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 ,大小:73.45KB ,
资源ID:590022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9002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故都的女儿们凌叔华_古韵_与林海音_城南旧事_比较.pdf)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故都的女儿们凌叔华_古韵_与林海音_城南旧事_比较.pdf

1、WENHUAYANJIU文化研究【黑龙江史志 2009.17(总第 210 期) 】绪论20 世纪初期 ,以 “闺秀派 ”而闻名的女作家凌叔华和台湾文学的 “祖母级人物 ”林海音同为中国的现代文坛上的女性作家,她们作为文学领域诉求女性人生价值的开拓者,在生平经历和创作内容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两位高寿的女性作为同一代作家,横跨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二十世纪 。她们都以小说著称,凌叔华的 古韵 与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 以其匠心而独立于其他作品之外 。这两部作品皆为自传体小说,重点都在于对于北京或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童年生活的回顾 。城南旧事 是林海音的成名作,后来还被改编为电影,蜚声海内外 。古韵 在弗

2、吉尼亚 伍尔芙的指导校对下以英文写成,获得了海外文艺界极大的赞誉和关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凌叔华英文的成名之作 。尽管两部作品的创作地点皆不在北京(凌于四川,林于台湾),而以北京生活为主的童年生活却都是她们写作的中心两位女作家都擅长采用女性及儿童视角叙述自传体小说;她们的作品一为中文,一为英文,颇有意思的是, 古韵 在1991 年由傅光明将其英文版翻译回中文并在台湾出版,而城南旧事 则在转年由齐邦媛,殷张兰熙又从中文翻译为英文 。两部作品同样经历了中英双语之间的译介,两位中国的女作家同样受到中西文化群体的共同关注 。因此,对凌叔华与林海音的纵向文学影响关系的研究,以及对 古韵 与 城南旧

3、事 作品之间的横向平行关系比较,已逐渐进入到当代学界的研究视阈之中 。一 、创作的传承关系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凌叔华与林海音之间的创作因缘关系 。林海音在散文 古韵 中即已将凌叔华的 古韵 介绍给读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张秀亚和我都是极崇拜凌叔华的,我是在初中读书对新文学开窍时起读她的作品 ”。由此可见,林海音本人已经是所谓的 “凌迷 ”,她的创作更对凌叔华的 古韵 有相应的借鉴 。但不应忽视:两位女性作家人生轨迹的相似性也是 古韵 与 城南旧事 产生出一定相同点的原因 。林海音在接受傅光明采访时曾经说过, “我写作没有摹仿过别人,但是新文学二三十年代的作家,我阅读他们的作品,正是我读初中对新

4、文艺开窍的时代 。那时中外作品真是丰富,中国的我喜欢凌叔华 、沈从文 、苏雪林 、郁达夫等”时代背景与个人的欣赏品味决定了林海音对于凌叔华的喜好,言下之意更是在众多的中国现代作家中,把凌叔华放在了沈从文,郁达夫之上 。古韵 1952 年在英国出版,城南旧事 1960 年于台湾出版 。我们可以认为, 古韵 等凌叔华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海音的创作 。现代女性作家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影响,横跨中西 、横越海峡,是 20 世纪文学史中可歌可颂的佳话 。二 、古韵 与 城南旧事 的相似性比较古韵 与 城南旧事 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女性视角与儿童成长的主线;自传体小说的叙述体例;以

5、及对故都北平的怀恋三个方面内容 。1女性视角与儿童成长作为女性作家,凌叔华的作品一直致力于反映家庭生活与两性之间的理解差异 。新旧思想的交替变化对于闺阁内女性的影响也一直出现在凌的小说当中 。实际上,凌叔华许多的早期小说,已经具备了 古韵 的雏形 即以童真的女孩子的视角反映成人世界的世态炎凉与时代变迁,这也渐渐成为凌叔华小说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透过儿童的眼光的女性视角,赋予了 古韵 独特的现代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价值 。2自传体小说的叙述体例两篇小说的创作都是在女作家离开北京之后: 古韵 创作于抗战时期的四川; 城南旧事 创作于 50 年代的台湾 。古韵 的初衷在于凌叔华回应伍尔芙的建议:

6、 “我们在信中还谈论过日后你可能用英文写出你的生平,这正是我现在很想建议你做的事 。我觉得自传比写小说还要好”傅光明在代序中说: “当初,伍尔芙也是让凌叔华写自己生平的 。但似乎凌叔华自己觉得,书中虽有许多真实的细节,但它终归还是一部小说 。”这样的自传体小说体例也同样存在于 城南旧事 之中:故事的真实性早在 城南旧事代序 中就被作者说明: “我记得写上面这段小文的时候,便曾想: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 。”可以说,在小说的题材与体例选择上,凌叔华与林海音有着惊人的相似 。3对故都北平的怀恋北京生活在 古韵 与 城南旧

7、事 中同样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回忆北平的生活,在两位女作家的笔下成为叙述的线索 。这两部小说中出现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极强的北京风韵,诸多的真实地名,诸多的口语特点,诸多的风土民情,都使 20 世纪初期的故都社会在女孩子们心中的记忆以小说形式永远的留在读者的脑海之中 。北平的生活正如凌叔华在古韵 最后所描写的那样: “有辉煌的宫殿,富丽的园林,到处是鲜花 、孔雀 、白鹤 、金鹰 ”( 古韵 P176)也正如林海音所苦恋的那样: “我漫写北平,是为了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稿 (下转第 133 页)故都的女儿们凌叔华 古韵 与林海音 城南旧事 比较王敏雁(天津农学院人文社

8、会科学系 天津 300384)摘 要 本篇论文立足凌叔华与林海音的两部自传体小说( 古韵 与 城南旧事 ),以二位女性作家的生平经历 、创作联系作为切入点,作者认为凌叔华与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创作联系和相互影响反映出了女性作家对于这一文体创作的独特优势,两部小说立足北京的风土人情,以女性主义色彩及儿童视野为现代文学开拓出新的创作领域 。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女性主义和儿童视角 平民色彩 继承关系127( 上接第 127 页)纸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三 、古韵 与 城南旧事 的差异性比较尽管 古韵 与 城南旧事 体现出了诸多的相似性,但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后者毕竟不是对于前者的单纯模仿,两位女

9、性作家的创作也蕴含着各自的特点 。1女性主义与平民色彩凌叔华的 古韵 的平民色彩稍弱于 城南旧事 ,它更像是一部富于上个世纪上层文艺界政界的掌故之论的自传体小说 。城南旧事 则集中力量表现出孩子与成人世界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家庭关系和女性地位上,而且并立于社会阶层的道德成见之上 。林海音笔下的北京人物是由家庭所贯穿的市井小民,他们生而无名死而无闻,但是非对错却似乎不是人们轻易定论的那么简单 。作者之所以把笔力定在城南,与城南所住的更多是平民百姓也有很大的联系 。2.时空跨度差异及小说基调两位女作家同有故园之思,但凌叔华在 古韵 中时间和地域跨度相比较林海音 城南旧事 中的 “城南 ”一

10、地更加广阔 。古韵 中涉及广州 、天津 、日本京都等地,其中反映的人物思想也相对驳杂,既有家庭性别矛盾又有新旧思想冲突,但这些冲突的过程并不影响全书整体的乐观态度 。林海音的城南中蕴含着更多忧郁的基调,所写的基本也都是回忆中的故园衰草 。文中涉及的人物最终都离英子而去,北平的生活相对于作者来说也就成为了童年时代不可再生的幻影和难以磨灭的惆怅 。城南旧事始于城南,终于城南 。离开了北平的南城,林海音的 “旧事 ”也就随之结束了 。与 古韵 相比, 城南旧事 少了几分期许,多了几许怅惘,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的父亲突然辞世,又为故事的结局平添了更多的悲愁 。两位中国现代女作家几乎并肩走过了一个世纪

11、 。她们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尽管有所不同,但留下的还是一个相同时代的北京:一个透过两个小女孩的眼睛尽管有着不同的色彩,却依然展示出其独特年代风味,无法复建的故都 。在两位女作家去国怀乡之际,战乱频繁之时,记忆中的童年故都给了她们几多伤感,几多安慰 。凌叔华对于林海音的创作影响结果,以及林海音成名后对凌叔华的格外推崇,值得我们今人寻味 。注释:林海音曾就四位现代女作家谢冰莹 、凌叔华 、苏雪林 、谢冰心写出敬老四题 一文 。林海音, 古韵 英子的心 ,第 219 页傅光明, “林海音和英子 ”英子的心 ,第 434 页参见拙著 “当东方遇到西方 ”,中国文化研究 2006 年秋之卷傅光明引, “凌

12、叔华的文与画的 古韵 (代序) ”,古韵 第 9 页林海音, 城南旧事 代序 第 375 页林海音, “陈谷子 、烂芝麻 ”英子的心 ,第 21 页参考文献:1凌叔华 傅光明译,古韵 凌叔华的文与画 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2陈平原,王德威编 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作者姓名: 王敏雁,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 。兴趣 、爱好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不仅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展现其自身的爱好,而且能够在活动课程中学到各方面的技能,使得因材施教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到 。2学校要充分给予财

13、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完善的教学设备也是因材施教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要素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在这方面给予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引进多媒体,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引进实验设备,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使部分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得以充分的体现;布置仿真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可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展示部分学生的表演才能等等,基于此学校有必要给予财力上的支持来确保因材施教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地实施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1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妥当 、是否灵活也是因材施教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施

14、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对于比较基础或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或后进生来回答,并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对于较难或较偏的问题可以让优等生来回答从而充分展现其特长 、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使因材施教的作用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既做到面向全体,又做到兼顾个别 。2根据学生各自能力与特征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化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化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 、接受能力来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规定不同的学习内容,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

15、也不能一味的去追求高标准,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收获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区别的做出选择,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排名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是要观察学生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做到评价的多样化,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使得因材施教能够在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1李乔 、李杰 、陶礼平 浅析因材施教 J 湖北广博电视大学学报 2008 年 3 月第 3 期 2陈淑萍 、黄兆铭 谈 “有教无类 ”和 “因材施教 ”孔子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年 3 月第18 卷第 1 期 3刘红银 对因材施教的反思 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7 年 4 月 4王咏梅 谈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 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 2 月第 26 卷第 2 期 5苏少敏 因材施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 J 现代教育 2008 年 1 月下期 !13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