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回首痛惜维新机缘失众所周知 1895 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这场浩浩荡荡的“变法求存”的爱国救亡运动却只留下昙花一现的美与幻想。近代以来不少史学工作者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评价,然而很多人却只看到变法头号人物康有为的贡献,忽视了康有为的过错,事实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儒生断送了变法的前程。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有识之士皆扼腕叹息,中华民族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康有为作为一个平凡的读书人出于对国家和劳苦大众的爱,他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锦绣前程,率先挑起了民族重担反侵略,求民主,这是值得肯定的。他一时间也堪称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饯行者。然而康又深深的受儒家“正统,名正言顺,君臣关系
2、”思想的束缚。说他具有愚忠君王的思想绝不是信口雌黄。从他之后沦落为保皇派不难看出。也就是这种思想使得康有为坚定的选择了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来推行变法,这就无形中为变法的命运埋下了一个隐患。最可恨的是,对变法急功近利的康友为为了坚定光绪帝的变法意志,竟掷民族大义于不顾,卑劣的参与了宫廷的夺权阴谋,甘心成为光绪帝的棋子,当然在饱含忠君思想的康有为的眼睛中也是容不下当权太后的,这么一个外戚老女人来把持朝政。于是他选择了君王,他要通过变法帮助皇帝夺回最高权威,他要当勤王辅政的大臣,而这一切是这么的无知与愚昧。善于权术的慈禧怎会看不穿你康有为和光绪帝肚中的花花肠子呢?另者,慈禧在变法初期是不反对的,甚至可
3、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支持的。慈禧也并非只是我们认为的那种专权骄奢的主。她曾经质问:“为什么自己就弄不出个康乾盛世呢?”其实从她先前支持洋务运动的举动中不难看出为了维护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她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的。况且从变法的内容来看对最高统治者的独裁权威以及利益并无多大的损坏,相反却能稳固统治,这样的好事慈禧怎愿别人抢去。但你康有为却想通过变法来夺其权,这是她万万不能容忍的。她改变了态度,失去了理智,之后的“戊戌六君子”惨案难道全都怪罪于慈禧吗?中国有句老话“井水不犯河水” ,是你康有为先不仁的,又怎能怪我慈禧的不义呢?从一定的层面上讲是你康有为擦亮了杀害六君子的屠刀。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4、如果康有为当时思想再进步些,抛开腐朽的正统忠君思想,以民族利益为重,大胆的去选择实力派慈禧作为自己变法的靠山,那么结果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中国第二个商鞅或许早已诞生,变法的悲剧可能将不会上演。也许你会说就算变法实行了,也不见得起多大作用。你会有两半社会的性质,反动势力强大等等理由。但我要说那些都是理论的东西,客观事物的发展怎会一层不变的遵照理论预先为其设定的呢?经典马克思主义不也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生,然而事实却是贫困落后的俄国率先爆发“十月革命”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充分说明:理论不是总能驾驭现实事物的发展。埃及的阿里改革不也在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反动势力排挤的情
5、况下进行的吗?但他的改革却使得埃及一度强大并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如果没有阿里后来的侵略战争,谁又能断言他的改革一定会失败呢?再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经济发展了,资产阶级壮大了,政治制度又怎会不随之改变,朝着民主自由方向发展呢?毕竟日本的政治民主改革的进程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我同样不敢断言中国会发生翻天的变化,但我可以肯定:至少中国社会会更加进步,经济会大发展,国力会增强。然而这一切都因为康有为忠君腐朽的传统儒家思想的缘故变成幻影。之后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直到 1949 年才建立了新中国。但这一切却让中华民族至少落后了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多受了半个世纪的奴隶罪。难道这一切和康有为痛失机缘无关吗?康有为身为变法之首,断然选择光绪帝,腐朽忠君思想害了变法,害了人民,害了朋友。康有为思想既不成熟又何苦挑起变法重担,重担既挑又何苦如此无力。如今百年已去,回首变法不禁令人久久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