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一 单 元 训 练 卷 ( 一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2、答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
3、反感。“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
4、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
5、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束缚,比较自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
6、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节选自 2016 年 08 月 06 日光明日报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
7、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答 案 】 C【 解 析 】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 项,曲解文意。选项说造成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原文第五节中说“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
8、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意思是“斥之者以为”,并非是客观事实。结尾对举例评价“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分明对斥之者的看法不以为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B.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C.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
9、健康成长有害。D.在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答 案 】 A【 解 析 】 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中,礼教即礼仪的教育。礼仪和礼教关系十分密切,双方不可能撇清关系。从本质上来说,礼教之所以被视为“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的坏东西”,正是礼仪中的某些具体规定存在问题。因此,不能说礼仪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教”不应遭受不公正的待
10、遇,作者有为“礼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顺,有利于今天的国人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B.实际上,西方精英阶层十分重视礼仪和规则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必须得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但贫民阶层对礼仪和规则的教育却显得比较随意。C.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里会有所不同,但是礼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是一致的。D.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但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 答 案 】 D【 解 析 】 题目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 项,后半句无中生有。 “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
11、兼顾中西”说法不妥。原文只是说“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当”,不能因为文中提到了一些中华文化经典和西方教育,而臆造出“礼教的内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的说法。二、古代诗文阅读(61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3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 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
12、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
13、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选自晋书列传十九,有删改)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B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C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D嗜
14、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答 案 】 B【 解 析 】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根据句意, “谓之痴”应是一种总体评价,不是说一时的行为,排除 A、D 两项。由“咸共”知, “己”不可能作“咸共称异”的主语,排除 C 项所以选 B 项。5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5、) ( )A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有驾出北郭门行,子阮籍、孙阮咸为“竹林七贤”之一。B大将军,古代武官名。始于战国 ,三国至南北朝 ,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C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D箕踞,一种表示礼节的坐的姿态。即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答 案 】 D【 解 析 】 此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D 项, “箕踞”是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姿。
1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B 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C 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4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D 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答 案 】 A【 解 析 】 此题考查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
17、、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A 项, “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错。原文是“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这句只是说他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并不是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这是表达绝对,扩大范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5 分)(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5 分)【 参 考 答 案 】
18、(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2)使者把情况告诉他,阮籍就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解 析 】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得分点:(1)中,数:多次;以:拿,用;之:代词,他;因:趁;可否:(回答的)对错,偏义复词,偏在“否”上,即回答错误;致之罪:使他获罪,意译为:治他的罪。(2)中,以告:省略句,省略宾语,以(之)告(之) ,把情况告诉他;书案:省略句,省略介词,书(于)案,写在案上;使写之:省略句,省略宾语,使(人)写之,让人抄写这些内容;无所改窜:省略句,省略主语, (文字)无所改窜,改窜:改动,指修改涂抹文字等。【参考
19、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豪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庄子 老子 。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就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是怪才。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作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
20、,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正简约,十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到了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趴在桌子上沉醉睡觉。使者把情况告诉他,阮籍就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推重。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
21、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条蒸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喝得大醉,直瞪着眼睛看他。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阮籍又会作青白眼,见到尊崇礼教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回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尊崇礼教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36 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题。 (12 分)蜀 相5
22、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诗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6 分)【 参 考 答 案 】 诗中的诸葛亮是这样的形象:胸有韬略,深得皇上知遇之恩;两朝元老,忠贞不二;壮志未酬,抱憾而终。【 解 析 】 首先要审题,明确试题对应的诗句,该题对应的是该诗中的五、六、七句。其次要认真阅读,按照试题要求提取信息,以求答案准确、全面。(2)杜诗的不同凡俗之处,在其诗境之阔大和情感的低回起伏。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自”一“空” ,兴尽悲来,便有推不开的沉重,可谓
23、平中见奇,一波三折。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自”和“空”二字表现力的理解。(6 分)【 参 考 答 案 】 “映阶碧草春色”和“隔叶黄鹂好音”是乐景,而“自”和“空”的加入,就使得乐景形同虚设,从而实现了乐景衬哀情,让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解 析 】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虚字在诗中的一般作用。其次要审题,明确答题思路,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明确没有虚字是怎样的状态,有了虚字情况发生了哪些改变。作答时语言要简洁,概括要准确。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题。 (12 分)浣花女陆游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青裙竹笥何所嗟
24、,插髻烨烨牵牛花。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 )A这首诗歌通过农村少女与爱慕虚荣的城市女子的对比,歌咏了农家少女勤劳、愉快的生活。全诗着墨素淡,语言平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B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浣花女子的侧面描写,表现浣花女小时在家的生活片段;“双髻丫”一句,写浣花女子质朴单纯,不事铅华,有一种真淳自然的风致。C夜阑人寂,浣花女子正对着窗门摆弄着织机;机旁不远处,豆秸燃烧,炉上的土茶散发出阵阵清香。这幅画面,突出形貌,静态展示出安然自得的欢乐。D “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 ,是
25、说浣花女子与邻里男子成婚,彼此家门相对,不需要车马远道来迎接,就可以过家为妇,显示出爱情的真挚纯朴。E “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中, “争嫁”写世俗的追逐,寓示了追逐者轻薄浮艳的性情,语气中明显带有诗人的鄙薄之情,与浣花女形成对比。【 答 案 】 BC【 解 析 】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 项, “对浣花女子的侧面描写”错,属于正面描写。C 项,有形有声,并非纯静态描写。(2)简要赏析本诗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6 分)【 参 考 答 案 】 诗歌的前四
26、句写浣花女的劳动生活,中间四句写农村男女婚嫁习俗,透露着一个纯朴的农家女孩对婚姻和生活的满足喜悦,也流露出诗人的深情赞美。末尾四句写了另一种婚嫁风尚,她们爱慕荣华的结果是被遗弃冷落,隐含着作者的嘲讽与批判之意。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不同阶层妇女的生活追求和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 解 析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旨与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中陆游描写了两种不同女子的生活追求,塑造了两种不同女子的形象,两者在一起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农村女子的纯真朴素,生活美满。这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在主旨上,6本诗的主旨就是通过比较突出作者对爱慕虚荣者的嘲讽。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题。 (12
27、分)杭州春望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 庙,柳色春藏苏小 家。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注】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 )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之势。B颔联“入”字,由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传入庙中的滚滚涛声,气象雄浑。C “藏”写极目远望之景,写出了繁华的秦楼楚馆掩不住柳色的盎然生机,旖旎动人。D “梨花”只是说梨花酒,描写杭
28、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E尾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 答 案 】 DE【 解 析 】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 项, “梨花”语意双关。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E 项,并非拟人手法,是比喻,把“湖寺西南路”比作“
29、裙腰” ,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茏的迷人景色,而且使人联想少女飘逸的彩裙,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2)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 分)【 参 考 答 案 】 伍员为春秋刚烈之士,用此典与涛声之刚健有力相谐,写出春色的壮丽;苏小小为钱塘名妓,用此典与烟柳之娇媚相谐;诗人以“伍员”对“苏小” ,刚柔相济,更加彰显杭州春色之独有魅力。【 解 析 】 本题要求赏析典故“伍员”和“苏小”的表达效果。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首先分析典故,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效果。诗人以“伍员”对“苏小” ,刚柔相济,伍员为春秋刚烈之士,苏小小为钱塘名妓,更加彰
30、显杭州春色之独有魅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用“ , ”两句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 ”揭示了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委婉地给统治者以讽喻。【答案】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31、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7A 杨 贵 妃 除 了 有 倾 国 倾 城 的 美 貌 , 还 有 着 惊 人 的 舞 姿 , 是 唐 玄 宗 在 音 乐 上 的 知音 , 所 以 能 集 三 千 宠 爱 于 一 身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 李 春 风 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 翼 齐 飞 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老景凄凉。D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 无 缥 缈 的事,跨越 1400 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 ” 【答案】B【 解 析 】 B
32、项 ,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使用不恰当。A 项,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使用恰当。C 项,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使用恰当。D 项,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使用恰当。13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A诸葛亮 杜甫 范仲淹 B岳飞 李白 范仲淹C岳飞 杜甫 孟子 D诸葛亮 李白 孟子 【 答 案 】 A【 解 析 】 “两表”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对联“圣哲”即“诗圣”杜甫。“万家忧乐”简化了范仲淹
33、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您被贬, ;您被贬,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您的诗作是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 ,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 。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但在文学的位置上,价值巨大,千古流芳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A B C D【答案】D【解析】嵌入式连贯题,一要
34、考虑陈述对象的一致性问题,二要考虑句式的一致性问题,三要考虑语意的顺畅问题。可找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帮助解答,还可用排除法来帮助解答。如本题中第一个分号前后两个句子构成反复,而的开头都是“但您的” ,由此可以判断两句不管谁先谁后,应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B 两项。C、D 两项,可先看两句,根据上句“时间飞快地流逝”一句,可以判断第三空应填句。据此可排除 C 项。15下面四句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幅画面,第一句和第四句的画面均已给出,请你补写中间两句的画面,注意表达要准确、生动。 (6 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画面一:秋日天高气爽,此处却猎猎多风。山谷
35、中不断传来猿啸之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画面二: 画面三: 画面四: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参 考 答案】(画面二)在水清沙白的江水洲渚上空,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8(画面三)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在秋风中窸窣飘落。【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的能力。根据画面一和画面四的内容推测,画面二应对应“渚清沙白鸟飞回” ,画面三应对应“无边落木萧萧下” ,用散文式的语言将两句诗翻译出来即可。16 请仿照例句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所选诗句为白居易长恨歌中名句。 (5 分)读李白的将进酒 ,我们懂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自信;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6、,我们明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深情;_,_。【参 考 答案】读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们领悟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情怀。【 解 析 】 本题考查语句仿写。句式方面,参照前两个句子“读 XX(作家)的XX(作品) ,我们 XX(懂得、领悟、明白等)了 XX(作家作品中的名句)的XX(道理、情怀等) ”即可;内容方面,题干要求的指向十分明确, “所选诗句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 ,按要求进行补充,保持语句连贯即可。 四、写作(60 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关于“初心” , 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 , 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
37、方得始终” , 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初心” ,初心:指做某件事的最早的初衷、根本的原因。逐步引申为原本,本来,固有的原因,本性等。 三字经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指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是也。要不忘初心,就要加强后天教育,苟不教,性乃迁。 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也就是不忘根本,才能得正果。儒家的初心,即赤子之心、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等,所以综合这则
38、材料来看“不忘初心”可指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心愿。也许一个人已经走得太远、太久,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初心”是最初、当初的心愿,可以是仁心、爱心、孝心,也可以是雄心、忠心、痴心,还可以是悲悯之心、感恩之心等。 “不忘初心”指人生中始终如一保持当初的信念、梦想,无论最后是否取得成功。 “不忘初心”也可以是不要忘记最初时候人(人类)的本心。 “初心”指人之初(人类发展之)那颗与生俱来的童真、质朴、简单、善良之心。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足,但人们的心灵却逐渐迷失,人们(人类)慢慢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逆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行。本次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从正面立意,如赞扬不忘初心,追求内心宁静、心理和谐;也可从反面立意,批判陷入功利主义泥淖的行径。可从为何不能忘记初心、如何才能不忘初心等角度入手,深入解读,递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