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文学与传媒课程编号 S0102120501001 课程名称:传媒、文化与社会课程英文名称: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艺术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化研究在传媒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学习,让研究生了解作为一种理论视野与实践方法的传媒“文化研究” 。主要内容有: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基本理论谱系,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作为背景和方法的后现代传媒理论等。基本要求:通过上述学习者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变化,把握和分析当代中国各种纷繁复杂的传媒文化现象,开展自己对传媒实践进行独立
2、研究的能力。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要求学习者能掌握基本理论,能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对文化研究有基本的了解,有一定的理论兴趣和学习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上海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研究理论读本 ,2003。2, 哈罗德伊尼斯, 帝国与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商务印书馆,2000 版。4,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唐小兵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5, 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6,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 ,商
3、务印书馆,2001。7,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吴睿人译,上海人民版 2003年。填写人: 雷启立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2 课程名称:传播学理论研究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f communication theory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绪论:传播学历史和现状及其认识;2、传播与传播学基本含义及变异;3、传播的方式、类型和模式;4、人际传播、表露与反馈;5、符号与意义;6、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7、内传播与人际传播;8、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4、;9、大众传播:性质、含义与受众;10、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11、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2、议程设置理论与宏观社会效果;13、传播主体分析;14、传播内容分析;15、受众分析;16、传播效果分析;17、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基本要求: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完成布置的阅读材料。同时请相关客座教授联系实际案例,讲授传播学前沿的研究理论和实际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能合理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的一些实际问题。考试方式及要求:论文考查。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两部分。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本课程是本
5、院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其前置课程为本科段的传播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郭庆光著,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殷晓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童兵、展江、郭青春等著, 新闻传播学原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关绍箕著, 中国传播理论 , ,台湾中正书局 1994 年版1.大众传播模式论 ,英麦奎尔、温德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中文版。2.人的延伸媒介通论 ,加 麦克卢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中文版。3.传播理论 ,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中文版。4.传播理论
6、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 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 2000 年 中文版。其他参考文献由任课教师另外布置。填写人:仲富兰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5 课程名称:民俗传播学课程英文名称:On folk-culture communication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绪论:民俗传播学的对象与任务;2、民俗文化传播的历史记录;3、相沿成习与传播风行;4、民俗传播的一般特征;5、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6、民俗中的体势语与肢体语言传播;7、民俗传播与主体心理积淀;8、民俗禁忌与传播心
7、理;9、语言为本的传播流向;10、维系家国的传播调节;11、采风问俗的谣谚传播;12、宗族与家族的祠堂传播;13、周期循环的传播方式;14、民俗信仰的传播架构;15、储存扩散的传播体制;16、力度受制的传播流程;17、大众传播时代的民俗传播;18、关于民俗传播的研究方法。基本要求:通过本课讲授,使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对民俗传播学,特别是民俗与大众文化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对之有正确的认识和批判。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民俗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采访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试方式及要求:论文考查。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本课程前置课程为本科段的民俗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
8、。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钟敬文主编, 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仲富兰著, 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陶立璠著, 民俗学概论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高丙中著,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填写人:仲富兰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6 课程名称:流行文化与生活形态课程英文名称: A study of popurtunity and living form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绪论:当代流行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2
9、、 “流行文化”的定义讨论;3、当代流行文化生成的背景;4、流行文化主体研究;5、流行文化传媒;6、当代流行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互相关系;7、流行文化的生产与消费;8、文化工业与文化市场;9、生活形态与消费心理;10、流行文化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取向;11、流行文化的未来走向;18、关于流行文化与生活形态的研究方法。基本要求:通过本课讲授,使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对城市流行文化与市民的生活形态有一个全面的观照,对当代流行文化与生活形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文化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试方式及要求:论文考查。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本课
10、程前置课程为本科段的大众文化理论和广告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郑也夫主编, 城市社会学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邹广文主编,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王晓明主编, 当代大众文化批评 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陆扬 王毅著, 大众文化与传媒 ,上海三联书店,2000填写人:仲富兰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7 课程名称:文化传播研究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
11、艺术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讲授文化传播的概念范畴,分析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文化传播的发生发展规律,介绍有关文化传播的重要理论和流派。基本要求:学生应配合课程内容,阅读大量相关论著,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有关文化传播的范畴理论和流派,了解文化传播的功能、机制和过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活动的特点规律;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和中外文化传播的比较研究,加深对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从而引发对文化传播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考核方式及要求:小论文形式。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传播学、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传播学史 (EM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
12、.中国传播史论 (李敬一著,武汉大学出版社)3.文化学教程 (吴克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文化传播学 (吴格言,中国物资出版社)5.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8.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填写人:张溦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8 课程名称:19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研究课程英文名称:Society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艺术学教学内
13、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学习者关注和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热情与能力,使学习者能够拓宽思考问题的思路,以质疑的眼光来考察和面对传媒的“编码/解码”策略。研究的主要课题有:19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化,19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化,1990 年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大众文化潮流、传媒的变化,文学艺术领域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分化和问题意识的转化,从传统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的变化,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现代性及其反思等。基本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关注和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热情与能力,敢于提出问题,拓宽思考问题的思路,结合自己的专业展开实际研究工作。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
14、文,要求学习者能选择当下社会文化现象作出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已经完成“传媒、文化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2.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与文学分析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3.汪晖:死火重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5.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6.罗岗、倪文尖 编90 年代思想文选 ,广
15、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7.王岳川 主编:媒介哲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8.卡尔博格斯(美国) , 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9.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译林出版社,2002。10.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译林出版社,2002。填写人: 雷启立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09 课程名称: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ories and practical studies of redaction and publishation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
16、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让研究生对编辑出版工作流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理论与思想方法,引导研究生把研究的重心放到编辑出版工作最新的发展动向上来,使学习者既能以系统的眼光来考察和面对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编码/解码”策略,把握和分析当代中国各种纷繁复杂的编辑出版现象,提高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要求学习者能选择一种出版理论或出版实践做分析和研究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已经完成“传媒、文化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王振铎, 编辑学原理论 ,中国书籍出版社,北京,2004 年 8 月。2,张
17、积玉等 著, 编辑学新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3 年 6 月。3,朱胜龙 编著, 现代图书编辑学概论 ,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2003 年 12 月。4,姚福申 著, 中国编辑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 年 6 月5,小林一博(日本) , 出版大崩溃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年版。6,吉尔戴维斯(英国) , 我是编辑高手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7,陈昕, WTO 与中国出版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9 年版。8,各种书业报纸刊物,如中华读书报 、 文汇读书周报 , 编辑学刊 , 中国出版 、中国书评 、 博览群书等。填写人: 雷启立 审核人:严三九
18、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0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Study on Sociolinguistics 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2双重语言与语言忠诚;3基于语料库的社会语言学研究;4语言与文化;5语言发展与语言竞争;6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期对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研究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并能运用所学解决一定的理论及现实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现代汉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9、:1 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2 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96 年版填写人:蒋冰冰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1 课程名称:语言传媒理论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Study on Theories in Media Language 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媒体与语言的关系研究;2新闻话语微观结构研究;3新闻话语修辞研究;4新闻话语风格研究;5新闻话语制作与理解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对语言传媒理论的有关研究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并能
20、运用所学解决一定的理论及现实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现代汉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 媒体与语言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2 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 2003 年版填写人:蒋冰冰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2 课程名称:广告创意与视觉传播课程英文名称:Advertisement Creativit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学分:3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视觉时代与广告创意;2、创意策略与创意发想;3、广告创意的视觉元素;4、品
21、牌视觉识别系统;5、创意传播与视觉传播;6、图形创意的表现;7、文字创意的表现;8、视觉传播的物质属性与精精神属性;9、视觉传播形式的特性和内涵;10、视觉传播的符号系统。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解读广告创意与视觉传播之间的互助关系,分析创意元素在策略和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创意元素符号和视觉传播象征的意义建构和设计创意过程,研究受众对于视觉创意的接受度与记忆度,以及接受符号的价值化经验,研究视觉暗示、创意文化、传播介质等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8000 字以上)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广告学、传播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美 保罗梅萨里著
22、 王波译 新华出版社 2004 年1 月2.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著 滕守尧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3.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 美保罗M 莱斯特 霍文利等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7 月填写人:金定海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3 课程名称:消费者意识形态与城市创意产业课程英文名称:Consumer Ideology and City Creativity Industry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大众传播与城市文明;2、阶层化与大众媒介;3、媒介与文化产业;4、休
23、闲的制造;5、知识库房与创意传播;6、市场整合与消费符号;7、媒介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8、集体与集体理解力的制造。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解读消费者意识形态与当代城市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消费、媒介之演变、创意特性及其社会/政治/文华/产业等因素,分析城市文化符号和日常生活象征的意义建构和设计创意过程,研究讯息与阅听人的符号的价值化经验,研究市民意识形态、消费文化、世俗神话的审美呈现与现代传播的信息配置的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8000 字以上)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广告学、传播学、消费者行为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 中国社会科学出
24、版社 2000 年 10 月2.传播:文化与理解 王政挺 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6 月3.麦克卢汉精粹 埃里克麦克卢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4.快感:文化与政治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3 月填写人:金定海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4 课程名称:品牌形象研究课程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Brand Image学分: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品牌的基础概念,品牌形象的框定范畴;2、品牌形象研究方法;3、品牌的核心竞争元素分析;4、品牌形象与心
25、理暗示;5、品牌形象与视觉传播;6、品牌形象联想与记忆;7、品牌形象的物质、精神归属;8、品牌形象的提升策略。9、地域性、区域性品牌形象比较;10、品牌形象地维护。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品牌形象所代表的某一部分消费者的生活形态、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利益取向等特征,解读品牌形象与媒介传播之间的相承关系,分析创意元素在品牌形象塑造、维护、提升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8000 字以上)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广告学、传播学、品牌管理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 品牌智慧:品牌战略实施的五个步 骤(第 2 版) :(美)杜纳E科耐普著 赵中秋 罗臣 译
26、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年 5 月2、 创建强势品牌:美大卫A艾克 吕一林译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004 年 5月3、 品牌领导美大卫A艾克 曾晶译 新华出版社 2001 年 4 月4、 品牌管理埃里克乔基姆塞勒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填写人:金定海 审核人: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7 课程名称:新闻心理学(采访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f news psychology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新闻心理的产生与其研究对象和任务;2、新闻采访的心理学原
27、理;3、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4、采访过程的心理学解读;5、受众心理与受众态度;6、采访与态度;7、采访心理与采访艺术;8、即兴采访的心理学;9、新闻采访与采访意志;10、新闻敏感、社会自觉与采访心理攻略;11、影响访问成功率的要素分析;12、思考、交谈技巧与采访心理;13、外部环境与传播心理;14、宣传过程中的逆反心理;15、谈谈传媒人的修养、能力和工作;16、受众心理研究;17、新闻心理学与宣传心理学比较研究。基本要求:通过本课讲授,使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对新闻心理学,特别是研究新闻交流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以及读者、观众、听众的心理活动、心理特性、心理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
28、而对之有正确的认识和批判。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采访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试方式及要求:论文考查。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两部分。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本课程是本院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其前置课程为本科段的心理学原理和新闻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采访心理学 ,虞达文,新华出版社,2001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大众传播心理研究 ,刘晓红 卜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敬蓉 ,新华出版社,1999填写人:仲富兰 审核人:
29、严三九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8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se of Communications over Internet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网络传播概述;2,网络传播常见类型;3,网络传播和其它传播形式的比较;4,网络传播和其它传播形式的关系;5,网络传播的特殊性;6,网络传播实践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收集和阅读网络传播方面的文献,以及网络传播实践,对网络传播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
30、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传播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网络研究 ,新华出版社网络广告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网络经济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填写人:黄佶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120501019 课程名称: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英文名称:Media Management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1、媒介的组织结构 2、媒介领导与领导工作 3、媒介市场分析 4、媒介策划 5、媒介产品营销 6、媒介广告营销 7、媒介生产管理 8、媒介财务管理 9、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检索大量
31、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找出有价值的选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研究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学习过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唐绪军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 1999 年;周鸿铎 传媒产业经营实务新华出版社 2000 年。填写人:严三九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120501020 课程名称:广告专题研究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 Studies of Advertisements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艺
32、术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广告理论概述;2,广告常见类型;3,广告的作用;4,广告和传播的关系;5,广告专题讨论和分析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研究实际的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等,收集和阅读广告研究分析文献,对广告这一传播类型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广告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20 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实战广告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上海人民出版社填写人:黄佶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0501021 课程名称:后现代电影与文化理论研究专题
33、课程英文名称:Monographic study of post-modern film and culture theory 学分:3 总学时:6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艺术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导论;2、文化研究中的青年亚文化;3、现代性与视觉文化;4、后现代与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5、欲望政治;6、非美主义与重度能指;7、看与被看:女性主义与其它;8、电子文化与形式体验;9、后电影与元电影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研读代表影片,并阅读大量相关论著,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要点有深入理解和思考,并对当前研究热点有广泛的了解。考核方
34、式及要求:专题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 世界电影史 ,美大卫波德维尔/ 克/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2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美 大卫波德维尔/ 克/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3 文化研究导论阿雷恩鲍尔德温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4 后人类文化吴士余 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填写人:黄文达 审核人:严三九 课程编号:S0102120504019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学分:2 总学时:40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广播电视艺术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采
35、用历史梳理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从先秦到近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生、发展、演化的概况及其基本的民族特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范畴有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基本要求:学生应配合课程内容,阅读相关论著,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观念主张作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探讨,古为今用,引导学生联系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际,适当联系、对照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以期拓展视野,增强理论的运用能力。考核方式及要求:小论文形式。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古典文学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蒋凡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中、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填写人:张溦 审核人:严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