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工会和劳动力市场,第一节 工会的产生与演变 第二节 集体谈判及模型 第三节 工会的经济效应,第一节 工会的产生与演变,为什么会有工会 美国工会概况 工会体系 工会的衰落,为什么会有工会,工业革命瓦解了自雇佣体系,导致了雇主和雇员的分离。工业革命之前,工人主要都是自雇佣者 工业化使工人沦为从属地位,自己无法控制就业和工资收入 工人组成工会,以集体谈判的形式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二、 美国工会概况,产业和职业 个人特征:性别、种族和年龄 地区,2004年美国按产业和职业划分的工会会员,2004年美国公共部门中的工会,按年龄、性别、种族划分的工会会员(2004年),2004年工会化程度较高的
2、州的数据,2004年工会化程度较低的州数据,三、 工会体系,美国现有工会体系中共有三个层次的工会组织:联邦政府层次、全国层次和地区层次。它包括美国劳联产联(AFL-CIO)和大量的独立工会。 AFL-CIO(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组织协会)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的全国性松散工会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在一些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上代表工人并提交工人的意见。到2000年,它有64个附属的全国性工会,他们共同拥有1300万工会会员。AFL-CIO并不负责集体谈判,是工会体系
3、的主要政治机构。,全国性工会,2000年,美国共有65个全国性工会,它们独立于劳联产联并拥有300万会员。全国性工会主要有二个职责: 在某些职业或行业中组织未参加工会的工人 2、形成集体谈判协议。这一职责也可能与一些地方性工会共同承担,取决于涉及的地区和行业的大小,地区性工会,地区性工会 2000年,美国共有近45000个地区性工会。它们一般都是全国性工会的分支机构,但也有少量的地区性工会既不属于劳联-产联,也不属于全国性工会。地区性工会主要职责是执行集体谈判协议、管理集体谈判并制定相关政策,同时解决合约解释过程中产生的不满。,四、 工会的衰落,对工会衰落的解释,从上图1880-2000美国工
4、会会员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化部门的工人在总劳动力中明显占少数,且工会在衰落。对此,理论界有多种解释: 结构变化假说 雇主反对假说 替代假说 其他因素 工会的反应,结构变化假说,结构变化假说 认为经济和劳动力群体中结构因素的变化对工会会员的扩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包括: 消费需求和就业不再集中于传统的工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迅速增加; 妇女、年轻人和非全职工人就业量的增加 地区因素变化 工会成功地提高工资对工会就业量和会员的不利影响,雇主反对假说,该假说认为雇主对工会的强烈反对是工会成长的主要障碍 雇主会以合法和非法的形式反对工会和工会化 研究表明,雇主的反对在决定工会运动的成
5、败方面至关重要,是美国经济中工会化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替代假说,替代假说是指其他组织,特别是政府和雇主提供一些通常只有加入工会才能得到的服务、优待和就业条件,这种替代降低了工会会员身份的需求和吸引力 实证研究表明,非工会工人对他们工资和工作安全的满意度在1977-1984年间急剧上升,降低了他们对工会代表的需求,其他因素,工会组织工会工人的努力不足 美国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强调自由市场机制和个体竞争,没有给工会活动提供充裕的环境 里根布什时期的公共政策环境越来越倾向于雇主,形成了敌对工会发展的行政法律环境,工会的反应,合并 策略变化改变工会的组织和谈判策略,第二节 集体谈判及模型,集体谈判的特
6、征 集体谈判的模型张伯伦模型 张伯伦模型的含义,一、集体谈判的特征,工人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交付劳务,从而使工作条件、工作规则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成为谈判的内容 因为雇主和工会之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所以当前的合约对将来的合约有重要的影响 工会和雇主之间存在合作竞争的共生关系,二、集体谈判的模型张伯伦模型,张伯伦把谈判力量定义为确保对方同意自己条件的能力,而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条件取决于拒绝和同意的预期成本。也就是:对方拒绝自己条件的成本 谈判力量 = 对方接受自己条件的成本,工会(雇主)的谈判力量取决于雇主(工会)同意和拒绝条件的预期成本比较,雇主(工会)拒绝的预期成本越高于同意的预期成本,工会(雇
7、主)的谈判力量就越大; 工会(雇主)可以使用强制性手段提高自己的谈判力量即提高雇主(工会)拒绝的预期成本;或使用规劝性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谈判力量即降低雇主(工会)同意对方要求的预期成本,三、张伯伦模型的含义,同意的必要条件:至少有一方拒绝的预期成本高于同意的成本才能导致协议的达成; 双方的谈判力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自己所要求的或所许诺的; 如果错误判断雇主的最大许诺(或工会的最低要求),或双方的责任,即使存在潜在协议区间,也会使谈判陷入僵局而导致罢工; 妥协以及最后谈判期限的临近都会使双方倾向于达成协议; 模型隐含着可以使用强制性和规劝性手段 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状态以及产业结构,都会影响双方的
8、谈判力量,第三节 工会的经济效应,工会工人的工资优势 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企业利润 收入分配 其他问题:通货膨胀、失业和收入分配,一、工会工人的工资优势,2000年,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工会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是17.85美元,非工会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是15.19美元 竞争性模型告诉我们:第一,为什么工会希望把全行业组织起来而不是单个企业;第二,在不完全竞争行业,工会的境况比较好 工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的高工资可能不是(至少部分不是)由于工会的存在所致,由于工会化部门会影响非工会化部门的工资率,使其工资上升或下降,使我们在工会工资优势的测度上产生偏差 纯工资优势是指工会工人工资超过非工会工人工资的百
9、分比 威胁效应是指非工会部门为了应对工会化的威胁而提高本部门的工资,使纯工资效应被低估 产品市场效应是指工会部门工资提高对其成本和价格产生影响,使需求转向非工会化部门,导致非工会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产生工资上升的效应 优秀工人效应是指工会化企业支付的高工资诱使工人排队等候“好”的工会工作,使工会化企业可以吸引到更优秀的工人,使纯工资优势被高估,如果溢出效应和优秀工人效应很大,测度到的工资优势将超过纯工资优势;如果溢出效应和产品市场效应很大,测度到的工资优势将低于纯工资优势 总体上,工会工资优势约为15%。考虑到附加福利后,这一优势会增加23个百分点,工会工资优势由于产业、职业、种族、性别
10、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但工会的工资优势确是事实,主要表现是: 逆经济周期而变化 建筑业工会工资优势特别高 黑人男性工资优势高于其他人种和性别的工人 受教育少的工人的工资优势高于受教育多的工人,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工会对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没有一致的看法 否定的观点: 工会给工会化企业施加可能降低生产率的限制性工作条例; 罢工必然造成产量损失; 工会工资优势会扭曲工资结构,导致劳动力在工会和非工会企业及行业间的错误配置,工会对生产率和效率的正面效应,投资和技术进步 工会作为集体发言机制可以: 解决争端,改善就业环境,这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满意程度和士气,从而提高生产率 降低辞职率 晋升和退休方面的
11、资历优先,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感,因而创造有利的在职培训环境,会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生产率 通过冲击效应提高管理绩效,三、企业利润,实证研究表明,工会化严重降低了企业利润 但在企业利润率降低是否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则存在不同观点 如果工会化行业高度集中或双边垄断,工会的影响就只是将利润从资本所有者手中转向工人手中,对经济效率没有负面影响 如果工会化行业高度竞争,则较高的工会工资会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利润减少会影响投资和技术进步,并最终退出该行业;供给减少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较高的价格,对工人来说是较低的就业率,对行业来说是增长速度放慢,四、收入分配,关于工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存在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
12、会加剧了工资分配的不平等,表现为: 在提高工会工人工资的同时,通过溢出效应降低了非工会工人的工资; 相对于不熟练工人而言,工会提高了熟练的技术工人的工资; 在工会化企业内部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认为工会促进了平等的理由是 工会在企业内追求统一工资; 工会支持企业间的统一工资; 工会为低收入的蓝领工人争取到的工资收益高于为高收入的白领工人争取的工资收益 近期研究发现,工会确实降低了工资的不平等,但是工会化程度的降低,又加剧了工资之间的不平等。,五、其他问题:通货膨胀、失业和收入分配,一般认为,工会的工资优势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多数严重的通货膨胀是由于过度的总需求或供给冲击而不是工资推动的
13、。 但是,如果工会预期到通货膨胀,会要求提高工资,这会使通货膨胀持续存在,从而削弱了治理通胀的政策效果,工会与失业率,一种观点认为,工会是工资下降刚性的主要原因,使劳动力需求下降 相反的观点认为,工资下降刚性是工会之外的其他原因所致,如非工会工人与雇主间的“隐含契约”,与裁员相联系的固定工资策略等,除了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外,工会至少还从二个方面影响就业: 工会使工人的辞职率降低,会降低失业率; 工会提高工资导致失业率提高,是因为吸引了额外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 研究表明,工会力量越强,就业率可能越低,但是数量很小。工会化程度提高10%,就业率降低0.2%;工会工资提高10%,就业率降低0.
14、06%,工会与工人的份额,工会能否提高工人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原因主要有: 根据溢出效应,工会工人的高工资主要是以非工会工人的工资损失为代价,而不是来源于资本家; 工会工资的提高可能导致资本替代劳动,因此,工会化部门的高工资对工人份额的正面效应,可能会被工会工人就业率的降低所抵消; 雇主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价格来避免国民收入从资本向劳动力的再分配 工会化工人所战比例相对较小。约为全部工人的1/8,国外研究新进展,、劳资关系和工会的影响 由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会理论的发展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谈判理论,二是罢工理论。 由于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
15、体现为工资和就业上,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工资决定的集权和分权程度不同,以及工会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决定了工会对工资和就业的调整程度存在差异。过去的理论只能对结果作出一点预测和判断,却无法说明其过程,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以此为基础的集体谈判理论也就成为工会理论中探讨最多的话题。就工会对工资的影响而言,过去的理论总是更多地强调工会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使其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率,或者说通过限制就业来提高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理论界对工会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相当多的研究者认为工会既具有垄断的一面,又具有“代言人”作用,而后者可以导
16、致生产率增加,如弗里德曼和梅多夫的“退出代言人”模型(Friedman and Medoff,1984)。在这一模型中工会的作用之一就是减少劳动力的流动,使劳动成本降低,并减少了产量的单位成本,从而对生产率产生正效应。此外,工会作为集体代言人,通过集体谈判、集体申诉和讨论程序等方式,使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交流渠道得到改善,既降低了交流的信息成本,又鼓舞了工人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会还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等方式来监督工会成员的行为并减少工人之间的敌对状态。所有这些都说明工会能够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公司的效率和社会福利。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会对生产率的影响的经验验证上,许多经验性调查
17、研究都证实了弗里德曼和梅多夫关于工会会降低劳动力流动率的观点,但工会的代言人效应对辞职、任期的影响并不明显 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说,谈判问题的本质应该是从协议中获得的效益如何在双方之间进行划分,从而使双方的效用至少不低于协商前的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经典的模型主要有三个:希克斯模型(Hicks,1936)、纳什隐性策略模型(Nash,1950,1951)和鲁宾斯坦的“交互报价”模型(Rubinstein,1982)。这些模型被用来理解谈判过程和预测谈判结果。近年来大量的文献都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对上述模型特别是鲁宾斯坦模型的实证检验,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公平因素对于谈判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上述三个
18、模型的共同缺陷是缺乏冲突,也就是说,无法解释罢工问题。其二,建立解释谈判过程的谈判模型。其中影响较大的是The Walton and Mckersie Model 和The Kuhn Model。目前关于集体谈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会员资格对谈判结果的影响,博弈对于谈判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结构集体谈判的研究。 早期关于罢工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罢工频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计量经济学模型成为主流,希克斯关于罢工原因的分析在80年代后才被重视。在希克斯看来,多数罢工都是由于信息不完善和劳资双方的判断失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解释罢工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如雷德和纽曼(Reder and Neumann)的联合成本最小化模型。在这个模型里,罢工具有信号功能,它强调信息的数量、质量和成本,而且该模型还可以将罢工成本与集体谈判条件下达成协议的成本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劳动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模型对大量国际范围的经验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从中发现:罢工发生的几率与工会密度和工会的认可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劳资关系体系和企业的特点也与罢工发生的概率有关。(Cressey1990, Wooden1993, Whitefield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