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 I 卷(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2017 年立春时间为 2017 年 2 月 3 日 23 时 34分 01 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该日立春时直射点经度大约为A. 127 E B. 135 E C. 26 W D. 53 W2. 该日立春时重庆(30 N)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A. 40 B. 50 C. 60 D. 70【答案】1. D 2. B【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学生要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1 题详解】2017 年立春时间为 2017 年 2 月 3 日 23 时 34 分 01 秒(北京时间) 。利用东加减的方法计算时间,太阳直射点的时间是 12 时,比北京晚 11 时 34 分,经度由北京向西跨过173.5,即大约 53.5 W,选择 D。【2 题详解】2017 年立春时间为 2017 年 2 月 3 日 23 时 34 分 01 秒(北京时间) 。从日期看大约在冬至到春分中间,所以直射的纬度大约在 10S 左右,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立春时重庆(30 N)正午太阳高度大约
3、为 50,选择 B。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某品种菊花当日照时长低于 10小时 30 分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A. 2 月 B. 5 月 C. 8 月 D. 11 月4. 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A. 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 B. 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C. 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 D. 郑州、石家庄、武汉、长沙【答案】3. D 4. B【解析】【3 题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
4、间。3 月白昼时间长于 11 小时;9 月 1 日白昼时间长于 11 小时,12 月 1 日白昼时间小于 10 小时 30 分。根据武汉位于北半球,白昼时间小于10 小时 30 分应位于 9 月 1 日与 12 月 1 日之间。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4 题详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位于越高,白昼时间越短。石家庄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短,其次为郑州,再次为武汉和长沙。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拉萨号称“日光城” ,在夏季常常白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晚上却大雨倾盆。拉萨日晴夜雨的好天气让更多的进藏旅游者受益和喜欢,有人认为这是佛祖显灵,在照顾那些不辞艰辛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和游客。据此回答
5、下列各题。5. 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 大气污染小,旅游业发达,C. 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6. 拉萨多夜雨的最主要原因是A. 拉萨位于河谷,夜间气流上升 B. 拉萨位于河谷,气流下沉C. 拉萨空气稀薄,夜间易降水 D. 拉萨夜间刮谷风,易形成降水【答案】5. D 6.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的原因以及山谷风的影响,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5 题详解】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
6、的太阳辐射强,结合选项,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6 题详解】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的北侧,山顶和谷底间的热力环流十分明显。根据热力环流知识,白天山顶气温升高的快,吹谷风,谷底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雨。晚上山顶气温下降快,吹山风,谷底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雨。所以夜雨成因是山谷风的影响,结合选项,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中 a、b、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 a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 a、c 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
7、关系是 a c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8.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 增强 a B. 增强 b C. 增强 c D. 改变 b 的方向9. 下列与材料中点燃柴草防止霜冻原理相同的是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 高原上的人皮肤较黑【答案】7. B 8. A【解析】【7 题详解】图中 a、b、c 所代表的内容,a 代表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 错。b 是地面辐射,c 是大气逆辐射,a、b、c 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 abc,B
8、对。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的辐射是太阳辐射,C 错。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D 错。【8 题详解】与材料中点燃柴草防止霜冻原理相同的是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A 对。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大气的散射作用,B 错。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云层的削弱作用,C 错。高原上的人皮肤较黑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强,D 错。点睛:a 代表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b 是地面辐射,c 是大气逆辐射。辐射温度越低,辐射波长越长。点燃柴草防止霜冻原理相同的是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10.
9、 推测最可能分别为A. 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B. 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C. 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D. 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11. 2010 年 3 月 4 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台风影响 B. 阴雨天气 C. 湿度较大 D. 天气晴朗【答案】10. C 11.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不同下垫面对于气温和温差的影响,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0 题详解】图中地表气温最低,最可能是水体,A、B 错。表示植被覆盖地,
10、气温较低。表示裸地的气温较高,表示城镇建筑用地多是水泥地面,气温最高,C 对,D 错。【11 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四地的下垫面不同,2010 年 3 月 4 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晴朗,水体升温慢,其它地面升温快,建筑用地升温最快,导致差异大,D 对。台风影响多暴雨天气,阴雨天气、湿度大,温差较小,A、B、C 错。【点睛】地表气温最低,最可能是水体。植被覆盖地,气温较低。裸地的气温较高,城镇建筑用地多是水泥地面,气温最高。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晴朗。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不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的经典诗作,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
11、拂下长发向后飘逸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 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 处 B. 处 C. 处 D. 处13. 如果你是导演,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A. 16 时至次日 8 时 B. 8 时至 16 时C. 18 时至次日 6 时 D. 6 时至 18 时【答案】12. B 13. B【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点。由甲图可知近地面风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所以白天陆地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同时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拨升高而降低
12、。图甲中、四处气温最低的是处。【13 题详解】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这时可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乙的判读,明确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海洋升温降温的幅度均低于陆地。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如下图所示: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读“南半球四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完成下列各题。14. 四幅图中,P 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A. 图甲 B. 图乙 C. 图丙 D. 图丁15. 图乙中 P 地的风向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答案】
13、14. C 15. D【解析】【14 题详解】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本题图上等压线疏密程度一样,且比例尺相同,则等压线气压差越大,风力就越大,图丙气压差最大,其风力最大,故 C 正确。【15 题详解】过 P 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故 D 正确。【点睛】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强。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 1和 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 此时甲
14、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 东南风 B. 西南风C. 东北风 D. 西北风17. 甲地所在区域可能为A. 副热带高压带 B. 西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信风带【答案】16. B 17.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近地面风向的判断和大气环流的知识,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6 题详解】图示 P1 等压面比 P2 在高空中更向下倾斜,说明近地面等压面为高压南部为高压中心,北部为低压中心,甲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图中甲地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了右偏影响,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所以 B 项正确。【17 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位
15、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结合第一题答案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指气压高低状况而不是气流运动状况,信风带主要在低纬度地区,结合选项,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 年 2 月 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19. 该日A. 地球在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B. 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C. 赤道低气压带偏北半球分布
16、 D. 长治地区昼短夜长【答案】18. A 19.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青大气环流风带的判断和特定时间地理现象的解读,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8 题详解】恩斯克堡岛位于纬度 70S 和 80S 之间,属于极低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 A 项正确, B、C、D 错误。【19 题详解】结合题干信息可知,2 月份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南极圈上出现极昼在 12 月 22 日,赤道低气压带偏南半球分布,2 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长治地区昼短夜长,结合选项,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
17、答下列各题。20.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所处板块边界位置类同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地表形态多为A. 山地 B. 平原 C. 裂谷 D. 盆地21. 关于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位于非洲板块 B. 地位于印度洋板块C. 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D. 两地靠近海沟、裂谷、地壳不稳【答案】20. A 21. C【解析】【20 题详解】位于两个大陆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处,形成高大山脉;平原和盆地一般主要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 BD 错误;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故 C 错误,所以该题选 A。【21 题详解】读图地位于美洲板块、地位于非洲板块;、两地之间存在生长边界,因此两地之间的距
18、离不断扩大;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才会形成海沟,故该题选 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 从成因上看,山地 M 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3.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 D. 泰山【答案】22. C 23. B【解析】考查断块山和褶皱山。【22 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岩层一侧上升,一侧相对下沉,从成因上看,山地 M 属于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故选 C。【23 题详解】庐山、华山、泰山都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系。故选 B。河西走廊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
19、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下图是该地貌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24. 形成此种花岗岩地貌的地质作用为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力侵蚀25. 该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 外力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 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 岩浆喷出外力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 岩浆侵入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答案】24. D 25. 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24 题详解】图中“蜂巢”是侵蚀作用的结果,BC 错误;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少,流
20、水的侵蚀作用微弱,而地表物质疏松,风力大,所以风力侵蚀作用强烈。A 错误,D 正确。故选 D。【25 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说明先有沉积岩形成,然后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没有喷出地表,现在花岗岩露出地表,说明岩层形成后有地壳抬升作用,地势变高,表层岩层被侵蚀掉,花岗岩才露出地表,然后被外力侵蚀形成现在千疮百孔的地貌状况,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图甲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6. 图甲中象鼻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27. 与象鼻山形成的主要原因一致的是A. 青藏
21、高原高耸入云 B.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C.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D. 西北地区沙丘遍布28. 图乙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为冷却凝固作用 B. 为重熔再生作用C. 为外力作用 D. 为变质作用【答案】26. C 27. B 28.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6 题详解】图中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而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结合选项,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7 题详解】青藏高原
22、高耸入云主要是受到板块挤压抬升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云贵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主要是受到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西北地区沙丘遍布主要是受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是受到流水侵蚀形成的,结合选项 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8 题详解】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固、为风化、侵蚀、搬运、为固积成岩、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为地壳抬升,结合选项,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9.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23、A. 海水侵蚀 B. 风化和风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30. 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 岩洞 B. 岩礁 C. 沙滩 D. 海岸【答案】29. A 30. C【解析】【29 题详解】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 型) 、瀑布和峡谷;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风化壳;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 U 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A 正确。【30 题详解】岩洞是由于天然水流经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岩礁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
24、,是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沙滩是海底的土壤在地壳运动中露出海面,一些珊瑚礁与贝壳也随之露出,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成为海滩、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海岸(又称滨) ,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这个地区主要是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故 C 正确。【点睛】注意岩洞、岩礁、沙滩和海岸的形成过程。第卷 (共 40 分)二、读图综合题(40 分)31.读“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 C 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_,根据地层新老关系判断该地质构造的方法是_。(2)B 处的地貌形态是_,其构造顶部部分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3)在图示区域进行
25、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_处,可能储存地下水的是_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_处。【答案】 (1). 向斜 (2). 中间新两翼老 (3). 谷地 (4).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受侵蚀,风化崩解 (5). A (6). C (7). B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质构造以及其实际应用,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 (1)C 处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为向斜,向斜地层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 (2)B处外部形态为谷地,而底部岩层为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背斜顶部岩层缺失形成谷地的原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受侵蚀,风化崩解而形成。 (3
26、)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断层处,图中 A 为断层,可能储存地下水的是向斜,为图中 C 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背斜,为图中 BD 处。【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一般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断层,隧道一般建在背斜处,石油、天燃气储存于背斜处,而地下水储存于向斜处。32.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_。(3)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乙地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判断理由_。(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5)若图示
27、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 (白天/黑夜)【答案】 (1). 乙、甲、丁、丙 (2). 顺时针环流 (3). 阴雨天气 (4). 晴朗天气 (5). 甲 (6). 白天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晴天少;而夜晚有云,大气的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 (7). 乙 (8). 白天【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等压面的判读以及热力环流的基础知识,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 (1)由图可知,丁与丙在同一平面,而丁处等压线向高空弯曲说明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
28、高压,甲形地地面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 (2)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结合第一小题,可以得到答案。 (3)甲地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成雨,多阴雨天气;乙地空气下沉,不易凝结成雨,多晴朗天气。乙地晴天多,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乙地。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郊区比城市地面冷,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表示郊区的是乙。 (5)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
29、流,若甲地为陆地,结合上面小题可知甲地此时为低压,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压。33.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相关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2)一般来说,A 地比 B 地降水_。(3)C 气流来自_气压带。(4)C 气流和 D 气流相遇形成的气压带为_。【答案】 (1). 冬季 (2).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3). 多(丰富) (4). 副热带高气压带 (5). 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基础知识,需要结合到课本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 (1)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中的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所以是北半球的冬季。 (2)西风带风向是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温度降低,容易形成降水,信风带风向和极地东风带风向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容易形成降水。图中的 A 是西风带,B 是信风带,所以 A 的降水多。(3)C 是南半球的西风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 (4)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气流在 60 度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此处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