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9.42KB ,
资源ID:563415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6341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docx)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docx

1、道教是以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受道家思想影响把道作为其信仰的核心,而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道是不能道的,道是不可道的。而道教着重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 ,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 。后来道教所尊崇的“道”便有了第二层含义,指“三清尊神” ,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灵宝天尊和上清,道德天尊。道教的基本思想1. 尊“道”贵“德”道的观念来自于先秦道家以清净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自然之道。“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

2、事万物的演化者。 “德”在道教经书中有两种解释:一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 ,亦即指事物具有与的赖以生存的灵性禀质;二是指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的品德。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唐吴筠玄纲论中总括“道德”含义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 ”道家认为,德是对“道”的衍化,是道的准则在人类社会中落实于社会的人性、人伦、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为规范。法自然以顺道,顺乎阴阳五行运行、变易,即可为道,是为“德” 。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因而其根本信仰便是尊“道”贵“德” ,其修持之首务便是修道积德,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2. 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性命双修老子想尔注

3、中说:“生,道之别体也。 ”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道教重视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人观天之道,把握天道,运用天道运行的法则,便能控制外物,改造自身,这就成为道教各种修仙方术的重要理论基础。道教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的生命长短,并非上天所命定,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道教坚信,人可以“夺天地之造化”,通过积极的修炼,使生命由弱变强,由夭转寿,直至长生不死。他们认为,人与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道”化生,所以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依自然而行清静无为的生活,可与天地共存,长生不死。麻姑献寿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王

4、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麻姑到来后,对王远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民间传说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酿制寿酒献给西王母,这就是所谓的“麻姑献寿” 。道教所提倡的根本养生方法是“性命双修” 。性指心性,即人的精神方面;命,指肉体生命。 “性命双修”就是精神与肉体都要得到修炼。

5、修养心性的准则,是清静自然,柔弱不争,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肉体生命的修炼则主要是保养精、气、神,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内外丹法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肉体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可以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仙人境界。3. 天道承负,因果报应所谓承负,类似“因果” ,但又不同于因果,天道循环,善恶承负。何为承负?其一是说,一是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承受其过责,前人有善行,则后人可得福;因此道家认为人的行为,天皆知之,如果想要断止承负,要行善积德,为后世子孙造

6、福。二是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害而不止便会乱败,不可复理便还返还于虚无,复归于元气恍惚。道教着重于对因果的扭转。如道教各种的方术、法术,乃至于风水、堪舆的布局,无一不是将因果扭转。道教所追求的就是将凶恶转化为吉祥,将灾祸转化为福瑞,使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美满、幸福。天道承负,人的现实命运与自身善恶无直接关系,但因果报应之说便与此有异了,认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个人之现实命运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上有日、月之神的照察,冥中有诸神疏记人的善恶,人身上有心神亦知人的善恶,皆上报于天廷,天神校其善恶,予以赏罚。4. 道教的神仙世界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所以道教历来

7、都十分重视神仙的构造。如,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将神仙体系分为六个等级,道教初期五斗米道推崇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崇拜天、地、水三官。两晋南北朝时,除了继续崇奉太上老君之外,还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为至上神。因而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标和最后归宿。修仙的途径:一是服药,主要是指炼制的各种外丹。在唐以前,奉行金丹术。二是内丹,主要是指通过集中精神调养呼吸达到精神上的超越,如引导,断谷。三是为人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法术以积累功德,从而成仙或死后封神。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能给人以精神慰籍和寄托外,尤其重视现世生命存在、渴望长生成仙。道教的“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终极目标尽管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但其生死观所包含的乐生主张、自主精神、养生之道和超越情怀则烘托和彰显出一种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升华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独特涵蕴。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