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1 ,大小:2.02MB ,
资源ID:58665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8665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印度佛教的发展与传播(宋锡同).ppt)为本站会员(11xg27ws)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印度佛教的发展与传播(宋锡同).ppt

1、第二章 印度佛教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主讲人:宋锡同博士,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 第二节 佛教在印度的传播,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一、什么是佛教 二、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释迦牟尼与佛教最初的信众 四、佛教最初的教义形成,一、什么是佛教,佛教,即佛陀的言教。佛,梵语音译,意指“觉者”;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的三大特色:第一,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万物因缘和合而生,而非“神创”。佛与众生只是觉悟时间上的差别。第二,主张众生平等。第三,众生皆可成佛,通过自己的修行最终得到解脱。 如今,佛教已是一种世界性宗教。,二、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1、婆罗门教时期2、沙门思潮时期从时间上看,佛教创始时间大约在

2、公元前六世纪,即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1、婆罗门教时期:,四吠陀奥义书,1、婆罗门教时期:四吠陀,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亦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代表中上层社会思潮。其代表典籍是:梨俱吠陀、耶柔吠陀、沙摩吠陀;而代表下层人民心声的则有阿达婆吠陀。这四种典籍即印度思想史上的四吠陀经,涵括了早期印度文明的全貌。,三纲领、四种姓,四吠陀经为以正统自居的婆罗门教的权威经典;婆罗门教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大纲领:即“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在婆罗门教影响下的古代印度社会把

3、人民分成高低不同的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1、婆罗门教时期:四吠陀,但婆罗门教传入恒河中下游佛教早期活动的中心地区,则是相当晚的事,约在公元前8世纪。它的到来,给原有的社会结构以极大的冲击。这里的居民有的接受了婆罗门教文化及其社会模式,有的则取激烈反对态度。反对者形成强大的社会潮流,反馈到它的西北产地,引起连锁反应;而婆罗门教仍继续向南流传,为一些权势者所接受,持久不衰。,1、婆罗门教时期:奥义书,大约与此同时(BC8-BC5世纪),婆罗门教内部发生分化。不少人对祭祀万能表示怀疑和不满,有人公开否认梵天(婆罗门教的创世主)的存在。一种新的思想奥义书思潮在婆罗门教开始孕育成熟。

4、 奥义书 中的突出理论:“梵我同一”与“轮回解脱”,奥义书:“梵我同一”,世界万物的本质是“梵”(Brahman),不变而且唯一;人的生命现象的主体是“我”(tman),它使人具有意识、情感等生命现象,并对人的善恶行为负责。“我”在现象上有许多,但在实质上则是“梵”,因而我与梵是统一的。,奥义书:“轮回与解脱”,人的行为会产生业力,这种业力将对人(阿特曼)死后我的趋向(即人的再生的形态)有影响。轮回的新形态因善恶报应有好坏之分,但终不能脱离痛苦,因为轮回状态实际是人无知的产物。只有依靠最高的智慧,跳出轮回,才能真正脱离苦海而解脱,此境界即“梵我同一”:认识到人的生命主体与万有的本体是无差别的,

5、达到至上境界;这样才能消除人对本来并不独立存在(不实在)的外物之执着,因而也不会有痛苦。,奥义书的影响,奥义书虽然也被认为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但对印度后来产生的佛教等宗教派别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它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影响极大。佛教中不少理论是在吸收改造奥义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奥义书标志着一种新的思辨哲学正在挣脱“祭祀万能”的宗教外壳呈现出来,为当时活跃的思想文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材料。,2、沙门思潮时期,由于恒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急剧发展和列国兼并战争引起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变比,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十分敏感的反响,加上婆罗门教文化同这个地区土著文化的交汇激荡,以及奥义书哲学的兴起,终于在前6

6、世纪形成了以婆罗门教为一方,由诸沙门团体为一方的两大思潮。 “非正统”的沙门思潮的组成比较复杂,观点繁多。代表宗教主要有:佛教、耆那教和唯物派。,长阿含经提及的“六师外道”,1、不兰那迦叶:否定善恶报应,不存在因缘 2、末咖梨拘舍罗:世界自然变化,人的业力无能 3、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顺世论,世界四大构成,无业报轮回、地狱天堂、灵魂 4、婆浮陀伽旃那:否定善恶报应因果联系,七要素理论,地火水风苦乐命 5、散若夷毗罗梨子:怀疑论,不作回答 6、尼乾陀若提子:肯定因果报应,但也有怀疑论倾向六师外道基本观点:世界的基础是物质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偶然的,世界不存在天堂,没有来世。,2、沙门思

7、潮时期,佛教产生于沙门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下: 婆罗门教腐化:相信神祗存在,也相信“业报”的力量,但已过分制度化; 耆那教:批判正统、强调苦行,落入极端。 唯物派:否定“业报”,主张世欲,陷入另一极端。,三、释迦牟尼与佛教最初的信众,释迦牟尼佛,俗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佛出家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与印度交界的提拉科特)太子,父为国王净饭王,母为王后摩耶夫人。据佛教史料记载,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6年,享八十岁,与中国春秋时的孔子几乎是同时代人。他自幼接受古印度传统教育,十九岁时为寻求解脱之道而出家修行,三十岁时于菩提树下

8、金刚座上睹明星悟道成佛。,三、释迦牟尼与佛教最初的信众,1、释迦牟尼的一生 2、佛陀的十大弟子,1、释迦牟尼的一生,约BC567年古印度迦吡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拘萨罗国的属国)净饭王妃摩耶夫人夜梦白象驮子,第二年蓝毗尼花园无忧树下生子;“乔达摩悉达多”“梦想成真”; 婆罗门学者的预言:君王或圣者; 17岁(一说19岁),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妻,29岁(一说19岁)其妻生子罗睺罗(覆障、束缚意);自脱衣冠成沙门。 问道:南渡恒河、习禅定、修苦行; 35岁(一说30岁)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鹿野苑“初转法轮”,最初得度的五比丘:憍陈如、阿舍婆誓、摩诃跋提、摩男俱利、十方迦叶 宣说四圣谛、

9、八正道 佛教三宝具备:佛(领袖)、法(教义)、僧(参加人员) 佛教正式成立 此后十多年内一直在恒河两岸奔走传法 50多岁后主要在舍卫城传教 80岁时涅槃于拘尸那迦城外的两棵菩提树间,遗体火化后的骨质舍利为摩揭陀国的阿阇(she)世王等八国君王分去,造塔供养。,2、佛陀的十大弟子,四部阿含经 大智度论 大涅槃经,目犍连救母与“盂兰盆节”,目犍连在定中见到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尖那样细小,皮骨连结在一起,即以钵盛饭菜以飨老母,饭到母亲手中,立即化为炭火。目犍连见状,万分悲痛,即以此情禀告佛陀,祈求开导救母的办法。佛陀说:“你母生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愚弄众生,故受此饿鬼之苦。

10、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僧众自恣日,设百味珍肴、鲜果于盆中,供养僧众,你母即可超度。”目犍连听后,依教奉行,此后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汉译为“倒悬”,形容饿鬼之苦,如人倒悬。唯有以盆盛食品斋僧,才能解除倒悬之苦。,楞严经卷一 如是我闻。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

11、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故事来源于楞严经和佛说摩登女经,此故事也是佛陀宣讲楞严经的缘起。楞严经中记载有一年佛陀在室罗筏城安居结束后,带领许多弟子接受波斯匿王的供养,阿难外出有事没跟上,于是就单独到舍卫城街上乞食。被摩登伽女之母以咒摄入淫席,清静戒体快要被毁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将阿难与摩登伽女带回祗桓精舍接受教导。阿难自恨自己一向只重多闻,道力粗浅,请佛宣说奢摩他三摩禅那等诸佛如来得成菩提之妙方便,由是佛宣说了殊圣的楞严大教。,佛陀回答阿难的最后四个问题,以谁为师?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何安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恶人如

12、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经典如何教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四、佛教最初的教义形成,1、无我 2、缘起 3、无明 4、轮回 5、解脱 6、佛教与婆罗门之对比 7、佛教基本教义确立,释迦牟尼在批判吸收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潮的基础上建立佛教,1、无我,“婆罗门至上”的理论基础:梵我同一。梵:宇宙的最高实体;人的主体,我。人类社会也存在一个最高的社会阶层,即婆罗门祭司基层,最高地位不变; 针对婆罗门“梵我同一”论,早期佛教提出“无我”观念:宇宙中不存在作为万有实体的“梵”,而且在人的生命现象中也没有意识、情感等主体的“我”。“无我”成为佛教最主要的特色。,2、缘起,缘起论: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流

13、变,否定婆罗门等宗教关于世界或人的形成及实质的基本说法后提出上述观念。事物或人生现象是由多种要素或条件构成的,事事可为因,事事可为果。 生、灭只是缘起,只是新的聚合与分离。因此,事物和人生不过是因缘和合的流转变化过程。,3、无明,在佛教看来,世界充满痛苦,但造成痛苦的原因于与自身的认识直接有关认识不到世间事物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认识不到人生现象中没有一个永恒不灭的主体,认识不到事物是缘起的,因而产生贪欲,追求自身永恒存在,追求对外部事物的永恒占有。即因不知缘起,而认识不到“无我”而产生执着,进而种种苦生。 消灭无明之苦的“法门”:使人觉悟,方法很多,层次各异。,4、轮回,佛教还吸收改造婆

14、罗门教“轮回与解脱”理论; 人若认识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不按佛教的要求行事,就会不断轮转于生死,进入坏的生存状态。若体悟佛教根本真理,则会真正摆脱痛苦。,5、解脱,获得真理的必备条件:讲轮回引导众善奉行;但轮回只是无知之人所处的精神境界,佛教的根本目的则是要引导众生跳出轮回,获得佛教的根本真理,认识事物或人生的本质。因而消除无知、无明,大小对不实之物追求或欲望,真正摆脱痛苦,达到解脱(涅槃)。,基于轮回与解脱理论而产生的分歧,佛教的轮回和解脱理论在佛教后来的发展中世纪形成了所谓的方便说法与究竟之谈。此即佛教后来形成不同分支,以及不同分支之间对佛的说法理解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6、佛教与婆罗门之

15、对比,同样讲善恶报应与轮回:婆罗门的善是只遵循“婆罗门至上”信条,按种姓制度行事;而佛教的善则是“无我”、平等,不追求或贪恋并不实在的永恒之物。 同样强调智慧解脱的方法,但二者内容不一样;婆罗门认为解脱的根本方法是认识“梵”,一切皆梵,外物不实,停止追求而无业力,故不再生,跳出轮回,摆脱了痛苦;佛教则认为解脱的根本方法是认识到事物无我,一切皆缘起,因而人不可能永远拥有或真正得到实在的外部事物。贪恋和追求由此停止,无业力亦无轮回,也就摆脱痛苦,达到解脱(涅槃)。,7、佛教基本教义确立,关于轮回和解脱的理论在佛教后来的发展中实际形成了所谓佛的方便说法与究竟之谈。这也是佛教在后来形成不同分支,以及不

16、同分支之间对佛的说法的理解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 佛教后来在理论上不断演变,又提出许多新的观念或学说,但此教的基本教义或理论倾向,在其创立时就确立了。,第二节 佛教在印度的传播,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大乘佛教 四、后期佛教,一、原始佛教,亦称早期佛教:指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大致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到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 地域:印度北部鹿野苑中部恒河流域中印度的7个国家;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四谛、五蕴、缘起、无常、无我、中道、平等。,一、原始佛教,四谛:佛教关于现实世界充满痛苦以及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 五蕴:关于人体及其身心现象构成的理论。色(物质)受(感受)想(概念

17、)行(行为)识(了别) 缘起:关于以人生现象为主的世间事物的形成及变化的主要理论。 无常:关于人生现象等事物形态的一种判断;认为人生现象不断变化,没有常住不变的形态。 无我:人生现象等事物中不存在一个根本因的理论。 中道:佛教的一种思维方法,不偏执于一端;主要表现为苦乐中道,即不偏苦行,不坠享乐。 平等:佛性平等,打破种姓制度。,一、原始佛教,王舍城第一次结集:确定了佛的言说和制定的主要教规,经和律。 佛教的信众:从五比丘到十大弟子; 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二、部派佛教,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地域性经济与政治差别、各地僧团对戒律和教义的理解不同,导致佛教逐步分裂;公元前4世纪到2世纪 1

18、、分裂的原因 2、部派佛教关注的共同焦点问题 3、部派佛教的影响,1、分裂的原因,“十事说”:800年,大众部vs上座部 “五事说”:佛入灭百余年,“大天”比丘,阿罗汉五种局限,大众部vs上座部; 史称“根本分裂”(对应之后的枝末分裂),史上有有十八部与二十部之说。,2、部派佛教关注的共同焦点问题,“法”实在与否:三世实有或法体恒有VS三世法是言说、世间法是假名;细分法为若干类 “我”实在与否:轮回有主体,变相的“我”(犊子部),“穷生死蕴”(化众部)、“根本识”(大众部)VS无我论,即“我空”(一切有部) 各部派在寻找办法处理先前佛教中存在的无我论与轮回解脱中需要主体这一矛盾。 对“佛陀”的

19、看法:上座部(最高教主、思想伟大、悟出真谛)VS大众部(超人神性、威力无边、寿量无边),3、部派佛教的影响,大众部与后来大乘佛教理论接近 上座部分化出一切有部(小乘佛教中的的代表性部派)、正量部和经量部(小乘佛教后来浇油影响力的部派) 小乘部派佛教在大乘佛教兴起后在印度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是理论上有些变化。如:世亲(约4-5世纪)的俱舍论和诃梨跋摩(约3-4世纪)的成实论。前者将一切有部为代表的小乘佛教的理论系统化,后者提出了受大乘佛教影响后的小乘佛教的新观念。,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指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的佛教中的新思潮;利益众生与救度众生,使终生都觉悟。据大般若经、维摩诘经、

20、妙法莲华经等经典来修持和传教; 1、大小乘的区别: 2、大乘佛教的发展阶段,1、大小乘的区别,根本区别:修行目的 主要区别有三: 在讲“空”的角度和彻底性上不同:小乘从分析的角度讲空,空和有是事物两种根本不同的状态;大乘从体空的角度讲空,事物本身就是空,主张即空观有、即有观空 在修行目的和内容上不同:小乘,戒定慧三学,达阿罗汉果,自身解脱;大乘六度菩萨行,成佛,普度众生。 对待出家问题上不同:小乘,出家即出世,大乘,重视入世,不离世间觉 对待佛陀的看法上不同:教主与神,2、大乘佛教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最初大乘经出现时期,前1C-后2C 第二阶段:中观派产生时期,2-3C 第三阶段:续出的大乘

21、经出现时期,3-5C 第四阶段:瑜伽行派形成和主要发展时期,4-7C,第一阶段:最初大乘经出现时期 前1C-后2C,最初的大乘经的出现是大乘佛教形成的重要标志,主要有:般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还有小品宝积、维摩和净土类经典等。 般若类经:是大乘佛教的基础性经典,以崭新视角解释佛教“空”的观念,强调体空思想,同时表达了大乘佛教较彻底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并论述了大乘佛教的“六度”等菩萨行修持理论。 法华类经:最有特色之处是强调了大乘佛教理论中的“方便”思想,认为佛教中对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的区别是佛的权益方便说法,是为了“开三显一”,最后要“三乘归一”。,第一阶段:最初大乘经出现时期 前

22、1C-后2C,华严类经:论述了菩萨修行的阶段理论,并提出了“三界唯心”和“一多相即”等思想 小品宝积经:较早地表述了大乘佛教中的“中道”思想。 维摩诘经:论述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和“入不二法门”思想,并标明了大乘的“中道”思想 净土类经:赞颂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及其美好的佛国净土,鼓励信众念佛名号,虔诚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第二阶段:中观派产生时期 2-3C,大乘佛教两大派别之一,在吸收般若类经等早期大乘佛教经思想基础上形成;A 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B 中观派的主要观点 C 中观派主要理论,A 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创始人龙树(2-3C),提出中观派基本理论,思想影响深广; 中观派重要人物:

23、提婆(2-3C)、罗睺罗跋陀罗(3C)、佛护(5C)、清辨(5C)、月称(7C)、寂天(8C);,B 中观派主要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佛法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由此指出,不应该用极端的思维来认识事物,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间不仅有绝对真理,还有相对真理。关于涅槃的认识,中观派提出涅槃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消灭了人的无知,就能达到涅槃境界。,C 中观派主要理论,中道:对任何事物不能执著,在否定一个概念时也要否定与此概念相反的概念,看问题不能走极端。突出表现在对“空”、“有”概念的解释上:对事物既要讲其“性

24、空”,又要讲其“假有”,二者统一。 缘起性空:事物都是缘起,无论因果;故事物是“空”的,缘起性空论与体空论一致。 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体现了中观派对任何事物不执着的思想,体现了此派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是中道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C 中观派主要理论,二谛:真谛和俗谛,真谛主要指佛教关于性空的观念,俗谛指关于世间事物真实的认识或言语。中观派认为,佛是依靠二谛为不同的人说法的。真谛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但对真谛的表述离不开俗谛,而这对弘扬佛法都很重要。 实相涅槃:认为涅槃与世间是没有本质区别的,认识了世间的本质或事物的实相,也就是达到了涅槃。不能离开世间或者诸法去追求超

25、世间的涅槃。,第三阶段:续出的大乘经出现时期 3-5C,续出的大乘经主要指3世纪之后逐步出现的大涅槃经、胜鬘经、解深密经、大阿毗达摩经、楞伽经、密严经、金光明经等。 大涅槃经:提出了佛身常住、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探讨了一阐提成佛的问题,并提出“大涅槃”有常、乐、我、净这“四德”。 胜鬘经:叙述了在家女居士胜鬘夫人所阐明的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反映了佛教在家居士的观念及思想特色。通过胜鬘夫人之口,该经主要论述了“如来藏”(佛性或成佛的可能性等)思想和“一乘真实”等思想。,第三阶段:续出的大乘经出现时期 3-5C,解深密经:侧重对心意识进行分析,认为阿赖耶识是事物的根本,可以保存人过去的记忆、经验,

26、还可以保存人们过去行为产生的业,它亦是人生轮回的种子,是人生命现象的主体。该经还提出了三相和三无自性的观念,对诸法的本质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认为诸法本身是不实在的,它不过是人的假名假设,要依赖与其他的缘,因而没有自性。 大阿毗达摩经:提到了“阿赖耶识”、“三性”等重要的唯识思想。,第三阶段:续出的大乘经出现时期 3-5C,楞伽经:表述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等概念 密严经:也论述了“如来藏” 、“阿赖耶识”等概念 金光明经:提及了一些与唯识有关的概念,但主要是论述了四天王镇护国家及与密教相关的一些内容。,第四阶段:瑜伽行派形成和主要发展时期 4-7C,佛教两大派别之一,

27、在吸收续出的大乘经基础上形成。A 瑜伽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B 瑜伽行派的主要观点 C 瑜伽行派主要理论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唯识无境、三性与三无性、四分、转识成智、五位百法等。,A 瑜伽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相传创立者为弥勒(4C初,此人历史存疑); 主要代表人物有:无著(4-5C)和世亲(4-5C),B 瑜伽行派的主要观点,主张依据瑜伽修行来得到解脱。“瑜伽”即梵语音译,在中国被译为“禅”、“道”,在西方则被译为沉思、静坐,主要是指佛教徒按照调息等方法来平定心神的方法。 在教义方面,瑜伽教派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性和神性的结合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如果能舍弃人的无知,就能脱离物质的束缚。 此外,瑜

28、伽行派认为心是自性发展中最有力的因素,只有抑制心的作用,心的本性才能自然显现。,C 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唯识无境: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认为事物仅是识变现的外境,是不是在的。识可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识分三类:前六识为“了别境识”。分别把握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属于自己作用范围内的东西;末那识为“思量识”,它主要把阿赖耶识思量为“我”,并伴随这四种关于“我”的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阿赖耶识为“种子识”,他是万象的根源,也是其它识的根本,还是业报轮回或生命相续过程中的主体。瑜伽行派的主流思想认为,对“识”也不能执为真实有,否则亦是一种“法

29、执”。,阿赖耶识变现大千世界,C 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三性与三无性: 三性:遍计所执性(人们不能认识到唯识无境,因而从各个方面来“周遍计度”,虚妄地认为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实在)、依他起性(由于事物是依缘而起的,因此无自性)、圆成实性(由性空所显示的识的真性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状态); 三无性:相无性(由于人们认识的事物是虚妄的,因而这种认识所执有的“相状”实际就是无)、生无性(由缘生起的东西不能有真正的自体或主体)、胜义无性(达到事物的最高真理“无自性”或“真如”状态),C 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指认识能向外缘取的方面;相分指认识对象,这对象并不是独立于认识之

30、外或有别于认识的东西,而是认识自身的变现;自证分指认识自体对于见分作用于相分的认知;证自证分指认识自体对自证分作用的证知,而它自身的作用则可由自证分证知。除自证分外,瑜伽行派还有一分说、二分说和三分说。 转识成智:将有漏的八识转化为无漏的八识,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智慧。具体而言,前五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C 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五位百法:瑜伽行派对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分类理论。五位,指诸法所分的五个主要类别,百法是分属五位之下的一百个概念。 五位:心法(指心自身,有八种,即上述八识)、心所有法(心所具有的作用,有五十一种,如受、

31、想、定、贪、嗔、慢、无明疑等)、色法(物质现象,有十一种,如五根、五境等)、心不相应行法(非色非心亦非心所之有为法,行蕴所摄,有二十四种,如生、老、住、无常、方、时、数等)、无为法(指无生、住、异、灭,无因缘关系的东西,有六种,如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 真如无为: 即佛教所讲的真理、绝对、本体。法相唯识宗突出真如 无为,认为前五种无为都是“真如无为”的不同显现,这 在佛教哲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四、后期佛教,后期佛教主要是指瑜伽行派与中观派融合、佛教完全密教化及其在印度衰落时期的佛教,时间范围大致在713世纪。大小乘兼有,但差别缩小,影响较大的主要

32、是大乘佛教与密教。 1、瑜伽中观派 2、印度密教,1、瑜伽中观派,大乘佛教后期,瑜伽行派与中观派融合形成“瑜伽中观派”,寂护-莲花戒-师子贤; 不完全否认瑜伽行派的“识有”观;把“识有境无”的观点与“一切皆空”的观点糅合在一起,认为主张“识有境无”是认识“一切皆空”的起点,属于“俗谛”,心识在本质上不具有实在性、在认识到“识有境无”还要达到“一切皆空”,这种认识属于“真谛”,因此,理论上看,瑜伽中观派还是把中观派看得高于瑜伽行派,偏向中观。,2、印度密教,7世纪中叶,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融合,诞生了一个新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大乘佛教修习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法,形成了密宗。 佛教

33、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的巫术和咒语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佛教把印度教(或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的许多成分糅合于自身后产生的宗教形态 这是印度佛教的最后形态。,2、印度密教,作为大乘佛教的一种,密宗是在师徒之间传授,具有神秘内容的特性,又被称为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 信奉大日如来(即大毗卢遮那佛),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大日如来的显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2、印度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上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为特征,在修行上则重视导师的引导和秘密的仪式。 在修行上,与大乘佛教其他宗派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张修习口诵

34、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具备则可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其它宗派的修行更有效。 仪轨复杂,设坛、灌顶、颂咒等,口诵真言、心观佛尊,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又因吸收了大量印度教修行手法,尤其受印度教中“左道”影响,不少宗教实践趋于污秽,如奉行生殖崇拜。,2、印度密教,密教在印度的衰落:印度佛教在密教兴起不久后即衰落,尤其随着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微,内部派系斗争不已。到公元13世纪,伊斯兰教将领巴克提亚契吉率军入侵印度,并焚毁了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僧团也随之被推毁殆尽,佛教就此衰败,印度教最终成为印度的主流宗教。 19世纪末印度教复兴运动兴起,主要有斯里兰

35、卡传入;现在,印度佛教信徒占总人口的15%,佛教在印度重现生机。,2、印度密教,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分析: 首先,佛教自身发展原因,后期密教阶段既不注重自身教义中的文化精粹,也不致力于新理论探索,提不出有生气的新思想,使其演化成为一种单纯致力于宗教实践、偶像崇拜,且不分宗教内容趋向污秽,难以在群众中产生影响。 其次,与印度教的同化有关,佛教密教化之后,在教义上与印度教差别缩小,印度教又处于兴盛时期,有群众基础,主导了这场融合,密教化后的佛教许多宗教实践取自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佛教独立存在的特性和地位消失。,2、印度密教,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分析: 最后,与古代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急剧扩张有关,伊斯兰教军队多次进入佛教流行区域,给予佛教以沉重打击,使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不复存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