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文代会:文学规范的建立1:1949 年 7 月 2 日至 19 日,中华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确定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组织。大会明确提出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今后文艺的思想原则和指导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普及第一、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坚持文艺工作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第一次文代会的精神后被概括为“二为”。会上还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为主席,周扬等为副主席;还分别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戏剧、电影艺术、音乐、美术、舞蹈工作者协会。毛泽东莅临大会作了简短讲话,他说:“同
2、志们,今天我来欢迎你们。你们开的这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你们对于革命有好处,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再讲一声,我们欢迎你们。”周恩来作在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以相同的口吻高度评价了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文艺方面的六个问题,同时强调了文艺原则和文艺队伍建设问题。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总结了解放区文艺的经验,认为解放区文艺实现了文艺与人民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取得了很大成功。所以,文艺应以毛泽东文
3、艺思想为指引,反映党的政策,写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艺术上强调大众化的追求。同时要求对文艺加强党的领导。茅盾的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认为国统区文艺取得了显著成就,文艺运动的主流也是遵循毛主席的方向前进的;同时检讨了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种种错误倾向,尤其是批评了胡风及其周围的一些进步作家。着重提出用党的政策来衡量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郭沫若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回顾现代文学 30 年的历史,从理论高度为现代文学定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号召文艺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展望新中国的文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开展广泛的群众文艺运动,吸收苏联的文学创作经验,排除
4、资产阶级的非革命因素,作家深入生活,改造旧的文学传统。2:文代会的观点。A:文艺工具说。文学是承载意识形态的工具,其意识形态带有强烈的党性色彩。B:同路人说。排斥非无产阶级作家,通过理论斗争纯洁思想,保证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队伍。C: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论。提倡哲学直接进入文学,49 年后发展为政治直接进入文学。第一次文代会把上述内容以文件、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加以具体化和明确化。这次文代会也造成了作家们 30 年的创作不自主。3:作家们的反映。A:解放区作家:他们都经过延安的整风运动,知道新政权对知识分子来说意味着除了革命的权利以外,还要改造自己旧的世界观。因此自觉地迎合了新的文学规范。如
5、柳青响应号召下乡劳动,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和进行创作。赵树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创作反映问题。B:国统区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作家:他们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坚持独立的理想追求,不满国民党的统治,所以对历史的大变革抱有希望,但并不了解新政权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受到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自知与新时代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因此希望通过互相谅解达成一种新的契约关系。如巴金坦言自己是来向解放区作家、工农群众学习的。C: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些作家曾经在历史上间接或直接的与共产党或左翼运动发生过冲突,有过不愉快的回忆,或者没有冲突,但出于阶级或社会关系隔阂,在感情上对新政权格格不入。但他们没有离开国家,希
6、望能够忘掉过去不愉快的记忆,和新政权调整好关系。在新时代面前,他们的内心是紧张的。如沈从文,在解放后终止了文学创作事业,甚至曾经一度陷入精神失常的境地。对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而言,他们面临的更具体的文化困境是五四新文学传统给予作家的表达形式从思想、感情到审美语言,在一个新的时代环境和革命功利主义的要求下完全失去了呼应时代的能力。解放后除极个别的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有过较好的作品外,大部分作家的创作数量和艺术水平都下降了。4:文代会的意义:将文代会放在文艺发展演变的过程上讲,它标志着文学进入了另一个阶段:A:思潮转变,由“百音竞奏”转变为“一种声音”。B:共和国文艺发展蓝本被定为
7、延安文艺模式。C:文学进入狭窄的发展渠道,众多文学资源被否定。D:文学规范建立,文学进入体制化阶段。体制化的具体表现有:a:政权介入文艺。b:文艺纳入国家意识形态之中。c:作家失去思想自由。d:作家被纳入各种组织之中。总之,第一次文代会对 50 年代初期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后来文学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以解放区文艺为新中国文学的楷模,继承和发展了解放区文艺的精神内核:以工农兵为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以文艺为政治服务并属于政治为文艺工作的性质和地位,以“普及第一”为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工农兵生活和工农兵形象为文艺表现的主要内容,以民族化和大众化为文艺创作的主导风格,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
8、标准第二”为文艺批评的标准,以作家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为实现上述任务的保证。毛泽东的讲话和解放区文艺的精神内核经过文艺领导人和理论批评家的反复倡导和阐发,逐渐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文学规范,并得到文艺工作者的认同,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思潮包孕的主要内涵,贯彻在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新的文学规范表现在创作上,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塑造新的人物,采用新的语言、形式。在这一目标引导下,本时期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以塑造英雄形象为主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195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7 日,第二次文代会召开。会议提倡作家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必须在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中创造人物,并强调塑造英雄人物的重要性;还要求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重新规定了文联和各协会的章程。第二次文代会在指导思想上比第一次文代会前进了一步,应当肯定;但在某些问题上也有偏颇,如提出文艺作品应该表现政策,离开党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的领导。这在第一次文代会周扬的报告中也曾提过。1960 年 7 月,在国民经济因指导思想的错误和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而困难重重的背景下,第三次文代会召开。这次会议始终贯穿着对“修正主义思潮”的错误批判,也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文艺政策,相反,极左倾向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