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出名的才女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也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能够与男人媲美的女词人。勇于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传统观念而航向文学这座灯塔的李清照是才华洋溢的,所作作品可说是字字珠玑,轰动当时的文坛。而清照那清灵秀丽的词也无疑的大大辉煌了中国古典文学,让词的婉约发扬的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虽然可惜的是她的作品多已因为年代久远而散佚,传世的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不到,但是对她在宋词上的成就,世人是多所赞誉的。 而此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在探讨绝代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从这么多以婉约为主要风格的宋代词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其次也探讨了从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到苍凉孤单的晚年这样长的时间过程,她
2、的词风之转变;而最后想谈论的,则是跟她作品关系密切的国仇家恨。 论文内容几乎全都取材自书籍上,各家词选、词注、词评均包括在内但又因为本论文的论述要点之一在于宋代才女李清照笔下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因此又以古今各评论家、文学家对她的文学涵养以及作品之艺术特色所发表的评论占多数。 正文 一、清照作品特色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于公元一八四年,自号易安居士,为山东济南人。出身诗书世家的她自幼便负有才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之外,更能鉴赏金石篆刻。其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她那纤柔工细的宋词,并与秦观并列为婉约派之首。连宋代理学家朱熹都对她赞誉有加:“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 ” 01。艺术特色 A。修
3、辞运用技巧 绝代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享誉盛名,自有其独到之处。擅用白描技巧表现出细致的情意便是她为人赞美的特色之一。 醉花荫透过上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勾勒,便先有一分惆怅萧索,让人心有戚戚焉这样“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用意是先让寻常景物染上了清愁,以便于使人深入其情境。 再看诉衷情下片:“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捻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透过笔墨描写夜阑人静仍未入眠的主人翁的小动作,看似琐碎,但却巧妙的烘托出一份深闺百无聊赖的闷闷心情。而凤凰台上忆吹萧开头几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匲尘满,日上帘钩” ,短短几句道出闺中情景
4、,却将那种欲说还休的无奈心情勾勒出这般细腻柔美的情思和笔触,岂是区区纤巧细致四个字足以形容? B。文字运用技巧 除了长于白描之外,以婉约为宗的清照也擅用浅俗文字入诗词,但虽如此,她笔下作品却一点儿也不流于俗气。如玉楼春最后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虽说淡淡几笔只是一派家常口吻,看似平凡无奇,却偏偏平常得不足为别人所道;一阕蝶恋花:“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也是用语浅白流畅,让人一看便大略明白其中涵意。脱离了花间派雕琢的词风而选择以寻常语入句,词意却翻腾而得“平淡入妙”旨趣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而这样难得的艺术涵养,绝非一般词人可比。 C。运笔特色 词风毫不流于
5、矫柔造作,李清照用笔是以奇巧脱俗、俊雅秀美称于世的。词评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夸赞她的:“作长短句曲折而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的确是名副其实。而就算是引用前人语句,别有匠心的清照也是脱的妙极,不留一丝刻凿痕迹。 那为历代文人所激赏的“莫道不销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一来以晚秋残花之瘦相比人被相思折磨之消瘦,二来在声韵方面极为恰当自发声最宏亮的“风”到最细的“瘦” ,字如贯珠的道出脉脉余韵连陆德夫也评为绝佳!而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更赞她的名篇一剪梅起首七字“红藕香残玉簟秋”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虽说一剪梅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出自范仲淹的
6、“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但难能可贵的是清照脱出的新句更加缠绵有味,将那情思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思量描入骨髓,比起范仲淹的原句反而越发生动了。 D。架构之妙处 李清照除了在文字上的功力深厚之外,对于整篇文章的整体架构也是重视的,其细腻的程度常叫人叹服。以武陵春为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半阕描写景物,以萧瑟的景物先入哀愁的情感,而下半阕则以“闻说”两字承上阕而启下阕。先用想像的笔法另辟一境,又轻轻转到双溪春好、拟泛轻舟的清愁来追悔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但全篇又都紧紧扣住“轻舟”这个要点,
7、毫不放松下半阕另启的新境这样的笔力和情感,就难怪词评家们说她的词风又凄婉又劲直了。 02。情感特色 A。婉约之情 清照的作品另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便是她毫不虚伪的情感。不管是喜是悲,她词中的情感都是真挚细密而不让人觉得轻浮浪荡的。娓娓道来其中情意转折无限,女子特有的矜持、委婉和柔美表现得尤让人低回不已,完全抓住婉约派的精华。如她的永遇乐写道:“落日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由今到昔又由昔到今,一波三折,余下无限情思。而白雨斋词话更夸赞武陵春中最让人愁肠寸断的那几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
8、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实在是“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 。句句说来情深意真,让人不为她的喜怒哀乐动容都不成。 B。豪迈之情 除了婉约之外,其实我们的女词人也有她意气风发、潇洒奔放的一面的,而那份不同于一般描写闺情的女诗人的豪情万丈,其雄健磅礡的气象也直追词风豪放的苏轼。这样的豪情表现得最明显的一首是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全词情感热烈真切而奔放不拘,大胆鲜明的抒发了她欲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意气风发。而对清照这样洒脱豪迈的一首词,词评家夏承熹评道:“这绝非没
9、有直接产生情感而故作豪语之人所能写出的” ,清朝著名词评家黄蓼园于他所写的蓼园词选中更直言:“无一毫釵粉气,自是北宋风格。 ” 由此可见,以婉约著称的李清照绝非无豪情壮志与热血激情,只会一味沉浸在自我情感营造出的世界的文弱词人! 二、词风比较 一位真正的作者是活于生活中、时代中的,而不是只单单写些风花雪月自娱娱人而已。生活环境和整个大时代的变动,应该是都会反映在作家的作品中的。从李清照早年的惬意闲适到晚年的飘零异乡对她作品风格的改变,可以非常明显的印证这一点。 01。少女时期 李清照出身书香世家,家中经济称的上是富裕的,因此她早期的诗词中也很自然的反映出生活上的闲情逸致,多是些闺中景物、郊游所
10、见或者少女情怀等等,情感天真烂漫、笔触淡雅宜人。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等等即是。 02。婚后生活 李清照在十八岁那年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两人共同研究金石文物,感情甚笃。因此除了和丈夫分离的日子之外,婚后的她是快乐幸福的。 减字木兰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中少妇特有的娇痴、 浣溪沙里:“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 ”的妩媚均将她婚后美满安定的生活表露无疑。 不过也因为两人情深意重,在分别之时清照总是格外感伤、格外牵挂,不曾稍减的
11、思念之情反而还与日俱深。不管是“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细重” 、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还是“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都可以从浓浓的相思里看出她对丈夫的款款深情以及盼望丈夫早归的恳切之心。 03。寡居岁月 也因为夫妻感情深厚,因此赵明诚不幸在建康病死之后清照便始终郁郁不乐,词中满是旁人难以完全体会的浓愁,读来句句叫人柔肠百转。 孤雁儿寂寞孤独的:“吹萧人去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以及清平乐写出的那份怅然:“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都使人不得不暗自为她和丈夫生死诀别的痛楚、抑郁而感伤得不能自己。 04。流
12、寓余生 因为战争造成的动乱变迁和颠沛流离,清照被迫逃往南方避难。对于这场改变了许多事情的战争,她是很有感触的。在这场战争中,她不但失去了几十年来费心蒐集收藏的数十屋书籍古物,更与心爱的丈夫天人永隔这双重的噩耗对她的打击之大,是完全可以想像的。那千古传诵的佳构声声慢里如泣如诉的心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以纤柔哀怨的女子特有笔触,沉重的发洩了她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凄苦心境。 三、女词人与国仇家恨 李清照横跨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对于强敌对中原故土无情的糟蹋蹂躏、战争造成的凄苦漂泊与悲愤之苦、北宋官僚的腐败懦弱等等都太过明白。但是,身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又是区区一位弱女子的她,不要说
13、是对改变现状根本无能为力,连照顾自己都恐怕有困难啦!但是,躲不过的历史残酷事实依旧造就了情感难以承受的包袱,让多愁善感得难以拋下对北边故土的情感的她,也只能苦笑的以诗词来反映魂萦梦牵的乡愁以及愤慨了。 而身为一个亡国之人,在精神上无所寄託的清照是以哀婉的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悲愤的痛以及难斩的愁,不管是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还是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侷。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都能够明显的看出晚年的李清照之作品重点已经不放在别离之苦,而著重在
14、国家的兴亡以及民族的命运身上,词的境界更加开阔,情感也更苍凉浓郁了。 结论 一代才女李清照能和李煜并称“词中双圣”绝非浪得虚名综观清照作品,可发现她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调,不管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的生离死别、她因节序更替所带来的感伤或者她为国为家的愤激等等都离不了一个“情”字。但难得的是清照却能够独树一帜,运用巧思在这些无数诗人大作文章过的题目上发己之思,并且篇篇韵味不一。再者,富有巧思的清照下笔情感真挚而不虚伪、文字绰约却不浪荡,比起专事绮罗香泽、风月艳情的花间派更别有一种大家风范。 沉东江曾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确是事实,但可惜由于整个大时代对女子思想和行为上的束缚,使李清照几乎整个人生里的经验和重心都还是受限于深闺之中,视野无法更加开阔这是无法否认的,除了晚期有几首诗词抒发宋朝偏安对她造成的伤害之外,她作品的主要内容都在别愁离恨之上。 也正因为她大多数的诗词作品都还未能突破闺中点滴以及词的柔媚特色,所以只能在历史上成为一个颇负盛名的闺阁词人而已。就算心中有那么一点不为人所知的英雄情怀或者理想抱负,也只能聊以自慰,无法真正去实践自己的愿望、想法和意见这令人遗憾的一点,只能说李清照也是无数封建时代下对女性的态度以及方式所造成的牺牲品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