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13MB ,
资源ID:60622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6062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天天快乐)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无答案).doc

1、- 1 -2015 届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30=60 分)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3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

2、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4、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5、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 方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 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门下- 2 -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

3、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8、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9、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4、)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1、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12、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中央对地方控

5、制加强14、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5、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A.决策 B.监察 C.司法 D.行政16、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 B.推行募兵制度 C .实施行省制度 D.设置转运使17、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

6、.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8、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D.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18、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 )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 3 -C.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 D.分封制受到挑战19、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

7、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20、观察右图:反映晚清乡试后情况的南闱放榜(局部)图 。对此情景,站在进步立场的西方记者说( )A.读书,使他们开化了 B.科举,是明智的保障C.中国,唯有依靠孔教 D.上帝,请给他们智慧21、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 (“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期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2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

8、备撰写历史小论文。下列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 )A.趣谈周公与宗法制 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3、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 24.荀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 主张礼法并用 B.主张以礼治国 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 主张“性恶论”2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 。这表达了( )A.没落贵族的愿望 B.新兴地主

9、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26.达芬奇传世画作蒙娜丽莎如何产生似有若无的微笑效果,一直是个谜。2010年科学家透过 X 光分析,首次破解这个谜团,原来达芬奇使用了招牌绝技“晕涂法” ,整幅画融合了共 40 层超薄油彩,而且达芬奇可能先把油彩涂在手指上,再抹在画上。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达芬奇这样做的目的是( )A嘲讽教会的腐化和贪婪B将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C展现其高超的绘画技能D歌颂人性的美及人丰富的思想感情27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

10、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给点- 4 -施舍,救救我们吧! ”“金银入库,灵魂起舞。 ”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C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28从青春之歌 、 创业史 、 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 B. C. D.29.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

11、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的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30为缅怀一些在历史上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著名人物,一些地方政府常常采取开设纪念馆或者为名人做雕塑的做法,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其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C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D康有为提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二、材料题(31 题 13 分、32 题 15 分,33 题 12 分)31、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

12、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 分)材料二:表 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据何怀宏选举社会编制)(2)表 2 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6 分)32.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 -变化一 从

13、“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 “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19 世纪 60 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 “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变化二 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19 世

14、纪 4060 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2 分)变化三 从“臣民”到“国民”19 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 “子民”相称。进入 20 世纪,“国民” “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 “子民”话语。(3)结合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前 20 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 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2 分)全球史观认为,自 19 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

15、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3 分)33(12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

16、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16 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16 世纪对教会的反叛”的原因有哪些?(5 分)- 6 -(2)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所述观点的认识。(7 分)2015 届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230=60 分)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题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二、材料题(31 题 13 分、32 题 15 分,3,3 题 12 分)31、 (13 分)(1) (4 分)(2) (9 分)32、 (15 分)(1) (2 分)- 7 -(2) (4 分)(3) (4 分)(4) (5 分)33、 (12 分)(1) (5 分)(2) (7 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