3) “近”字是()结构,第二笔是()(4) “专”字是()结构,第三笔是()四、阅读大本营。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h)为人。蚕吐丝,蜂酿蜜(ning m) 。人不学,不如物。(1)选文中有()句话。(2)选文中提到是动物有、 、 、 。jiowi wish

30、oshojio2答案与点拨。一、 看拼音,写词语。远方玉石相同近看学习二、我会给多音字选出正确的音节。(1)老师在干干净净的教( jio )室里教( jio )我们读书写字。(2)走在前面的那个少(sho)年有多少( sho )岁,我不知道。(3)因为( wi )他助人为( wi )乐,所以被评为(wi ) “优秀少先队员” 。三、我会填空。(1) “习”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是( )(2) “学”字是(上下)结构,第四笔是()(3) “近”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是(丿)(4) “专”字是(独体)结构,第三笔是( )四、阅读大本营。(1)选文中有(四)句话。(2)选文中提到是动物有犬、

31、鸡、蚕、蜂。 人 之 初子 不 学, 非 所 宜 ,幼 不 学 , 老 何 为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人 不 学 , 不 知 义。z b xu fi su yyu b xu lo h wiy b zhu b chn qrn b xu b zh y幼 玉幼小 幼儿 幼年我会认我会认幼小 幼儿 幼年器 义器具 乐器 机器 意义 正义 名义我会认我会认子 不学 , 非所宜 ,幼 不学 , 老何为 ?玉不琢 , 不成器 ,人 不学 , 不知义 。我会读我会读/子不学,非所 宜 ,幼不学,老何为?合适。反义词这句话是说: 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贵在教导他

32、学习专心致志,始终不懈。玉 器玉不 琢 ,不成 器 ,人不学,不知义 。雕刻。器具。道理。琢这句 话是说: 美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人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孝敬父母和睦相处 团结有爱雅言传承中华 文明经典 浸润精彩人生玉 义玉石 玉米 意义 正义 名义1人之初同步练习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x_ sh_ g_ zh_ y_ q_性 善 贵 专 幼 迁 二、我的字很漂亮。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 )_( )_ ( )_( )_一、把能组成词语的字连起来。 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之 习义 玉辶木初 专 性 善2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性相_,_相_。_不琢,不成器,_不学,不知_。订正栏: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ng n u un u in二、提示: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按笔顺来认真写。三、略课后能力提升:一、初始专门性格善良二、近习远玉人义格 始 良 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