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古诗二首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体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4、比较阅读两首诗,领悟诗歌意境,提高欣赏水平。5、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难点:学生能够根据“金钥匙”的要求来自学古诗是本节课最重要的训练内容。“蹊”“不值”“屐齿”和“柴扉”等词较难理解。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片和古诗材料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两首诗以及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课1、点题。春天到了,这几天的语文课上,我们
2、一直通过优美的语言感受着春天的独特魅力,今天,我们要用最简练的语言继续感受春天,学习古诗二首。2、背诵春天的古诗。提起古人对春天的喜爱程度,那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谁能信手拈来,背诵几首春天的诗句。二、学习第一首诗1、唐代大诗人杜甫不仅能写雄浑壮丽的爱国诗句,还能抒情写景呢。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叫?板书诗名江畔独步寻花。2、学生说一说课前搜集的关于杜甫和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在饱经战乱后终于有了安身的居所,所以
3、非常欣慰。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3、认读词语:蹊娇4、解释词语:蹊:小路娇:可爱的25、朗读古诗:正确、流利全班齐读、指名读6、掌握第一把“金钥匙”投影出示标题(1)读古诗,理解词语。小组合作朗读古诗,找出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看图理解、联系诗句理解、一起讨论等方法来解决,实在困难时向老师求助。(2)串起句子,说出意思。根据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归纳出整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小组成员可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补充完整。(3)感情朗读,体会意境。小组中所有成员逐一朗读,选一名代表画出图画,一名代表解说,鼓励学生在大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形容词,使学生在解说古诗配画时更
4、像是描述一段美丽的景色或一个生动的故事。7、检查、反馈各组的自学情况。进行小组间的评价,要求:公正、简短、友善。三、学习第二首诗。1、 手握第二把“金钥匙”。投影出示 要求更简化、时间更短(1)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2)感情朗读,体会意境。2、 检查、反馈自学情况(1)读词解词:不值没有遇到人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2)有感情地朗读游园不值。指名读,自由起立读。四、古诗赛场1、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说说两首诗的异同。在各小组竞相回答时,老师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从意境、诗人的心情、朗诵的语气等不同方面去考虑,并要求学生分析完后接着抑扬顿挫的朗读古诗。2
5、、 古诗背诵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背诵的最快,背诵的最多。五、课后实践作业:创作“古诗”索取第三把“金钥匙”投影出示:(1) 编写时分成两句,每句两行,共四行。(2) 每行字数相同,五个字或七个字。(3) 每一句表达一层意思,或是描述一种景物,语言简练。(4)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最好押韵,即韵母相同或相似。3六、结束语:加油!下节课我们班的小诗人可要和杜甫、叶绍翁两位大诗人比比语言的魅力呢!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1古诗二首本课教材分析:本课是第 3 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
6、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写他在春天兴冲冲地去游园,但是园主人不在家,本是败兴之事,但是由于春花之故,使他的诗充满喜悦的情绪和明媚的色彩。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区小学,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唐诗,能够通过诵读对古诗含义有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诗
7、句中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感觉较为困难,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学生生活在市区,对繁花似锦的景象印象不深,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利用好图画,唤起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回忆和向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生说)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
8、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 (配乐范读古诗)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
9、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 (齐读)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10、)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齐读)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
11、法:(课件出示)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四、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 (1)齐读诗题。(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 、 “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
12、(2)学生汇报。(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应:原意“应该” ,这里指“大概” 、 “可能” 。怜:爱惜。(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4、读诗句,悟诗情。(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应怜/ 屐齿/ 印/ 苍苔,小扣/ 柴扉/ 久/ 不开。春色/ 满园/ 关/ 不住,一枝/ 红杏/ 出/ 墙来。(2)引
13、导学生进入情境。3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 (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五、拓展延伸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 (可吟诗、画画、习作等)教学反思: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读好古诗、背诵好古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14、;其次,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古诗进行“翻译” ,最好是字字落实,有的也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对于关键字,必须知晓它的意思;前两个是基本要求,第三则是对古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尽可能的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对古诗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于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第二个目标要教师辅助完成,对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第一,要借助图画、音乐来创设和渲染情境,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第二,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到的内容,说
15、说游园不值中描绘的景象,注意说出感受到的诗人当时的心情。以求真正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读。1古诗二首本课教材分析: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中抒发的是作者一人在江边散步时愉快高兴的思想感情。古诗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游园不值作者是宋朝诗人叶绍翁。此诗用含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一首小诗中经历了感情由扫兴到欣慰的变化。本校学生状况分析:我们学校积极按照市“古诗文诵读工程”的要求,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学生对古诗朗读、背诵都很感兴趣,对古诗意境有较强的把握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
16、意思。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1、齐背春日。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习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评析:教师的语言是动态的文本。优
17、秀的教师语言表述能滋润孩子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情趣;能引领孩子去想象,去应用。我很看重教师大段语言的表述。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4、在小组内交流。(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评析:“教是为了不教”。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2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8、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师的版本:牡丹高贵地昂着头,/ 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黄鹂在枝头上歌唱。(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3、赏读全诗,诵
19、读全诗。(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评析:情境对话,可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这古诗创设的情境中去。学生能在想象的放飞中,触摸诗人的情感,得到读书的情趣,拥有表达的愿望。在形无实有中已扣响了学生心中那春的柴扉。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四、学习第二首古诗。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
20、看江畔独步寻花。1、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自主、合作学习这首古诗。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4、感情诵读全诗。3评析: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二首古诗中迁移运用,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评析:语文学习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内涵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学生认识、理解、感
21、悟,而工具性则需要教师的特别指导,本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对工具性的认识。六、自学本课生字。评析:相信学生,学生能行!七、课堂小练笔。同学们,属于你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是什么样子?能写一写吗?扩大阅读范围,布置作业。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评析: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此时的练笔,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发,避免了“无米之炊”、“无病呻吟”,增强了学生对习作的喜爱之情。总评:古诗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 古诗二首的教学,崔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探索。本课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
22、点。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
23、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二、主导作用发挥得当。在学习难点的设计上,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这是诗的点睛之处。老师在处理“满园春色”时,提出“拍电视片段” ,让一幅春天美景图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1种一片太阳花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补充成语的小游戏,好不好啊?出示成语。2
24、看到这些成语,你发现了什么?3 是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花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平时,你觉得什么花最美啊?为什么?你能说一说吗?4 大家说的真好!我们的作者李天芳从乡间来到城市,住进了机关的四合院,种下一片太阳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种一片太阳花。(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指名回答)归纳板书:太阳花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太阳花有什么特点?2同学们想了解的真不少!有一些问题我们通过预习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共同解决。那就请你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5、,把不明白的地方作出标记,多读几遍。3 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生词会读了吗?我想请一组同学们来读一读,谁想读?课件出示生词:焦躁、斑斓、花圃、服侍、贪婪、充沛、缤纷、慵倦、炽热、兴旺、偃旗息鼓、昌盛、美人蕉。大家看着拼音能够准确的读出生字来,如果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小组内读一读这些生词,看哪一个小组读得又认真,又准确。(小组合作读生词)读得不错。哪位同学想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4 看来大家对生词掌握的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评价:读得不错。三、细读体悟1 作者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呢?请你仔细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画出有关的语句。(课文第一自然段)谁能说
26、一说?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呢?板书:对色彩的渴望22 通过刚才的朗读,太阳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觉得太阳花怎么样?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来。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就请你同桌两个人交流一下你画的句子吧。你能读读你画的句子吗?(58 自然段)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太阳花的美?你还能体会到太阳花美在哪里?3同学们读得真好!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听?老师为他配上音乐。(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比上眼睛想象一下太阳花开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组内说一说。谁还想读?4太阳花如此美丽,却又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读读 8、9 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花经久不衰?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
27、答吗?让我们带着赞颂、欣赏的语气来读读第 9 自然段。(齐读)(指名配乐读)5 让我们一起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段落,夸夸美丽的太阳花吧。6 看到美丽的太阳花,你能不能想到些什么?现实生活中有和太阳花一样的人吗?四、拓展1 小结:美丽的太阳花有着美好的品格,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太阳花的这种美好的品格。2 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找来白杨这篇文章来读读,感受一下白杨树的高洁品格。3 搜集有关花的资料,准备习作。五、布置作业1.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2. 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写写你钟爱的花吧。3. 课外阅读:找来与花有关的文章读一读。1种一片太阳花学生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
28、的学习态度,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自己独立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上较为主动,但个别学生学习上不够灵活,不够扎实。教学目的: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板书)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
29、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1、学习 15 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四、抓住关键,理解主旨。1、作者深深被太阳花吸引,他们来年还要再种太阳花,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610 段,看看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2、学生读读,划划,写写,议议。3、学生交流。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1)颜色美: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艳丽
30、、夺目,五彩的锦缎。(2)形态美:大朵、小朵、单瓣、复瓣。(3)经久不衰:从初夏到深秋。(4)不娇气: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只有太阳花,2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指导朗读:假如有这么一丛艳丽茂密的花儿开在你的面前,你有什么感想?带着这种赞叹、敬佩、喜爱的感情读读这部分。(出示课件)4、除了颜色美、形态美、经久不衰、不娇气之外,太阳花还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出示句子)“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
31、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短促,但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太阳花顽强向上,生机勃勃、团结乐观的精神感染着人们。5、你想对这些花儿说些什么?带着感情自由读 9、10 段。6、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说:“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课件出示这句话)什么样的事才能称得上“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齐读这句话。五、总结升华。这普普通通的太阳花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打动着我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具有太阳花精神的人有很多。他们把有限的生
32、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比如雷锋、孔繁森、任长霞、非典时期的白衣天使如果采一捧美丽的太阳花,你会送给谁?为什么?把心里要说的话写在练笔本上。教学反思:课改要求我们打破语文教学原来的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注意融读、议、说、写等多种实践活动于一体,使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想这或许就是学生们在学习中情绪较为高涨,气氛较为活跃的原因。在本堂课的授课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教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的特点,富有吸引力;必须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
33、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要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只3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点评:本节课教师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太阳花顽强向上、乐观团结的精神,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了两个问题:1、大家为什么选择种太阳花?2、为什么来年还要再种太阳花?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同时了解了太阳花的特点,感悟到太阳花的品质,同时和作者一样,自然地产生了喜爱太阳花的情感。另外,教师
34、非常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本节课中一些环节设计了默读、略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做批注,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角色,学习效果非常好。如果在读中感受太阳花品格时,层次再分明一些,读得再充分一些,将会是更完美的一节课。1种一片太阳花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分别交代了种太阳花的原因,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来年还种太阳花,通过作者记叙种太阳花的经验和感受,表露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属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办中心小学,地处城郊。学校共有学生 1200 余人,每班有学生
35、 50 余名,属大班额教学。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区级新课程语文学科培训,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教研气氛浓厚。由于地处城中村附近,做小生意的家长较多,学生家庭状况不等,生源比较复杂,流动性大。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3、理解个体太阳花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4、观察学习生字、积累新词。教具准备:教师:小黑板、录音机、磁带、太阳花的图片。学生:读通课文,做批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
36、喜欢哪种花?为什么?能说出花的特点吗?2、同学们说了很多花,它们都有各自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出示太阳花图片)。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 (学生跟着板书课题、齐读)点评: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使他们感到教材非常亲切,易于进入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问: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句句响亮、字字清楚。2、学生上前板书不理解的词语。
37、3、谁在预习中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同学交流一下,全班汇报。2点评:四年级学生自学生字、词能力强,让学生质疑、交流自学成果,对他们来说受益不浅。让学生板书不理解的词语,关注学情,调动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4、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来年还种太阳花5、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点评:通过自读、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携领全文,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三、细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1、快速
38、度浏览第一部分(13 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其一:对色彩的渴望。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2、 通过刚才的朗读,太阳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觉得太阳花怎么样?(板书“美”)3、请同学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大声朗读 58 自然段,画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4、请同桌交流一下画出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配上音乐,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太阳花开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并板书:(1)色彩美(主要是 57 自然段)(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 8 自然段点评:在这一环节中,采用自己与文本对话,尊重个体在读文中的独特体验的学习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展示太阳花
39、图片,直观感受。6、太阳花如此美丽,却又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读读 8、9 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单独的一朵花生命特点:朝开夕谢,朵朵精神充沛,不遗余力。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点评:适时追问,体现对教材重点的把握,水到渠成。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花经久不衰?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不写单独的一朵太阳花行吗?让我们带着赞颂、欣赏的语气来读读第 9 自然段。(齐读、指名配乐读)7、看着这样的太阳花,你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段落,找找答案吧!同桌交流读书感想。3点评:多次细读课文,给学生与文本对话
40、的空间,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人文内涵的理解。8、为什么来年还要种太阳花?在你的生活中有和太阳花一样的人吗?小组讨论交流。点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在此放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做人道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四、拓展1、小结: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经久不衰,流芳百世。美丽的太阳花有着美好的品格,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太阳花的这种美好的品格,不是吗?点评:顺着学生的情绪小结课文,其实是学生思想的升华。反问的语气,留给学生去思考,“借
41、花喻人“的寓旨不必教师想尽各种办法来启发了。2、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五、作业1、课后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2、课外阅读推荐:白杨板书设计:种一片太阳花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色彩美学生板 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 美书词语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经久不衰 来年还种太阳花 借花 -喻人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体会感情,个性化朗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从评价中体会怎样读书更能表达感情。3、再读,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二、学习生字1、小黑板示字:躁 斓 圃 侍 乍 缤 偃 蕉 慵 炽 蕾 婪 沛 旺 昌2、读准字音
42、、理解字义、组词。3、学生观察生字,写自己最拿手的生字。4、集体交流是怎样写好的。5、选学生认为难写的字,集体交流怎样写好,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斓 偃 蕉 慵”4的结构;“沛”不要把字形写错。)6、学生写字。7、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小小书法家”,交流经验。三、积累词语 1、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你认真找一找。2、学生活动、交流:斑斓多姿 鲜艳夺目 郁郁葱葱 银粒儿 短促 花蕾慵倦无力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空暇 贪婪莫衷一是 灿烂多姿 生机勃勃 经久不衰 炽热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充沛 乍开 服侍 3、你能选其中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吗?4、设计摘录卡,积累词语。四、作业:1、
43、查找有关花的词语,摘录在摘录卡上。2、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语。教学反思:本节课开课能把学生引到美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的欲望;初读课文,抓住课文四部分的主要内容,从而携领全文;读重点语句,细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学生学得扎实、主动、热情;太阳花美且经久不衰,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再读第三部分课文,讨论研究花美的原因及重点写单独一朵花的原因,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学生有所思有所感,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活而有序,在主动学习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做人道理,得到人文关怀。第二课时书写指导、积累词汇扎实有效,注重了方法、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结合本地、本班学生
44、特点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评:种一片太阳花一课,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课时能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节课的环节设计很好,让学生从整体到部分逐步深入学习课文,目标明确。多次细读课文,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空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又获得了思想启迪。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本节课的亮点正在于让学生多次配乐细读写太阳花的语句,从中感悟太阳花的色彩美和经久不衰的原因,借花喻人,顺理成章地达到学习目的。另外,胡老师还很重视语言的积累,对生
45、字学法指导很有特色。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在设计中渗透对学生梳理问题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将会更出色。1花之咏教材分析:本文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一篇。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 ,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诗人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在前 3 段“我”分别把自己比作了“大地心中的一句话” 、 “坠落到草地上的一颗星星” 、 “大地的女儿” 、第 4 小段讲了自己的用途“朋友间的礼物” 、 “新娘头上的鲜花”甚至是“祭拜逝者的赠物” , “花”是世上美丽事物、人间真挚感情的象征;在 5、6 段“我”又歌颂了自己从清晨到黄昏,从大地到空中与
46、微风携手同百鸟相伴的幸福美好生活;第 7 段则表达了花的理想:追求光明。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物抒情,作者已与花融为了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的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以流畅的语言,清新的文笔,愧丽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从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学情分析: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
47、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3、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美丽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教学重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的理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2、查字典, “咏”什么意思?(歌唱)3、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静静的听一听二、初读课文1、录音示范读。2、听之后有什么感受?3、谁愿意代替花“唱唱”这首歌?(知名分段
48、读)4、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生生互相评价)三、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2、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语言交流、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吟诵一首诗词)2(在说到“我是一句话”这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第4 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第 7 段,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 “我”的幻想可能是对自己的孤芳自赏,希望自己更加的美丽,希望自己能和星星一样升上天空,希望自己永不凋零,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称
49、赞等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四、朗读背诵课文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所学之后1、课下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更多信息,进行知识扩展。2、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当堂仿写一段。进行交流。3、读一读日积月累中“读一读”中的词语。4、练笔:通过这首散文诗我们不但感受到花是美丽的,更体会到了花的崇高理想与追求,其实大地万物还有很多东西也有着崇高的气节,你愿意像作者一样为它们作词歌唱吗?(学生进行练笔)1花之咏教材分析: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
50、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 、 “我是一颗星星” 、 “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学生分析:花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也是大家喜欢的事物。学生对它比较了解。 花之咏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学
51、习基础,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作为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 8 个生字。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教学重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2、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
52、(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歌唱。二、自读自悟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自己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三、全班交流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3、
5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2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二、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1)谈到第 4 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2)第 7 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 7 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
54、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三、感情朗读1、配乐朗读课文。2、朗读比赛。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四、小练笔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2、互相交流。五、总结全文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 ,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
55、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教学后记: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种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这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四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大部分学生的仿写都比较成功,能够做到基本相似,个别人的语言还相当精彩,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孩子在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时,虽然老师告诉学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语言来表述,而且表述缺乏个性,这很值得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