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专题复习(带答案 )8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一 单项选择题1.法律保障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 )给朋友起侮辱性绰号 用漫画丑化老师形象 烧毁他人的日记本 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 A. B. C. D.2009 年 10 月 26 日,湖南省邵阳人民法院对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一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其中,犯罪嫌疑人王佳俊之父辈判处有期徒刑 4 年。据此回答第 2、3 题。2、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侵犯罗彩霞的( )A、 生命健康权 B、继承权 C、公平交易权 D、姓名权 3、王佳俊之父被判刑表明( ) A、公民的
2、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违法必究4、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有( ) 公然挖苦嘲讽他人 强迫他人更改姓名 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非法使用他人专利 A B C D5 下列有损同学人格尊严的有( ) 给同学取名“娄阿鼠” 辱骂同学 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 丑化同学的肖像 A、 B、 C、 D、6.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 小超翻爬围栏的照片被公布在网上 小文给班上长得较胖的小海取绰号叫“肥猪” 个别家长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 小
3、红母亲了解小红思想动向的方法是经常跟小红沟通,有时也会瞒着小红查看她与同学之间的书信 A . B . C . D .7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 影楼未经丽丽本人同意,擅自将她的艺术照摆放在橱窗里 B 出于报复,李某将同学赵某的照片丑化后钉在教室的黑板上 C 广告商张某未征得施某同意,将施某的肖像用作广告宣传 D 小黄将自己平时拍摄的生活照印在挂历上并送给亲朋好友8、小茹知识渊博,同学私下都称她“小博士” ,同学们的行为( )A 违反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 B 侵犯了小茹的姓名权 C 没有侵犯小茹的任何权利 D 侵犯了小茹的建议权9生活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其人格尊严
4、也常常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要的是( ) 子女的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罚站违纪学生有些家长酒后看子女不顺眼非打即骂 学生发生了错误后,班主任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并指出错误的根源 A B C D10小华经常嘲笑面部长有黑色胎记的同学小亮,还给他取了绰号“黑熊猫”。 小华侵犯了小亮的(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名誉权 D生命健康权11、河南的庞某在别人帮助下,冒领了张某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后冒用张某的户籍上大学,工作、提干。事情败露后,庞某和其他涉事人员都被追究了相应责任。庞某侵犯了张某的( ) 姓名权 安全权 肖像权 受教育权 A B C D12.阳阳经过
5、某影楼时,发现橱窗里摆着自己的一幅照片。该影楼擅自将阳阳的照片陈列在橱窗中招揽顾客的行为侵犯了他的( ) A. 肖像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姓名权13下列行为没有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照相馆未经萌萌同意就将其照片挂在橱窗内招揽生意 公安部门把通缉犯的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 某报记者将王某在街头乱贴小广告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学校把文明学生的照片张贴在宣传栏中 A、 B、 C、 D、14.下列说法与某校宣传栏的温馨提示相符的是( )人人要享有人格尊严权 要自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尊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侵权现象的发生 A B C D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
6、打“” )1、维护人的尊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无论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任何人都有人格和尊严。材料分析题 1 2010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庄严的承诺立即引来了网民间的互动:逸风:人人生而平等,一个人可以暂时没有钱,但有做人的尊严,奋斗的尊严。一个人可以没有地位,但他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 幽兰: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关键在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 ,将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 (1)你是否
7、赞同网友逸风的观点?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你认为切好“蛋糕”的制度依据是什么?为什么?(3)请从人生追求角度谈谈你对人生幸福与尊严的理解。答案:(1)赞同。学法、知法,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在尊重自己人格尊严的同时,爱护、尊重他人人格尊严。(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3)人生是否幸福与有尊严不在占有的物质财富多少,而在于是否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与学识; 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否具有对他人、对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