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4-,-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特别提醒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一个地区由于人口迁移或流动导致的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之为机械增长。,迅速增长,生产力,-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 率、死亡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出生,自然增长,-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
2、关,(2)阶段划分及模式类型。,高高低,低低低,高增长,发展中,-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特别提醒(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3)几个关注点: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
3、四川成都摸底)下表为我国北京、上海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2题。,1.据表可知2007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 ) A.数量减少 B.数量增加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导致2014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升级 B.人口政策调整 C.房价快速上升 D.老龄化加剧,B,A,-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2007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速均为正值,说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项正确;增速下降,说明人口增长变缓。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2014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增速为负值,说明人口数量减少,主
4、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外迁,A项正确。,-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人口增长的计算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2)自然增长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年后人口数=人口基数(1+自然增长率)n(n为经过的年数)。 (4)总增长量=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5、(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4全国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2题。,-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A,-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
6、19501970年 D.19701990年,C,-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总人口数=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依据图中数据估算该国不同年份的总人口数(如下图所示),推断其人口增长特征为移民数量虽然发生波动变化,但人口总量总体是在不断增加。结合数值大小应与图变化相符。第2题,自然增长量=总增长量-机械增长量。19501970迁移人口数没有大的变化,但迁移人口比例降到了最低值附近,此时段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该题也可以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答案,但运算量大。,-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常考图形,出生,少年儿童,计划生育,老龄
7、化,劳动力,青壮年,-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8陕西榆林、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二模)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据此完成第13题。,-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1.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2.四国中( ) A.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 B.乙国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主要依靠接纳海外移民 C.控制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 D.丁国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8、3.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婚育年龄小 B.城市化率低 C.生育意愿弱 D.人口流动规模大,A,D,C,-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第1题,图示甲国人口中位数增长最快,而且中位数由较大变为最大,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第2题,甲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但人口基数不一定大,故老龄人口数量不一定最多,A项错。一般情况,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主要依靠本国人,B项错。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说明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较大,出生率较高,应该是没有控制生育,C项错误;丁国人口中位数较高且在逐渐增加,说明老年人口较多且逐渐增多,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逐渐减
9、小,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D项对。第3题,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意愿减弱,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因此选C项。,-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常考图形,-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协调外,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常考图形,
10、-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我国人口政策调整: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 2013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低位徘徊;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变少的劳动力抚养变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常考图形,-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11、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第12题。,-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A,B,-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 第1题,由图中老年人口比重可看出,上海、北京、天津等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
12、高;贵州、云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低;经济发达的省市并未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如天津的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低于7%;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低于城镇老年人口占比。第2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如贵州、湖南等,由于人口密集,山区经济落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经济收入较高的城镇务工,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占比较高。,-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思维流程,常考图形,老龄化,低,大,少,高,高,下降,-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5 人口统计图 1.曲线图、折线图 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
13、况和发展趋势。在判读分析该类图示时,一般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即明确横轴(自变量)、纵轴(因变量)各是什么,弄清含义,做到读图识变量。另外要注意从材料或图名中获取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 (2)看线:采用“先分后合”法,先看各曲线的变化趋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曲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再综合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
14、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求突破”。另外这些特殊点通常会与人口数据计算联系在一起,考查计算能力,要注意把握纵、横坐标提供的单位数值,采取“垂线法”,即从某点向纵横坐标作垂线。,-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在金字塔图中,横坐标一般表示某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如下图所示。,-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1)读塔型,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
15、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如下图所示。,-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未来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 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
16、将缩减。,-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读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看特殊,析变化:人口金字塔图不但具有不同类型,而且同一金字塔图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如下图所示。,-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
17、图中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图中处。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三角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
18、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下图中“”表示某地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上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1%,65岁及以上为6%。,-3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4.四边形人口统计图在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按照直角坐标图可读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