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专业调研报告会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引言权威发布: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有 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只占 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据报道,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有万名执业会员,7 万名非执业会员。这个数字距我国提出的拥有 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很多人表示“会计热门证难考” , “考过后是幸福的,但过程可真是艰苦呀。 ”“会计累就累在总是有考不完的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但是不考又不行,那就真的永远出不了头儿了。 ”说到这儿,科目的调整、考试难度的提高,使许多本来就工作繁忙的从业人员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很多人都是考
2、过初级就不再考,只要能按时拿到薪水就好,然后保持现状,对于再上一层,不是怕辛苦,就是学历不够,或是能力有限,因为还涉及到外语跟其他。在最近一项名为“中国未来十年紧缺人才资源”的调查中,会计师赫然位居短缺人才的榜首,而另一方面,普通财务人员工作越来越难找,平均工资甚至呈现出不升反降的现象。这说明低层次的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是紧缺的。二、正文(一)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主体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主体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会计人才市场上,会计教育单位尚未成为全权的会计市场主体,使会计人才市场缺乏应有的经营主体,会计教育单
3、位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要取得了招生指标,就能获取相应的收入;至于学生在学校学了什么,到社会上能干什么等等,都似乎与会计教育单位无关,而实质上会计人才使用价值的大小与会计教育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完整的会计人才市场必须有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这样会计人才市场才能健全。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会计教育单位与会计受教育者共同承担会计人才的就业责任,并由社会根据不同会计教育单位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做出评价,即由市场来直接决定其收益水平;二是由会计人才中心对毕业生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把不合格的“产品”留给会计教育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再加工” ,即由市场
4、来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只有会计教育单位进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循环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才能构成全社会的会计教育竞争,也才可能通过竞争来提高会计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二)会计人才市场机制特征分析市场机制在会计市场中的运行形式,是通过会计市场内部有关会计商品价格,会计市场主体竞争及会计市场供求变动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实现的。本文拟从市场机制的过程来考察、探讨、分析会计人才市场机制包括的内容。1.会计人才的供求机制会计人才的需求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对会计管理需求的提高。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直接劳动成果,会计服务经营主体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
5、,主要表现在取得会计服务收入上。会计人才的供应规模取决于会计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对会计职业的评价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状况,当会计人才的供应大于需求时,会使会计人才工资水平降低,但这还不是主要的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则是会有一部分会计人才找不到会计工作岗位,从而使会计人才的实际收益降低,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投资的减少;当会计人才供应小于需求时,会计人才工资水平会上升并超过其他专业人才的工资水平,从而导致社会教育投资的增加、各种会计教育形式出现和更多的劳动者愿意接受会计教育并充当会计人才。2.会计人才的价格机制从理论上讲,会计人才生产价格的主体是会计教育的投资,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会计受教育者所在家庭
6、的投资、国家投资、会计人才经营主体投资和会计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使用单位做出的后续培训或教育投资。这些投资所形成的价值量对会计人才所有者个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国家政府才可能掌握这些数据的统计资料。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甚至不同院校,其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教育条件都不同,对会计人才教育的投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国家政府所掌握的生产价格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平均数据。由于会计人才的价值与会计人才的生产价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对会计人才所有者来说生产价格又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会计人才所有者的决策一般是在工资水平与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后做出的。3.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会计商品的
7、不可替代性使会计市场竞争出现垄断和限制于会计行业内部。具体讲会计人才经营主体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获得更多的会计教育收费收入,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竞争反映了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教学条件和会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相对降低了会计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额。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有利的就业条件,获得优厚待遇,它反映的是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会计人才供过于求时,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降低了会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人才的素质,即会计人才的质量。4.会计人才
8、的管理机制由于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贯穿于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所以,会计主体单位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就不仅表现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等使用活动上,而且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即如何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市场供给主体是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存在必须以高素质的会计执业队伍、高质量的会计商品为前提。根据我国会计市场的现状,政府对会计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干预以提高会计商品质量。在供给方面,政府规定了会计商品生产者的执业资格条件以及会计商品价格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会计商品质量。在需求方面,政府则主要规定了应接受审计、评估及其他会计服务的范
9、围,以增加会计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较,会计市场宏观管理的直接性十分明显。(三)目前会计行业就业短缺的原因原因一:一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其他行业。很多学会计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最后半年实习时间,可能还有更长的。在这个时候,学校就会提供一些实习工作,但提供的实习工作里,大部分都跟会计工作无关,有些学生觉得,是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便去面试了,还有些,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想提前工作,补贴家里,所以也会去应聘,没去的同学,有的可能是觉得学校介绍的不好,没有自己找的好,但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南下打工,广州,深圳等,而此时,他们又会因为没有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最基层做起,但也
10、是跟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剩下的学生,有的继续选择上课,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会计证)。而有的是等到拿到毕业证,再出去找工作。等拿到毕业证书的毕业生,有的会找跟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有的是,父母找关系,到某厂,某公司,去上班。像之前已经参加实习的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之后,这时,他们有的可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基层爬起来了,有了更高一层的职务,那这些人就会考虑放弃毕业证,放弃会计工作,从而保住目前的工作,或继续往上爬。还有些在学校里,交了学费,只是为了混日子,为了混毕业证,没有真学实才,这些人在毕业以后更不会把会计工作当作是就业的第一目标。原因二:资质要求。资质包括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现在
11、的职位三个方面。当今,大部分大学会计本科,专科毕业生,时学四年出来后会考虑去中,大型或国有企业应聘,而这些企业的招聘条件是除了基本的会计证以外,还有各方面都要好,最为重要的,会计工作的工作经验,经验越长越好,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一出校门,自身就有很多经验,有也多半是其他经验,与会计无关。在大学生毕业时,中等毕业的学生,可能已经工作一年多或两年,其间他们也考取其他证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考虑,有证书,有工作经验的中专生,此时,大学生面临生活的问题,很多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会计,另就高职。原因三: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
12、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 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频频曝光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使得会计师们面临一场诚信危机,做会计,确实需要在饭碗和良心之间选择,目前的从业环境使得这一选择常常是很艰难的。面对繁琐而辛劳的工作,面对压力和诱惑,会计师的锦绣前程只有他们自己小心才能好好把握如,很多私人企业,或部分企业,都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那这些大部分是,在帐上作手脚,涉及最多的是财务人员,所以这些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提出
13、会不会做假帐的问题,如果不会可能就直接被踢开,如果会,就有可能有“前途” ,如果在利益面前屈服了所以,会计不但是看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如何,也是考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人品。原因四: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
14、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原因五:会计人员严格的要求。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持有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同时,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为
15、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二是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的。三是要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 ”这是因为,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比例还不高,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
16、行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备了规定学历的,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有适应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新的要求的问题,这些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才能解决。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持。对此, 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还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 ”这是对会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原因六:考证难,考证贵。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职场中人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是人们
17、趋之若鹜的“硬通货” 。有人断言:“21 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例如:申报高级会计师的基本高求,主要是英语-职称综合英语 B级(也包括日语等小语种)。计算机(A级),还包括政治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学历的要求,各地方的要求都会有些差异。但一般起码要本科以上学历。如是专科,或相当专科,甚至更低学历,申报评审会比较困难。除非在资历和工作实绩方面特别突出,不然落选的可能很大。随着中国成为 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洋”资格证书涌入中国,令中国的“考证族”应接不暇。一时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掀起了一股“洋
18、”流。国外的一些顶级行业的资格考试,如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CCNA(CISCO职业认证)、CCIE(国内互联网专业证书)等国际认证,都受到就业者的普遍欢迎,而许多证书目前在国内获得人数甚至不足百人。调查结果显示,获得一项认证,个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为一纸证书付出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因为大多数人相信,为证书付出的金钱和此后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报名费是几十元,四六级就是最普遍的“入门证”;而要通过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14 门考试,则需要 3万元。考证费用昂贵。原因七: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学会计学的专
19、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
20、要是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它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内容。(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5)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
21、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国际惯例。知识经济扩大了会计领域,会计向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1)对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会计科学学进行研究。(2)对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会计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
22、)进行研究,如对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专门学科,或对会计人本学科进行研究。(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原理的比较研究等。知识经济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在这方面,会计学的发展具有专门性的细化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
23、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细化。进入 21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了会计科学的融合发展。会计科学的融合即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会计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发展,主要是:融合现代科学
24、理论与方法发展新兴会计科学;融合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移入其他科学理论与方法,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发展会计科学。三、调研总结经调研,总结出会计 5大就业方向,如下:方向 1:公共会计就业工种:国际会计、审计/保证服务、税务、环境会计、法务会计、信息技术服务、个人财务规划理想雇主:大型/跨国、区域性会计师事务所等。方向 2:企业会计就业工种: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税务规划,预算分析理想雇主:各行业中的各类企业。方向 3:政府财务就业工种:审计、财务报告、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研究类工作理想雇主:美国联邦机构和部门,其中包括联邦调查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审计总署、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各州及其当地机构。方向 4:教育财务就业工种:教师、科研机构、咨询服务理想雇主:美国各大学学院或相关教育咨询服务机构。方向 5:非营利机构或组织财务就业工种:会计、内部审计、财务规划、预算、钞票打理和财务记录保管理想雇主: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医院、公立学校系统、各类大学学院、宗教组织、图书馆和博物馆、各个政党机构、工会组织。