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月色无垠 心怀渺渺【内容提要】 在传统文学中,明月这个意象总会引发人们的万千思绪,而苏轼的名作赤壁赋中的那轮明月更是让他心怀渺渺,因而别有一派艺术风采。一 月通人情 应歌而出作品一开头,便点明“泛舟赤壁”赏月的具体时间, “壬戌之秋,七月即望。 ”“既望”的月亮最圆最明,是故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开头这个似不关涉月的句子,实际为后面的朗月高照埋下了伏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谧江面似乎也特地为明月的照耀做了准备今晚会是月白风清的景象。但更为神奇的是,彼夜的明月是在诗人“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诵歌中缓缓升起的。所诵的诗经陈风月出中有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
2、悄兮。 ”本是描写男子思念心中的明月般的美人,而那夜的明月仿佛听明白了苏子饱含深情的呼唤一般,竟然从东山那边温柔而缓缓地升起来了。这与其说是诗人因情设景,毋宁说是月通人情,但见那轮明月缓缓升起,在遥远的斗牛之间脉脉徘徊,简直就是一个脉脉含情的窈窕淑女,她照耀着江天,但见水色空明,流光无垠,好一派水月辉映的寥廓;她更照耀着情感丰富的苏子,在这水光接天的浩浩天地间,他情不自禁地要飞起来了,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快乐1之情溢于言表,意境令人无限神往。尤其是那月的徘徊,不正是诗人饮酒泛舟,随波漂行所致的景况吗?二 因月抒情 心怀渺渺行文至第二段,赏月者乐
3、而生悲,感情似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客人倚歌吹洞箫,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悲怨之情是作者在首段中隐含的忧伤感情的继续和升华。首先,如前所述,苏子诵歌的明月之诗本身就含有思慕美人的忧伤。其次,当明月朗照中天时,苏子扣舷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也是紧承首段诵歌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进一步引发的,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彼时,赏月者仰望明月自然会触景生情,苏子和客人都会从朗朗皓月普照的赤壁联想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进而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如今,咏月之诗尚在,眼前被人传说为古战场的赤壁明月依旧,但
4、曹操早已无踪无迹了。于是,吹曲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生命无常的痛苦油然而生,令人忧伤的歌和物是人非的景观使客人情不自禁地“托遗响于悲风” 。而且客人的洞箫声是倚苏轼之歌而和,所以,客人就像一面镜子,把苏轼的悲凉心境完全映照出来了,可谓是苏轼诵诗时的隐忧的继续和升华,只是苏轼不言明而已。他在歌中,把自己在贬谪中的失意,委屈,以及对明君的期望,人生的短促无常等复杂的情怀融入那天一方的“可媲于君”的“美人”明月中了,心境是那么苍凉,心怀2是何其渺渺。三 借月明理 旷达潇洒苏轼毕竟有道家随顺处世的旷达潇洒秉性,他不可能一味沉浸在苦闷中难以自拔。他彼时身处贬谪之地,于世态的炎凉早有体味,因
5、此他更能认识到水、月的可亲可敬水是那么清澈,那么柔顺,又那么不改一往无前的秉性;月是那么柔和,那么明亮,岂不如赤子之心?和凶险的官场相比,水和月这样的自然美景当然更能抚慰苏轼那颗苍凉的心。故而他的自慰自解也离不开大江之水,赤壁之月。作者以水逝而不往,月变实未变,说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兼无尽也。 ”苏轼认为,人生虽然短暂,但人自己的品德、功绩甚至片言只语却可以流传于后世,在这个意义上,人就可以不朽。即所谓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 ”如此观之,人的生死轮回不正如那水月的变与不变吗?因此,他觉得用不着过于悲观,而且,清风明
6、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取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让客人与他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风月,何等自在,何等快慰!这样,在晴朗的月色下,作者最终摆脱了悲凉情绪的羁绊,在柔和的月光中,作者休憩了骚动而沉重的灵魂,内心复归于明净。没有朗月,水色就不会那么空明,作者也不可能以水作比,是3故,一番悠悠的哲学思考可谓借月明理,旷达潇洒。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苏轼月夜泛舟赤壁,借月所抒之怀的确与其他名家大有不同,一般而言,别人望月而思乡,思友,思亲,而苏轼思的却是心目中能慧眼识他这个英才的明君,只不过歌成美人罢了,客人显然听出其心音。即使在最后,他洒脱旷达的表面之下,心中仍有难以抹尽的悲凉,可谓月色无垠,心怀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