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公移山教案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惩、君、汝、穷匮、何苦、亡(以应) 。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句(且焉置土石) 。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三、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根据“以思
2、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运用“主体参与有效课堂”的模式,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 ,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自读: 完成下列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高万仞 惩山北之塞 箕畚 穷匮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毕力平险 达于汉阴 河阳之北且焉置土石 何苦而不平 虽我之死 投诸渤海之尾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叩石垦壤,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帝感其诚。且焉置土石(练习结束后,小组或前后相互订正,课文中另有不懂或疑惑的地方,就小组提出、解决。)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 “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 ,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2、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的缺
4、乏,运土路途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动有何作用?(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 .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 2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 ”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 ,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
5、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 “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
6、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 ,同“岂” ,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 ,智叟则称愚公为“汝” ,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 “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 ,智叟而是“笑”和“止” 。“近似之迹,不可不察” ,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二)深入思考释疑惑1、有人说:“谁说
7、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是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2、 最后,山是被神仙背走的,并不是愚公他们移走的,这样安排对愚公的形象有损害吗?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3、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
8、不要发扬这种精神?4、从课文中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 “叟”是老人的意思。三、课堂练习: (一)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 3 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二)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 。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
9、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 ”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 、 “善哉,君之所言” )并作解释。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四、布置作业:1、探究练习第三题2、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 (不是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