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上)3课型 精读课教学目标 1、知识训练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指生朗读课文点评学生朗读情况,进入新课个别读齐读检查上节课的作业完成情
2、况二、检查预习指生翻译下列文言词句秦王怫然怒 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学生回答点评三、精读赏析指读第三节出示思考题: 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思考题:1、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明确: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的外强
3、干、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4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探讨:是不是因为唐雎的存在,就能保全安陵国呢?那么本文最后一句符合历史事实吗?学生思考讨 论展 示:学生自由散读第四段后思考、讨论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夸大士的作用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应当怎样有勇有谋地斗争?当国家有难,比如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人挑起战体会唐雎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落实目标 3意图:
4、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学校 郯城三中 教学设计者徐希诚课题 唐雎不辱使命1课型 精读课教学目标 1、知识训练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5、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 仔细听,讲述荆 引发学生争;比如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之时,你应当怎样做?四、课堂总结号召学习唐雎的精神六、作业布置背诵全文七、板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教学反思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
6、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唐雎不辱使命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全豹。轲刺秦王的故事 对“士”的初步认识二、检查预习 1、指生简介战国策的相关内容2、简介写作背景1、 学生介绍战国策2、 互相补充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
7、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让学生了解战国策及本文写作背景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 230 年和公元前 225 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3、给下列文言字词注音:雎 怫 跣 以头抢地 夫专诸 韩傀 休祲 缟 色挠 谕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互批 纠错把握文言词
8、语读音三、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出示思考题:1、找出文中重要的或不理解的文言词句2、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复述故事情节。3、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后展示预设答案:3 不畏强暴、英勇果敢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人物是哪个? 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4、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4 秦国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同意四、精读赏析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 出示思考题: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唐雎的使命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是针对什么而言
9、?师生互相交流看法。问题: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唐雎是如何反驳的。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齐读,试背诵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预设问题答案:包藏祸心受地于先王,不敢易、拒绝与秦交换土地齐读试背诵3、 齐读课文第二节,学生讨论后展示:相同点:受地于先王,不敢易不同点: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中把握文言词句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五、课堂总结 2、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时我们初步了解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要想全面认识他,1、由学生说说自己学习收获回顾知识点六、作业布置 熟背课文七、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 王 包藏祸心 安陵君 恭维 婉言谢绝唐 雎 态度坚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