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务云大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行的管理探讨云数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已有几年,随着时间的深入和各方面的成熟,各地政府开始逐渐进入实质的建设阶段。笔者经长期的学习和调研,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认为,现阶段政府建设及运营云数据中心,须重视几大方面:一、 领导重视,统一认识首先,统一认识。随着互联网与生活、工作及社会治理的嵌入关系越来越精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公共治理变革的必然。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公共治理变革。中央要求的各级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质服务” , 通过政务云大数据的建设和使用、共享开放,能很好地助力实现“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
2、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因此,政务云大数据系统的建设,是我们公共治理改善过程中的目标和必然,必须各级上下从思想层面统一认识。其次,主要领导牵头。在政务云大数据的建设和管理中,涉及社会各个领域部门,因历史原因或条线分割或封闭、或部分因部门利益关系,使得各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数据的协同难。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将会遇到很大的惯性阻力和人为阻挠。这些系统性的工作,必须主要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大力的协调和支持。才能使政务云大数据顺利的往前。二、 定位明确从技术、管理等多角度分析, “云、数”一体是政府互联网+ 的理想模型。以“云、数”一体的模式,通过政务、民生
3、、产业的有机协调和融通,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关键点是:1、 首先,各部门政务系统、信用系统、审批等,统一入云;2、 统一数据存储、统一数据格式,稳步形成大数据中心。实现共享,逐步开放;3、 围绕服务政务体现,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领域,构建跨部门的、一体化网上服务或一门式服务;4、 围绕公共安全、市场监督监管、食药安全,创新社会治理和开放社会治理监督,建立诚信放心、公开的监督监管体系。5、 逐步导引智慧产业的发展。 (1)一方面促进地区云计算、智慧产业集聚和发展;(2)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电商的崛起和发展。三、 规范建设要求(参考北京模式)1、 集约建设通过竞合(北京模式),建设一套
4、安全体系、两个核心机房(技术上实现数据互备) ,自主、可控的政务云数据中心。以运营服务商建设,租用服务形式实现,同时指定专业部门对业务管理,运营服务商进行运维。通常情况,经招标流程确定两家竞合、一家监控管理(服务中心) 。可扩展多家融合部署。后续的运营中,其服务租用价格,参照竞合投标成交价,综合其他服务管理生成。后续的信息化建设,部门预算原则纳入云平台服务租用,不另行支付部门信息化预算。2、 共享开放建成的云数据平台,应该是共享、开放的平台。市场化服务是其运营的思路,包括大数据市场化运营。通过平台技术的共享开放,最终体现在政府开放、服务优化等方面。3、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 (1)
5、首先。直接体现在购买服务的模式,可使政府前提投入大大降低,且轻资产管理;(2)其次通过政务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促进地区云计算、智慧城市、互联网+ 产业的集聚和发展;(3)集约建设云平台,降低总成本。提高政务及服务的效率。四、 责任边界清晰责任边界清晰,主要指政务云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建成后,各部门租用平台及其业务运营系统管理职责的确定,以避免业务运营及管理过程中产生盲点和模糊交叉点。责任边界基本原则为:以信息系统管理主体不变为前提,以操作系统为界,安全标准不变。为此,我们应该制定XXX 运营管理办法 ,清晰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内容包含:1、 总则:编制依据,工作准则等等。2、 职责分工:按服务中心
6、、云服务商、租户三种角色,分别确定职责。 中心监督、云服务商运维服务、各部门租用。按责任边界基本原则确定界面。3、 使用管理规定:包括流程、管理规定等。如入云要求、入云迁移流程、日常使用规定规范、安全管理要求,运维管理办法、灾备要求、申请及变更等等。4、 运行管理办法:日常管理活动、运维要求、日志统计报表、应急保障等5、 费用管理:招标采购结果范围,直接成为后续租用结果。在结果范围以外的(维护、安全、应急、迁移等)参考本办法条款规定。6、 奖惩通报。特别强调:原则上,除公安、安全等部门,以及设计信息保护等级四级以上系统外,一律要求“上云常态” ,各部门现有系统按实事求是原则逐步迁移。停止服务器
7、、存储类硬件及相关基础软件的采购,特俗情况需专门机构论证同意。安全上,如出现攻击,或有违国家规定(淫秽、反动、危及国安等)的情况出现,中心及服务商可暂停该业务使用。五、 实事求是、持续推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与云计算大数据是相辅相成的。云计算为底层硬件基础,智慧城市应用属于业务层,所有的业务形成数据集合成大数据池。而大数据又很好地促进智慧城市应用业务。但是,实际在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信息孤岛、阻碍开放数据发展。我们建设中往往顾前顾后,顾虑上级部门对系统及数据的要求随时改变,担心反而形成建设浪费。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缺少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得各方只能局限
8、于各自领域内的数据与业务处理。因此,我们整个的过程应遵循步骤:1、 加快云大数据中心的部署决策;2、 将智慧城市应用业务,统一纳入云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集合。3、 开放政务数据,推进“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效率。通过开放政务数据,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其政府的工作和运行情况,如选举情况、政府财政开支情况、土地交易和管理情况等。能完善政府治理能力,强化政府责任,防止腐败,推进“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开放民生服务数据,如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帮助市民更充分地了解信息,促进公共事业的效率提升,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4、 开放政府公共数据,促进大众创新,提
9、升经济价值。通过开放政府公共数据,使公众和企业等组织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原本不公开的数据,整合孤立的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价值。如开放数据在教育、健康、运输等领域加以应用,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能提供创新便利条件,促进智慧产业、互联网+ 的产业集聚和发展。5、 多方合作、多种形式发展随着开放数据的深入,逐步向政府同企业及组织合作,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发展的模式,提供多元化形式的数据服务。如百度公司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合作就是很好的示例。除此之外,众包的形式也是开放数据的发展趋势之一,如免费地图数据采集形式。6、 向提供用户需求导向的可视化及分析等综合服务过渡,实现服务型大数据。开
10、放数据的初期,多以发布开放数据资源为主,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因此鼓励大众创新,从开放数据中自行挖掘其价值,如政府举办“开放数据创新大赛”等即有此目的。随着开放数据日益推进,将开始向提供开放数据服务过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开放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提供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专业服务。如杭州政务大数据(政务云图) 、昆山政务大数据(昆山图治) 。7、 国家层面,应研究形成统一标准体系.标准规范是实现开放数据公开、共享的前提。通过制定供大家共同遵循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形成一个开放的、标准的、可持续的开放数据生态体系,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也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 2015 年国际电联
11、电信标准化部门物联网及其应用研究组(ITU-T SG20)第一次会议中,由中国电信牵头的“智慧城市开放数据框架项目”也成功立项,拟对智慧城市开放数据的概念、需求、功能架构等做出定义,为后续智慧城市开放数据的技术标准制定奠定基础。此外,国内的统一标准制定工作也已展开。如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CCSA)中,已制定“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需求及其技术研究”等标准,该标准已于 2015 年通过报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将对智慧城市开放数据的框架体系、接口、元数据、关联数据、安全等技术形成统一标准,规范开放数据建设,为
12、智慧城市开放数据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六、 几点延伸随着各地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深入,笔者经调研学习了多地的建设运营经验和得失,认为以下几点应该在后续的建设和运行中,进行做够的思考:1、 大数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结合城镇化建设同步,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提升对待。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们也必须同步跟进;2、 各地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地方特色的架构关系,突出重点应用;3、 建设初期突出重点,讲究实用,能解决实际的冲突或问题。最有效的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4、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府搭建架构,企业管理运行;5、 大数据应用要能融合并促进产业发展,做到内容创新、产业创新、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并积极引入 PPP 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