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84.54KB ,
资源ID:56894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6894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祝由术的由来.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祝由术的由来.doc

1、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历代以来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脉,及唐“王焘 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但据张介宾所说

2、,“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而上溯直至 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单从字面意思来说,祝同咒;由,病所从生也,正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对“祝由”所作的注文:“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巫术是古代低级文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难登大雅之堂,并有一定的欺诈性,故多弃而不用。然民间时或用之,间或有效,故民间有些地方至今仍流传。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

3、普遍现象。”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曾经起到古代医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作用,这从殷墟卜辞中也得到充分的佐证。正如贝尔纳 历史上的科学所说:“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的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巫医方士医道教医学。巫,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祝,说文礻部:“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玉篇礻部:“祝,祭词也。”尚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策告神谓之祝

4、。”由此可见,“祝”有三义:祭主赞词者:祭祀时司祭礼的人,即男巫,亦名觋(音席 xi)。祭词:祭神的祝祷词。读祭词者,即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的人。祝通鬼神。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郑玄注:“祝,接神者也。”祝,乃与巫同类职业者,故易曰“为巫”,而有巫祝之称。巫祝者,皆乃上古时期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晓天文、懂地理、知人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与鬼神相通,故有“神职官员”之称。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祇(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郑司农云:“筴祝,远罪疾。”周礼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

5、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郑玄注:“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贾公彦疏:“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三者即是禳云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者,之属中兼有弥灾兵、远罪疾,三者是凶咎之事,故设祷祠禳却之。”巫分男女,女巫称巫,男巫称巫与觋。据周礼春官记载,巫祝之多,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男巫、女巫、神仕”者等,他们有明确的分工,其中祝的“神职官位”比巫高。凡王、后、贵人等之丧礼祭祀、国家之祈福安灾、自然灾害、外交战争及王、后、贵人之草药沐浴、身体康健者等,皆由巫祝掌管。巫祝有知医者,谓之巫医。他们通晓医术,具有“远罪疾”之祷祠及医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

6、病”,可愈疾活人,故有“毉者,或从巫”之说。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巫医,以巫而替医,故曰巫医也。 论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叹人不可以无恒,而善其言之有理。朱子注云: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岐而二之,似未当也。夫医之为道,始于神农,阐于黄帝,按某病用某药,着有 内经、 素问,所谓圣人坟典之书,以援民命,安可与巫觋之流同日而语耶?但学医者,有精粗不同,故名因之有异。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是则巫觋之徒,不知医药之理者也。故南人谓之巫医者,此也。今世谓之端公太保,又称为夜行卜士,北方名之师婆,虽是一切虚诞之辈,则亦不可以无

7、恒也,矧他乎?”医乃医之简化字。说文酉部:“医,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毉,同医。集韵之韵:“医, 说文:治病工也或从巫。”广雅释诂四:“医,巫也。”王念孙疏证:“巫与医皆所以除疾,故医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一:“是巫、医古得通称,盖医之先亦巫也。”、“巫、医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医,上古时期或本源于巫,有“古者巫彭初作医”之说,故“医”字,古作毉。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诸巫疗窫窳:“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

8、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5.2 学者注释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祝由:古代通过祝祷治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用符咒禳病的为祝由科所谓祝由,表面上看来完全是迷信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原始的精神疗法。”盖建民 道教医学:“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傅景华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祝由:古代的巫师不用药方,而用符咒治病的方法。灵枢贼风: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通过符咒祝祷,改变精神状态,所以会有治疗作用。巫医盛于商代,为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职官员中,有以宗教活动形式占卜祝由、医治疾病。但他们也汇集民间医药知识及治疗经验,故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医巫混杂时期。春秋时期,巫医衰败,进入中华医道的变革和创新阶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