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王宗岳太极拳论完全注释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注释 太极:太极本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此处指太极拳而言。 无极:宇宙天地万物诞生前的虚空、静寂、混沌状态。此处指太极拳演练前准备阶段时的状态。此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无念无欲无求,无持着的虚空状,谓之无极。无极动而生阴阳,阴阳蒙发而生太极。未动之时动静、阴阳刚柔、进步、开合已悉数寄寓其中。可为万有之母。母:本源,根本。是动静的机枢所在。动:指物体按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中移动。静:保持或维持物体原有的位置。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为太极的枢纽机关。太极拳行功时,于动中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静极则动,动极则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2、原文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注释 太极拳当行功时,各个姿势一动一静之间前后、上下、左右、手足、肘胯均有阴阳虚实可循,所以说动之则分。其相对静止状态,其动作、肢体无运行轨迹可指,阴阳虚实具在其中,此谓静之则合。以发力状况讲我动时将敌力分化,不能直达我身,敌劲落空后稍静我劲合而浑整,即刻发放。所以能“后发先至” 。原文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注释 过:逾越。及:到达。随:顺随。就:即、去、薄近。过与不及都是失中。失中则阴阳胜衰失衡,就不能合。运劲过则生顶抗,不及则有丢、偏。要作到不即不离,就应当随之而曲,就之而伸。随机应变,不要一成不变,不要固执己意。初学太极拳的人容易犯“过”的错误,稍懂劲后则常失之“不
3、及” ,学者不可不慎查也。原文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注释 人:指敌方。刚:刚猛有力。柔:柔顺,不抗劲。走:化敌来力。柔以承之,变化敌力方向,不为所制,叫走。顺:得机,得势,自由便利。背:不得机势,行动不自由便利。 粘:取制敌人之力。当敌手用刚猛暴烈的力时,我只有顺应其势,如以胶着物,物我合一,应势取胜。此之谓粘。原文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注释 这一段讲的是在与敌交手时,自己动手的急缓速度应随对手的变化而变化。敌手运动速度快而我应对缓慢,则反应迟钝,必被敌所制。敌劲尚未运到,我过于急噪,抢先发力,往往不能有效节 制敌手,敌反而有机可乘。这些都是应着力克服的弊病。
4、在与敌交手中,虽敌方动作千变万化,但只要我能与之急缓相随,便可纯任自然,无丝毫的凝滞,定会胜券在握。原文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2注释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 “参天之木起于毫末” 。作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尤其是习练太极拳,往往欲速则不达,必须循序渐进。所以习练太极拳的人,首先要从模仿师傅的姿势开始。姿势正确后再求势与势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使整个套路熟练。着法熟练后再行实践,学习各招势的实战用法。如能使用得当,敌不落空,才算着熟。着熟后以推手验之,以求懂劲。研究对方动作轻重缓急,及方向、大小、作用点。久而久之便会由微懂而至无微不觉,无处不
5、懂。才算得上真正懂劲。懂劲后不求用劲,而劲自合,逐渐达到以意运劲,以气代意,精神所触,莫之能御就到了神明的阶段。这样层层递进,阶阶高升的过程,没有数十年的纯功是难以达到的。原文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注释 顶 :囟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会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上泥丸宫,藏神之府。道家上田练神。练太极拳者主张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和肉体同时得到修炼。运动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顶为全身纲领,头顶悬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遂,动作起来全身一致,左右前后都不会有受到任何索制的故虑。丹田:此处指下丹田,据笔者考据下丹田在脐后肾前,其正确位置处于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和神阙(肚脐)与命门(肾脏)连线的交点上。常用深
6、呼吸使气归于此,自能神旺气足。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乎” 。又曰: “虚其心,实其腹”都讲的是吐故纳新。归根复命,长此以往必能延年祛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者沉气于此则屹立不动。气沉时应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要用力憋气,使小腹外鼓,如若不慎会导致肠疝等不可不慎。原文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注释 偏、倚:都是失去中正。藏:隐匿;现:显露。忽隐忽现神明难测。外指身体姿势,内指神气运劲。神气意力全身贯彻。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虚颌顶劲、气沉丹田须含活泼之意,为自然之趣,过于矜持则神气凝滞,姿态呆板,运劲不能虚灵,所以要忽隐忽现。原文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注释 杳(yao):不
7、可捉摸。此二句承上文而言。进一步解释忽隐忽现之意。与敌接手后觉左边重,那么我左边与敌接触之处,即变为虚,使敌感到杳然不可捉摸,随其意而变化,不可稍有顶抗,如此虚实易位使其处处落空,而莫之奈何。右边亦然。虚与杳同义。原文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注释 仰:提升、拔高。俯:下降、按压。交手时敌欲提我使上,我因其力而高之,意欲扪天,使敌难攀。敌欲压我使下,我即顺势而下降,如探深渊,敌反失其重心,因势变迁,潜移默化,存乎一心。原文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注释 我前进击敌时,敌差顺领我劲,我则长身以随之,使其无可退避。敌乘胜前进时我即收缩3后退,使其追之不及,力到尽头。自不再得逞。太极拳以柔静为主,但不是
8、一味避让,而是以退为进,以退为攻。全在因势利导,不必拘泥。原文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注释 羽、蝇虫都是份量极轻的。加:增加;着:附着。言练太极拳进入高级阶段的人感觉极其敏锐,稍触即知。稍纵即逝。即就是轻如羽毛,如蝇虫,稍近我体就会立即有知觉,马上做出避害趋利的动作,而不容一羽,一蝇虫附身我体。 “守静笃,致虚极”方能寂能不动。非经久锻炼,肢体软灵,感觉异常灵敏,难以达到如此境界。原文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注译 孙子 。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又曰“善攻者敌莫能御之,善守者敌莫能攻之” 。精于太极拳术的人,因能虚静而阴阳相合;因感觉灵敏而能刚柔相挤。敌方任何一个
9、微小动作我都了解在胸,而我行动意图敌方却浑然不知。拳术家所向无敌都经由这一途径。原文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注译 斯:代词,此这。斯技:这种技艺,泛指各种门类的拳术。意为:就武术而言,门派种类很多。流派不同,当然姿势也各有区别。但除太极拳外,其它拳术都特别重视力量与速度的训练。以壮欺弱,以快打慢。而不求懂劲、轻灵、以静制动等决。原文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所为也注译 力气大的打赢体弱乏力的,身手敏捷的打败反映迟钝的,这都是天赋的能力,不是因勤奋学习而达到的。原文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注译 古称七十为耄,八
10、十为耋。意为年老之人力量匮乏,行动迟缓。 “四两拨千斤”太极拳推手歌决中句。如秤衡秤物,小小秤砣能称千斤全赖杠杆、斜面之理。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与物理学杠杆、斜面之理相吻合,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年老力衰之人能抗御众人围攻,绝非依仗手脚速度快而已,全靠多年修炼的太极功夫。原文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注译 平准,指秤提上的刀刃。中正灵敏。太极拳中正安静,不偏不倚,脊背三关自然畅通。秤敌来力大小精确无误。太极拳圆妙庄严,灵活无滞,周身转动如同车轮。原文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注译 偏沉:因倾斜而倾覆。太极拳讲求中正平圆,不可前俯后仰,左右倾斜。不正则偏,偏则易倾。双重;双腿僵直,平均踏地。
11、太极拳要双腿灵话,分清虚实,不宜太死板。 老子曰“跨者不行”就是讲两腿叉开平均着地,不如倒换虚实,就是无法走路,所以犯双重之病的人,行动4必然迟滞,要想解除双重之病,就 要懂得分清阴阳虚实。原文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注译 制敌劲为粘,化敌劲为走。二者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离不开化,化的同时就是制。原文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挤,方为懂劲注译 阴阳请参阅第六部分名词解释。阴阳互为消长,二者如磁铁之两极,不可分割。得太极拳三昧者方有知己知彼之刚柔虚实。阴阳虚实相辅相成,不失其机,才是真的懂劲。原文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注译 只有懂劲后,方能愈练
12、愈精。若不懂劲,则越练越不精。懂劲后再默默下功夫,往精细处揣摩就会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了。原本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注译 在与敌交手时不可强行以我为中心,一意孤行,过于执着,固执已行,而要随机应变,不拘成见,舍掉自我,做不到舍已从人就会逆势妄动,动则得咎。原文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注译 太极拳就是在矛盾对立中求得统一,在运动变化中求得平衡,所以极其精微细密一不小心就会滑向谬误。真心修炼太极拳的人不能不审慎辨别正误,否则会在谬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是本为代词,此为动词,意即为了广大太极拳修炼者能步入正途,因此写了这篇论著,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太极拳论 王宗岳太极者,无
13、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