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 (zhn)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f),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B民营企业通过机械设备向四川灾(zi)区运送捐赠的救灾物资工作灼有成效,但也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工作突出的给(j)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C他们终日以慢下来享受生活为由窝在躺椅上,把原本跌宕起伏的生活过得像一滩
2、淤塞(s)的死水,他们就像被圈(ju n)养惯了的绵羊,不思进取,整天浑浑噩噩地混吃等死。D体验农村生活、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炽 (zh)热爱心大学生们尝到了“象牙塔”里不曾感受过的辛酸苦楚(ch),但他们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为自己的人生刷上了更斑斓的色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20 年前,甲 无辜青年呼格吉勒图对一起不是自己犯的凶杀案最终直言不讳,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和他的同事们因“迅速破获大案”而荣获集体二等功。乙 时间推移, “铁案”曾被盖棺论定;十年后,天网恢恢,真凶再现;再一个十年,呼格吉勒图沉冤昭雪,冯志明沦为阶下囚。丙可以说“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操刀制造冤案的办案者,不管是
3、出于怎样的目的,终究还是难逃庄严的法律追究严惩。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直言不讳 B天网恢恢C天理昭彰 D庄严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CCIPS 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
4、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D一年来,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纷纷涌现。5请依据下面的文字,分条概括正当防卫的几个条件。(4 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答: 6开场白是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好的开场白需要语言简洁生动,饱含情感。请为朗读者栏目中
5、主题词“那一天”的节目写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 120 个字。(5 分)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坚守中国文化和引进西方文化,这两种观念的拉锯战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论述的潜在轴心往往是以下四个概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传统、现代。理论家习惯的组合多半是:将中国文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将西方文化与现代相提并论。这是相互批评的两套辞令,使人们对“数典忘祖” “崇洋媚外”或者“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耳熟能详。然而,这种争论似乎存在盲区:为什么许多人不习惯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联结起来?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的现代进程不是一个最大
6、的历史事实吗?这种状况至少表明,隐含于中国文化内部的推动历史的创新能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必须承认,儒家学说中隐含的复古倾向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孔子推崇尧舜,提倡周礼,周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儒家学说成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以古人为楷模更是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集体无意识。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超稳定”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不存在创新的基因。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批评家曾经对文学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做出了种种论述,例如“通变”的思想,例如“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惟陈言之务去” 。有些时候,中国古代批评家采用的
7、理论策略是,借复古之名行创新之实,例如始于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等文学家倡导先秦两汉的古文、力图突破雕琢的骈文,开创更适合时代特征的文风。这种理论策略与欧洲的文艺复兴异曲同工。相对于批评家的观念表述,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的创新意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果没有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中国文学不可能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发展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可能留下一部如此灿烂的文学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我们向古人学习什么?这个问题是对今天的理论家的考验。许多人觉得中国文化就是“传统”乃至“复古”的化身,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古人身上的创新能量。一个奇怪的例子是,一些文化名流对
8、于简体汉字十分不满,他们以倡导繁体字作为向文化传统表示敬意的方式。然而,纵观中国文字和书法史,从篆书、隶书、楷书到行书或者草书,简化文字是古人的一项长期工作。日益复杂的社会产生了愈来愈多的文字交流,而缓慢的书写速度成了明显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一次次地大胆改革文字。令人惊奇的是,每一种新型文字都在古人手里发展出优美的书法艺术。如果无法觉察古人如何与他们的时代积极互动,如果只能模仿一些古人遗留的外在形迹,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掌握文化传统的精髓。( 选自中国文化的活力 ,有删改)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文化内部隐含着能够推动中国历史的创新能量。B儒家学说
9、中的复古倾向加大了“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C没有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中国不可能拥有一部灿烂的文学史。D倡导书写繁体字是向文化传统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超稳定”的重要原因是儒家学说成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以古人为楷模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B中国古代批评家曾经对文学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做出了种种论述,这些理论表述的重要作用是激发了作家的创新意愿。C韩愈等文学家倡导的古文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都采用了“借复古之名行创新之实”的理论策略。D古人一次次地大胆改革文字,有效解决了书写缓慢的问题,因而产生
10、了愈来愈多的文字交流,而且每一种新型文字都发展出了优美的书法艺术。9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简要概括我们应从古人身上学习什么。(4 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女法官的泪水奚同发刘大爷走进那间两面流水檐的平房时,索小叶已在那个办公室当了七年的小镇法庭庭长。与以往不同的是,刘大爷面对热情让座的索小叶却摇头摆手说:不坐,不坐,小叶法官,跟我出来一下嘛!行!女法官说着双手整理一下头发,把放在桌头的大盖帽拿起来,戴端正,跟刘大爷出门。左腿跨出门槛,右腿还在门里,眼前的情形让她大吃一惊。院里站着一个个树桩似的小伙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人,个个身强力壮,而且不像往常庄稼人那样穿得
11、松松垮垮。刘大爷说话时嗓音有些沙哑,态度却异常坚决:小叶法官,你可不能走呀。索小叶一头雾水:我到哪儿去啊?刘大爷说,乡亲们都知道了,都在传,你要调走哩。他们找到我,让我一定把你留下。我知道,你三十多岁,要相亲哩,咱这儿有的是好小伙。你看,刘大爷用手一指院子说,这是我从各村找来的,你随便挑哪个都行索小叶的脸“腾”一下红了,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涨潮,双眼噙上泪花子原来,几天前索小叶与外地来的同学在镇上小饭馆吃饭,同学给她介绍对象,并说对方有能力把她调到市里。这事被乡亲听到,就传开了。索小叶当法官的小镇,依山天成,其权力范围有很大一部分延伸到山的深处。加上经济不发达,穷乡僻壤,几乎
12、没有一个法官可以干三年以上。索小叶却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村民们已习惯了有事就找索法官。针对村民的官司,索小叶尽量庭外调解,以减少当事人的花费;就是开庭,也常常是带着书记员把法庭搬到农家的小院或炕头。断案环境一变,案子办得顺利多了。农村乡邻,鸡零狗碎,哪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呀!七年中,索小叶调走的机会多的是。她不走,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她不会跟别人说,也不能跟别人说。索小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书记员做起,由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后来参加考试的优异成绩,很快成为审判员。当法官,是她儿时的梦,农村的童年给她留下了太深的烙印。邻居上访被警察打死在派出所里,虽然行凶者得
13、到了应有的惩罚,可判给他家的经济赔偿,一直因为派出所缺少经费而不能执行。一位身躯如弓的老人,从此踏上漫漫的上访路,一床黑乎乎的被卷外裹塑料布走南过北,让人心酸。当时年幼的索小叶咬牙,立志长大要做一名法官,虽然如愿了,但她的理想很快被破坏了那是一个让她感到无比屈辱的过程。看完卷宗,经历几年的职业训练早已能平静如水的她怒气冲天地把材料摔在案头:严惩!脑海里飞快地以各条款法律量刑。这时电话响了,是市委副秘书长打来的。对方暗示她这个案子不能判有罪,而且说这不是他本人的意思,是谁谁的意思。她的大脑乱起来,第一次面临艰难的选择:一边是法律的公正;一边将影响到她未来的发展,甚至是这个案子后她的直接命运。最终
14、让她崩溃的是她无法回避的制度。虽然想顶住,但由于院长的压力,三人的合议庭两位陪审员以二对一的比例,压倒她的意见。作为审判长,她不得不第一次流着泪去写判决书,几次把笔摔了,又不得不捡回来,这是她的职责,不仅要写,还要找理由,把这个她本来反对的结果写得有理有据。作为一名法官,自己竟然受到法律的伤害最终选择离开,在得知小镇的情况后,她毫不犹豫地来了。在这个小天地里,她才找到了当法官的感觉。怎么可能走?她能到哪里去?望着刘大爷,索小叶哽咽着说:都回吧,让大伙都回吧老人像做错了事似的,结舌说:看不上,再,另寻她强忍着泪说:回吧,让大家回吧我不走说出最后一句最关键的话,她摇摇手回到办公室,顺手关了门。腿发
15、软,背倚门,泪水肆无忌惮地奔泻而下,已听不清小院里的人是如何离去的这是索小叶当法官后第二次流泪。果真一诺千金,她在小镇上生活了近二十年,一直没有出嫁,49 岁因病而逝。临终时她说:真的舍不了小镇,就让小镇作为我最后的家吧!此前,小镇从来没有立碑的习惯,但是大家在进镇的路口为她立了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石碑正面,因大家争执不休,不得不写成“闺女姐姐妈妈”三个并列竖排称谓,下面才是“法官索小叶” ,但是老人们还是玩了个心眼儿,前两个字写得稍大,由于每年清明都有人用金粉为字一层层上色,进镇的人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闺女。(选自北方文学 ,有删改)10赏析文中画线的部分。(4 分)答: 11
16、结合文本,概括索小叶不愿离开小镇的原因。(4 分)答: 12小说是如何叙述索小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答: 13主人公索小叶是可敬的,但她的一生也让人觉得可怜,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索小叶“可敬”和“可怜”的原因。(6 分)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辋川图记刘因 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唐史暨维集 之所谓竹馆、柳浪 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掩,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 不
17、 知 秦 之 非 吾 土 也 。 物 之 移 人 , 观 者 如 是 , 而 彼 方 以 是 自 嬉 者 , 固 宜 疲 精 极 思 而不 知 其 劳 也 。呜呼!古人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
18、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 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 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画记,以谱其次第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三月望日记。( 有删改 )注 刘因(1249129
19、3),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 人,宋元之际著名理学家、诗人。维集:指王维的集子王右丞集 。竹馆、柳浪:同属辋川别业。颜太师: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安禄山叛乱,他起兵抵抗。绿野堂:唐代裴度的别墅,旧址在今河南洛阳。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而思所以文其身 文:文饰,修饰B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 虚:不真实的C或有可以按之以考 按:考察,研求D三月望日记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Error!B.Error!C.Error!D.Error!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20、 分)A文章开篇指出辋川图 在绘画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接着写它带给观者的感受。由此可知, 辋川图技艺十分精湛。B文章第一段在肯定辋川图 的地位后,转而写画的“移人”作用,不着痕迹地由画过渡到人,由“画之观者”过渡到画之作者,为后文议论做铺垫。C作者对王维失节之后仍以名臣自居的行为进行了否定,并援引颜真卿等人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认为王维在“陷贼”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政治风气不合,不值得称道。D文章由画及人,由事及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隐而显地表达主旨。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以“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奉劝“士大夫”和“豪贵王公” ,彰显写作目的。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21、分)魏 晋 以 来 虽 或 为 之 然 而 如 阎 立 本 者 已 知 所 以 自 耻 矣 维 以 清 才 位 通 显 而 天 下 复 以 高 人 目 之 彼 方 偃 然 以 前 身 画 师 自 居 其 人 品 已 不 足 道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4 分)译文: (2)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4 分)译文: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梅 花清 王允皙茆 屋苍苔岂有春?翛然 曾不步逡巡。自家沦落犹难管,只管吹香与路人。梅
22、花开到九分清 叶燮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注 茆:同“茅” 。翛(xi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19两首诗同是写梅,但侧重点不同。王诗抓住梅 之时的特点来写,而叶诗则抓住梅 之时的特点来写。(2 分)20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及手法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 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论语 颜渊)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23、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21两则材料给出了“仁”的不同内涵,材料一是 ;材料二是 。(2 分)22通过上述两则材料可得出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请加以评价。(4 分)答: (四)古诗文默写。(6 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1)问君西游何时还? 。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2) ,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 , ,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 杜甫望岳)四、作文(60 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解读古典文学名著角度趋向多元,往往赋予其新思维、新角度:从儒林外史中发掘“营销学” ,从西游记中学习“管理学” ,从红楼梦中研究“公关学” “服饰学” ,从三国演义中汲取“策略学” ,从老子中探寻“投资学” “养生学”你如何看待当下古典名著阅读的新思维、新角度现象?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注意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