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和运行,苏州市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虽然成效明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一)社会认知度不高。追溯体系作为提高监管效率、促进流通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技术支撑手段,保障食品安全更多发挥的是隐性作用,难以像专项整治、曝光处罚那样夺人眼球,引起广大消费者共鸣,因而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不高。这不仅体现在普通消费者和众多行业从业者,甚至监管者以及媒体对其潜在的、长期的作用也认识不足,甚至被社会舆论误解。(二)经营者参与度不足。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部由政府投入、政府主导,广大企业和经营者属于被动参与,在缺乏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难以激发经营
2、者主动参与,同时系统设计的超前性也与当前农产品流通基础存在一定脱节,给实际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三)制度保障乏力。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长期形成的传统销售和消费方式以及不少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给追溯体系的建设和推进制造了不小的阻力和障碍。虽然苏州市已经制定了苏州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并努力与法制办沟通,但还是没能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目前只是一个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指导性文件,难以约束经营者主动接受和参与。(四)使用效率不高。当前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在长期形成的销售和消费习惯影响下,经营主体以及大部分从
3、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农贸市场使用效率明显低下,尤其是打票率,平均水平不足 15%,这也是客观上给社会舆论造成误解的主要因素。(五)运维压力巨大。由于系统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到的设备设施众多,一方面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尤其是潮湿、老鼠对设备损害较为严重,使用环境对网络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设备产权归属不明,使用者保护意识差,甚至有人为破坏也难以追究。同时系统集成依赖多个设备供应商,安装、维护的及时性难以保障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给建成后的运维保障造成巨大压力。为进一步推进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提升追溯体系建设运行成效,建议苏州市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作为政府实事项目,溯源体系已经解决了“谁建设”的问题,但对“谁使用”、“谁受益”还存在不同认识。因此建议进一步准确定位追溯体系建设的目的、性质和作用,理清建设者和使用者界限。(二)调整建设思路,区分政府和企业在建设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分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应当逐步从主要建设者转为建设主导者,负责定标准、建平台,引导鼓励企业加入,并对符合建设要求的企业进行扶持奖励。(三)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建议商务部对制度保障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比如在各地相关法规暂时无法出台前提下,能否会同农业部、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便于各地在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上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