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编 民俗宗教 第一章 节日习俗第一节 传统节日春节旧时称为元旦、元日、三元等。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一届会议通过,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但群众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或“过大年 ”。春节是境内最隆重、时间最长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主要祭灶,也叫辞灶,送灶王爷上天。吃完晚饭,先用白灰浆把锅灶粉刷一遍,给灶王爷洗脸修面。在灶前摆好供桌,放上供品,用麦芽做的糖瓜是必不可缺的,使灶王吃的嘴甜,上天不说坏话。一家人在灶前跪拜,并取下旧“灶马 (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上面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
2、的日历。)”,换上新“灶马”。50年代后虽不辞灶,但吃糖瓜、糖果之俗仍然盛行。此后,开始过年的准备,这叫作“三辞灶,四扫灰,五、六杀猪,七、八蒸饽饽”。各家各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装饰得漂漂亮亮,即使机关、厂矿企业在节前也把办公室、车间清扫洁净。60年代后虽不杀年猪,但购置新碗筷、添办新衣装、备全好食品仍是各家必办之事。到了9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置备的年货花样繁多,档次较高,不仅鱼肉鲜菜,连海参、鲍鱼也进入不少人家。除夕腊月三十(小尽二十九),人们习惯称年三十。旧时,这天家家户户皆悬挂家谱,安放祖先神主牌位与祭器祭品,张贴春联等。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又时兴给烈军属家敲锣打鼓送春
3、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尊敬和慰问。此日早饭,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农家吃完年夜饭,男主人领着儿孙到场院祭场,俗称“打囤子 ”。然后提着灯笼到祖坟请祖先回家过年,俗称“请神”,此俗今已不存。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全家团聚,彻夜不眠, 谓之“守岁” 。半夜子时,摆好供品,鸣放鞭炮,叩拜天地各神,谓之“发纸” ,紧接着到家堂祭祖及到村外“迎财神” ,此俗今也不存。而后全家老小开始吃发纸饺子。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问好,长辈给晚辈“压岁 ”钱。80年代后,此俗被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取代。至半夜时分,燃放鞭炮,燃放时间持续很长,常有伤人起火现象。市政府于1994年发布通告,除
4、夕晚零点后一律不准鸣放鞭炮,以保节日安全。初一早晨开门前,先燃放鞭炮,然后晚辈到同族长辈家拜年,昔日叩头相拜,建国后行拱手礼,问“过年好” ;同辈相见,点头致意,道声 “恭喜发财” 、 “春节好”。早饭定吃水饺,且水饺中包有硬币、红枣、花生等。吃到花生,就祝他“长命百岁”,吃到红枣,就祝他“早早发财” ,小孩吃到钱,除祝长大后会发财致富外,并给赏钱。从年三十开始到初二,还要说吉利话,如水饺碎了,要说挣了,蒜叫“义合菜”。饺子要盛得满满的,以示人丁兴旺,满满当当。饭后,男女老少换上新装,相互串门拜年,年青姑娘有凑在一起“请麸姑娘娘” 之俗。新中国成立后,此日农村召开烈军属、残废和退伍军人、离退休
5、老干部新春茶话会。70年代后,军民联欢、干部慰问值班工人等新风兴起。进入90年代,市政府还专门给境内突出的龙头企业和单位送大匾、贺新功。初二早饭吃面条,谓之“钱串” 。吃早饭时,把豆腐、发糕、地瓜、馒头等用木盘端给狗,谓之“请狗子” 。深夜时分要 “送神”,即把大年三十从祖坟请回家过年的“老爷 ”、 “老婆”重新送回去,此俗现不存。初二还是走亲戚之日,旧时一般为“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在后头” ,50、60年代后,初二多走丈人家。但初五一般不走亲戚,因早年间人称初五为恶数,称“破五” 。主示日即从初一到初十,每天都主示一种事物的丰歉兴衰。荣成有一鸡二犬、三猫四盐、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子十
6、成之说。初五早晨用饽饽、发糕、饺子等犒劳大牲畜,过“五马日 ”;初七“收人儿”,崖头以南吃饺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面条擀得又细又长,谓之“拴小孩儿” 。耍光景从初三开始,各种民间文娱活动开始,称之为“耍光景”,此俗长盛不衰。“光景 ”的内容较多,包括龙舞、狮子舞、跑旱船、跑驴、活报秧歌、大戏等。王连、宁津、东山等乡镇的光景队都到20公里以外的石岛去表演。后来业余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的普及,取代了“耍光景” ,但崖头、石岛等地仍坚持这项活动,并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动,以烘托节日气氛。节日禁忌旧时,过年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作,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不浆不洗(衣服) 、不缝不补、不罗(雀) 不
7、捕(鱼)、不推( 磨)不捣( 碓)、不搂(草) 不挑(水) 、不锄(草) 不扫、不泼(水)不掏( 灰),禁说不吉利的话。元宵节又称“上元” ,境内除彩灯悬挂于街门或庭院外,主要活动是“散灯” 。灯一般用生豆面捏成,分为“月灯” 、 “生肖灯”、 “六畜灯”等。灯捏好后,插上棉花做的灯捻,添上豆油或花生油。二更时分,合家团聚,将灯一齐点燃。月灯、六畜灯分放在粮囤里、水缸中、鸡窝旁、门槛边等处,谓之“散灯” 。生肖灯不散,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谁的属灯旺,油尽残灰多,则预示着财运亨通,无灾无害。月灯燃尽后,看哪个灯残灰多,则预示着哪个月风调雨顺。50年代前,傍晚家长命孩子提灯串街串野,到自家地转一圈
8、,祈祷来年丰收。此时漫山遍野,灯火一片,煞是壮观。80年代后,节日期间各单位或企业都制作大型彩灯,悬挂在大门上,式样各异。特别是入夜,市区内灯火辉煌,呈现出一片昌盛景象。青龙节农历二月初二为青龙节,俗称“二月二” 或“龙抬头”。节前几天,大人小孩都要理发,谓之“剃虫” 。拂晓时,家家户户用苏子秸、艾蒿等扎成草把点燃,敲打生铁犁,烘烤房屋各个角落,谓之“熏虫” ;有的乡间旧时有打灰圈的习惯,同春节“ 打囤子 ”大同小异,预兆丰收。此日也叫上工日,旧时长工上工都从此日开始。节前一天,家庭主妇忙于剪“娘娘” 。所谓“娘娘”,就是用各色彩纸或碎布剪成的小人儿,串成串儿,同时剪些纸龙、纸蛙。二月初二清晨
9、起床后,将娘娘给小孩、猫、狗及骡马带上,而将纸龙、纸蛙分别张贴在门板、门槛、窗户及箱柜上,以示祛灾驱虫。晚饭烙糕,一般人家烙两色糕,即秫米糕和高粱米糕,富有人家则为三色,除上述两种外加糯米糕,以示今后日子步步升高。另外,二月二为开学日,有炒爆 (爆米花) 、炒豆的习俗。二月二禁忌搂草、挑水,因为二月二时当惊蛰,冬眠之虫复苏,搂草会把虫子搂回家,挑水会把井里的线虫带进水缸。现除改善生活烙糕以外,其他活动已消失。清明节三大冥节之一,是祭祖、为祖坟添土的日子。民国年间,教师、学生中盛行踏青,儿童则以放风筝、荡秋千为主。境内民间习俗主要是蒸面燕儿,以迎燕子早归,消除虫害。至期,主妇们大显身手,捏出神态
10、各异的燕子,大如拳,小如拇指,形成风格独特的荣成面塑。面燕蒸好后,除食用外,分给孩子们自己保管,并选精品串起来,加彩色布条点缀,挂在房间里,以供欣赏。抗日战争胜利后,每到清明,人民政府都组织群众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固定形式。谷雨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渔民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鱼虾便洄游到荣成近海,一年一度的大海市正式开始,俗话说“谷雨百鱼上岸” 。早年,渔民受雇于鱼行,鱼行便在此日举行祭船、祭海、祭海神娘娘、犒劳渔民的活动。节前鱼行杀猪、蒸大枣饽饽,备好酒、香纸、鞭炮等,祭祀时,以各鱼行为单位,面海跪祭,以求出海平安无事,回来鱼虾满仓。祭毕,在沙滩上,鱼行老板和渔民席地
11、而坐,共食祭余。6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祭海、祭海神娘娘的习俗一度消失。80年代后,此俗又有新发展,届时,渔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聚集海边祭奠,渔业单位还特邀一些领导和好友同庆。1991年,荣成市人民政府在谷雨节期间举办荣成渔民节,1992年改为荣成国际渔民节。后因沿海气温低,不便游客游乐,渔民节会期改为7月下旬。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僧众用香汤浴佛,故称浴佛节。荣成人佛性淡漠,不重浴佛,只重改善生活。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境内除包粽子,插柳枝、桃枝 (驱邪) ,挂布猴(免盗),挂蒜、蒿( 祛病)外,拉露最为流行。此日清晨,老少均需早起,到野外拉露洗脸洗眼,据说不招眼病;而家长要牵着
12、牲口看喂,并拔些艾蒿和新麦带回家挂在背阴处晾干,用它为新生儿过“三日” 时烧水洗澡,可保婴儿不得病,健康成长。儿童戴“兜肚 ”,手上、脚上缠五色线,胸前戴用亚麻扎制染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帚, 意为驱五毒、保安康;青年男女则戴香囊,内装雄黄、中药材,以驱邪祛秽。60年代农村儿童戴“兜肚” 、 “扎五线”的时有所见。80年代,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拉露” 、 “扎五线”、戴“ 兜肚”等旧俗已被摈弃。粽子和“胡秫桶子(一种类似粽子的食品,用玉米苞将粘高粱米裹住,外用马兰勒紧。)”成为节日主要食品。六月六旧时,为了企盼五谷丰登,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蒸饽饽和包子,改善生活,俗语说“
13、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山里人说这天是山神的生日,到山神庙祭祀;渔民则说此日是海蛰的生日,天上下个雨星儿,海里就长个海蛰。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俗称“七月七” 、 “七夕节”。相传此夜牛郎织女双星相会,故民间又有“情人节” 之称。此节农村有烙火烧、巧果子(又称烙巧花)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风俗。有民谣:“七月七,烙花吃”。“花”,又称 “巧果子”,就是用模子印出鱼、鸡、狗、兔等和各种花卉图案的面食。烙熟后用线穿起来,给儿童挂在脖子上,既可食用,又可观赏,亲友之间也互相馈送。进入80年代,烙花者少见,烙火烧(小饼) 之俗尚存。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 ,是三大
14、冥节之一。境内以祭祀祖先为主。午饭前,家人携带祭品上坟祭祖,祭祖回来,兄弟间必聚餐,共食祭余,以悼念先人,重申手足之情。石岛镇白天祭祖,夜晚举行盂兰盆会,俗称“放海灯” 。放海灯前,先祭祀一番,并请僧道诵经作法。入夜,各商家用笸箩盛着小馍馍、米饭向海中抛撒,并将制做的各种灯笼点燃,下面托一木板,放进海里,以祭祀野鬼游魂,使他们能享受到人间烟火。此俗现已不存。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主要活动是拜月、赏月。当圆月初升,一家人在院中设香案、供桌,对月焚香礼拜,俗称“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但古时,饮酒赏月只是富绅文人的雅兴,普通百姓只是买块月饼回家分吃而已。新中国成立后,吃月饼之俗相沿
15、,赏月有其名无其实。现今,家家户户届时购买许多月饼分赠亲朋,以示庆贺。九重阳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境内习惯称作“九重阳” 。旧时各家各户最主要的活动是用秫米酿酒,民间歌谣有“九月九,九重阳,秫米作酒菊花香”。月日十月初一,境内俗称“月日” ,为三大冥节之一。午饭前各家各户上坟祭祖。祭祀时,多烧旧衣服或纸制的衣服,以免死者挨冻,因此月日又被称为“送寒衣”或“寒衣节 ”。旧时,这一天也是辞工日,如果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则来年二月初二仍上工。从这天开始,农家大都吃两顿饭,到来年二月初二复为三顿。农业合作化后,实行集体劳动,两顿饭的习俗改为常年三顿饭。冬至为庆祝冬至阳生,此日家家户户蒸馒头、煮饺子,改善生活
16、,过去称“蒸冬防冻” 。腊八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吃粥,原是佛教仪式传入民间。早饭时,喝粥就菜豆沫,很有苦行僧的味道,但晚饭则吃饺子,似乎是对早饭的一种补偿。此俗现已不存。第二节 新节日元旦公历1月1日为元旦,习惯上称为“新年” 或“阳历年”。是日,机关、厂矿升国旗, 放假1天。新年的前一天,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大扫除,并悬挂宫灯、彩旗和“庆祝元旦 ”、 “欢庆新年”之类的横幅。80年代后,邮寄贺年片、贺年信和互赠挂历之风大兴,军队、地方互致问候,成为此节新风。妇女节公历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是日,妇女放假半天。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由各级妇联组织妇女集会、表彰先进。植树节1979年2月,
17、五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通过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是日,全市机关、学校和厂矿企事业单位都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滩。劳动节公历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是日,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升国旗,职工放假一天,并举办晚会,以示庆贺。青年节公历5月4日为青年节。新中国成立后,共青团组织此日要举行集会,进行文体比赛和娱乐活动。儿童节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此日,儿童们穿上新衣,带上礼物到学校、幼儿园参加联欢会、运动会等。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公历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乡镇级党组织均有纪念活动,如表彰先进党支部、模范共产党员和组织新党员宣誓等。建军节公历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8、。境内居民有拥军传统,每年此日都要慰问当地驻军,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联欢活动。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通过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是日,厂矿企业单位捐钱捐物,慰问教师;各级政府举行庆祝会和先进学校、先进教师表彰会及联欢等。国庆节公历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是日,机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升国旗,张贴标语,单位大门、商店橱窗装饰一新,职工放假两天,男女多选此日结婚。老人节1988年山东省政协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届时各级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看望老人,召开老人座谈会、茶话会,以倡导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第 2 章 礼仪习俗第一节 婚嫁提亲新中国成立前,
19、婚嫁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本人无选择配偶的自由。男子长到15岁左右,就要聘媒求亲,但指腹为婚、搿娃娃亲的也很普遍;女子过17岁而不嫁,则要受人耻笑,俗曰“穷人养活不起十八岁的大闺女”。女方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 ” 。 议婚时,要交换庚贴,上书男女生辰八字。要找阴阳先生“合八字 ”,若生辰属相、五行无冲克和不中意处,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 ,提倡自由恋爱,摆脱包办婚姻。50-60年代,农村姑娘择偶注重人品、相貌,以找“吃国家粮” 的为理想目标。70年代,以找军人为荣。进入80年代,以有知识、文凭者为首选条件,有权、有钱的家庭也成为不可缺少的目标
20、。订婚送柬也称“传启” 。柬帖传递,差人为之,亲翁、翁婿之间均不照面,由媒人持“ 求婚柬帖 ”去女方家。女方同意,则回“应婚柬帖”,此即确立婚约,永无反悔。未婚而女方夭亡,将尸体送男家安葬;男方早亡,则将女方娶回守节。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随自主婚姻而消亡。70年代后,青年男女订婚,也需举行仪式,俗称“吃面条” ,即将女方请到男方家里吃顿饭,给女方见面礼,一般400元、800元以至更多。男方的亲友也都到场祝贺,场面热闹、隆重,饭菜很丰富。最后的主食是面条,面条是人工擀制的,细而长,以示能把男女青年的心拴在一起,但不可用挂面代替。送彩礼俗称“送年猪” 。在婚前的一年或半年内,双方协商送不送年猪。送年
21、猪,则女家必须准备嫁妆;不送年猪,女家只备被褥,不备箱柜等嫁妆。女方接收年猪后,将猪肉分送家族近支及亲戚朋友, 亲朋收到肉后, 把准备好的贺礼送到女家,俗称“添箱钱 ”。70年代后,彩礼以现款代替。送日子境内叫“次期” 。旧时,何时结婚,由男方选定,男方要在婚前1-2个月,请阴阳先生择定“好日” ,写在红纸上通知女方。在 “送日子”的同时,要把为新娘缝制结婚穿用衣服、被褥等所需衣料及88斤小麦、8.8斤猪肉一并送到女方家,所以,送日子亦称送“表里 ”。现时婚期由男女双方商订。结婚送嫁妆吉日的头一天下午,女家便向男家送嫁妆。送嫁妆讲究人抬,两人抬一件,以多为荣。80年代后,嫁妆多于结婚时一起送至
22、男家,特别是沿海渔村,女方的嫁妆从摩托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到电风扇、沙发等应有尽有。嫁妆到男家后,由女家押送嫁妆的女性和男家不忌讳属相的“全和人”,即父母、公婆、丈夫、子女全都健在的女性来布置洞房。女家来人打开装嫁妆的箱子,男方的大伯哥或“全和 ”的伯、叔,一手持擀面杖,一手拉开箱门,用擀面杖在衣物里搅一搅,赶走路上沾来的晦气和不祥之物。铺好炕、叠好被,在褥子下面放上红枣、花生、栗子等,寓意“早生子 ”和“花花着生”,或者让小男孩在炕上打滚儿,以求早生贵子。此俗现已不存。迎亲荣成采用亲迎。吉期已经确定,则不能更改,即使新郎重病或外出未归,也不能改变吉期。至期,可选一童男代娶,俗称
23、“压轿娶” 。迎亲前,先到家庙叩拜,谓之“ 告庙 ”,新郎轿到女家,则到女家宗庙拜祖,并叩拜族中长者,女家则为新娘开脸。 开脸时, 新娘要坐在柳条笸箩里,里面放一把用红彩裹着的斧头,以示坐在“福”上开脸;又因笸箩不漏水,取福运长存之意。新娘上轿,头顶红巾,由兄或叔、伯抱上轿,或用椅子抬到轿上, “送客” 伴随花轿。至男家,鞭炮齐鸣,新郎下轿,肩搭斧头、制钱“资斧进门” 。新娘下轿前,要接受 “烤性”-将一盆燃烧的耕犁上的旧拖拖,放在轿门前,俗称烤“拖拖” 。新娘下轿,入正厅与新郎喝“同心酒” 。饮毕,至院内香案前行“拜天地” 之礼,而后步入洞房。新娘踏马鞍子 (上放一串铜钱)上炕,以示财势双收
24、。新郎已婚兄长用秤杆儿挑下新娘的红盖头,吃“合卺饭”。饭后,新郎退出,新娘坐床。坐床原为3日,后改为1日。是日晚,新房内灯火通明,邻里亲朋都来看新娘、看嫁妆,索要喜糖等,闹至深夜,谓之“闹房”,俗称“看新媳妇” 。新婚夫妇睡下,有同辈青年人窗下“ 听话儿”之俗,若没有人听,则放把扫帚在窗后替代。此俗今废。婚后拜祖婚后第三日早晨,新娘先给公婆和长辈请安,掏灰三次,然后到宗祠酹酒叩祭,谓之“告庙拜祖 ”。之后,新郎偕新娘到本族长辈家中叩拜。此俗现已不存。搬三日此日的早饭,由男家原先约定的人家邀请,俗称“搬三日”。回门婚后择吉日,夫妻回女方家,谓之“回门” ,俗称“站九”。俗语说: “站七回八,两头
25、一齐发”、 “站七回九,两头一齐有 ”。 “站九” 时,男女双方要互送礼品,大多是食品,尤其是女方,要回赠小饼和“抓果” 分送亲友、邻里。现“站九”一般是婚后第三天,仪式亦大大简化。70年代后,人民政府和群众团体组织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有结婚不要彩礼的,也有举行集体婚礼的,后又时兴旅游结婚。80年代后,婚礼讲排场比阔气,大吃大喝之风日盛。进入90年代,男女结婚全部用轿车迎送,并有专人摄像。附:特殊婚姻抢亲与再醮丈夫死后,妻子守节,而其婆家嫡属贪图死者财物,将寡妇卖于他人作妻。由买卖双方约定日期,买方约集壮汉,夤夜至女家,不由分说,将寡妇抢走,而卖方不仅不追赶,反而护送出村,谓之“抢亲” 。
26、若寡妇有意中人,同意再婚,则需与意中人密商吉期。至期,男方应为女方备齐衣裤、鞋袜、腰带等物,带至接头地点。女方接过后,立即脱下原属婆家之物,换上男方带来的衣物,回到男方家中,紧闭大门。至此,即使婆家人发现,亦得承认其婚姻合法,谓之“再醮”。反之,如带走婆家一鞋一袜,婆家有权将寡妇追回,以“私奔” 论处。寡妇再婚不行常礼,随母而嫁的子女, 从墙头递进男家,以免给继父招灾,这种子女称为“跟脚”。此俗在40年代已不存在。纳妾亦称“添二房 ”。为人妾者,多被舆论瞧不起,本人也以为羞。父亲娶继室或纳妾时,所乘之轿,要防止子女看到,称为“讳轿” ,以免冲了喜神造成家庭不睦。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革除。冥婚俗称
27、“搿死亲 ”。未婚青年男女死后,经人介绍,双方父母同意,可结“死亲”。届时,男家抬着死者的灵柩到女家坟地,摆下香案祭馔,焚香烧纸。起出女灵,抬回男方墓地合葬。此后,两家按正常亲戚走动。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革除。搿伙夫死子幼,或因丈夫在外久居不回,生计难以维持,女方招姘夫以养其家,谓之“ 搿伙 ”。搿伙多住女家,不以夫妻相称,子女亦不以父母相称。若女方丈夫归来,其关系自动解除,所生子女归男方抚养。此俗已不存。服内成亲订下吉日忽遭丧事,只能在丧服期内成婚,不过一切从简。新娘娶回后,立即脱下吉服,换上丧服守孝。如女方父母有孝,男方将女方轿抬至坟地,女方孝衣致祭,然后脱去孝服,换上吉服到男家成婚。此俗已不
28、存。典妻甲方负债累累,无力养活妻子,乙方无力结婚而不愿绝嗣,经人说合,甲可将妻子典给乙,言明身价和期限,通常以二年或生一至二胎为限。至期只将妻子领回即可。境内称这种借妻生子的行为是“借模子磕花儿” 。此俗已不存。换亲男方贫困、貌丑或有生理缺陷等难以娶亲的,在父母的撮弄下,将双方未嫁的姊妹互换成亲,称“换亲” ,三家换的叫 “转亲”。此类婚姻嫁妆微薄,酒席从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虽明令禁止,但农村仍有少数换亲者。休妻清代及民国初年,境内有休妻之俗。如男方认定女方犯了七出之律,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中任何一条,丈夫就可休之。被休的妇女俗称“活人妻” ,其命运与
29、寡妇相仿。俗语说: “有钱不买冤孽地,有家不娶活人妻。 ”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即被废除。另有招赘和童养媳,多因贫穷而为,其家中和社会地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即被废除。第二节 丧葬备丧旧时,丧葬十分讲究,年过五十,子女开始为老人备丧,准备送老衣物、棺材等。富家一次办理,用料讲究;贫家需分年治办,用料一般。初丧沐浴更衣老人生命垂危之际,要沐浴更衣,俗称“穿衣裳”。移床荣成习俗,忌讳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沐浴完毕,则将老人移于正屋明间或客屋、倒房临时搭就的灵床上,谓之“移床” 。此后,亲属日夜守候,时刻不得离开,谓之“ 送终 ”。病人临咽气时,守候的子女亲属要含悲大声呼喊“爹(妈)别走哇,别扔下我们
30、不管! ”谓之 “叫魂”。待老人断气后,使其仰卧,颏下塞以棉絮,并将红纸包的铜钱塞进死者嘴里,俗称“擎口” ,以示含银而去,后人旺发;再将儿子或重孙子的头发剪下,和在面里团成球,插上一棒,塞在死者手里,此谓之“打狗棒”。同时在灵床底下,放一油灯,俗称“照尸灯” ,防猫狗进入灵堂;放一盆半生不熟的米饭,上撒掰碎的饽饽,俗称“倒头饭” 。并用称砣压住死者胸口,以免诈尸。告丧尸体临时安放妥当之后,在大门上贴张白纸,以告家有丧事,然后制作丧幡,用长竿挑起, 按男左女右悬于门旁, 俗称“挂挑信” 。而后,丧主会知亲友,俗称“对道 ”。大户人家或书香门第多用讣文或讣告,平常人家则以口传,报丧者每到一家,必
31、须吃点东西,不得空口而归,否则对被通知人不利。灵奠入殓死者当天入殓。入殓前,先在棺材底部撒层石灰或草木灰,铺一层谷秸,再铺一层黄豆渣,将死者的遗体连褥子放入棺内,周围塞以谷草。入殓后,灵柩前悬挂幔帐,白布或白纸制作均可。帐前设香案、纸盆,祀奉死者灵牌。成服儿子披麻戴孝-身穿白长衫,腰系麻绳或稻草绳,头戴白孝帽,脚踏趿着鞔白布的鞋;女儿披头散发,白裤白褂,白布缠头。若夫亡,妻子全身穿白;妻死,夫不戴孝。奔丧未能守护送终的女儿、儿媳、孙女或比较亲近的女晚辈得凶信以后,即来奔丧,临近村子时需且哭且行,俗称“哭道儿” 。家中的女平辈或晚辈听到哭声后,哭叫着急奔村外迎接,双方相逢,相互单腿跪拜两次,一同
32、大哭进入灵堂。报庙送纸人死之后,由长子或承重孙手捧香纸盘子率众子众孙到土地庙“报庙”。去时默不作声,回时一路举哀。报庙之后,给死者的鬼魂送纸(也叫送汤水) ,先请一位长辈为前导,手提浆水罐,沿路泼洒,飨野鬼游魂,死者眷属男前女后跟随,行至半路,女眷停下,分跪两旁哭祭,男眷随长者去土地庙前烧纸焚香,每天早、午、晚3次,连续3天完毕。送完纸后,死者为男性则烧马,女性烧轿,供死者赴阴间使用。烧时,放一个升在马旁,将写好的路引揣在死者的怀内,马引贴在马胸。迎旌旌,亦称铭旌,宽尺半或二尺、长丈许的红绸或红布作成,上书死者的官衔或功名、姓名字号、年龄等。预先将旌陈于村外的旌架上,设供桌、置香炉、蜡台和千枚
33、制钱。先安旌于旌棚,然后请宾客拜旌,行三拜九叩礼,孝子陪跪于旁。题主即“写神主碑 ”,请村中有名望之人在一块木板上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日期及奉祀人姓名。死者为大, “神主” 只能写成“神王”,没有功名不敢加上一点。吊唁亦称吊孝。在停棺三日之内,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毡枕块,日夜守侍灵前,以尽孝道。亲朋好友、亲族邻里携带香纸前来吊唁。合棺亦称“大殓 ”。第三天,死者亲属,依据辈份为序,焚香烧纸,酹酒叩拜,向遗体告别,将棺木用长钉铆严。送盘川死者亲属在第二天中午或晚上送盘川,也称烧纸房。一般人家扎三间纸房和几个仆人、丫环,而大户人家则扎楼台亭阁、银山、摇钱树、车轿、从仆、丫环等无所不有。合棺、送盘
34、川之后,到坟地祭圹、开圹。所谓祭圹,就是把写好的祭文同祭奠的香纸一起焚化。开圹时,先由孝子焚香烧纸,并将一个鸡蛋在镢刃上磕碎,先刨三镢,再由他人挖掘。出殡起灵灵柩出门前,将一只盛水的碗用刀砍碎,谓之“斩丧”,即斩断死者与生者的尘缘;用拆开四角的席子护住门框,谓之“护门” ,以防死者抓住门框不肯离去。出街门后,把灵柩放在彩架上,罩好罩衣。灵柩抬起时,孝子把香纸盆子摔碎,谓之“ 摔老盆 ”,孩童抓吃 “过灵饭”,家里请专人把死者生前睡炕彻底打扫一遍,并把扫炕用的笤帚及枕糠全部送到村头烧掉,称作“净寝” 。行灵前有开路神、方相、仪仗队、乐队、祭馔亭、神主为序排列,后有孝子身穿孝服,手拖孝棒由人搀扶,
35、其他亲友按行节、辈份列队哭灵。沿途死者亲朋故旧设路祭,行“ 三拜九叩” 大礼,孝子均需陪祭还谢。逢沟过河,孝子跪下呼叫,以免野鬼阻拦。点主灵柩抵达茔地,有大宾点主。荣成点主的,多是前清的举人、贡生。点主官在神主碑上的“王 ”字头上用朱笔点一红点,使其成为主字。因为把人家给贬了,点主官下堂,朝神主一揖致歉。下葬文点武祭后,孝子行回叩礼,众人将灵柩入墓穴,撒下五谷,由儿孙抓土三把,然后众人填土垒坟。守归送葬之后,孝子捧神主回归,进门前,须吃一个饺子或一块豆腐,此谓“吃回灵饭” ,并将一个钱褡子( 内放一把斧头)搭在肩上,以示已在坟前守孝三年;进门后,将神主请于堂上,行三拜九叩礼,谓之“安主” 。然
36、后,脱下孝衣,守主至圆坟。防归下葬的当天晚上,为防死者的阴魂归来,丧主抓两把小米放在锅盖上。若阴魂归来,按律需将小米逐粒数遍方能得进,因小米粒多,不等数完,鸡叫啼明,阴魂不敢停,只得弃家逃离。圆坟葬后三天,死者子女到坟前添土修墓,祭奠结束,由孝子捧着升,站在墓地高处,从升中拿出粘糕咬几口,以示日子过得高。同时把出殡时摔碎的泥盆拣几块碎片埋在墓前,此谓圆坟。谢孝凡参加丧礼的人,孝子都要向其致谢,俗称谢孝。境内北部还有一种风俗,圆坟当天夜里二更时分,由一人率孝子沿街吆喝谢孝。此时如遇外人,不管辈分高低,孝子均需跪下向其磕头。孝忌死者出殡以后,眷属尚在丧服期内,必须遵守一些禁忌。如死者不满七,孝眷不
37、得理发修面,不得搽胭脂抹粉;不满三周年,孝子孝眷均应穿着素色衣服;过年过节,门联、窗花不得用红等。奠七从死者亡故之日算起, 每7天到坟前祭奠一次,谓之“奠七”,连奠七次,其中“ 五七 ”为大奠。 “五七”之日,已婚之女 “送水送饭”,烧“聚宝盆”、 “金银山” 等扎材。逢百日、生日、周年都要到坟前祭奠,其中周年要连过三个,以三周年为重。三周年过后,可脱去孝服,不再戴孝。新中国成立后,葬礼逐渐简化。1970年境内推行火葬,至1975年火葬率达98以上。悼念意识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人死后,亲属和子女佩戴黑纱或白花,亲朋好友送花圈、挽联以表哀思,厂矿企业职工死亡则开追悼会。80年代后,给死者立碑之风兴
38、起,每逢“过七” 或 “过周年”仍要到坟前祭奠,还有人在 “过七”、 “过周年”之时,请人扎起牛、马、宅子、电视机等纸材,浪费现象又有抬头之势。附:特殊丧仪童丧不满2岁的婴儿死后,通常不葬埋,多用谷草卷起,扔到野外或乱葬岗喂狗。2岁以上, 可用席子或简易木匣盛殓埋葬,只圆坟一次,不进行任何丧事活动。12岁以上未婚的,视家庭情况,可用木匣盛殓,也可按成人丧仪。按成人丧仪的,可冥婚、立嗣、立神主、入祖坟,由立嗣人奉祀。客死亡于外者称“客死” 。亲属接到客死的消息后,要立即供起死者的灵牌、戴孝,将死者的尸体搬回,但尸体不得进门,需在门外搭起灵棚进行丧事活动。将尸体搬回安葬的,谓之“拉生灵” ;只能将
39、死者的骨殖带回安葬的,俗称“背骨殖” 。浮厝俗称丘子,即用砖石将棺木围砌于地上,暂不入土。一般是远离故土,一时难归故里奔丧者,或新择坟地,妻先亡,须待夫故时同时下葬。但浮厝时,一切丧事照旧。假坟特别是渔民出海遇难后,尸骨无存,丧事照常,唯棺内只置死者生前所服衣冠而葬,俗称“修假坟 ”。第三节 喜庆贺新婚旧时,贺新婚要携礼,其丰吝因贫富而异,一般为“莲子” (用莲花模子磕制的面食品) 和“ 红包”,红包内钱数宜双不宜单,主人记录在礼单上,并摆宴招待。客人离去时用麦子、馒头压包袱(回礼)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结婚、贺喜时仍沿旧俗,而城镇职工则喜事新办。70年代后, “上份子” 数额渐增,20元、4
40、0元不等,或相当的实物。进入90年代后,贺喜钱额更多,少则一二百元,多则上千元。贺新生自古到今,这一习俗一直延续着。新生儿出生的一个月里,亲友、邻里的妇女均来“看喜” ,礼物多为鸡蛋、红糖、老母鸡、小米等滋补品。娘家有的则带婴儿衣物、手镯、脚镯、长命锁之类饰物。待婴儿满月后,要设宴招待“看喜”者。进入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看喜” 的礼物日趋丰厚,多送高档衣物、高档滋补品,主人大摆宴席,铺张奢侈之风日盛。过百岁小孩出生百日谓之“过百岁” ,此俗在境内北部非常流行。届时,孩子的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舅等及父母的朋友,均带着礼物前来祝贺,小孩的父母必须举行重大宴会答谢。现此
41、习俗较过去又有发展,因为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儿,亲朋好友借此机会表达心意,结果每次宴会,动辄千元,浪费甚巨,且越演越烈。贺生日也叫“抓周” ,婴儿满周岁,亲朋带 “(一种面食。)”(音)、糕点及幼儿衣物、玩具等前去祝贺。亲友到齐后,在簸箕内放上书、笔、秤、土块等十几种物品,令婴儿随意抓,抓到笔、砚等,意味着将来读书好;抓到算盘、秤,意味着将来会经商等;若抓到土块,意味着将来要一辈子种地,因此人们都把土块等东西放在离婴儿较远的地方。此风至今不衰。贺寿一般从60岁开始,老人每年都要过生日,子女备好寿桃、寿酒、寿糕等为长辈祝寿,亲友也来同贺,最后必食“长寿面” 。进入80年代后,生日蛋糕日渐兴起。贺乔
42、迁俗称“温锅” 。农村一般带粮食、餐具等,而城镇职工的乔迁,其同事和亲朋携礼一起前去恭贺。第 3 章 生活习俗第一节 服饰服装清末民初,以土布为主。贫者以青、黑、蓝、白色为主,大襟短衣、扭裆裤,冬天多穿露臀的套裤;大户人家则长袍、马褂,女人大襟短袄、长坎肩,以细布为多。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服、学生服、衬衣等在男子中流行,而列宁服、百褶裙、两用衫为女性独钟,衣料由平纹、斜纹、卡其布为之。 “文化大革命” 期间,男女青年一度流行穿军服,质地多为的确良、涤卡等化纤衣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衣着发生深刻的变化,款式花样不断翻新,喇叭裤、西服、夹克衫、羊毛衫、毛线衣、各式女上衣
43、、连衣裙、旗袍、牛仔裤、健美裤、老板裤、休闲服、皮革服装、羽绒服、面包服等成为人们不同季节的主要着装,质地也由化纤向自然纤维-棉、麻、毛转化。鞋袜清末民初,农民所穿的鞋袜皆为手工制作。男子着圆口纳底布鞋、牛鼻子鞋、“猪皮绑 ”;女子穿绣花鞋;男穿布袜,女用包脚布。30年代后,城镇讲究猪皮底、青直贡呢帮单鞋。60年代后,鞋袜大都是解放鞋、线袜,后兴皮鞋、塑料凉鞋、拖鞋、尼龙袜等。80年代后,随着衣着的变化,皮鞋、高跟鞋、旅游鞋、休闲鞋成为人们的主要时尚。冠戴清末民初,富人男戴瓜皮帽、礼帽,农民戴毡帽、草帽,老年妇女戴头箍,幼儿多戴虎头帽。新中国成立后,男子时兴解放帽、呢子帽、有檐平顶帽,女戴针织
44、毛线帽、方头巾。 “文化大革命” 期间,男女青年流行戴军帽。 80年代后,时兴礼帽、太阳帽、鸭舌帽、毛线帽等。首饰旧时妇女佩戴银、铜制的手镯、戒指、耳环、钗等;幼儿则带长命锁、手镯、脚镯等。 大户人家或有金、银、玉石制品。新中国成立后,佩戴首饰之风绝迹。8 0年代后期,戴首饰之风复兴,戒指、耳环、项链、手镯、手链等多以金、玉为之,不仅女子佩戴,男子也时有所见。发型清代,男子沿耳际向上剃光,脑后则留长辫;女子前留“留海儿”,后梳单辫,出嫁时改为“纂”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剪去长辫,以示反清之决心。至30年代,男人的长辫都已剪去。此后,男子的发型逐渐演变成分头、平头、光头等几种;年青姑娘留长辫或
45、短发,媳妇剪掉发髻留短发。 “文化大革命” 期间,老年妇女剪纂,留齐脖短发。80年代后,发型变化很大,烫发、染发等盛行。第二节 饮食主食农业合作化前,农家使费全靠出售粮食换钱维持,而出售的粮食多为价格较高的小麦、花生及豆类,从而决定了境内农户的主食。清代,以 为主,杂以菜类,谚曰:田家饭,菜一半。清朝道光以后,引进了玉米,逐渐取代 。日常食用以玉米、地瓜为主。主食有玉米粑粑、菜粑粑、地瓜、地瓜干、杂面汤、稀饭等,而且从农历十月初一到来年清明多吃两顿饭。只有节日或客人到家方能吃上细粮,如饽饽、水饺等,有时还夹些玉米面或地瓜面做成馒头,俗称“卷子” ,以充数量。农业合作化后,粮色较以前发生了变化,
46、 细粮约占1/4,但主食仍以粗粮为主,改善生活的日子比旧时有所增多。80年代后,境内无论农家还是城镇居民,皆以细粮为主,主食花样繁多,馒头、米饭、包子、水饺、花卷成为人们日常食品,地瓜、玉米反成为稀罕之物。菜肴70年代前,境内仍以白菜、萝卜、咸菜、豆沫、虾酱、面酱佐餐,来客时才有炒鸡蛋、虾皮汤等待客。80年代后,反季节蔬菜上市,品种俱全,鱼、肉、蛋货源充足,随用随买,任意挑选。煎炒烹炸成为菜肴制作的主要手段,且做工讲究,少而精,一改过去吃菜简单的习惯。饮料旧时,境内很少饮茶,大都喝生水,或做饭时蒸水喝。70年代后始有喝茶,以茶待客。酒,农业合作化前,多数家庭自酿米酒备节日或待客饮用。农业合作化
47、后,私人酿酒逐渐减少,大都从商店里购买白酒、果酒等。80年代后,啤酒为大众接受,咖啡、可乐、汽水、果汁等时兴饮料也都进入寻常百姓家。第三节 住宅境内居民住宅, 新中国成立前以“四合院” 居多,一般为5间,前后两幢,座北面南,东西为厢房。北屋为正屋住人,南屋称倒厅或柴房,富户则为客厅,厢房多做磨房或仓库。沿海地区以海草(大叶藻 )苫盖,山区则以茅草或麦秸为之,间距狭小,檐头低矮。大门东南开,门里有影壁,俗称照壁,方形,四周有砖雕,中间或绘“松鹤延年” ,或画 “花开富贵 ”,或书“福” 、 “寿”等字。木棱小窗,单扇风门。富家则用料石和青砖砌墙,小瓦盖顶。新中国成立后,居民住房注重宽敞、明亮、实
48、用,传统的四合院住房逐步淘汰。70年代后,新建住房均由乡镇、村统一规划,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水泥地面。80年代,建房日趋豪华,厨房单设,白灰顶棚,两套间中无隔壁,超宽的前后门窗内外两开,外镶玻璃,内嵌纱网,室内水、电及卫生设施基本配套。 建筑式样为北有正房4间,南有平房相对,比正房稍矮,厢房只建一侧,内设厨房、洗刷间、仓库、厕所,北与正房相通,保留传统的大炕。90年代后,建别墅或独院楼房成为境内居民主要取向,每套耗资10万元以上,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第四节 旅行以步代车境内百姓吃苦耐劳,民国前,社会落后,交通工具匮乏,居民外出,不论远近,皆步行。清末,境内走京闯卫,甚至北闯崴子(海参崴)
49、 者,步行一个月,甚至四五十天比比皆是。牲畜民间代步工具最早当属牲畜。农家所养牲畜皆为役畜,用于耕种,妇女、儿童走亲戚偶尔用之代步。大户人家则专门喂养小驴,俗称走驴。驮运作为一种职业,盛行与清末民初,他们饲养骡子从事物资运输,时称“赶脚的” 。车 清代及民国年间,境内大户人家有养大车的,木轮,周镶铁瓦,以骡驾辕,既作农用,亦可代步。代步时搭上席棚,车厢内铺谷草,以防颠簸。 子,临时扎成,清代及民初为新娘归宁(回门)必乘之工具,由两张驮架组成,内垫谷草,外搭席棚,蒙红毯,两头牲畜驮载,可坐可卧,比较舒适。40年代后期, 子在境内消失。自行车自行车进入境内较晚, 且价格不菲,非一般人家所能购买。1931年7月20日进行自行车登记, 境内共有自行车4辆。40年代后期,车辆虽有所增加,但集中在石岛、崖头、俚岛、城厢等城镇中,真正在广大农村普及是在80年代后。1985年,全县有自行车31.6万辆。1995年进行典型调查,每百户拥有自行车156辆。汽车1931年,境内始通汽车,线路是烟台至石岛,威海至县城、石岛、俚岛,县城至石岛等班车也相继开通。因车次少、票价高,除政府人员或商人乘坐外,寻常百姓很少问津。1937年,县内各班车停业。1946年恢复了烟台至石岛的客运。建国后,陆续开通崖头至乡镇驻地的客车,但满足不了百姓乘车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集体、个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