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鹭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鹭、鸶、鹤、框、匣、嗜 ”6 个生字。自主理解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精巧美、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5、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练笔,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内涵,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对美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写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2、 一、 诗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课件出示)请大家轻声读一读。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晓风。杜牧【 设计意图:白鹭是一篇充满诗的意蕴的美文,以写白鹭的古诗开篇更增添了这份浓浓的诗意,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鸟?(板书课题)试着读读它的名字。曾经有很多人都写过鹭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鹭 )。老师已经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看黑板,观察课题)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怎么写才美观?(这两个字不能写得太长,要运用“让笔”,尤其是“鸟”字,要写得扁一点儿,宽一点儿。) 师:
3、老师之所以想让大家把这两个字写美,是因为鹭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的鸟。请大家打开书,在第 9 课的课文后面生字框下面,照着这两个字再练写一遍。 二、预习汇报,落实字词。 1、学生汇报对作者、对鹭鸶的了解情况。师:大家课前预习了课文,郭沫若笔下的鹭鸶是怎样的呢?对作者,对鹭鸶、对课文的生字词分别有怎样的了解?谁来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谁来说说你对鹭鸶的了解?(指两名以上同学说) 2、了解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几组同学来读读课文,开火车读课文。 师及时点评,正音 3、指名读生字词、理解词语。(课件出示) 生字:(观察课件中的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特点)(课件展示) 特别指导:鹤、嗜,在书
4、上练习写一遍。 师:很多生字,你只要第一次写它时是用心写的,你便会很快记住它,而且很难忘记它。 词语: 嗜好 美中不足 悠然 铿锵(先让学生说出意思,再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声音是“铿锵”的,如锣鼓声铿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件出示思考题) (1 )在作者眼中和心中,鹭鸶是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鹭鸶的?2、完成以上练习。 作者说鹭鸶是什么?谁来说说?师出示句子,读句子(女同学读第一句话,男同学读第二句话)。 师板书:精巧的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谁来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鹭鸶的?(板书:颜色 身段 觅食 栖息) 四、赏读课
5、文,感悟“精巧” 1、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是怎样具体来描述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 1 至 5 自然段。把体现鹭鸶“精巧”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学生汇报。 3、再思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合。”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4、精读第五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1 )谁来读读这段话? (2 )这段话中,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鹭鸶的精巧之美的?(蓑毛、结构、长喙、脚) (3 )这段话在语言描写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了几组反义词来体现鹭鸶的“精巧”。) (4 )是啊,因为鹭鸶本身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作者也忍不住赞不绝口,不由自主写出了诗一般
6、的语言,我们把这段话改成诗歌的形式来读读看,说不定会更有韵味。(课件出示) 试着读诗,读出诗意。(学生试读,指名读) 再配上音乐读,读出节奏感,读出停顿,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来。 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hu),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 减一点儿则嫌短, 素一点儿则嫌白, 深一点儿则嫌黑。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教师进入情境点评。(如:这鹭鸶,真是无与伦比啊!) 师:难怪作者会说,鹭鸶是 生接一首精巧的诗!五、赏文赏景,课堂练笔。 1、对比赏文。(课件出示) 师:老师第一次读这段文字,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顾,原来,这段话的句式和我国古
7、代的四大美男之一的大才子宋玉写的一段赞美邻家女子的话很相近。我们来欣赏一下: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郭沫若) 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 师:大作家郭沫若尚且模仿古人写文章,把鹭鸶写得如此美妙绝伦,我们也来学学大作家,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美。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来欣赏老师收集的生活中的美: 好比我们看到的花,草,树。2、写“美图”。 师:这些
8、美丽的景物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荷花。请大家来读读。 那层层叠叠的花瓣,那红里透白的颜色,那绽放的花骨朵,那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增一点儿则嫌多,减一点儿则嫌少,浓一点儿则嫌红,淡一点则嫌素。衬着河池,伴着荷叶,犹如仙子,美丽动人。 你们也来试试吧!老师相信你们写得会更美! 3、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说话练习。 4、课堂小结: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美,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请大家在课后把刚刚想说的内容模仿第五自然段写在自己的练笔本上吧!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 生词听写2、 在作者的心中、眼中,鹭鸶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鹭鸶的?过渡:鹭鸶美的恰如其分。那总结的来说,从 1-5
9、 自然段中我们捕捉到的是鹭鸶的形态美。那鹭鸶除了形态美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中捕捉到鹭鸶的哪些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接着找找吧?二、赏读课文,感悟“精巧”1、 齐读第 6 自然段。2、 从第六自然段中,我们捕捉到了鹭鸶怎样的画面?(站在田间钓鱼的画面),我们取名为“钓鱼美”。3.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捕鱼的鹭鸶想象成在“钓鱼”,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一幅画,生动的描绘了出鹭鸶在清水田里觅食的迷人景象。3、 鹭鸶栖息的画面也很美!怎样描写的?(运用拟人修辞,“望哨”)4、 在栖息中的鹭鸶是怎样的一种神态?(悠闲)师:既然在你眼中那么
10、美,美的是那么悠然,你能用这种悠然美读读这一自然段吗?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 (师诵读第 8 小段)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 在作者的心中鹭鸶是一首歌吗?在作者心里它就是一首(生齐说: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师板书:韵味无穷的散文诗)(赏析反问、破折号)此处用反问的句式来肯定鹭鸶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破折号又其转折作用,再次说明鹭鸶胜过优美的歌,它像诗一样,没有铿锵的曲调,却富有音乐美。3、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首尾照应)4、 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对鹭鸶的喜爱和赞美。还有对自然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爱。)师: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你让我想到一句话:世界上不
11、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该用一颗博大的爱去关注身边的万事万物,这样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才是灿烂、五彩的。是吗?好,那我们就与作者同行,带着对鹭鸶那份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爱齐读整篇文章。5、 生齐读课文四、学写作手法1、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是我们这节课的另一个目标。来,说说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学习到了作者的哪些写作手法?我们要充分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精练语言;在写特点时多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文章才会生动、具体些。;用心去写,用爱去感受。2、小练笔。师:说的太好了。那我们来做一个小练笔:你们按照刚才所说的去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有信心把它写好吗?3、最后,把如诗般美、韵味无穷的鹭鸶美读出来。请再次齐读整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