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9KB ,
资源ID:55786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5786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态水稻栽培技术.doc)为本站会员(jinche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态水稻栽培技术.doc

1、1生态水稻栽培技术河北省隆化县农业局 黄军生态水稻栽培技术是以优质、安全为目标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隆化 2000 年开始试验示范,获得成功,所产大米经检验符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生态米标准,2001年示范 1100 亩,2002 年扩大到 10300 亩,平均亩产达到 600公斤,亩均增收 350 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生态米优质、营养、安全,受到消费者青睐。该项技术符合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提高大米 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很受广大农民欢迎,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一、技术体系该项技术是在以旱育稀植为主体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并进行良

2、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配套,形成的优质无公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包括:良种及其配套技术;肥床温控旱育壮秧技术;因地制宜合理稀植技术;安全施肥技术;安全控害技术;适时收获技术等。二、技术原理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稀播旱育壮秧;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栽培目标、秧苗素质等情况确定栽培方案;本田管理通过经济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控制群体规模,培育健壮个体和建立适宜的田2间群体结构,提高整体抗病虫能力;采用生物、物理和农业措施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允许病虫存在,不进行化学防治,当危害达到或超过经济阈值时,在预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条件,选用

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技术措施1、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根据所在稻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并按品种特性、土壤条件等方面因素配套栽培方案,根据隆化气候条件,选择丰优 516、五优一、富源四、通系 103 等不同熟期的品种为主栽品种。2、肥床旱育壮秧。2、1 秧床地选择与培肥: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源条件,运输与管理比较方便的园田地,作为固定秧床地,连年进行有机培肥,培肥方法,每年起苗后每平方米秧床地施入有机肥20kg,施肥后可栽培蔬菜等园田作物。2、2 整床:秋后冻前整床,未经培肥或肥力不够的秧档地,秋

4、季整床的每平方米施入 0.1kg 磷酸二铵。春季按旱育秧要求,细整床地,秧床使用生态稻许可使用的无公害壮秧剂或移栽灵。2、3 种子处理及播种。种子处理使用生态稻许可使用的农药。稀播,每平方米下籽 200-250kg,按普通旱育秧方法播3种。2、4 秧田管理2、4、1 水份控制。按生育进程控制秧床湿度,按旱育秧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湿度条件下,采取喷灌引水,其余时间实行旱育旱管。2、4、2 温度控制。采用控制通风量的办法控制膜内温度并锻炼秧苗,培育壮秧。温度控制指标为:播种至出苗 28-32,出 苗 至 一 叶 一 心 25;一 叶 一 心 至 二 叶 一 心 20;二叶一心以后除遇寒流外秧苗接受自

5、然温度锻炼,当温度超过控制温度时通风降温,低于控制温度时,缩短通风时间,缩小通风量,遇寒流注意保温。2、4、3 壮秧标准。适龄壮秧,秧龄 30 天左右,叶片 3.5-4.5叶,株高 12-14cm。茎扁平,带 1-1.5 个分蘖,百株干重 4g 以上。3、因地制宜,合理稀植铲秧带土移栽。标准行株距(30-33)cm(13-16)cm,每穴 2-3 株。原 则高秆大穗品种宜稀,矮秆小穗品种宜密;肥田壮秧宜稀,薄田弱秧宜密;A 级生态稻宜稀,AA 级生态稻宜密。具体栽培中,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状况,栽培目标灵活掌握。4、安全施肥在深耕增施农肥进行土壤治理的基础上,以施用有机复4合肥、生物菌

6、肥为主,根据栽培目标,定期限量使用或不用化肥,A 级生态稻氮肥总量控制在 9kg 以内,以底肥为主,占总用量的 70%,配合磷钾肥及锌肥等,本田整地前全层施用。其余以促蘖肥,移蘖烤田后,看苗情追施少量保蘖促穗肥,后期不追施氮肥,AA 级生态稻不使用化肥。提倡高留稻茬,秸秆还田和使用硅肥。5、节水灌溉推行“前期浅湿交替,后期浅湿干交替” 节水灌溉技术,缺水年份根据山区特点推行“分片轮番浅湿干交替” 灌溉技术。分蘖达到计划目标时,撤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最高茎蘖数控制在 40 万穗以内,有效茎蘖数达到 30-33 万穗,培育健壮个体和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提高整体抗逆性。除移栽泡田和需水临界期保持

7、3cm 左右水层外,其它时期均采用浅湿交替或浅湿干交替灌溉,全生育期内不灌 5cmc 以上大水,收获前 7-10 天撤水,总用水量控制在 800mm 以内。6、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以采用生物、物理和农业措施为主控制有害生物。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内,允许病虫存在,当病虫害超过经济阀值时,在测报的基础上,定时限量选用相应级别产品所允许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制剂进行防治。草害以人工拔除为主,A级生态稻可以限量使用一次许可使用的除草剂,AA 级生态稻不使用任何除草剂。57、适时收获。在稻穗 70%谷粒变黄时开始收获,刈倒后在田间晒 7-10天,促进后熟。全生产过程中,采用分品种“单育、单栽、单管、单收、单贮、单加工” 六单保纯措施,确保大米外观品质整齐划一。二 OO 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